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真相大白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名吐蕃俘虜一聽裴徽這般問話,頓時嚇得渾身發抖,兩條腿就跟篩糠似的抖個不停,腦袋也跟小雞啄米一樣不停地上下晃動,嘴裏哆哆嗦嗦地嘟囔著:“昨……昨夜,我……我們留宿在城外的驛館當中。”
“半夜時分,突然有一個身材矮小的小吏如同鬼魅一般悄無聲息地潛入了我的房間。他壓低聲音告訴我說,隻要今天我能當著聖上的麵大聲喊冤,那麽我這條小命就能保住……”
這人的話音剛落,整個現場就好似被人投進了一顆威力巨大無比的重磅炸彈一般,瞬間就炸開了鍋,各種驚唿聲、質疑聲此起彼伏,亂成了一團。
而那幾個剛才還氣勢洶洶地跳出來彈劾哥舒翰的官員,此刻的臉色更是變得比之前還要難看許多,就像是被人狠狠地扇了幾巴掌之後又潑上了一盆豬血,那顏色真可謂是紅得發紫,紫得發黑,黑得發亮,仿佛全身的力氣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給徹底抽空了一般。
而楊國忠隻覺得一股寒意從脊梁骨上直躥而起,瞬間就如同墜入了萬丈冰窖一般,冷得他渾身發顫。
此時此刻,他滿心懊悔不已,暗暗責怪自己為何剛才要衝動地站出來嗬斥哥舒翰。
裴徽的問話進行到這裏,突然毫不猶豫地轉過身去,動作利落地朝著李隆基拱手施禮,朗聲道:“聖人在上!微臣鬥膽懇請聖人下令,從現在開始,禁止這裏的任何一個人擅自離開此地。”
李隆基那雙眼睛猶如鷹隼一般犀利無比,冰冷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群臣。
他那陰沉至極的臉色讓人不寒而栗,隨後微微點了點頭,沉聲道:“傳朕旨意,自即刻起,若無朕親自下達的旨意,無論是誰都不準踏出這獻俘樓半步。”
說到此處,他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加重語氣補充道:“倘若有誰敢違背朕的旨意,金吾衛無需稟報,直接將其就地正法,斬立決!”
此言一出,眾多大臣們聽聞之後,心中不由得猛然一抽,仿佛有一隻看不見的巨大手掌正死死地揪住他們的心口。
一時間,整個場麵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落針可聞。
裴徽見眾人噤若寒蟬,便揮手示意手下將剛剛那人帶下去。
沒過多久,又有一名新的俘虜被帶到了跟前。
在那神奇的吐真水的作用之下,這些人就像是被打開了話匣子的竹筒一樣,一旦竹筒傾倒,裏麵的豆子便劈裏啪啦、嘩嘩啦啦地滾落個不停。
而且他們口中所說的話語無一不是真實之言,所講述的內容更是驚人的一致。
獻俘樓上的眾人聽了這些吐蕃俘虜說的這些話之後,也早已驚呆了。
他們一方麵震驚這些吐蕃俘虜所說的內容。
另一方麵,則是震驚不良府的神奇詭異的手段,竟然輕易讓這些吐蕃俘虜毫無保留的說出真話
待依次詢問過五名吐蕃俘虜之後,裴徽這才緩緩停下這驚人的問話。
隻見他稍稍整理了一下衣袖,然後再次麵向李隆基,恭恭敬敬地彎下腰去,深深地施了一禮,用洪亮且清晰的聲音說道:“啟稟聖人,經過一番詳細查問,如今此案已然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哥舒翰將軍絕對未曾虛報戰功,而眼前這些人,的確就是吐蕃敵軍的奸細無疑啊!”
稍作停頓,裴徽環顧四周一圈,接著又道:“此外,竟然有人鼓動這些俘虜在這莊重肅穆的獻俘儀式之上這般肆意妄為、大唿小叫,嚴重擾亂了正常秩序。”
“依微臣之見,此事絕非偶然發生,想必乃是安祿山與那吐蕃人精心策劃的一場陰謀詭計。”
“他們此舉的目的顯而易見,無非就是妄圖在聖人和駐守邊疆的大將之間製造隔閡、挑起事端,從而動搖我大唐江山社稷的根基呀!”
說到此處,裴徽神情愈發嚴肅凝重起來,他向前一步,抱拳拱手繼續奏道:“因此,微臣鬥膽懇請聖人當機立斷,立刻準許微臣派出不良人將昨晚出現在城外驛館之中的所有人等一網打盡。”
“同時,請聖人將此案全權交付於我不良府負責查辦。”
“微臣定當竭盡所能、不辱使命,保證將所有與安祿山以及吐蕃賊人暗中相互勾結的奸佞之徒統統揪出,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一個不留地全部繩之以法,絕不姑息養奸!還望聖人恩準!”
