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夠包容。】


    【說來實在難免有點諷刺,當初商率領著一係列部族攻滅了夏,他們彼此交融互動,通過一種強大的包容性形成了一個脫胎換骨般的新商族,進而成功吸收並消化了夏的文明遺產。


    然而當商這輛馬車即將走到末路,它卻最終桎梏於一種高傲的內閉的「不包容」。


    老派宗教祭祀各種自然神,其中自然包括一些非商族起源,也非商族主要信仰的神明。商王借這種信仰,拉近與藩屬國和異族之間的關係。


    這就有點像希臘神話。我們後世人看它,哪怕覺得它混亂、狗血,體係相互矛盾與衝突,但依舊覺得它是一個整體的,屬於古希臘城邦內部的神話。它再不成體係,也得給它圓出一個像樣的體係。


    但實際上呢?希臘諸神的神職更迭和現實信仰的城邦興衰息息相關,神明的地位和城邦的力量密不可分。


    雅典娜屬於雅典,崇拜智慧的雅典人民,所以為她冠上智慧的桂冠。而因為雅典的強盛,他們又滿懷驕傲地為她書寫戰神的讚美詩。


    阿瑞斯來自色雷斯,那紅髮藍眼的戰神歌頌著他躁動不安的人民,於是他鼓勵戰爭,他欣賞爭端,他愛著他作為僱傭兵的人民用血與火為他馳騁在第三重天之上的駿馬獻上燃燒的質料。


    從城邦來說他們爭鋒相對,在神話當中他們互不對付。但是不可否認,他們共同構建成希臘神話的一部分,成為全希臘共同文化認同的一部分——盡管最終的受益者是羅馬。】


    【而帝乙卻把這些可以模糊處理,構建一種文化認同自然神清理出去,隻留下了和他一脈相傳的歷代商王。


    這就成為了一個更加保守封閉的團體,在商王室和其他人之間,人為重新構建了一道厚壁障。】!


    第148章 番外1 商周


    ——這不是因為他不聰明,才能低下,認識不到這樣做法的弊端。


    劉徹似笑非笑地從喉口悶出一聲聽不出悲喜的短哼,漫不經心地接上後世人的未盡之言。


    他隻是傲慢,堅定的認為自己真的是神選的化身,而平庸凡人的意見……?


    他沒放在眼裏,宛若看著一隻飛蛾撲火般掙紮在他的陰影之中。


    而劉徹的目光也不會為這樣的失敗者而停留:他或許有著能和帝乙不遑多讓的高傲,卻更自信於自己的心力,用他橫溢著天才的才華作為俯瞰的資本,從而玩味看著前者亡國的下場。


    ——他不會成為失敗者。


    【那麽,隨著季歷帝乙的相繼退場。商周革命的兩大核心陣營終於先後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我們先來說文王。】


    後世無數儒家學子情不自禁豎起了耳朵,一雙眼睛和天幕難捨難分。其眼神之灼熱,假如真能轉換成實質的溫度,恐怕能把周遭全給點著了。


    按理說,他們對文王的事跡怎麽說也都稱得上一句耳熟能詳,用不著後世人的科普,心裏還懷揣著幾分對它鋒利性的迴避,總不該如此激動,仿佛什麽聚眾看熱鬧的吃瓜群眾。


    但是——後世人的講述對他們有毒,天幕這位鬼神的偉力他們信服啊!


    ——這不是天幕能讓他們看到文王的真麵目來著嘛(扭扭捏捏)被它各種從「平行世界」中截取的高清大圖蠱惑習慣了,現在看著那所謂寫意傳神的畫像,都有點被迫沉默了。


    藝術是藝術,想看真人也是真心的嘛……


    並且文王都講了,周公呢,武王呢,後世人和天幕總不會如此之吝嗇吧!


    ——大型粉絲見麵會現場也不過如此了。


    【周昌,或者用我們更熟悉一點的名字,姬昌,坐上族長之位的時候,按照估算,應該不過十歲左右。


    他賢明的父親死在了遙遠的殷都,他來自大國的母親史書評價「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仿佛活成了儒家道德的先鋒代表,宛若東方的聖母瑪利亞,但實際上應該隻是難以融入異域的人文,所以和周人之間存在著一層疏遠的隔閡。


    族長的大權,在他的少年時期應該也是由家族中的耆老在旁輔佐(很有可能就是召公的父輩),而他的整個成長軌跡,也因此受到了商周兩方文化各自的影響。


    最起碼,周昌對於占卜的狂熱,完全就是商人的習俗。】


    儒家學子:……


    果然,後世人的敘述就是有毒。


    原本見到了他們所嚮往的聖賢而眉眼舒展的儒生們轉瞬又露出了痛苦麵具:


    你真的不揭穿他們美好的幻想溫情不舒服是嗎?!


    ——就算他們心裏也有數,那樣刻板的描寫十分裏麵有八九分都是誇大,被直白揭穿其實隻是夫妻感情比較冷淡也很傷人的。


    可是他們痛苦早了,後世人手裏攥著個大招,接下來平地一聲驚雷,平等地把所有對文王周公懷揣著一些朦朧嚮往的人炸得思維一窒。


    【在周原的考古挖掘中,我們發現了一座坐北朝南,東西寬32.5米,南北長45米,總麵積達1469平方米,相當於三個並列的標準籃球場大小的宅院。


    它由三排房屋,兩進庭院和東西廂房圍攏而成,且有影壁遮擋外來視線,樣式仿佛穿越了千年,身在陝西卻和北京四合院頗有種神似。


    這座夯土建築,經過碳十四測年,年代大概為公元前1095年左右,是現存最完整的先周建築代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觀影從景帝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笙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笙閑並收藏歷史觀影從景帝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