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郭子儀的想法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97章 郭子儀的想法
“末將謹遵將令!”郭子儀雙手抱拳,恭敬地向哥舒翰行禮領命。
然而,就在他低頭的那一刹那,他的眼眸深處迅速地閃過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疑惑之色。
“節帥,此次救援太原府,不知末將是否需要特別留意之處?還望節帥明示。”郭子儀抬起頭來,目光堅定而又誠懇地望向哥舒翰。
哥舒翰微微皺起眉頭,稍稍遲疑了片刻之後,突然揮了揮手,示意其他人退下。
待營帳內隻剩下他和郭子儀兩人時,他才緩緩湊近郭子儀,壓低聲音說道:“子儀啊!這一次你前往太原府乃是作為客軍支援。”
“而陳玄禮所率領的龍武軍向來以傲慢無禮著稱,再加上如今朝中奸佞當道,他們可能會對你百般刁難、處處掣肘。”
郭子儀聽到這裏,眉頭頓時緊緊蹙起。
他突然意識到這次任務的艱巨性遠遠超出了自己最初的想象。
打仗的事情他從來不怕,但這種官場勾心鬥角之事在他看來,比戰場上的廝殺還要兇險。
哥舒翰繼續說道:“但是你莫要驚慌,若是真的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困境,你可以派遣親信之人與當地的不良人取得聯係,並讓他們通過飛鴿傳書將消息傳遞給不良帥裴徽。”
“隻要能夠與裴徽取得聯係,相信他必定有能力幫助你排憂解難,化解危機。”
“末將明白了,多謝節帥提點。”郭子儀連忙恭敬說道,“請節帥放心,末將定當小心謹慎行事。”
哥舒翰等人自長安城歸來之後,他們在長安城所曆經的種種,迅速傳遍了整個隴右和河西邊軍。
無論是戍守邊疆的士兵,還是後方營地中的將領,都知道那位年輕有為、智勇雙全的不良帥裴徽對他們隴右和河西邊軍的大恩。
哥舒翰麵色凝重地看著郭子儀,猶豫再三後,又開口說道:“子儀啊,事到如今,有些事情本帥也不再對你隱瞞了。”
“此次前往長安,由於王節帥之事牽連甚廣,再加上熊虎中在長安獻俘儀式上行刺聖人!導致聖人已經對咱們河西和隴右邊軍生出深深猜忌之心。”
聽聞此言,郭子儀的臉色瞬間變得有些陰沉,不過隻是稍縱即逝。
事實上,郭子儀在政治敏感度方麵,要比哥舒翰和王忠嗣強不少。
僅僅通過哥舒翰這番話,他便能洞察出其中隱藏的諸多玄機和兇險。
哥舒翰見郭子儀沉默不語,但眼神閃爍間已流露出心領神會之意,於是稍稍鬆了口氣,接著說道:“就在本帥準備離開長安城的時候,聖人特意派遣高力士前來向本帥傳達口諭。”
“不僅如此,聖上還專門指派了一名太監,讓其作為監軍隨本帥一同返迴邊軍營地。”
說到此處,哥舒翰不禁眉頭緊皺,顯然對這名突如其來的監軍感到頗為頭疼。
“你想必都能洞悉聖人的真實意圖。”哥舒翰歎了口氣,沉聲說道。
郭子儀想了一下,眸中精光閃動,緩緩開口道:“如今安祿山起兵謀反,在聖人眼中,我們河西、隴右邊軍無疑將成為與之浴血奮戰、生死相搏的主力軍!”
“而以安祿山之狡詐陰險,再加上其麾下兵馬眾多,一旦開戰,勢必是一場慘烈至極的惡戰。”
“然而依聖人未曾明言卻又不言而喻之意來看,待到安祿山最終被成功鎮壓之時,我們河西和隴右邊軍恐怕也要遭受重創,元氣大傷啊!”