聽完裴徽這番慷慨陳詞,李隆基不禁深吸一口氣,他那張原本就不苟言笑的麵龐此刻更是如同覆蓋上了一層厚厚的寒霜,陰沉得令人心生寒意。
隻聽他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來:“好!朕準了!既然如此,此案就交由不良府全權處理。”
“記住,一定要徹查到底,將那些膽敢與安祿山和吐蕃賊人狼狽為奸的惡賊們,無論男女老少、親疏遠近,都給朕一個不剩地找出來!”
“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誰有這麽大的膽子,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興風作浪!”
“若能成功破獲此案,朕定會重重賞賜;但若稍有差池,哼……你也知道後果如何!”
聽到皇帝親口應允,裴徽心中大喜,但臉上卻不敢流露出絲毫得意之色。
他連忙恭敬行禮道:“微臣裴徽謹遵聖人旨意!多謝聖人信任!微臣定當肝腦塗地以報聖恩,哪怕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李隆基對裴徽如此姿態極為滿意,微微頷首,表示可以行動了。
裴徽領旨後,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下了獻俘樓調遣手下精銳人馬,如一群饑餓的猛虎一般,氣勢洶洶地朝著城外驛館疾馳而去。
做完這些之後,裴徽又迴到獻俘樓,對李隆基恭恭敬敬地躬身施禮,然後言辭懇切地稟報說:“啟稟聖人,適才那些彈劾哥舒翰將軍的人,微臣懷疑他們極有可能與安祿山以及吐蕃人暗中勾結。”
“因此,微臣鬥膽懇請聖人下旨,將他們捉拿至不良府,以便能夠對此事展開深入調查並嚴加審訊。”
那幾位先前還像跳梁小醜一樣肆意彈劾哥舒翰的官員們,此刻聽到裴徽這番話,頓時嚇得魂飛魄散,猶如驚弓之鳥一般。
他們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無比,毫無血色,有些人甚至因為過度驚恐而雙腿發軟,站立不穩。
更有甚者,如同鴕鳥遇到危險時那般,出於本能地拚命向後退縮,試圖退到人群中,以躲避即將降臨到自己頭上的災難。
李隆基麵無表情地冷眼掃視著這幾個驚慌失措的官員,目光犀利而冰冷。
很快,他就注意到其中有幾個人平日裏經常對他阿諛奉承、百般討好,而且也確實頗得他的歡心。
看到這裏,李隆基的心中不禁略微產生了一絲遲疑。
……
……
“半夜時分,突然有一個身材矮小的小吏如同鬼魅一般悄無聲息地潛入了我的房間。他壓低聲音告訴我說,隻要今天我能當著聖上的麵大聲喊冤,那麽我這條小命就能保住……”
這人的話音剛落,整個現場就好似被人投進了一顆威力巨大無比的重磅炸彈一般,瞬間就炸開了鍋,各種驚唿聲、質疑聲此起彼伏,亂成了一團。
而那幾個剛才還氣勢洶洶地跳出來彈劾哥舒翰的官員,此刻的臉色更是變得比之前還要難看許多,就像是被人狠狠地扇了幾巴掌之後又潑上了一盆豬血,那顏色真可謂是紅得發紫,紫得發黑,黑得發亮,仿佛全身的力氣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給徹底抽空了一般。
而楊國忠隻覺得一股寒意從脊梁骨上直躥而起,瞬間就如同墜入了萬丈冰窖一般,冷得他渾身發顫。
此時此刻,他滿心懊悔不已,暗暗責怪自己為何剛才要衝動地站出來嗬斥哥舒翰。
裴徽的問話進行到這裏,突然毫不猶豫地轉過身去,動作利落地朝著李隆基拱手施禮,朗聲道:“聖人在上!微臣鬥膽懇請聖人下令,從現在開始,禁止這裏的任何一個人擅自離開此地。”
李隆基那雙眼睛猶如鷹隼一般犀利無比,冰冷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群臣。
他那陰沉至極的臉色讓人不寒而栗,隨後微微點了點頭,沉聲道:“傳朕旨意,自即刻起,若無朕親自下達的旨意,無論是誰都不準踏出這獻俘樓半步。”
說到此處,他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加重語氣補充道:“倘若有誰敢違背朕的旨意,金吾衛無需稟報,直接將其就地正法,斬立決!”
