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舒一聽這個,有些牙癢癢:「人家都是沒本事的心比天高,你也不是沒本事。跟著家裏學了這麽多書,問你去考試吧也不願意,讓你去參加武舉吧也不肯。四書五經、兵法,都學了不少,你就甘心當跑腿的呢?」
笙歌或許是想說甘心,然而話到嘴邊,看雲舒有些怒色,就不敢說話了。
雲舒感覺出了他的意思,嘆了口氣說道:「之前你那師弟,朱茂就去參軍了。你都不像他有野心呢,總這麽呆頭呆腦的也不是辦法。這麽沒心機的,將來叫人害了都沒話說去。你怎麽說呢?要不然,也參軍去?」
笙歌垂下腦袋,說道:「仇二爺沒認我們做徒弟,他也不是我師弟。況且太平盛世,又沒有打仗又沒有什麽的,我參軍做什麽?離了家,太太平時要傳話還找不到人。」
雲舒被他這一句話氣笑了:「太太要傳話就缺人呢?你可放心吧,你在家裏還真麽這麽能耐。」
見笙歌對自己的將來真的沒什麽打算,雲舒也隻能隨他去了。
他早就察覺出笙歌的性格,所以才從小就叫他多看書,想著將來有一日也能悟了,結果看來,還是不打成。
二人吃了糕點跟茶,過不了一會兒,家裏就傳飯了。
李大人到底還是雲舒的恩師,因此在飯桌上,林氏還是過問了一下。
雲舒隻說他是急火攻心,並沒有什麽大礙,好好休養變好了,林氏這也就放心了。
又過了幾天,雲舒果然被調到了禮部。
因是李大人特地舉薦的,皇帝對雲舒他們一家兄弟印象都很深。畢竟三兄弟都是進士出身,顧雲璟跟顧雲舒又是名列前茅的,平時跟皇帝也都有話。
對於這樣子的人,皇帝是樂意放權給他們的。
於是雲舒升了禮部的員外郎,是從五品的官員,至今官位已經高過在大理寺工作的雲璟了。
一眾官員中雖然有羨慕嫉妒的,不過雲舒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裏,而且他平時與人交好不折騰。
加上李大人保駕護航,因此大家也小小嫉妒一下,並不曾因為嫉妒而對他做些什麽不好的事兒。
雲舒升官,周圍的人自然都來慶賀。
除了自家請平時熟識的人吃了一頓外,跟雲舒特別要好的幾人也都要他請客。
雲舒也很樂意看他家為他慶祝,因此選了一個日子,將朋友們都聚集了起來。
這還是年節之後人最齊的一次了,周幻海、顧雲璟、蔡博文他們自然都是要來。
在春滿樓熱熱鬧鬧了一通,到了晚上宵禁前方散了。
雲舒他們跟雲璟住得近,三人有話題還沒斷,就坐了同一輛車迴去。
雲璟對雲舒也是真心祝福的,雖然他考試的時候排名比雲舒靠前。然而始終還記得,當初皇帝對他說的,雲舒當時是跟他一起入圍了一甲排名。
因為兄弟二人成績都不錯,而隻是雲璟是兄長,所以皇帝才給了雲璟探花,雲舒去了二甲第一。
同雲舒認識得久了,雲璟也就漸漸看出了他在政治方麵的才能。有時候雲璟還挺擔心自己占了那前探花的位置,將來雲舒升官靠後。
如今雲舒憑著自己的本事,站得比他高了,雲璟就再不用擔心雲舒的前途被耽誤了,不管是運氣也好還是實力也好,這都是雲舒自己爭取過來的。
幾人聊了一會兒天,雲璟便昏昏底靠在了雲舒他們家的馬車上。
今晚大家都吃了不少酒,不說神誌不清,至少看路的時候已經搖搖晃晃的了,整個人都麻醉了一般,說話動作都比平時慢半拍。
雲璟愣愣的,掀開了馬車的簾子,伸著腦袋往外瞧。
京都熱鬧繁華,即將宵禁,行人匆匆酒樓或住宿地點趕去,這個點了,街上來來往往還都是行人。
抬頭一張望,高樓平地起,各樣花色燈籠,在風中搖曳。細看去,有些酒樓的胡梯都能看清,上上下下,勸酒的、端菜的,說這些生動,然而又確實都是活人。
可這一派場景,在除京都之外的城市是很難見到的,若讓第一次來了京都的人一瞧,隻怕他們最多的形容,便是這一派景象就跟畫一樣。
雲璟望著外頭,越發想要出去,於是伸出手在外頭亂舞,整個人身子出去了一半。
還是雲安喝得少,早發現了他在亂動,趕忙上去攔著他,好容易才將差點兒要從車窗掉下去的雲璟給拉扯迴來。
「二堂哥,你小心些吧,別掉下去。」雲安在一旁說道。
雲璟難得醉得這樣,傻笑著跟雲舒他們說道:「我怎麽,仿佛一轉眼,我還呆在宋城,在自己的屋子裏讀書,看著春花開了、秋葉落了。可是乍一看吧,我還在這兒,我在京都,考中了探花,我做了官了。我做了好幾年的官了,可這卻像是在做夢。」
雲舒嗬嗬傻笑,對著弟弟,指著雲璟說道:「你瞧瞧,他醉糊塗了。」
雲璟聞言,也湊近雲舒,笑著說道:「我才沒醉呢,是你醉了!所以你看人都是醉的!」
二人笑著笑著,雲舒笑得傻傻的,一直沒變。
雲璟猛然不笑了,呆愣幾秒,眼淚「欻」地就下來了。
雲安見狀,表情僵在了臉上,弱弱地喊了一聲:「二堂哥……」
