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即便去考武舉,也不必現在就說。免得母親著急,那他就罪該萬死了。
之後便端著一盆子的碗筷,到外頭清洗去了。
※
又過了半個月,鳳城傳來了個消息,舉國都有些震驚,這正是秋收之後的事兒了,全國上下集結軍隊,宣布要跟鄭國跟羌國開戰。
這是因為鄭羌已經聯合,要攻打他們周國。
消息一出來,有擔心的,也有興奮的。幾十年的溫飽,有些人已經害怕打仗,有些人卻希望能夠尋些刺激。
就跟這九月底的天一樣,國家政事,也是說變就變了。
【作者有話說】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jc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0章
國家大事當前, 雲舒他們的會試也將在明年來臨,雲舒對此有些擔憂。
羌國是小國,地理條件也不是很好,倒是不足為懼, 但是鄭國向來勇武, 周國開國稱帝之後,鄭國便跟梁國還有羌國組成過聯盟。
隻要有一國受到周國威脅, 另外兩國都要出兵幫忙, 如今年代雖然久遠, 但是雲舒不相信他們對中原地帶沒有野心。
當年高1宗去世, 留下話說, 他一生打仗, 國內經濟虧空許多,需要修國養民, 民富國強。
繼任後的兩代皇帝都遵從他們父親跟祖父的話, 沒有再繼續打仗。
結果接下來的君主守著國土便沒有再進行過大戰了,時間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雲舒也知道,當年周國是搶了姓武的人的地盤的。
而鄭國雖然是個國,但他們的君主並未稱帝, 用的還是前朝的國號,覺得周國是亂臣賊子。
當初仇二爺他們家稱帝的時候,鄭國也覺得他們不配,因為並不是直係血統, 但比起對仇二爺他們家的排斥並沒有周國這麽嚴重就是了。
說白了,男人哪有不想要無限的權力的?鄭國國君肯定是想要稱帝, 區區一個王算得了什麽?
但是沒有解決掉周國, 他肯定是不敢。
否則, 他自己都稱帝了的話,還怎麽罵雲舒他們所在的周國國君是亂臣賊子?
其實在雲舒看來,周國也是夠嗆,這麽多年了,虧他們能忍得住不稱帝,還經歷了這麽多個君主,竟然沒有一個人提出稱帝,或者有人提出過,隻是沒有成功。
這個國家,要不是極其愚蠢,便是極其有野心的。
梁國則本來就不屬於前朝的統治,在前朝的時候隻是跟羌差不多大的一個國家。
但是通過之前的戰亂,吞併過一些前朝的土地,之後被高1宗皇帝打得吐出了一些,因此跟周國很有過節。
這三個國家雖然有羌國作為過渡地帶,但是也有大部分地區是相互接壤的。
除了羌國跟周國經常有矛盾外,這些接壤地帶也經常發生衝突。
而且周國跟這三個國家,基本是沒有外交往來的。這些國家的百姓,如果來到了周國,周國國人還會嘲笑鄙視他們。
雲舒比較擔心的一點是,將來鄭跟羌聯合,梁國會不會也趁機搞事情,其實答案已經十分明顯。
這三個國家加起來,雖然還是沒有周國這麽大,但是戰鬥力屬鄭國比較兇猛,梁國的兵器又是出名的好,羌國則是接壤周國。
真的聯合而起來猛攻的話,雲舒覺得周國實在岌岌可危。
周國是府兵製度,軍人世代軍籍,不打仗時有田,可以在訓練的閑暇,並且國家不會徵稅。
一般來說,國家是很少會再次徵兵的,因軍人數量夠打仗了。
這次召集軍隊,就要有大量的人會被派到邊境去作戰。
這種兵製有一個很好的優點,就是不用國家給錢養著,而且行軍打仗時,他們自己也會帶上戰馬兵器。
因為是世代軍籍,不但榮譽感會比較強,平時軍隊中也有訓練,基本來說戰鬥力是可以保障的。
但是和平了這麽多年,戰鬥力究竟如何已經不太可以保障。況且開國後,肯定會出現田製被破壞的情況,很多有田地的人被地主吞併了田地財產,沒有田就隻能去做別的。
本來一家人守著田過日子,現在沒田了,當兵的也就缺起了錢,很難說他們的心境不會發生變化。
這是雲舒目前所擔憂的情況,平時跟舅舅、蔡博文聚會,雲舒偶爾也會說出一些自己的觀點。
但是舅舅他們的態度還是比較樂觀的,畢竟當初羌國才被他們打敗沒多久,現在再來一個鄭國又怎樣?
