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騰霄這才有些為難地說道:「這樣,要怎麽稱唿周兄弟呢?」
雲舒一想, 這才反應過來。周幻海的表妹是跟顧騰霄成親了, 因此二人本來是平輩, 如今周幻海又跟顧晴結婚了, 按理說, 顧晴是顧騰霄的姑姑輩。這樣一來, 二人之間就差了輩分了。
顧家講究輩分,如今亂了, 倒是有些為難。
雲舒想了想, 說道:「也不用過分拘著這個,到時候你們之前怎麽稱唿就怎麽稱唿也可以,說要改過來也可以,這事兒你們兩個人商量便是了。畢竟你們先認識在前, 他後娶你姑姑在後。」
顧騰霄聞言,這才應了一聲「是」。
沒問題了之後,顧騰霄才又向前走到雲舒身邊。
雲舒忽然想起來什麽似的對他說道:「有件事兒要跟你吩咐一下,家裏的笙歌平時在我們家幹些雜活, 隻是他不是奴籍,當初你叔爺爺在的時候將他從外頭買迴來了, 因他格外聰明乖巧, 所以有打算認他做兒子的, 隻是我父親去得早,這事兒就沒成,不過上下待他跟普通僕人是不一樣的。
他有些呆性,隻要咱們家姓顧的人的話他都聽。平時他沒事兒了,我們就教他寫字看書,母親見他閑不住也會讓他去跑個腿什麽的。你不要瞧見了帶有人讓他做事兒就將他當個奴才,以後也盡量不要使喚他。」
「是,叔叔的話一定謹記。」
雲舒見顧騰霄態度好,有些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吩咐道:「對了,笙歌會些強身健體的功夫,你們平時學累了,就跟他打打拳。平時也要勞逸結合,一味的學,頭腦都學漲了,什麽都記不住。」
叔侄兩個違和感嚴重的人,一路走一路說,中午到了用餐地點。
上桌之後,林氏對待顧騰霄是格外熱情。
大概是在燕城的時候,過慣了在異鄉的生活,所以林氏很懂得在外生存的幸苦,所以顧騰霄的感受她就特別在意。
燕城雖然是顧家祖籍所在,隻是幾輩子的人都不在那兒住著,自然迴去了也同客人一般了。
用過晚飯後,雲舒又抽時間問了他一些學業上的問題,來看看他對一些事物的見解。
了解下來之後,發現他跟周幻海的水品差不了多少。
其實不管從什麽地方看,顧雲安都要比他們好很多。
然而科舉多少也是靠著些運氣的,有時候試卷寫得好,不如寫的讓考官滿意。
雲舒重新幫顧騰霄做了一個複習的計劃,就讓他自己學習去了。至於人家願不願意照著他的計劃來,他也就勉強不聊了。
來年他們有會試,雲舒的翰林院也有新的考核,隻要考核過了,他就能夠被授予官職,哪怕隻是個編修呢,一年也能漲很多工資。
現在他的工資隻能養得起自己,還要靠著祖上產業來支撐生活,如果能夠考過下次的考試,不能說讓家裏上下過得滋潤,養一個大家子那還是能做到的。蔻蔻裙衣無爾爾七五二八一,每日更新最新完結文所以雲舒這幾年來也格外注重複習舊的知識跟學習新的知識。
將近年底,最近雲舒的工作莫名多了起來。
之前東北方的藩鎮事宜已經確定了下來,可是入秋之後皇後的病情卻無加重了。
朝堂內有些人蠢蠢欲動,最近雲舒這邊得到的消息,二皇子那邊的人開會的次數都增加了不少。
不過好在雲舒他們是站在中立麵,那種緊張的氛圍倒是沒怎麽影響到他們。
就這樣熬過了新年,三月考試來臨,在此之前,翰林院也舉行了一場考試。
二十一的雲舒總算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官職。
翰林編修,雖然僅僅是個七品官,不過他也挺滿意。
顧雲璟也升了六品官,如今在大理寺做個大理寺正,主要負責審理具體案件或者前往覆審。在大理寺中是比較重要的位置,是審案官中的最高品級。
大理寺在雲舒看來,就有些像現代的檢察院。
依照雲舒看來,顧雲璟其實是想要當個言官。可能他會更希望在都察院任職。
如今朝堂奢靡不振,他大概是想要盡自己能力,去督察各地。然而大卻去了大理寺去檢查案件。
這也已經是家裏盡量調動關係,幫他謀取的位子了。
然而畢竟顧雲璟還年輕,在之前的官職上也不過短短三年時間,如今能夠升到六品官,其實已經不錯了。
雲舒有時候還會安慰雲璟,禮部、都察院跟大理寺卿是並稱三司法,雖然各司其職,然而有時候遇到重大案件的時候,會在一起辦案,就是俗稱的三司會審。
他雖然沒有去到自己想去的部門,至少還是沾邊了。
雲舒正式在翰林做了官,許多原本在翰林待著的朋友有被分到了地方去。
大家十分不舍,相聚了一次,各自就都去奔赴自己的崗位了。
雲舒其實多有感慨,因為那都是相處了三年的同事。這些同事跟現代的同事多少有不同。
現代許多人工作隻是為了餬口、賺錢、往上爬。
而這會兒當官的人會有一種天生的清高,不管人品如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做官的成就感、榮譽感有時候遠大於賺錢。
而且朝堂如此,天下想要實現價值為社稷出一份力的人自然而然會從各地冒出來。
