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異:(心虛)……那什麽,咱們相信一下政兒l吧,畢竟從我祖父到我,我們家已經二代沒搞相邦了嘛。


    什麽?範雎?


    那是範老爺子他自己害怕不敢的嘛(真誠)


    【呂不韋第一次去拜訪他,隻跟他打啞謎似的說了兩句:「我能光大你的門庭」「我的(門庭)要等你的門庭光大了才能光大」。


    結果他作為一個被冷落多年的秦國小透明,瞬間就能反應過來呂不韋這是想和他談關於秦國王位繼承權的大事,立刻把對方請進房間細談操作,甚至在確認了計劃的可行性後,當機立斷做出了願意分國許之的承諾。


    等到他登基之後,也確實沒有忘記自己對呂不韋的承諾。


    因為知道對方在意自己出身商賈,就封對方為文信侯以改變階級地位,封了洛陽十萬戶、蘭田十二縣,河間十五城、門客二千,甚至因為秦國以軍功封爵,為了穩固呂不韋的相邦地位,子楚還不忘讓呂不韋帶兵消滅了東周國,積攢軍功與威望。


    在等到他臨終之前委政呂不韋,可謂「國事皆委於文信侯」,並且讓嬴政痛快認「仲父」,即可見這君臣二人之間對於彼此的信賴。】


    呂不韋:我覺得仲父還是算了吧……


    再度迴想起之前那個傳言,呂不韋感覺自己整個人都虛弱了下來,對著嬴異就是一整個眼神瘋狂暗示:你兒l子,始皇帝,橫掃六國的存在,你還讓他認我當仲父我覺得我受不起啊!


    大秦相邦這位置太危險啊!


    【而關於他們君臣,這裏其實還有一個很有趣的話題。


    大家都知道呂不韋對於歷史最大的貢獻,除了作為秦國丞相對秦統一做出了推動之外,就是主持編寫了《呂氏春秋》這本著作。


    但我估計很多人對於他的成書年代都是模糊的,可能都會認為是在呂不韋主政的時候,因為那時大權在握,才敢募集那麽多門客為自己所用而不知收斂,故而再得出他的過於突出遭到了嬴政強烈的厭惡,為自己的身死埋下伏筆雲雲。


    但實際上,按照呂不韋在《呂氏春秋》自序中的記載去推定年代,其編寫是在子楚在位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的。李斯入秦也很可能和其有關,是代替荀子作為《呂氏春秋》輔助編寫人員而去的。


    那呂不韋又為何在子楚還在世的時候,就敢招攬天下之士幫助編寫《呂氏春秋》呢?


    ——他在書中,對於君臣關係的構想,如是表述道:「天子不處全,不處極,不處盈。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


    「人主好暴示能,好唱自奮;人臣以不爭持位,以聽從取容;是君代有司為有司也。」


    君臣共治,為上者無為清淨善於選拔人才不多幹擾臣子,這樣的政權才能得到穩固。


    這樣的政治藍圖,是嬴異和呂不韋君臣之間某種意義上的共識。


    ——但從根本上,是和嬴政迫切希望加強中央集權的渴求,背道而馳的。】


    /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觀影從景帝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笙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笙閑並收藏歷史觀影從景帝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