“子儀能明白就好。”哥舒翰微微頷首,接著沉重地說:“正是因為這樣,聖人才能夠放心。”
“畢竟,隻有讓我們付出巨大代價,才能徹底消除聖上心中對我們河西和隴右邊軍的猜忌。”
說到這裏,哥舒翰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重要之事,對郭子儀又鄭重的叮囑道:“子儀啊,此次你奉命率領大軍趕赴太原府執行任務,其間若是有裴帥通過不良人向你傳遞一些信息或者指令,你最好能夠言聽計從。”
說著,他瞥了一眼郭子儀,眼中滿含深意。
郭子儀聞言,連忙抱拳應道:“末將領命!定當謹遵大帥教誨,不敢有違。”
“隻是……”郭子儀略一停頓,臉上露出一絲猶豫之色,“如果裴帥所獻之計策與聖人的旨意背道而馳,那末將究竟應當如何自處呢?”
聽到這話,哥舒翰的身軀猛地一顫。
他稍稍猶豫了一會兒,然後咬咬牙,斬釘截鐵地迴答道:“一切聽從裴帥的安排!”
郭子儀聞言,刹那間猶如被五道驚雷同時擊中,整個人都呆住了。
過了好半晌,他才如夢初醒一般,失聲驚唿起來:“節帥……這……這怎麽可以啊!”
哥舒翰迅速揮了揮手,打斷了郭子儀那還未說完、欲言又止的話語。
然後聲小聲說道:“上次你我暗中說過,當今聖人已然變得昏聵無能、治國無方了。”
“咱們大唐迫切需要一位既有德行又有才能的君主來統治天下。”
“可是看看聖人的那些兒子們,哪一個具備成為英明之主的潛質呢?”
說到這裏,哥舒翰稍稍頓了一頓,深吸一口氣之後繼續說道:“不過,本帥這次趕赴長安,倒是意外獲知了一條驚天動地的機密之事。”
“什麽消息?”郭子儀心中忽地湧起一個石破天驚的猜測,這個猜測如同驚雷一般在他腦海中炸響,讓他心跳驟然加速,唿吸都不由得急促起來。
此刻,他瞪大雙眼,死死地盯著哥舒翰,目光仿佛要將對方看穿,急切地等待著哥舒翰給出答案。
隻見哥舒翰微微湊近郭子儀,壓低聲音輕聲說道:“那位名震四海的大詩人李太白,現今竟然成為了裴帥的貼身不良將護衛!”
聽到這話,郭子儀滿臉驚愕,嘴巴張得大大的,失聲道:“什麽?李太白竟然還活著……這怎麽可能?”
要知道,郭子儀一直對李太白的詩作推崇備至,視其為詩壇偶像。
而且,他們二人曾經還有過一麵之緣。
想當年,兩人相遇之時,便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他們一同開懷暢飲,借著美酒的醇香揮灑詩意;一起吟詩作對,以文會友,相互切磋琢磨;更是共同品鑒詩詞歌賦,交流彼此對於文學藝術的見解和感悟。
那段時光,可謂是意氣風發,令人難以忘懷。
也正因如此,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可以算得上是莫逆之交。
然而,後來當郭子儀聽聞李太白刺殺安祿山失敗,並慘遭安祿山毒手的時候,他心痛不已,悲憤交加。
哥舒翰見郭子儀消化的差不多了,繼續說道:“李太白其實並未遭遇不幸身亡。”
“這一切皆是裴帥在暗地裏精心策劃的絕妙之舉!”
“他巧妙的安排了一個李太白替身,然後通過瞞天過海之計成功保住了李太白的性命。”
“不僅如此,還讓李太白藏匿在了不良府之中。”
“若非這般安排,當時那種緊張危急的局勢之下,聖人必定會毫不猶豫地下令將李太白捉拿歸案,並將他送給安祿山,以此來平息安祿山的怒火。”
“裴帥當真是神通廣大。”郭子儀一臉的欽佩和敬仰之意,由衷地感歎道:“末將實在是渴望有朝一日能夠親眼目睹一下裴帥的風采。”
但緊接著郭子儀又想起剛才所說正題,雙眉緊緊皺起,憂心忡忡地說道:“節帥,就算裴帥神通廣大,對咱們河西以及隴右的邊軍有著如山般厚重的恩情,但末將也絕對不能夠因為這個原因而去違抗聖上下達的旨意啊。”
“你要知道,聖人一道聖旨便可輕易地罷免末將的官職,甚至奪走末將的身家性命!”