雲舒在一旁,因醉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怎、怎麽了?兄弟,你有話,跟……跟哥說。」說著,還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笙歌或許是想說甘心,然而話到嘴邊,看雲舒有些怒色,就不敢說話了。
雲舒感覺出了他的意思,嘆了口氣說道:「之前你那師弟,朱茂就去參軍了。你都不像他有野心呢,總這麽呆頭呆腦的也不是辦法。這麽沒心機的,將來叫人害了都沒話說去。你怎麽說呢?要不然,也參軍去?」
笙歌垂下腦袋,說道:「仇二爺沒認我們做徒弟,他也不是我師弟。況且太平盛世,又沒有打仗又沒有什麽的,我參軍做什麽?離了家,太太平時要傳話還找不到人。」
雲舒被他這一句話氣笑了:「太太要傳話就缺人呢?你可放心吧,你在家裏還真麽這麽能耐。」
見笙歌對自己的將來真的沒什麽打算,雲舒也隻能隨他去了。
他早就察覺出笙歌的性格,所以才從小就叫他多看書,想著將來有一日也能悟了,結果看來,還是不打成。
二人吃了糕點跟茶,過不了一會兒,家裏就傳飯了。
李大人到底還是雲舒的恩師,因此在飯桌上,林氏還是過問了一下。
雲舒隻說他是急火攻心,並沒有什麽大礙,好好休養變好了,林氏這也就放心了。
又過了幾天,雲舒果然被調到了禮部。
因是李大人特地舉薦的,皇帝對雲舒他們一家兄弟印象都很深。畢竟三兄弟都是進士出身,顧雲璟跟顧雲舒又是名列前茅的,平時跟皇帝也都有話。
對於這樣子的人,皇帝是樂意放權給他們的。
於是雲舒升了禮部的員外郎,是從五品的官員,至今官位已經高過在大理寺工作的雲璟了。
一眾官員中雖然有羨慕嫉妒的,不過雲舒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裏,而且他平時與人交好不折騰。
加上李大人保駕護航,因此大家也小小嫉妒一下,並不曾因為嫉妒而對他做些什麽不好的事兒。
雲舒升官,周圍的人自然都來慶賀。
除了自家請平時熟識的人吃了一頓外,跟雲舒特別要好的幾人也都要他請客。
雲舒也很樂意看他家為他慶祝,因此選了一個日子,將朋友們都聚集了起來。
這還是年節之後人最齊的一次了,周幻海、顧雲璟、蔡博文他們自然都是要來。
在春滿樓熱熱鬧鬧了一通,到了晚上宵禁前方散了。
雲舒他們跟雲璟住得近,三人有話題還沒斷,就坐了同一輛車迴去。
雲璟對雲舒也是真心祝福的,雖然他考試的時候排名比雲舒靠前。然而始終還記得,當初皇帝對他說的,雲舒當時是跟他一起入圍了一甲排名。
因為兄弟二人成績都不錯,而隻是雲璟是兄長,所以皇帝才給了雲璟探花,雲舒去了二甲第一。
同雲舒認識得久了,雲璟也就漸漸看出了他在政治方麵的才能。有時候雲璟還挺擔心自己占了那前探花的位置,將來雲舒升官靠後。
如今雲舒憑著自己的本事,站得比他高了,雲璟就再不用擔心雲舒的前途被耽誤了,不管是運氣也好還是實力也好,這都是雲舒自己爭取過來的。
幾人聊了一會兒天,雲璟便昏昏底靠在了雲舒他們家的馬車上。
今晚大家都吃了不少酒,不說神誌不清,至少看路的時候已經搖搖晃晃的了,整個人都麻醉了一般,說話動作都比平時慢半拍。
雲璟愣愣的,掀開了馬車的簾子,伸著腦袋往外瞧。
京都熱鬧繁華,即將宵禁,行人匆匆酒樓或住宿地點趕去,這個點了,街上來來往往還都是行人。
抬頭一張望,高樓平地起,各樣花色燈籠,在風中搖曳。細看去,有些酒樓的胡梯都能看清,上上下下,勸酒的、端菜的,說這些生動,然而又確實都是活人。
可這一派場景,在除京都之外的城市是很難見到的,若讓第一次來了京都的人一瞧,隻怕他們最多的形容,便是這一派景象就跟畫一樣。
雲璟望著外頭,越發想要出去,於是伸出手在外頭亂舞,整個人身子出去了一半。
還是雲安喝得少,早發現了他在亂動,趕忙上去攔著他,好容易才將差點兒要從車窗掉下去的雲璟給拉扯迴來。
「二堂哥,你小心些吧,別掉下去。」雲安在一旁說道。
雲璟難得醉得這樣,傻笑著跟雲舒他們說道:「我怎麽,仿佛一轉眼,我還呆在宋城,在自己的屋子裏讀書,看著春花開了、秋葉落了。可是乍一看吧,我還在這兒,我在京都,考中了探花,我做了官了。我做了好幾年的官了,可這卻像是在做夢。」
雲舒嗬嗬傻笑,對著弟弟,指著雲璟說道:「你瞧瞧,他醉糊塗了。」
雲璟聞言,也湊近雲舒,笑著說道:「我才沒醉呢,是你醉了!所以你看人都是醉的!」
二人笑著笑著,雲舒笑得傻傻的,一直沒變。
雲璟猛然不笑了,呆愣幾秒,眼淚「欻」地就下來了。
雲安見狀,表情僵在了臉上,弱弱地喊了一聲:「二堂哥……」
雲舒在一旁,因醉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怎、怎麽了?兄弟,你有話,跟……跟哥說。」說著,還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