況且舅舅還認為,鄭、梁兩國之間也有歷史矛盾,認為梁國必定不會出兵。
雲舒覺得舅舅的說法多少還是有些正確,但戰爭沒有打勝,他心裏就永遠不會舒坦。
上輩子他從出生就活在沒有戰爭的國家,加上他們家還略有些錢,物資豐富,國力強盛,因為有武器威懾,即便是世界第一大國也不敢跟他們開戰。
上輩子他們國家也打仗,隻是在打經濟仗、資源戰爭,比這種刀刀見血的仗,至少看起來是溫和多了。
跟羌國打仗的時候,雲舒是已經猜到了結局,但是現在,他看不到結局,看不到一個完全勝利的結局,因此又激動又有些微的害怕。
十一月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宋城的信件。
顧雲璟之前考上秀才之後並沒有忙著去考舉人,家裏壓了三年,然後才去考的舉人,結果一舉考上,掛在一等,成績是省內第三名,很是優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之後便端著一盆子的碗筷,到外頭清洗去了。
※
又過了半個月,鳳城傳來了個消息,舉國都有些震驚,這正是秋收之後的事兒了,全國上下集結軍隊,宣布要跟鄭國跟羌國開戰。
這是因為鄭羌已經聯合,要攻打他們周國。
消息一出來,有擔心的,也有興奮的。幾十年的溫飽,有些人已經害怕打仗,有些人卻希望能夠尋些刺激。
就跟這九月底的天一樣,國家政事,也是說變就變了。
【作者有話說】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jc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0章
國家大事當前, 雲舒他們的會試也將在明年來臨,雲舒對此有些擔憂。
羌國是小國,地理條件也不是很好,倒是不足為懼, 但是鄭國向來勇武, 周國開國稱帝之後,鄭國便跟梁國還有羌國組成過聯盟。
隻要有一國受到周國威脅, 另外兩國都要出兵幫忙, 如今年代雖然久遠, 但是雲舒不相信他們對中原地帶沒有野心。
當年高1宗去世, 留下話說, 他一生打仗, 國內經濟虧空許多,需要修國養民, 民富國強。
繼任後的兩代皇帝都遵從他們父親跟祖父的話, 沒有再繼續打仗。
結果接下來的君主守著國土便沒有再進行過大戰了,時間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雲舒也知道,當年周國是搶了姓武的人的地盤的。
而鄭國雖然是個國,但他們的君主並未稱帝, 用的還是前朝的國號,覺得周國是亂臣賊子。
當初仇二爺他們家稱帝的時候,鄭國也覺得他們不配,因為並不是直係血統, 但比起對仇二爺他們家的排斥並沒有周國這麽嚴重就是了。
說白了,男人哪有不想要無限的權力的?鄭國國君肯定是想要稱帝, 區區一個王算得了什麽?
但是沒有解決掉周國, 他肯定是不敢。
否則, 他自己都稱帝了的話,還怎麽罵雲舒他們所在的周國國君是亂臣賊子?
其實在雲舒看來,周國也是夠嗆,這麽多年了,虧他們能忍得住不稱帝,還經歷了這麽多個君主,竟然沒有一個人提出稱帝,或者有人提出過,隻是沒有成功。
這個國家,要不是極其愚蠢,便是極其有野心的。
梁國則本來就不屬於前朝的統治,在前朝的時候隻是跟羌差不多大的一個國家。
但是通過之前的戰亂,吞併過一些前朝的土地,之後被高1宗皇帝打得吐出了一些,因此跟周國很有過節。
這三個國家雖然有羌國作為過渡地帶,但是也有大部分地區是相互接壤的。
除了羌國跟周國經常有矛盾外,這些接壤地帶也經常發生衝突。
而且周國跟這三個國家,基本是沒有外交往來的。這些國家的百姓,如果來到了周國,周國國人還會嘲笑鄙視他們。
雲舒比較擔心的一點是,將來鄭跟羌聯合,梁國會不會也趁機搞事情,其實答案已經十分明顯。
這三個國家加起來,雖然還是沒有周國這麽大,但是戰鬥力屬鄭國比較兇猛,梁國的兵器又是出名的好,羌國則是接壤周國。
真的聯合而起來猛攻的話,雲舒覺得周國實在岌岌可危。
周國是府兵製度,軍人世代軍籍,不打仗時有田,可以在訓練的閑暇,並且國家不會徵稅。
一般來說,國家是很少會再次徵兵的,因軍人數量夠打仗了。
這次召集軍隊,就要有大量的人會被派到邊境去作戰。
這種兵製有一個很好的優點,就是不用國家給錢養著,而且行軍打仗時,他們自己也會帶上戰馬兵器。
因為是世代軍籍,不但榮譽感會比較強,平時軍隊中也有訓練,基本來說戰鬥力是可以保障的。
但是和平了這麽多年,戰鬥力究竟如何已經不太可以保障。況且開國後,肯定會出現田製被破壞的情況,很多有田地的人被地主吞併了田地財產,沒有田就隻能去做別的。
本來一家人守著田過日子,現在沒田了,當兵的也就缺起了錢,很難說他們的心境不會發生變化。
這是雲舒目前所擔憂的情況,平時跟舅舅、蔡博文聚會,雲舒偶爾也會說出一些自己的觀點。
但是舅舅他們的態度還是比較樂觀的,畢竟當初羌國才被他們打敗沒多久,現在再來一個鄭國又怎樣?
況且舅舅還認為,鄭、梁兩國之間也有歷史矛盾,認為梁國必定不會出兵。
雲舒覺得舅舅的說法多少還是有些正確,但戰爭沒有打勝,他心裏就永遠不會舒坦。
上輩子他從出生就活在沒有戰爭的國家,加上他們家還略有些錢,物資豐富,國力強盛,因為有武器威懾,即便是世界第一大國也不敢跟他們開戰。
上輩子他們國家也打仗,隻是在打經濟仗、資源戰爭,比這種刀刀見血的仗,至少看起來是溫和多了。
跟羌國打仗的時候,雲舒是已經猜到了結局,但是現在,他看不到結局,看不到一個完全勝利的結局,因此又激動又有些微的害怕。
十一月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宋城的信件。
顧雲璟之前考上秀才之後並沒有忙著去考舉人,家裏壓了三年,然後才去考的舉人,結果一舉考上,掛在一等,成績是省內第三名,很是優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