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扁舟,順流而下。
碧空如洗,江水綠如藍。
船頭,一名須發皆白的老船家,兩眼渾濁的望著江麵。
船艙裏,一個兩鬢微霜的中年男子慵懶地斜躺著,臉色蒼白,唯有雙眸清澈見底,仍像一個孩子。
這中年男子,正是郭羊。
人到中年,兩鬢已微霜!
這哪裏還是曾經的築基中期修士,分明就是一介凡夫。
十年來,郭羊將自己的修為壓製到不露一絲靈力,猶如一個凡人,遊遍九州名山大川。
十年來,郭羊曾在塞外放羊牧馬數年,也曾在江河泛舟打魚兩年。
他曾混跡販夫走卒間,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偷馬賣馬,儼然一副江湖漢子形象。
他曾登臨昆侖之絕頂,徜徉車連之雪峰,亦曾徘徊華嶽之斷崖,想起一些人,忘記那些事。
十年,使人老!
……
“客官,過了三江口,就要入海了。你得雇條大船了,老漢這小舟可扛不住海浪啊。”老船夫說道。
郭羊從船艙裏走出來,站在舟頭,半眯著眼睛眺望遠處。
“老丈,謝謝你渡我一程。”郭羊取出兩錠銀子,遞給老船夫。
“客官,太多了,老漢不敢收。”老船夫一看那兩錠五十兩的紋銀,連連擺手說道。
“你拿著吧。江河風緊,容易關節疼痛,有了這些銀子,你可以買些良田,安度晚年了。”郭羊淡淡的說道。
老船夫千恩萬謝的收了銀子,將船靠岸了。
郭羊上岸後,取出一枚玉簡貼在額頭,仔細辨識片刻,便一路向東行去。
三日後,郭羊來到覓仙城。
這覓仙城規模不大,占地十餘裏,人口約十餘萬。
郭羊在一部介紹修真界秘聞的書卷裏曾讀到過,覓仙城原本是一座凡人大城。
後來,因為海上兩大修仙宗門蓬萊派、仙霞派每隔十年,就會在城中招募新進弟子,尋求修仙機緣的修士漸漸聚攏,竟然將此城逐步演變為一座低階修士常年居住的覓仙城。
郭羊進城後,在店鋪林立的街道上慢慢走著,時不時停下腳步,詢問一下價格。
覓仙城的繁榮令郭羊有些驚訝,城裏的物價之低也令他咋舌不已。
“一枚煉氣期服用的丹藥,竟然七八塊靈石就可以買到!這要是讓雲台宗、玄陰宗的那些低階弟子知曉,還不羨慕死啊!”郭羊暗道。
不過,郭羊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覓仙城的丹藥、法器等物品,都是煉氣期水平的,築基期以上修士所用之物,幾乎沒有!
郭羊思索片刻,便明白過來了。此城所居住的,都是煉氣期修為,店鋪所售物品當然以煉氣期階段的為主了。
郭羊觀察了一下,城中修士的修為,低的有煉氣期第一層,高的則達到了煉氣期第九層。其中,以第六層、第七層的最多。
郭羊便悄然將自己的修為顯露為煉氣期第六層。
原本,按照郭羊的想法,尋一處秘境安穩修煉即可。但幽姨在重鑄肉身的過程中遇到了一點麻煩,她覺得作為修仙界泰山北鬥的蓬萊派和仙霞派應該有解決之法。
就這樣,郭羊便來到了覓仙城。
十年來,幽姨不時指點他修煉上的困惑,並授他《了塵訣》,使得他雖然壓製修為十年,卻在《涅槃九訣》和心境修煉上突飛猛進。
這個天大的人情,郭羊得還。
郭羊在覓仙城裏尋了一處幽靜的小莊園,直接以高出市場兩三成的價格買了下來。
莊園不大,但貴在幽靜。
郭羊親自動手將原本有些破敗的房舍、走廊等修葺一新,又把雜草叢生的十幾畝園子打理了一番,種上了各種花草和靈藥。
他又動手挖了一個三五畝大小的池塘,移栽了百來株蓮花,養了百來條小魚。
另外,郭羊用修葺房舍剩餘的木頭,信手搭建了一間小小的茅舍,就在池塘附近。
推開門,就是一片池塘,看雲天倒映,聽蛙聲一片,很是愜意。
郭羊動手製作了十幾個書架,將儲物袋裏的幾千卷典籍仔細的擺放到書架上,這才長長的吐了一口氣。
這些書,有些是當年太王派所得,有些是雲台宗、玄陰宗所得,而更多的,則是這十年來遊曆九州之地搜集而來的。
