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男人們基本都還在外頭,雲璟正好有事兒出去了,聽說要到晚間蔡迴來,是嫂嫂接待的他們。
幾年不見,聽說嫂嫂已經得了個兒子,隻是小哥兒身體羸弱,但雲舒原本想見的,卻因為他在午睡,就沒有急著去看。
許是年紀越發大了,人一時變老是看不出的,然而忽然某日一日就被人發現了。雲舒許久不見嫂嫂,她這種變老的痕跡,在他眼裏就越發明顯。
嫂嫂如今生了兩個孩子兒女雙全,明明年紀也還很輕,隻是不知為何,麵上稍有倦容。
之後雲舒他們將禮物給了,嫂嫂張口就說破費,一邊又誇他們聰慧。
嫂嫂跟雲舒熟悉,卻是第一次見雲安,因看出了雲安性格內斂,跟他說了好些話,讓雲安的緊張情緒得到了放鬆。
之後嫂嫂又帶他們去見老太太跟太太。
她們也早聽說雲舒跟雲安兄弟兩個都中了舉人,紛紛都對他們說了一番祝賀的話。
太太張氏理著手上的帕子,笑著說道:「當初還是你大嫂子說的,你同雲璟玩得來,果然兄弟兩個都考上了舉人,要麽說呢,真是三歲看到老。果然會讀書的人,一眼就叫人瞧出來了。」
老太太也十分滿意點著頭,說道:「嗯,果然是個好的,你們家如今出了兩個舉人。若將來真能殿前侍奉,也算是光宗耀祖,你們父親在天之靈也要覺得欣慰的。」
雲舒他們也隻能聽著,多說兩句「老太太、太太,謬讚了」。
然後從老太太這裏出來,嫂嫂已經命人整理好了兩個房間,說仍舊是在顧雲璟那院子裏住下。
嫂子讓他們去時的原話是說:「那裏安靜,你們又玩得來,住在那裏也可以時常來往,講講學問,聊聊仕途經濟。」
之後雲舒知道嫂子管著一家子人,還有事兒要忙,就謝過了嫂子,看她帶著一幫丫鬟婆子離開了。
晚間,顧雲璟跟老爺迴來了。
雲舒先是見的顧雲璟,因為畢竟就在一個院子裏,顧雲璟外出迴來,要先換下衣裳,然後才去見老太太、太太他們。
雲舒過去跟他碰麵,二人具是很開心。當初見麵的時候,二人還操著一口童音,這會兒再見,已經都過了變聲期了。
「你多早晚來的?」
「今兒下午才來的,正好你不在。」
雲舒說著,讓弟弟過來,先介紹了雲安,再說了一下笙歌。
顧雲璟雖然有些奇怪,笙歌作為一個僕人居然也被介紹了一下,然而也沒有奇怪多久。
幾人互相認識了一下,然後就都朝著老太太那裏去了。
路上雲璟還跟他們兄弟吩咐道:「大哥哥前兒在外頭跟個女的廝混,結果被人訛錢,說要告到省城裏去,那女的一家子都鬧到了家裏來,很是沒有沒有麵子,家裏花了一百兩才擺平了。加上大嫂嫂的父親前兒沒了,她最近操持一個家庭也累,平時若是沒事,就不要常去找她,免得她不痛快。」
雲舒聽了,這才恍然。
「怪到剛來的時候覺得嫂嫂起色不大好,雖然強打起精神跟我們說話,眼裏卻透著幾分疲憊,原來是如此。多謝你提醒了。」
「你們這次既然來,就待上十天半個月先。咱們宋城離京城近,不過小半個月時間還不用就能到,到時候咱們一起去赴考,一切行船事宜家裏都能安排好。咱們隻管安心做學問便是。」
雲舒跟雲安點頭應了,他們家規矩嚴,雲璟是朋友,更是哥哥,因此雲舒他們得格外敬著些。
之後到了老太太那裏,老人吩咐開飯,晚間吃飯,雲舒他們是去的男子坐的那一桌。
飯桌上很少說話,顧老爺倒是問了他跟雲安幾句話,大概就是問他們什麽時候啟程出發的,慰問一下,說他們一路來了辛苦之類的。
等吃過了飯之後,雲舒帶著弟弟又去找了還在書房的大伯伯,想問他一些關於這場戰爭的事兒。
大伯伯果然也是官場中人,聊起來的時候是有自己的見解的。
「皇上一直不肯用那些有實權的人物,怕的就是他們一旦得勢就很難壓下來,如今這個情況,隻怕不得不用了。你倒放心,接下來咱們不會輸,軍力雖然逐年衰弱,但還是有能人可以頂上的。隻是外憂解決了,內患怕是難除。這些,等你為官之後便明白了。」
雲舒聽了,心裏稍稍安定下來。後麵他說的這些話,雲舒也隻是似懂非懂。
其實懂了,但也無法解決。難道會有內患,因此就不用那些能臣了嗎?顯然這辦法並不可取。
若是藩鎮傭兵,又有功績,那麽接下來就容易麵臨版圖四分五裂的情況。
然而一切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雲舒看來,天下大亂的一日目前還成不了氣候。
和平盛世,萬民歸順,隻怕即便重臣得勢,他們也不敢亂來。
不過,雲舒終究還不是官場中人,或許他所想的,也隻是紙上談兵。
正所謂「夫事未有不生於微而成於著,聖人之遠慮,故能謹其微而治之」,事情都是起於微小而逐漸發展壯大的,聖賢考慮久遠,才能夠謹慎對待微小的變故。
大伯伯有遠慮,他的擔憂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作者有話說】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jc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幾年不見,聽說嫂嫂已經得了個兒子,隻是小哥兒身體羸弱,但雲舒原本想見的,卻因為他在午睡,就沒有急著去看。