“子儀切莫著急,本帥的話語還未說完呢。”哥舒翰那張麵龐之上流露出一抹神秘之色,緩緩地說道:“本帥之所以首先提及李太白此人,乃是因為本帥這驚天之秘是李太白告訴本帥的。”
……
……
“末將謹遵將令!”郭子儀雙手抱拳,恭敬地向哥舒翰行禮領命。
然而,就在他低頭的那一刹那,他的眼眸深處迅速地閃過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疑惑之色。
“節帥,此次救援太原府,不知末將是否需要特別留意之處?還望節帥明示。”郭子儀抬起頭來,目光堅定而又誠懇地望向哥舒翰。
哥舒翰微微皺起眉頭,稍稍遲疑了片刻之後,突然揮了揮手,示意其他人退下。
待營帳內隻剩下他和郭子儀兩人時,他才緩緩湊近郭子儀,壓低聲音說道:“子儀啊!這一次你前往太原府乃是作為客軍支援。”
“而陳玄禮所率領的龍武軍向來以傲慢無禮著稱,再加上如今朝中奸佞當道,他們可能會對你百般刁難、處處掣肘。”
郭子儀聽到這裏,眉頭頓時緊緊蹙起。
他突然意識到這次任務的艱巨性遠遠超出了自己最初的想象。
打仗的事情他從來不怕,但這種官場勾心鬥角之事在他看來,比戰場上的廝殺還要兇險。
哥舒翰繼續說道:“但是你莫要驚慌,若是真的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困境,你可以派遣親信之人與當地的不良人取得聯係,並讓他們通過飛鴿傳書將消息傳遞給不良帥裴徽。”
“隻要能夠與裴徽取得聯係,相信他必定有能力幫助你排憂解難,化解危機。”
“末將明白了,多謝節帥提點。”郭子儀連忙恭敬說道,“請節帥放心,末將定當小心謹慎行事。”
哥舒翰等人自長安城歸來之後,他們在長安城所曆經的種種,迅速傳遍了整個隴右和河西邊軍。
無論是戍守邊疆的士兵,還是後方營地中的將領,都知道那位年輕有為、智勇雙全的不良帥裴徽對他們隴右和河西邊軍的大恩。
哥舒翰麵色凝重地看著郭子儀,猶豫再三後,又開口說道:“子儀啊,事到如今,有些事情本帥也不再對你隱瞞了。”
“此次前往長安,由於王節帥之事牽連甚廣,再加上熊虎中在長安獻俘儀式上行刺聖人!導致聖人已經對咱們河西和隴右邊軍生出深深猜忌之心。”
聽聞此言,郭子儀的臉色瞬間變得有些陰沉,不過隻是稍縱即逝。
事實上,郭子儀在政治敏感度方麵,要比哥舒翰和王忠嗣強不少。
僅僅通過哥舒翰這番話,他便能洞察出其中隱藏的諸多玄機和兇險。
哥舒翰見郭子儀沉默不語,但眼神閃爍間已流露出心領神會之意,於是稍稍鬆了口氣,接著說道:“就在本帥準備離開長安城的時候,聖人特意派遣高力士前來向本帥傳達口諭。”
“不僅如此,聖上還專門指派了一名太監,讓其作為監軍隨本帥一同返迴邊軍營地。”
說到此處,哥舒翰不禁眉頭緊皺,顯然對這名突如其來的監軍感到頗為頭疼。
“你想必都能洞悉聖人的真實意圖。”哥舒翰歎了口氣,沉聲說道。
郭子儀想了一下,眸中精光閃動,緩緩開口道:“如今安祿山起兵謀反,在聖人眼中,我們河西、隴右邊軍無疑將成為與之浴血奮戰、生死相搏的主力軍!”
“而以安祿山之狡詐陰險,再加上其麾下兵馬眾多,一旦開戰,勢必是一場慘烈至極的惡戰。”
“然而依聖人未曾明言卻又不言而喻之意來看,待到安祿山最終被成功鎮壓之時,我們河西和隴右邊軍恐怕也要遭受重創,元氣大傷啊!”