在莊園裏溜達了一圈,郭羊對自己頗為滿意,覺得人生之大樂事,莫過於能夠心安理得的做些自己喜歡的事。
“郭羊,你的這莊園怎麽看著有些眼熟啊?好像在哪裏見過。”幽姨在小瓶子裏低笑著說道。
“熟悉?你在哪裏見過同樣布局的莊園?”郭羊撓了撓後腦勺,有些茫然的問道。
“杜家那丫頭的莊園,可不就是這麽一個布局麽?隻不過人家的可是占地幾百畝啊。”幽姨笑道。
郭羊苦笑著搖了搖頭,低聲說道:“讓幽姨笑話了。”
“其實,那丫頭真心不錯,隻不過麵皮太薄了。”幽姨繼續說道。
“聽說蓬萊派和仙霞派幾個月後就要招募新弟子了。”郭羊不願說起當年之事,開始轉換話題。
“郭羊,你老實告訴幽姨,你是喜歡杜家丫頭多些呢,還是喜歡鐵心多些?”幽姨卻不依不饒的追問道。
“幽姨!人家都是有人疼有人愛的大小姐,我郭羊算個屁啊!”郭羊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淡淡的說道。
“你也有人疼啊。別怕,幽姨永遠都會疼你的。”幽姨輕笑一聲,說道。
“好吧好吧,幽姨疼我。”郭羊有些哭笑不得。
“我曾刻骨銘心的疼過一個人,那人,就算是讓我去死,我都情願……隻可惜,天意弄人……”幽姨突然傷感了,聲音越來越低,最終,細不可聞。
郭羊呆了一會兒,歎了口氣。
池塘光滑如鏡的水麵上,郭羊看見自己的容貌,普普通通的一個中年漢子,兩鬢微霜,唯有雙眸如星,清澈見底。
起風了,波光粼粼,水中的麵容一陣波動、扭曲,終於破碎。
有人在反複吟唱一首凡間的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碧空如洗,江水綠如藍。
船頭,一名須發皆白的老船家,兩眼渾濁的望著江麵。
船艙裏,一個兩鬢微霜的中年男子慵懶地斜躺著,臉色蒼白,唯有雙眸清澈見底,仍像一個孩子。
這中年男子,正是郭羊。
人到中年,兩鬢已微霜!
這哪裏還是曾經的築基中期修士,分明就是一介凡夫。
十年來,郭羊將自己的修為壓製到不露一絲靈力,猶如一個凡人,遊遍九州名山大川。
十年來,郭羊曾在塞外放羊牧馬數年,也曾在江河泛舟打魚兩年。
他曾混跡販夫走卒間,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偷馬賣馬,儼然一副江湖漢子形象。
他曾登臨昆侖之絕頂,徜徉車連之雪峰,亦曾徘徊華嶽之斷崖,想起一些人,忘記那些事。
十年,使人老!
……
“客官,過了三江口,就要入海了。你得雇條大船了,老漢這小舟可扛不住海浪啊。”老船夫說道。
郭羊從船艙裏走出來,站在舟頭,半眯著眼睛眺望遠處。
“老丈,謝謝你渡我一程。”郭羊取出兩錠銀子,遞給老船夫。
“客官,太多了,老漢不敢收。”老船夫一看那兩錠五十兩的紋銀,連連擺手說道。
“你拿著吧。江河風緊,容易關節疼痛,有了這些銀子,你可以買些良田,安度晚年了。”郭羊淡淡的說道。
老船夫千恩萬謝的收了銀子,將船靠岸了。
郭羊上岸後,取出一枚玉簡貼在額頭,仔細辨識片刻,便一路向東行去。
三日後,郭羊來到覓仙城。
這覓仙城規模不大,占地十餘裏,人口約十餘萬。
郭羊在一部介紹修真界秘聞的書卷裏曾讀到過,覓仙城原本是一座凡人大城。
後來,因為海上兩大修仙宗門蓬萊派、仙霞派每隔十年,就會在城中招募新進弟子,尋求修仙機緣的修士漸漸聚攏,竟然將此城逐步演變為一座低階修士常年居住的覓仙城。
郭羊進城後,在店鋪林立的街道上慢慢走著,時不時停下腳步,詢問一下價格。
覓仙城的繁榮令郭羊有些驚訝,城裏的物價之低也令他咋舌不已。
“一枚煉氣期服用的丹藥,竟然七八塊靈石就可以買到!這要是讓雲台宗、玄陰宗的那些低階弟子知曉,還不羨慕死啊!”郭羊暗道。
不過,郭羊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覓仙城的丹藥、法器等物品,都是煉氣期水平的,築基期以上修士所用之物,幾乎沒有!
