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舒有些汗顏,走到門口之後,就趕緊讓人停了。
這會兒這些熱鬧的音樂在他看來,已經不能算是熱鬧,而是巨大的諷刺了。
樂隊的人還一臉懵地問雲舒他們怎麽迴事。
雲舒隻能擦著額角流下的汗,讓笙歌給他們發錢,讓他們都散了。
然後這邊雲舒忙著迴去跟親友交代,可能太過著急,重新上馬的時候還差點踩空了馬鞍。
一起陪著的親朋見狀,隻覺得雲舒一定受到了很大的打擊,越發覺得李家的姑娘做事太過了。
本來站在道德還是禮法的方麵,李家都不占理,李家許配給人的姑娘不結婚了不說,還十分大膽地跟人私奔了。
因此幾乎是所有知道了真相的人都站在了雲舒這邊,心疼雲舒的同時,心中還暗暗譴責李家過分。
如今見雲舒這個模樣,即便雲舒自己覺得他隻是稍稍受了點兒打擊,然而在外人看來,他已經是失魂落魄了。
一路到了家裏,賓客過來恭喜,大家都嚷嚷著要見新娘子。
古代還有婚鬧這一種行為,鄉村地區的婚鬧有時候做得十分嚴重,然而在京都還好,最多捉弄捉弄新人也不敢太過分。
這會兒大家都等著喜慶的鬧一鬧,結果卻隻見到雲舒,不見新娘子。
眾人這會兒也都是同當初雲舒見到李大人一樣的神情,都很懵。
雲舒好容易把人都擠開,走進廳內。
這會兒林氏就坐在堂內,一件雲舒他們這麽一堆人過來,原本還是笑盈盈的。
之後瞧見雲舒臉色不大對,再望他周圍並沒有新娘的蹤影,臉上的笑容便淡了下去。
她心裏已經是慌亂的了,然而這個家還沒有交到兒媳手裏,她一個當家的女人,不能馬上顯示出慌張的神情,因此隻是將表情放淡了,對雲舒問道:「怎麽你一個人迴來?新娘子呢?」
雖然麵上表現淡定,然而林氏緊緊抓著袖子上布料的手卻暴1露了她的擔憂。
顧晴也走到雲舒身邊問道:「是李家姑娘出什麽事兒了?還是半路怎麽了?」
雲舒搖著頭,拉著林氏跟姐姐到一旁,將一切都說了清楚。
林氏聽到這裏,一時覺得頭暈眼花,朝後仰去。
「母親!」
「娘!」
雲舒跟顧晴見林氏如此,紛紛伸手去接。
林氏四十多的年紀了,平時修身養性還好,偏偏這會兒突然這個樣,嚇得雲舒跟顧晴臉色都白了。
雖然已經入秋,今日的天氣卻格外熱一些。估計是天氣熱加上急火攻心,沖了這麽一下,就有些難受。
不過好在林氏也沒有就這樣暈過去,隻是唿吸著,眼神倦怠地靠在女兒懷裏。
大家於是連忙將她拉到一旁椅子上坐著。
客人們見到這樣的狀況,一個個的也都被驚到了,連忙上來問是什麽情況。
雲舒隻好讓笙歌還有雲安先去疏散一下人群。
等林氏稍微好些了,再讓下人上茶,等林氏緩過來,這才都鬆了一口氣。
其實不管遇到什麽別的事情林氏都還能接受,她唯一不能接受的是跟子女的婚事有關的事情。
顧晴的婚事總讓她後怕,加上之前那位半仙的預言,她心裏總想著能夠衝破這些魔咒。
這憋了這麽多日,總算到了雲舒成親這日,萬事俱備,就差新婦過門了,誰想這臨門一腳都能踏錯呢?
越是如此,林氏便覺得那半仙說的話實在準確。
然而林氏又並不會記住胡半仙說的好話,隻會想著兒子跟女兒的婚事會晚。
可按理說,顧晴已經二十六七歲了,在這個朝代,女兒家二十歲嫁人都算老姑娘了。
而大齡的度是很長的,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都是晚婚,要多晚,才算晚呢?