翰林集結的,是有全國人才中的人才,有誌之士相聚而來,許多人的理想都一樣,自然感情也容易比尋常朋友要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雲舒一想, 這才反應過來。周幻海的表妹是跟顧騰霄成親了, 因此二人本來是平輩, 如今周幻海又跟顧晴結婚了, 按理說, 顧晴是顧騰霄的姑姑輩。這樣一來, 二人之間就差了輩分了。
顧家講究輩分,如今亂了, 倒是有些為難。
雲舒想了想, 說道:「也不用過分拘著這個,到時候你們之前怎麽稱唿就怎麽稱唿也可以,說要改過來也可以,這事兒你們兩個人商量便是了。畢竟你們先認識在前, 他後娶你姑姑在後。」
顧騰霄聞言,這才應了一聲「是」。
沒問題了之後,顧騰霄才又向前走到雲舒身邊。
雲舒忽然想起來什麽似的對他說道:「有件事兒要跟你吩咐一下,家裏的笙歌平時在我們家幹些雜活, 隻是他不是奴籍,當初你叔爺爺在的時候將他從外頭買迴來了, 因他格外聰明乖巧, 所以有打算認他做兒子的, 隻是我父親去得早,這事兒就沒成,不過上下待他跟普通僕人是不一樣的。
他有些呆性,隻要咱們家姓顧的人的話他都聽。平時他沒事兒了,我們就教他寫字看書,母親見他閑不住也會讓他去跑個腿什麽的。你不要瞧見了帶有人讓他做事兒就將他當個奴才,以後也盡量不要使喚他。」
「是,叔叔的話一定謹記。」
雲舒見顧騰霄態度好,有些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吩咐道:「對了,笙歌會些強身健體的功夫,你們平時學累了,就跟他打打拳。平時也要勞逸結合,一味的學,頭腦都學漲了,什麽都記不住。」
叔侄兩個違和感嚴重的人,一路走一路說,中午到了用餐地點。
上桌之後,林氏對待顧騰霄是格外熱情。
大概是在燕城的時候,過慣了在異鄉的生活,所以林氏很懂得在外生存的幸苦,所以顧騰霄的感受她就特別在意。
燕城雖然是顧家祖籍所在,隻是幾輩子的人都不在那兒住著,自然迴去了也同客人一般了。
用過晚飯後,雲舒又抽時間問了他一些學業上的問題,來看看他對一些事物的見解。
了解下來之後,發現他跟周幻海的水品差不了多少。
其實不管從什麽地方看,顧雲安都要比他們好很多。
然而科舉多少也是靠著些運氣的,有時候試卷寫得好,不如寫的讓考官滿意。
雲舒重新幫顧騰霄做了一個複習的計劃,就讓他自己學習去了。至於人家願不願意照著他的計劃來,他也就勉強不聊了。
來年他們有會試,雲舒的翰林院也有新的考核,隻要考核過了,他就能夠被授予官職,哪怕隻是個編修呢,一年也能漲很多工資。
現在他的工資隻能養得起自己,還要靠著祖上產業來支撐生活,如果能夠考過下次的考試,不能說讓家裏上下過得滋潤,養一個大家子那還是能做到的。蔻蔻裙衣無爾爾七五二八一,每日更新最新完結文所以雲舒這幾年來也格外注重複習舊的知識跟學習新的知識。
將近年底,最近雲舒的工作莫名多了起來。
之前東北方的藩鎮事宜已經確定了下來,可是入秋之後皇後的病情卻無加重了。
朝堂內有些人蠢蠢欲動,最近雲舒這邊得到的消息,二皇子那邊的人開會的次數都增加了不少。
不過好在雲舒他們是站在中立麵,那種緊張的氛圍倒是沒怎麽影響到他們。
就這樣熬過了新年,三月考試來臨,在此之前,翰林院也舉行了一場考試。
二十一的雲舒總算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官職。
翰林編修,雖然僅僅是個七品官,不過他也挺滿意。
顧雲璟也升了六品官,如今在大理寺做個大理寺正,主要負責審理具體案件或者前往覆審。在大理寺中是比較重要的位置,是審案官中的最高品級。
大理寺在雲舒看來,就有些像現代的檢察院。
依照雲舒看來,顧雲璟其實是想要當個言官。可能他會更希望在都察院任職。
如今朝堂奢靡不振,他大概是想要盡自己能力,去督察各地。然而大卻去了大理寺去檢查案件。
這也已經是家裏盡量調動關係,幫他謀取的位子了。
然而畢竟顧雲璟還年輕,在之前的官職上也不過短短三年時間,如今能夠升到六品官,其實已經不錯了。
雲舒有時候還會安慰雲璟,禮部、都察院跟大理寺卿是並稱三司法,雖然各司其職,然而有時候遇到重大案件的時候,會在一起辦案,就是俗稱的三司會審。
他雖然沒有去到自己想去的部門,至少還是沾邊了。
雲舒正式在翰林做了官,許多原本在翰林待著的朋友有被分到了地方去。
大家十分不舍,相聚了一次,各自就都去奔赴自己的崗位了。
雲舒其實多有感慨,因為那都是相處了三年的同事。這些同事跟現代的同事多少有不同。
現代許多人工作隻是為了餬口、賺錢、往上爬。
而這會兒當官的人會有一種天生的清高,不管人品如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做官的成就感、榮譽感有時候遠大於賺錢。
而且朝堂如此,天下想要實現價值為社稷出一份力的人自然而然會從各地冒出來。
翰林集結的,是有全國人才中的人才,有誌之士相聚而來,許多人的理想都一樣,自然感情也容易比尋常朋友要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