此言一出,眾多大臣們聽聞之後,心中不由得猛然一抽,仿佛有一隻看不見的巨大手掌正死死地揪住他們的心口。
一時間,整個場麵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落針可聞。
裴徽見眾人噤若寒蟬,便揮手示意手下將剛剛那人帶下去。
沒過多久,又有一名新的俘虜被帶到了跟前。
在那神奇的吐真水的作用之下,這些人就像是被打開了話匣子的竹筒一樣,一旦竹筒傾倒,裏麵的豆子便劈裏啪啦、嘩嘩啦啦地滾落個不停。
而且他們口中所說的話語無一不是真實之言,所講述的內容更是驚人的一致。
獻俘樓上的眾人聽了這些吐蕃俘虜說的這些話之後,也早已驚呆了。
他們一方麵震驚這些吐蕃俘虜所說的內容。
另一方麵,則是震驚不良府的神奇詭異的手段,竟然輕易讓這些吐蕃俘虜毫無保留的說出真話
待依次詢問過五名吐蕃俘虜之後,裴徽這才緩緩停下這驚人的問話。
隻見他稍稍整理了一下衣袖,然後再次麵向李隆基,恭恭敬敬地彎下腰去,深深地施了一禮,用洪亮且清晰的聲音說道:“啟稟聖人,經過一番詳細查問,如今此案已然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哥舒翰將軍絕對未曾虛報戰功,而眼前這些人,的確就是吐蕃敵軍的奸細無疑啊!”
稍作停頓,裴徽環顧四周一圈,接著又道:“此外,竟然有人鼓動這些俘虜在這莊重肅穆的獻俘儀式之上這般肆意妄為、大唿小叫,嚴重擾亂了正常秩序。”
“依微臣之見,此事絕非偶然發生,想必乃是安祿山與那吐蕃人精心策劃的一場陰謀詭計。”
“他們此舉的目的顯而易見,無非就是妄圖在聖人和駐守邊疆的大將之間製造隔閡、挑起事端,從而動搖我大唐江山社稷的根基呀!”
說到此處,裴徽神情愈發嚴肅凝重起來,他向前一步,抱拳拱手繼續奏道:“因此,微臣鬥膽懇請聖人當機立斷,立刻準許微臣派出不良人將昨晚出現在城外驛館之中的所有人等一網打盡。”
“同時,請聖人將此案全權交付於我不良府負責查辦。”
“微臣定當竭盡所能、不辱使命,保證將所有與安祿山以及吐蕃賊人暗中相互勾結的奸佞之徒統統揪出,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一個不留地全部繩之以法,絕不姑息養奸!還望聖人恩準!”
聽完裴徽這番慷慨陳詞,李隆基不禁深吸一口氣,他那張原本就不苟言笑的麵龐此刻更是如同覆蓋上了一層厚厚的寒霜,陰沉得令人心生寒意。
隻聽他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來:“好!朕準了!既然如此,此案就交由不良府全權處理。”
“記住,一定要徹查到底,將那些膽敢與安祿山和吐蕃賊人狼狽為奸的惡賊們,無論男女老少、親疏遠近,都給朕一個不剩地找出來!”
“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誰有這麽大的膽子,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興風作浪!”
“若能成功破獲此案,朕定會重重賞賜;但若稍有差池,哼……你也知道後果如何!”
聽到皇帝親口應允,裴徽心中大喜,但臉上卻不敢流露出絲毫得意之色。
他連忙恭敬行禮道:“微臣裴徽謹遵聖人旨意!多謝聖人信任!微臣定當肝腦塗地以報聖恩,哪怕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李隆基對裴徽如此姿態極為滿意,微微頷首,表示可以行動了。
裴徽領旨後,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下了獻俘樓調遣手下精銳人馬,如一群饑餓的猛虎一般,氣勢洶洶地朝著城外驛館疾馳而去。
做完這些之後,裴徽又迴到獻俘樓,對李隆基恭恭敬敬地躬身施禮,然後言辭懇切地稟報說:“啟稟聖人,適才那些彈劾哥舒翰將軍的人,微臣懷疑他們極有可能與安祿山以及吐蕃人暗中勾結。”
“因此,微臣鬥膽懇請聖人下旨,將他們捉拿至不良府,以便能夠對此事展開深入調查並嚴加審訊。”
那幾位先前還像跳梁小醜一樣肆意彈劾哥舒翰的官員們,此刻聽到裴徽這番話,頓時嚇得魂飛魄散,猶如驚弓之鳥一般。
他們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無比,毫無血色,有些人甚至因為過度驚恐而雙腿發軟,站立不穩。
更有甚者,如同鴕鳥遇到危險時那般,出於本能地拚命向後退縮,試圖退到人群中,以躲避即將降臨到自己頭上的災難。
李隆基麵無表情地冷眼掃視著這幾個驚慌失措的官員,目光犀利而冰冷。
很快,他就注意到其中有幾個人平日裏經常對他阿諛奉承、百般討好,而且也確實頗得他的歡心。
看到這裏,李隆基的心中不禁略微產生了一絲遲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