若是雲舒三十歲成親,她那會兒就已經是五六十歲了,都要如土了!她還有機會能親眼見證自己的孩子們,全部都結婚生子嗎?
這麽一想,林氏就覺得日子無望,空想就把自己想的一身病。
這會兒裏外的賓客也基本都猜到,估計是李家出了什麽狀況,導致雲舒沒有帶迴來媳婦兒。
「該不會是顧少爺其實在別的地兒金屋藏嬌,讓李家發現了,所以才沒能接了人家姑娘迴來吧?」
「男人三妻四妾的最多就是花心,就算顧雲舒花心,那李家丟得起臉麽?說好的婚事就這麽黃了,將來誰還去李家提親?這會兒連顧雲舒這個小小翰林都嫁不得了,之後又讓她嫁誰去?你亂想也要帶點兒腦子。」
「那好,那我笨不會猜。我就不說,你來說,你倒是跟我說說,會是什麽原因?」
「大概是重婚了吧,戲曲裏不都這麽唱麽?人家李家的姑娘不願意來做小吧。」
「那也總要有個糟糠之妻來鬧吧,你瞧見哪裏有個糟糠之妻?」
這會兒有跟雲舒一起去迎親的同事在一旁聽了二人的聊天內容,不由得笑出了聲,「噗!你們說的這都哪兒跟哪兒啊。」
因顧家人都不在這裏,這一門婚事也多有請在京都的朋友們幫忙。
「喲,是你啊。」二人往後一看,卻發現是認識的人,「正好你是同顧慎之一起去接親的,這究竟是怎麽迴事兒啊?你給說說唄。」
「這事兒啊,關乎人家姑娘的名聲,你們也不用瞎打聽。不過要我說,這同顧雲舒是沒什麽太大關係的,都是他們李家理虧,是人家姑娘不厚道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會兒這些熱鬧的音樂在他看來,已經不能算是熱鬧,而是巨大的諷刺了。
樂隊的人還一臉懵地問雲舒他們怎麽迴事。
雲舒隻能擦著額角流下的汗,讓笙歌給他們發錢,讓他們都散了。
然後這邊雲舒忙著迴去跟親友交代,可能太過著急,重新上馬的時候還差點踩空了馬鞍。
一起陪著的親朋見狀,隻覺得雲舒一定受到了很大的打擊,越發覺得李家的姑娘做事太過了。
本來站在道德還是禮法的方麵,李家都不占理,李家許配給人的姑娘不結婚了不說,還十分大膽地跟人私奔了。
因此幾乎是所有知道了真相的人都站在了雲舒這邊,心疼雲舒的同時,心中還暗暗譴責李家過分。
如今見雲舒這個模樣,即便雲舒自己覺得他隻是稍稍受了點兒打擊,然而在外人看來,他已經是失魂落魄了。
一路到了家裏,賓客過來恭喜,大家都嚷嚷著要見新娘子。
古代還有婚鬧這一種行為,鄉村地區的婚鬧有時候做得十分嚴重,然而在京都還好,最多捉弄捉弄新人也不敢太過分。
這會兒大家都等著喜慶的鬧一鬧,結果卻隻見到雲舒,不見新娘子。
眾人這會兒也都是同當初雲舒見到李大人一樣的神情,都很懵。
雲舒好容易把人都擠開,走進廳內。
這會兒林氏就坐在堂內,一件雲舒他們這麽一堆人過來,原本還是笑盈盈的。
之後瞧見雲舒臉色不大對,再望他周圍並沒有新娘的蹤影,臉上的笑容便淡了下去。
她心裏已經是慌亂的了,然而這個家還沒有交到兒媳手裏,她一個當家的女人,不能馬上顯示出慌張的神情,因此隻是將表情放淡了,對雲舒問道:「怎麽你一個人迴來?新娘子呢?」
雖然麵上表現淡定,然而林氏緊緊抓著袖子上布料的手卻暴1露了她的擔憂。