郭羊思索片刻,便明白過來了。此城所居住的,都是煉氣期修為,店鋪所售物品當然以煉氣期階段的為主了。
郭羊觀察了一下,城中修士的修為,低的有煉氣期第一層,高的則達到了煉氣期第九層。其中,以第六層、第七層的最多。
郭羊便悄然將自己的修為顯露為煉氣期第六層。
原本,按照郭羊的想法,尋一處秘境安穩修煉即可。但幽姨在重鑄肉身的過程中遇到了一點麻煩,她覺得作為修仙界泰山北鬥的蓬萊派和仙霞派應該有解決之法。
就這樣,郭羊便來到了覓仙城。
十年來,幽姨不時指點他修煉上的困惑,並授他《了塵訣》,使得他雖然壓製修為十年,卻在《涅槃九訣》和心境修煉上突飛猛進。
這個天大的人情,郭羊得還。
郭羊在覓仙城裏尋了一處幽靜的小莊園,直接以高出市場兩三成的價格買了下來。
莊園不大,但貴在幽靜。
郭羊親自動手將原本有些破敗的房舍、走廊等修葺一新,又把雜草叢生的十幾畝園子打理了一番,種上了各種花草和靈藥。
他又動手挖了一個三五畝大小的池塘,移栽了百來株蓮花,養了百來條小魚。
另外,郭羊用修葺房舍剩餘的木頭,信手搭建了一間小小的茅舍,就在池塘附近。
推開門,就是一片池塘,看雲天倒映,聽蛙聲一片,很是愜意。
郭羊動手製作了十幾個書架,將儲物袋裏的幾千卷典籍仔細的擺放到書架上,這才長長的吐了一口氣。
這些書,有些是當年太王派所得,有些是雲台宗、玄陰宗所得,而更多的,則是這十年來遊曆九州之地搜集而來的。
在莊園裏溜達了一圈,郭羊對自己頗為滿意,覺得人生之大樂事,莫過於能夠心安理得的做些自己喜歡的事。
“郭羊,你的這莊園怎麽看著有些眼熟啊?好像在哪裏見過。”幽姨在小瓶子裏低笑著說道。
“熟悉?你在哪裏見過同樣布局的莊園?”郭羊撓了撓後腦勺,有些茫然的問道。
“杜家那丫頭的莊園,可不就是這麽一個布局麽?隻不過人家的可是占地幾百畝啊。”幽姨笑道。
郭羊苦笑著搖了搖頭,低聲說道:“讓幽姨笑話了。”
“其實,那丫頭真心不錯,隻不過麵皮太薄了。”幽姨繼續說道。
“聽說蓬萊派和仙霞派幾個月後就要招募新弟子了。”郭羊不願說起當年之事,開始轉換話題。
“郭羊,你老實告訴幽姨,你是喜歡杜家丫頭多些呢,還是喜歡鐵心多些?”幽姨卻不依不饒的追問道。
“幽姨!人家都是有人疼有人愛的大小姐,我郭羊算個屁啊!”郭羊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淡淡的說道。
“你也有人疼啊。別怕,幽姨永遠都會疼你的。”幽姨輕笑一聲,說道。
“好吧好吧,幽姨疼我。”郭羊有些哭笑不得。
“我曾刻骨銘心的疼過一個人,那人,就算是讓我去死,我都情願……隻可惜,天意弄人……”幽姨突然傷感了,聲音越來越低,最終,細不可聞。
郭羊呆了一會兒,歎了口氣。
池塘光滑如鏡的水麵上,郭羊看見自己的容貌,普普通通的一個中年漢子,兩鬢微霜,唯有雙眸如星,清澈見底。
起風了,波光粼粼,水中的麵容一陣波動、扭曲,終於破碎。
有人在反複吟唱一首凡間的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