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所謂的西域大法師,其實全都是裴徽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過去的這些日子裏不辭辛勞地從遙遠而神秘的西域尋覓而來的。


    他們無一不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跟隨那些來自西域的行商們,悄悄地混入了繁華熱鬧的長安城之中。


    當長安城裏的人們與這些西域大法師接觸交流時,無論是從他們滔滔不絕的口中所言,還是從他們舉手投足之間所展現出來的種種行為舉止,都逐漸了解到這樣一個事實:原來,在那廣袤無垠的西域土地之上,像他們這樣被稱為“大法師”的人物簡直多得數不勝數。


    然而更令人驚訝的是,這眾多的大法師當中,絕大部分竟然隻是些招搖撞騙的江湖騙子罷了!


    消息傳到楊國忠耳中後,這位眼看著就要權傾朝野的右相當場就被嚇得麵無人色,渾身顫抖不已,仿佛魂魄瞬間出竅一般。


    他深知此事一旦鬧大,自己必然會受到牽連,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楊國忠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騎上快馬,一路疾馳入宮,心急火燎地趕到李隆基麵前,使出渾身解數,想盡各種理由來為自己百般辯解這件事情。


    而李隆基雖然不聞政事,但對於他關心的事情卻是在第一時間能夠知道。


    所以,城中發生的這般奇聞異事自然也是早有耳聞。


    麵對楊國忠那口若懸河、巧舌如簧的說辭,盡管他表麵上不動聲色,但內心深處的疑慮和憤怒卻如同春日裏瘋狂生長的野草一般,迅速蔓延開來且愈發不可收拾。


    楊國忠挨了李隆基一頓罵,鬱悶的出宮,心中暗自發誓一定要找到是誰暗中搗鬼,將其碎屍萬段。


    而陳希烈緊接著便一臉悲戚之色,宛如家中遭遇重大喪事一般匆匆忙忙地進宮前來哭訴。


    與此同時,他還恭恭敬敬地向聖人李隆基獻上了一件極為珍貴罕見的物品——正是裴徽賜予給他的那個神奇太歲。


    這個神奇太歲看上去晶瑩剔透,軟軟的猶如後世的果凍,散發著奇異的光芒,其價值堪稱稀世珍寶。


    最主要的是,它更是裴徽精心編撰的名為《西域秘術之男人增加元氣之說》的小冊子中記載的某種秘術所需的關鍵藥引。


    要知道,為了能夠找到這個神奇太歲,李隆基曾經秘密派遣手下人馬四處搜尋,苦苦尋覓長達大半年之久,可最終卻是毫無所獲。


    如今,這夢寐以求的寶物就這樣突然呈現在眼前,怎能不讓李隆基感到又驚又喜呢?


    李隆基此時不禁大喜過望。


    再加上李隆基對楊國忠的能力越來越懷疑。


    同時,他認為恢複陳希烈左相之權或許可以給朝廷帶來一些新的變化。


    於是,李隆基毫不猶豫地當場答應了下來,並下令即刻恢複陳希烈左相之權。


    然而,身處朝堂之中、洞悉局勢的裴徽卻對此有著更為深刻的見解。


    他心裏非常清楚,無論是楊國忠也好,還是剛剛恢複權力的陳希烈也罷,他們都絕非那種真正擁有治國安邦才能之人。


    即便是元載,雖然在治理國家方麵略有所長,但更多的時候卻是善於玩弄權謀、勾心鬥角,並且私心極重。


    就算有自己從旁把控和加以引導,對於某些關鍵事務,元載恐怕也不能完全信任和依靠。


    隨著時間的推移,裴徽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安祿山謀反的跡象已經愈發明顯,其造反之日可謂是迫在眉睫。


    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裴徽意識到當務之急乃是要盡快找到一位既能一心為公,又確實具備卓越治國安邦之才的人物來擔當朝中的重要職務。


    而且這個人不但不能懼怕楊國忠可能施加的種種壓力和打擊,還要能夠深得皇帝李隆基的歡心和信任。


    就在這時,一個名字突然浮現在了裴徽的腦海當中——顏真卿。


    想到此處,裴徽決定立即付諸行動。


    他以拜謝顏真卿出任婚書郎一職這件事作為由頭,親自前往顏府登門拜訪。


    而顏真卿呢,向來就是個豪爽直率之人,見到裴徽來訪,自然也沒有過多的客套寒暄。


    待收下裴徽所送的豐厚禮物之後,他隻一眼就瞧出了裴徽此番前來似乎另有要事想要與之商議。


    於是,顏真卿果斷地揮了揮手,將身邊的下人們全部遣散出去,然後與裴徽一同走進書房,準備展開一場機密的談話。


    “恭喜顏公榮升兵部侍郎!這可真是一件大喜事啊!”裴徽滿臉笑容,發自內心地向顏真卿拱手祝賀道。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真誠與欣喜,仿佛這個好消息也讓他感到無比興奮。


    顏真卿聽到這番祝賀後,並沒有立刻迴應,而是深深地凝視著裴徽。


    他的目光如同一泓深潭,讓人難以捉摸其中的思緒。


    片刻之後,顏真卿輕輕歎息一聲,緩緩說道:“吏部那邊已然找本官談過了,本官接任那元載之前官職,成為兵部侍郎一事,想必是裴帥您的精心安排吧?”


    裴徽聞言,毫不猶豫地點頭應道:“正是如此。顏公才華出眾、德高望重,能有今日之成就,也是理所當然。”


    他的語氣堅定而自信,似乎對自己的決定充滿了把握。


    顏真卿微微皺起眉頭,感慨地說:“唉……說來慚愧,本官前些年的仕途的確有些波折,曆經風雨。若不是有裴帥您的賞識與支持,恐怕也難有今日這般光景。”


    “隻是此次直接接任兵部侍郎一職,實在是受寵若驚啊!以本官之能力和資曆,若是沒有此番特殊照顧,恐怕還需再曆練些時日方可勝任。”


    說到此處,顏真卿的臉上流露出一絲愧疚之色。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裴帥對下官的提攜之恩,下官沒齒難忘。”


    “然而,此等破壞吏治規矩的升官之事,裴帥以後還是莫要再為之了。”


    “畢竟長此以往,毀壞的可是朝廷的法度啊!這就好比那決堤之水,一旦泛濫開來,便會一發不可收拾,後果不堪設想。”


    “而且,依著正常的資曆和朝廷用人之製度,比下官更適合接任兵部侍郎的官員大有人在啊。”


    顏真卿說完這些話後,神情變得愈發嚴肅起來。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孔並收藏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