一路打,卻一路都打不過。
這種時候,已經沒有辦法去依賴世代世襲的軍籍人員,而隻能轉向招募民間部隊訓練了。
軍籍人員,訓練他們是不需要發錢跟一些武器戰馬的,因為他們是世代當兵,國家給他們發了田,平時不打仗他們可以用這些田畝養活自己。
然而招募的軍隊基本都是農民,養他們是需要給工資的,這就是募兵跟府兵的區別。
如此一來,招募士兵必定要有很大一部分的財政支出。
雲舒算過,按照國家目前的情況來說,還是能夠維持的。
畢竟幾十年的無戰事,讓整個國家都收斂了許多的財富。
按照雲舒的統計,隻要接下來南方養著的那幾支軍隊能將戰亂平定,即便是大量的支出,財政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說到南方的軍隊,這幾日雲舒的腦海裏總是想起秦越的身影。
如今他成為南逃之人,不知道再見秦越的時候,他會不會嘲笑自己,或者不願意同他為伍呢?
兄妹二人正湊在一起說著話,雲舒跟妹妹分析著局勢,這邊食物很快就做好了。
雲舒跟妹妹就坐在外麵喝湯,林氏忽然從車上掀了簾子讓顧淼上車去。
母親的顧慮也正常,她覺得顧淼一個姑娘小姐,就這麽坐在外頭吃麵聊天,給別的男人瞧見了,不但不雅,而且還是一種吃虧的行為。
在林氏的眼裏,未出閣的姑娘隻要叫人多看兩眼,就是吃虧。
顧淼被林氏說得受不了,隻好聽話地上了車去喝湯。
雲舒這邊在外頭吃完了之後,簡單漱口擦手,然後隊伍又重新開始走了。家裏下人也連忙收拾著跟上了隊伍。
過了幾天,京都前兩天淪陷的消息就傳了過來。這也是意料之中,所以雲舒他們也沒什麽好驚訝的。
唯一能夠引起他們情緒變化的,那便是那些反叛者的態度太過囂張。
雖然皇帝已經不在京都城內,然而京都還是那個京都,權力的象徵。
聽說他們到處擄掠、搶殺,同他們所經過的任何城市一樣,一點兒素質跟規矩都沒有。
雲舒聽了心中氣憤,有時候真希望自己是個武官而非文官。這樣他就能帶著一方軍隊,跟那些天殺的東西們戰個輸贏!
便是最後死於他人之手,也比這樣窩囊地逃竄要強許多!
周帝為了避免被追上,知道消息之後,這幾日南逃的速度加快了不少。
逃到一半的時候,如今有兩條路可走,一條去往雲城、一條通往雲舒他們家的鳳城。
雲城是魚米之鄉,靠海,經濟繁榮,是個歌舞繁華地,素有小京都的稱號。
而且漁業、鹽業、交通都很發達,城池牢固,且那附近幾座城都有大量軍隊駐紮。
而鳳城省城是戰略要低,在國家的中心位置,幾乎是不管打去哪兒都繞不開的。
相當於是中國古代的湖南、湖北,安徽這些地區。
在去哪兒這件事兒上,原本就已經商量過,許多人都給出了想法。然而最終周帝拍板,他是要去雲城的。
於是就有大臣提出了建議,總要保留一條後路,因此提議讓太子去鳳城,皇帝自己去雲城。
皇帝想了一晚上,總算答應了這位大臣的建議。
於是隨行的軍隊就被分成了兩股,一大股是皇帝帶走,另外一小部分是太子帶領。
太子的黨羽自然是要跟著他走,然而離譜的是,太子居然在臨走的時候,忽然向皇帝提出要帶走顧雲舒。
對於太子提出的這一要求,說實話雲舒也是比較懵的。
畢竟,何苦呢?好容易有一個可以向皇帝提要求的機會,要點什麽不好?要他一個區區五品官?
況且,雲舒還不是站在他這一邊的。
自然,跟雲舒一樣懵的大臣們也有許多。隻是大家都沒來得及去猜,皇帝大手一揮,就將雲舒分派給了太子殿下。
這樣一來,雲舒即便不想參與黨爭,也被自動劃在了太子的圈子裏。
周帝下令,雲舒也沒有駁迴的可能。於是也不浪費口舌,拖家帶口去了太子那邊。
從此皇家父子分別,雲舒跟雲璟他們兄弟分別,各自奔向各自的前程去了。
上路之後,到了大中午,大家都吃過了幹糧。雲舒忽然被人叫了過去,說太子殿下要找他說話。
雲舒早已經料到這一點,太子殿下並不是個糊塗的人,不可能因為一時好玩而將他留下。
既然太子殿下向皇帝索要了自己,那麽必定有他自己的原因。
即便雲舒猜不透是為什麽,不過至少可以肯定,一定是因為他有用。至於有什麽用,這一點雲舒還是沒猜透。
不過他也不著急,想必太子定然會告訴他。
很快,雲舒被人帶到了太子殿下的車馬內。
太子殿下就坐在車中,他看著像是正在閉目養神,那雙睿智犀利的眼睛被遮蓋住,此時的太子殿下就像一個溫潤爾雅的。
雲舒到了之後,規規矩矩行禮,然後就這麽跪坐在車內。
太子殿下沒有發話,他也不敢擅自站起來。
之後,過了約有半刻鍾的時間,休息著的太子殿下總算有了動靜。
雲舒此時是低著頭的,隻能聽見前方有聲音說道:「聽說鳳城的風光很好,雖然不及雲城,卻也是個富庶之地。你在那裏久待了,必定知道不少那邊好玩的風景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種時候,已經沒有辦法去依賴世代世襲的軍籍人員,而隻能轉向招募民間部隊訓練了。
軍籍人員,訓練他們是不需要發錢跟一些武器戰馬的,因為他們是世代當兵,國家給他們發了田,平時不打仗他們可以用這些田畝養活自己。
然而招募的軍隊基本都是農民,養他們是需要給工資的,這就是募兵跟府兵的區別。
如此一來,招募士兵必定要有很大一部分的財政支出。
雲舒算過,按照國家目前的情況來說,還是能夠維持的。
畢竟幾十年的無戰事,讓整個國家都收斂了許多的財富。
按照雲舒的統計,隻要接下來南方養著的那幾支軍隊能將戰亂平定,即便是大量的支出,財政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說到南方的軍隊,這幾日雲舒的腦海裏總是想起秦越的身影。
如今他成為南逃之人,不知道再見秦越的時候,他會不會嘲笑自己,或者不願意同他為伍呢?
