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要金榜題名,讓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能力。讓所有人都知道,他配得上一個文人官員家裏養出來的小姐,而不是一個鄉野村婦。


    方衍其實是個挺好的人,像當初顧晴在王家差點被害死,方衍都不怕麻煩地摻和了一腳,他也確實是憐惜顧晴的。


    然而在他的仕途麵前,顧晴還是不足以成為他的阻礙的。


    雲舒也不好說是不是方衍愛得不夠深,因為有些人可能就是這樣,將別的東西看得比愛情重要,他們得眼裏,不是愛情至上的。即便雲舒不是很贊同他們看待感情的方式。


    不過他覺得這樣的結果也挺好。至少他私心覺得,此時在他麵前醉酒的方衍,不是很配得上自己的姐姐。


    或許顧晴對這個結果是早就看透了的,所以她從來不焦急自己的婚事,也沒有主動對方衍透露過任何她的感情。


    她隻是默默地,在得知方衍要訂婚之後,傷神了一段時間。


    結帳完畢,雲舒送方衍上車之後,自己也迴了車上。


    他沒有解決掉方衍跟姐姐的感情問題,然而他至少打開了自己的心結,因此每天也都能安然睡下,再也不會東想西想,替別人糾結到失眠了。


    從雲舒跟方衍吃酒迴來之後的兩天後,方衍訂婚的消息就正式傳了過來。


    婚禮的時間最終還是沒有按照方衍的意思來,今年春末方衍就要成親,因此請帖也早早地寄來了。


    顧晴在收到方衍訂婚的消息之後,過了半個月,最終也點了頭,說願意嫁給周幻海。


    在來顧家提親的三個男人中,隻有周幻海最認真的對待著顧晴,即便一開始遭受了拒絕,也依舊不肯氣餒,最終抱得美人歸。


    雲舒覺得,姐姐沒有在知道方衍要成親後就一口答應周幻海,而是在猶豫了半個月之後,才答應嫁給周幻海,她一定是經過一番思量的。


    這段感情她很慎重,周幻海也是個值得託付的人,所以雲舒對姐姐跟周幻海的婚姻並沒有過多的擔心。


    姐姐的婚事定在今年夏天,比方衍跟他妻子的婚事要晚那麽幾個月。


    在顧晴的婚姻塵埃落定之後,林氏的臉上終於出現了久違的,滿意的笑容。


    這一切都是這麽的皆大歡喜,雖然中間有些曲折,但結局是好的。


    雲舒在今年的夏天,好好地將姐姐從家裏送去了周家。


    至於丹姐兒,她一直覺得顧家才是家,因此不肯跟顧晴走,因她是姓顧的,家裏也沒有人要讓她走。


    即便顧晴出嫁了,顧丹還是在顧家來去自如。


    那邊周家給她準備了房間,顧丹偶爾想母親的時候,就過去住一段時間。


    對於這一點,顧周兩家都沒有什麽反對的聲音。


    顧晴如今的公婆都很講道理,跟當初的王家完全不同。


    周幻海的原配給他留下了一個十歲的兒子,這小男孩也很乖巧,是比較孝順顧晴的。


    雖然是二婚,但顧晴甚至都沒有什麽身為後媽的煩惱。


    第89章


    日子一晃, 就到了八月份,翰林院也有討論的比較激烈的事宜,便是今年鄉試。


    畢竟通過今年鄉試的人,來年就可來京參加會試, 一旦會試通過, 就能成為雲舒他們的同事。


    文人之間自然討論文人的多,因此從六七月開始到今年八月, 文人學子依舊是他們所有人主要討論的內容。


    許是因為討論的多了, 雲舒在六月的時候, 還特意抽空給許久沒聯繫的顧騰霄發了一封勉勵的書信。


    九月底出了成績之後, 大家就沒怎麽討論了。


    雲舒這邊又有了別的事情討論, 最近雲舒經常要往李那人那邊兒去, 就是為了這件事情。


    這日到了李大人的書房,已經有很多人在了。


    這些大多都是李大人的門生弟子們, 或是朝堂內跟李大人一樣, 尋求明哲保身,不站派別,隻保皇的一類人。


    雲舒順著位置坐下之後,有人上了茶。


    過不了一會兒, 前麵坐著的李大人就說話了:「冀州節度才剛過世,最近他們那邊來了信,請皇上立老節度的兒子為新任節度使。隻是冀州內部又有重臣,聽說原本就跟冀州這位衙內關係很不好, 如今他們內部出了矛盾,分了兩派, 將來鬧大了,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皇上早就有想要將這些重鎮權力重新捏迴手中的想法, 如今這個機會也算是送到了眼前。」


    門客中有人說道:「是要分裂他們內部的勢力?」


    雲舒也猜到這一點了,這確實是天上掉下來的好機會。


    「原本朝內就是『非科舉,不與官』這些藩鎮地區的節度、貴族,都是早年跟著太1祖、高1宗那會兒打江山的人物,後來被分派到了那些重要領域。


    時間久了,一代又一代地幾乎成了世襲,年老的退下來了,又求著上麵再讓兒子、孫子繼承,歷代下來,百姓對他們也有了感情,不是他們管理了,反而要鬧亂子,先帝拿他們也沒有辦法,皇上對他們也早有忌憚,想要除了他們,卻始終找不到機會。如今他們內亂,正是個收復的好時候。」


    有人說道:「既然如此,那麽接下來定然要立冀州的那位世子繼任節度了?」


    另外有個門口道:「說是什麽節度,天高皇帝遠的,又有兵權,統管那麽大一個地方,簡直是當地的皇帝了。我還聽過更離譜的說法,聽說那裏的百姓隻認節度,不認皇帝。聽聽這話有多大逆不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香世家[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繞骨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繞骨生並收藏書香世家[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