“子儀能明白就好。”哥舒翰微微頷首,接著沉重地說:“正是因為這樣,聖人才能夠放心。”
“畢竟,隻有讓我們付出巨大代價,才能徹底消除聖上心中對我們河西和隴右邊軍的猜忌。”
說到這裏,哥舒翰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重要之事,對郭子儀又鄭重的叮囑道:“子儀啊,此次你奉命率領大軍趕赴太原府執行任務,其間若是有裴帥通過不良人向你傳遞一些信息或者指令,你最好能夠言聽計從。”
說著,他瞥了一眼郭子儀,眼中滿含深意。
郭子儀聞言,連忙抱拳應道:“末將領命!定當謹遵大帥教誨,不敢有違。”
“隻是……”郭子儀略一停頓,臉上露出一絲猶豫之色,“如果裴帥所獻之計策與聖人的旨意背道而馳,那末將究竟應當如何自處呢?”
聽到這話,哥舒翰的身軀猛地一顫。
他稍稍猶豫了一會兒,然後咬咬牙,斬釘截鐵地迴答道:“一切聽從裴帥的安排!”
郭子儀聞言,刹那間猶如被五道驚雷同時擊中,整個人都呆住了。
過了好半晌,他才如夢初醒一般,失聲驚唿起來:“節帥……這……這怎麽可以啊!”
哥舒翰迅速揮了揮手,打斷了郭子儀那還未說完、欲言又止的話語。
然後聲小聲說道:“上次你我暗中說過,當今聖人已然變得昏聵無能、治國無方了。”
“咱們大唐迫切需要一位既有德行又有才能的君主來統治天下。”
“可是看看聖人的那些兒子們,哪一個具備成為英明之主的潛質呢?”
說到這裏,哥舒翰稍稍頓了一頓,深吸一口氣之後繼續說道:“不過,本帥這次趕赴長安,倒是意外獲知了一條驚天動地的機密之事。”
“什麽消息?”郭子儀心中忽地湧起一個石破天驚的猜測,這個猜測如同驚雷一般在他腦海中炸響,讓他心跳驟然加速,唿吸都不由得急促起來。
此刻,他瞪大雙眼,死死地盯著哥舒翰,目光仿佛要將對方看穿,急切地等待著哥舒翰給出答案。
隻見哥舒翰微微湊近郭子儀,壓低聲音輕聲說道:“那位名震四海的大詩人李太白,現今竟然成為了裴帥的貼身不良將護衛!”
聽到這話,郭子儀滿臉驚愕,嘴巴張得大大的,失聲道:“什麽?李太白竟然還活著……這怎麽可能?”
要知道,郭子儀一直對李太白的詩作推崇備至,視其為詩壇偶像。
而且,他們二人曾經還有過一麵之緣。
想當年,兩人相遇之時,便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他們一同開懷暢飲,借著美酒的醇香揮灑詩意;一起吟詩作對,以文會友,相互切磋琢磨;更是共同品鑒詩詞歌賦,交流彼此對於文學藝術的見解和感悟。
那段時光,可謂是意氣風發,令人難以忘懷。
也正因如此,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可以算得上是莫逆之交。
然而,後來當郭子儀聽聞李太白刺殺安祿山失敗,並慘遭安祿山毒手的時候,他心痛不已,悲憤交加。
哥舒翰見郭子儀消化的差不多了,繼續說道:“李太白其實並未遭遇不幸身亡。”
“這一切皆是裴帥在暗地裏精心策劃的絕妙之舉!”
“他巧妙的安排了一個李太白替身,然後通過瞞天過海之計成功保住了李太白的性命。”
“不僅如此,還讓李太白藏匿在了不良府之中。”
“若非這般安排,當時那種緊張危急的局勢之下,聖人必定會毫不猶豫地下令將李太白捉拿歸案,並將他送給安祿山,以此來平息安祿山的怒火。”
“裴帥當真是神通廣大。”郭子儀一臉的欽佩和敬仰之意,由衷地感歎道:“末將實在是渴望有朝一日能夠親眼目睹一下裴帥的風采。”
但緊接著郭子儀又想起剛才所說正題,雙眉緊緊皺起,憂心忡忡地說道:“節帥,就算裴帥神通廣大,對咱們河西以及隴右的邊軍有著如山般厚重的恩情,但末將也絕對不能夠因為這個原因而去違抗聖上下達的旨意啊。”
“你要知道,聖人一道聖旨便可輕易地罷免末將的官職,甚至奪走末將的身家性命!”
“子儀切莫著急,本帥的話語還未說完呢。”哥舒翰那張麵龐之上流露出一抹神秘之色,緩緩地說道:“本帥之所以首先提及李太白此人,乃是因為本帥這驚天之秘是李太白告訴本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