兄妹二人正湊在一起說著話,雲舒跟妹妹分析著局勢,這邊食物很快就做好了。
雲舒跟妹妹就坐在外麵喝湯,林氏忽然從車上掀了簾子讓顧淼上車去。
母親的顧慮也正常,她覺得顧淼一個姑娘小姐,就這麽坐在外頭吃麵聊天,給別的男人瞧見了,不但不雅,而且還是一種吃虧的行為。
在林氏的眼裏,未出閣的姑娘隻要叫人多看兩眼,就是吃虧。
顧淼被林氏說得受不了,隻好聽話地上了車去喝湯。
雲舒這邊在外頭吃完了之後,簡單漱口擦手,然後隊伍又重新開始走了。家裏下人也連忙收拾著跟上了隊伍。
過了幾天,京都前兩天淪陷的消息就傳了過來。這也是意料之中,所以雲舒他們也沒什麽好驚訝的。
唯一能夠引起他們情緒變化的,那便是那些反叛者的態度太過囂張。
雖然皇帝已經不在京都城內,然而京都還是那個京都,權力的象徵。
聽說他們到處擄掠、搶殺,同他們所經過的任何城市一樣,一點兒素質跟規矩都沒有。
雲舒聽了心中氣憤,有時候真希望自己是個武官而非文官。這樣他就能帶著一方軍隊,跟那些天殺的東西們戰個輸贏!
便是最後死於他人之手,也比這樣窩囊地逃竄要強許多!
周帝為了避免被追上,知道消息之後,這幾日南逃的速度加快了不少。
逃到一半的時候,如今有兩條路可走,一條去往雲城、一條通往雲舒他們家的鳳城。
雲城是魚米之鄉,靠海,經濟繁榮,是個歌舞繁華地,素有小京都的稱號。
而且漁業、鹽業、交通都很發達,城池牢固,且那附近幾座城都有大量軍隊駐紮。
而鳳城省城是戰略要低,在國家的中心位置,幾乎是不管打去哪兒都繞不開的。
相當於是中國古代的湖南、湖北,安徽這些地區。
在去哪兒這件事兒上,原本就已經商量過,許多人都給出了想法。然而最終周帝拍板,他是要去雲城的。
於是就有大臣提出了建議,總要保留一條後路,因此提議讓太子去鳳城,皇帝自己去雲城。
皇帝想了一晚上,總算答應了這位大臣的建議。
於是隨行的軍隊就被分成了兩股,一大股是皇帝帶走,另外一小部分是太子帶領。
太子的黨羽自然是要跟著他走,然而離譜的是,太子居然在臨走的時候,忽然向皇帝提出要帶走顧雲舒。
對於太子提出的這一要求,說實話雲舒也是比較懵的。
畢竟,何苦呢?好容易有一個可以向皇帝提要求的機會,要點什麽不好?要他一個區區五品官?
況且,雲舒還不是站在他這一邊的。
自然,跟雲舒一樣懵的大臣們也有許多。隻是大家都沒來得及去猜,皇帝大手一揮,就將雲舒分派給了太子殿下。
這樣一來,雲舒即便不想參與黨爭,也被自動劃在了太子的圈子裏。
周帝下令,雲舒也沒有駁迴的可能。於是也不浪費口舌,拖家帶口去了太子那邊。
從此皇家父子分別,雲舒跟雲璟他們兄弟分別,各自奔向各自的前程去了。
上路之後,到了大中午,大家都吃過了幹糧。雲舒忽然被人叫了過去,說太子殿下要找他說話。
雲舒早已經料到這一點,太子殿下並不是個糊塗的人,不可能因為一時好玩而將他留下。
既然太子殿下向皇帝索要了自己,那麽必定有他自己的原因。
即便雲舒猜不透是為什麽,不過至少可以肯定,一定是因為他有用。至於有什麽用,這一點雲舒還是沒猜透。
不過他也不著急,想必太子定然會告訴他。
很快,雲舒被人帶到了太子殿下的車馬內。
太子殿下就坐在車中,他看著像是正在閉目養神,那雙睿智犀利的眼睛被遮蓋住,此時的太子殿下就像一個溫潤爾雅的。
雲舒到了之後,規規矩矩行禮,然後就這麽跪坐在車內。
太子殿下沒有發話,他也不敢擅自站起來。
之後,過了約有半刻鍾的時間,休息著的太子殿下總算有了動靜。
雲舒此時是低著頭的,隻能聽見前方有聲音說道:「聽說鳳城的風光很好,雖然不及雲城,卻也是個富庶之地。你在那裏久待了,必定知道不少那邊好玩的風景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