許是年紀越發大了,人一時變老是看不出的,然而忽然某日一日就被人發現了。雲舒許久不見嫂嫂,她這種變老的痕跡,在他眼裏就越發明顯。
嫂嫂如今生了兩個孩子兒女雙全,明明年紀也還很輕,隻是不知為何,麵上稍有倦容。
之後雲舒他們將禮物給了,嫂嫂張口就說破費,一邊又誇他們聰慧。
嫂嫂跟雲舒熟悉,卻是第一次見雲安,因看出了雲安性格內斂,跟他說了好些話,讓雲安的緊張情緒得到了放鬆。
之後嫂嫂又帶他們去見老太太跟太太。
她們也早聽說雲舒跟雲安兄弟兩個都中了舉人,紛紛都對他們說了一番祝賀的話。
太太張氏理著手上的帕子,笑著說道:「當初還是你大嫂子說的,你同雲璟玩得來,果然兄弟兩個都考上了舉人,要麽說呢,真是三歲看到老。果然會讀書的人,一眼就叫人瞧出來了。」
老太太也十分滿意點著頭,說道:「嗯,果然是個好的,你們家如今出了兩個舉人。若將來真能殿前侍奉,也算是光宗耀祖,你們父親在天之靈也要覺得欣慰的。」
雲舒他們也隻能聽著,多說兩句「老太太、太太,謬讚了」。
然後從老太太這裏出來,嫂嫂已經命人整理好了兩個房間,說仍舊是在顧雲璟那院子裏住下。
嫂子讓他們去時的原話是說:「那裏安靜,你們又玩得來,住在那裏也可以時常來往,講講學問,聊聊仕途經濟。」
之後雲舒知道嫂子管著一家子人,還有事兒要忙,就謝過了嫂子,看她帶著一幫丫鬟婆子離開了。
晚間,顧雲璟跟老爺迴來了。
雲舒先是見的顧雲璟,因為畢竟就在一個院子裏,顧雲璟外出迴來,要先換下衣裳,然後才去見老太太、太太他們。
雲舒過去跟他碰麵,二人具是很開心。當初見麵的時候,二人還操著一口童音,這會兒再見,已經都過了變聲期了。
「你多早晚來的?」
「今兒下午才來的,正好你不在。」
雲舒說著,讓弟弟過來,先介紹了雲安,再說了一下笙歌。
顧雲璟雖然有些奇怪,笙歌作為一個僕人居然也被介紹了一下,然而也沒有奇怪多久。
幾人互相認識了一下,然後就都朝著老太太那裏去了。
路上雲璟還跟他們兄弟吩咐道:「大哥哥前兒在外頭跟個女的廝混,結果被人訛錢,說要告到省城裏去,那女的一家子都鬧到了家裏來,很是沒有沒有麵子,家裏花了一百兩才擺平了。加上大嫂嫂的父親前兒沒了,她最近操持一個家庭也累,平時若是沒事,就不要常去找她,免得她不痛快。」
雲舒聽了,這才恍然。
「怪到剛來的時候覺得嫂嫂起色不大好,雖然強打起精神跟我們說話,眼裏卻透著幾分疲憊,原來是如此。多謝你提醒了。」
「你們這次既然來,就待上十天半個月先。咱們宋城離京城近,不過小半個月時間還不用就能到,到時候咱們一起去赴考,一切行船事宜家裏都能安排好。咱們隻管安心做學問便是。」
雲舒跟雲安點頭應了,他們家規矩嚴,雲璟是朋友,更是哥哥,因此雲舒他們得格外敬著些。
之後到了老太太那裏,老人吩咐開飯,晚間吃飯,雲舒他們是去的男子坐的那一桌。
飯桌上很少說話,顧老爺倒是問了他跟雲安幾句話,大概就是問他們什麽時候啟程出發的,慰問一下,說他們一路來了辛苦之類的。
等吃過了飯之後,雲舒帶著弟弟又去找了還在書房的大伯伯,想問他一些關於這場戰爭的事兒。
大伯伯果然也是官場中人,聊起來的時候是有自己的見解的。
「皇上一直不肯用那些有實權的人物,怕的就是他們一旦得勢就很難壓下來,如今這個情況,隻怕不得不用了。你倒放心,接下來咱們不會輸,軍力雖然逐年衰弱,但還是有能人可以頂上的。隻是外憂解決了,內患怕是難除。這些,等你為官之後便明白了。」
雲舒聽了,心裏稍稍安定下來。後麵他說的這些話,雲舒也隻是似懂非懂。
其實懂了,但也無法解決。難道會有內患,因此就不用那些能臣了嗎?顯然這辦法並不可取。
若是藩鎮傭兵,又有功績,那麽接下來就容易麵臨版圖四分五裂的情況。
然而一切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雲舒看來,天下大亂的一日目前還成不了氣候。
和平盛世,萬民歸順,隻怕即便重臣得勢,他們也不敢亂來。
不過,雲舒終究還不是官場中人,或許他所想的,也隻是紙上談兵。
正所謂「夫事未有不生於微而成於著,聖人之遠慮,故能謹其微而治之」,事情都是起於微小而逐漸發展壯大的,聖賢考慮久遠,才能夠謹慎對待微小的變故。
大伯伯有遠慮,他的擔憂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作者有話說】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jc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