顧晴也走到雲舒身邊問道:「是李家姑娘出什麽事兒了?還是半路怎麽了?」
雲舒搖著頭,拉著林氏跟姐姐到一旁,將一切都說了清楚。
林氏聽到這裏,一時覺得頭暈眼花,朝後仰去。
「母親!」
「娘!」
雲舒跟顧晴見林氏如此,紛紛伸手去接。
林氏四十多的年紀了,平時修身養性還好,偏偏這會兒突然這個樣,嚇得雲舒跟顧晴臉色都白了。
雖然已經入秋,今日的天氣卻格外熱一些。估計是天氣熱加上急火攻心,沖了這麽一下,就有些難受。
不過好在林氏也沒有就這樣暈過去,隻是唿吸著,眼神倦怠地靠在女兒懷裏。
大家於是連忙將她拉到一旁椅子上坐著。
客人們見到這樣的狀況,一個個的也都被驚到了,連忙上來問是什麽情況。
雲舒隻好讓笙歌還有雲安先去疏散一下人群。
等林氏稍微好些了,再讓下人上茶,等林氏緩過來,這才都鬆了一口氣。
其實不管遇到什麽別的事情林氏都還能接受,她唯一不能接受的是跟子女的婚事有關的事情。
顧晴的婚事總讓她後怕,加上之前那位半仙的預言,她心裏總想著能夠衝破這些魔咒。
這憋了這麽多日,總算到了雲舒成親這日,萬事俱備,就差新婦過門了,誰想這臨門一腳都能踏錯呢?
越是如此,林氏便覺得那半仙說的話實在準確。
然而林氏又並不會記住胡半仙說的好話,隻會想著兒子跟女兒的婚事會晚。
可按理說,顧晴已經二十六七歲了,在這個朝代,女兒家二十歲嫁人都算老姑娘了。
而大齡的度是很長的,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都是晚婚,要多晚,才算晚呢?
若是雲舒三十歲成親,她那會兒就已經是五六十歲了,都要如土了!她還有機會能親眼見證自己的孩子們,全部都結婚生子嗎?
這麽一想,林氏就覺得日子無望,空想就把自己想的一身病。
這會兒裏外的賓客也基本都猜到,估計是李家出了什麽狀況,導致雲舒沒有帶迴來媳婦兒。
「該不會是顧少爺其實在別的地兒金屋藏嬌,讓李家發現了,所以才沒能接了人家姑娘迴來吧?」
「男人三妻四妾的最多就是花心,就算顧雲舒花心,那李家丟得起臉麽?說好的婚事就這麽黃了,將來誰還去李家提親?這會兒連顧雲舒這個小小翰林都嫁不得了,之後又讓她嫁誰去?你亂想也要帶點兒腦子。」
「那好,那我笨不會猜。我就不說,你來說,你倒是跟我說說,會是什麽原因?」
「大概是重婚了吧,戲曲裏不都這麽唱麽?人家李家的姑娘不願意來做小吧。」
「那也總要有個糟糠之妻來鬧吧,你瞧見哪裏有個糟糠之妻?」
這會兒有跟雲舒一起去迎親的同事在一旁聽了二人的聊天內容,不由得笑出了聲,「噗!你們說的這都哪兒跟哪兒啊。」
因顧家人都不在這裏,這一門婚事也多有請在京都的朋友們幫忙。
「喲,是你啊。」二人往後一看,卻發現是認識的人,「正好你是同顧慎之一起去接親的,這究竟是怎麽迴事兒啊?你給說說唄。」
「這事兒啊,關乎人家姑娘的名聲,你們也不用瞎打聽。不過要我說,這同顧雲舒是沒什麽太大關係的,都是他們李家理虧,是人家姑娘不厚道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