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沒給人虛假的希望,直接進入仁廟狂躁「你們都是來搶朕的皇位期盼朕斷子絕孫的歹人」的境界——這還不溫柔?他真的,我哭死。
「而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長兄如父,趙煦收拾收拾不著調的弟弟,哪怕是把棍棒教育都給搬出來,在他既是君父又是長兄的地位優勢下,也不會有什麽不知趣的人來批判他。
——趙佶本人說不定被打的眼淚汪汪抱著他哭,之後還要感慨他哥真關心他真愛他呢!
「至於其他的……」
趙煦深吸了一口氣。
他走迴自己原來的案幾l旁邊,一把抓起了被皇帝冷落許久的茶盞,仰頭一口飲盡。
涼透了的苦茶隨著食道下流,冰冷的感覺在趙煦的胸腑流遍。他因為這古怪的口感皺著眉,思維卻更清醒了幾l分。
他轉過身。
「想要改變靖康之恥,那可不是簡簡單單殺一個人那麽簡單。」
西夏、遼、金、宋,還有那更遠時候的蒙元……
新黨,舊黨,還有那往後更加畸變偏激的黨人政治……
趙煦在北宋滅亡的過程中,甚至都必須承認自己得擔上一部分責任。
他的眼睛在黑夜中明亮如身側火光。
「共勉啊,子厚。」!
第143章 【宋朝後日談】
風塵僕僕的官員,在高闊的城門外終於勒住了駿馬的韁繩,停下了自己披星戴月的腳步,仰頭看向城頭,露出了一雙明亮但疲憊的眼。
——邠州。
這是韓絳巡視陝西地方的第不知道多少個城,而幾個月來接近連軸轉的行程,已然足夠讓他精神幾近恍惚,不得不每每在新到達一處的時候,在腦海中反覆提醒起自己此行的目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韓絳是在替弟弟還債。
元佑棄邊整件事帶給趙頊的觸動和震撼實在太過巨大了,這個才剛剛登基,沒有被變法過程中註定要麵對的一係列風波磋磨到平靜無波,還帶著年輕人特有的愛憎黑白分明的皇帝,心裏還燃著一捧激烈的火。
舊黨所牽扯的人員數目,眼下確實不是一個可以讓皇帝本人輕舉妄動,悉數拔取的數字。所以在未來的一切尚未發生之際,今上也隻能「寬容」地選擇「諒解」。
但他不是沒有脾氣:舊黨最重要的幾個領袖,自然是他拿來開刀的重要選項。
司馬光「自請」辭官,被他勒命從此再不能邁入政壇。人生最大的價值,可能就是在趙頊的要求和指導下,編完那本他政治生涯的跳板。甚至還要聽著不明真相的人士,傳播著他曾經被公堂杖刑,疑似犯下了貪汙受賄這樣罪行的謠言。
謠言如果重複上太多次,它將會成為大眾記憶中的一種真實。
沒有多少人能比研究經史,甚至自己還在搜尋史料,編撰著一本史書的司馬光更清楚這個道理。
趙頊這手就是衝著搞他心態,奔著噁心他去的。
於是在一個算不上有多特殊的日子,司馬光終於收拾好了自己的全副家當,租了一輛牛車,預備告別京城,迴到他所熟悉的家鄉。
——離遠一點好啊,離開政治的中心,防止他有可能再度被捲入其中。
他到底沒有真正幹出來貪汙這樣的事情,於是當他離開和旁人再沒有過多的利益幹係後,那樣子虛烏有的罪名遲早會慢慢為人忘卻,不會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同,被政敵一遍遍地提起以抹黑,進而加重這個謠言在世人心目中的印象。
這應該也算是趙頊的一種後手,害怕他重演歷史的一種不算多高明的手腕。
在離開京城的那天,司馬光的腦海中卻罕見沒有想起多少繁複的思緒,隻漫無邊際地聯想著一些不算深沉嚴肅的事情。
嗯……這應該也算官家對他詭異的信任?這樣的手腕難道不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嗎?
他想到這裏甚至還有點詭異地想笑,到了最後,笑意卻摻雜上苦澀:
算了吧,未來甚至能幹出棄邊那樣事情的自己。怎麽也算不上是個真正的君子了。
王安石到來的時候,看見的就是一個苦笑著坐在牛車前,帶著不被政治束縛的輕鬆,也帶著對叵測前途的迷茫,兩眼望著天的司馬光。
他停住腳,站定在原地,沒發出什麽樣的動靜去打擾對方的出神。可是仿佛一種微妙的感應,司馬光還是在他到來的第一時間,就意識到了他的存在。
於是司馬牛和拗相公對上了視線。
「……我沒想到你還會來。」
神情複雜的司馬光,不乏錯愕地緩緩開口。
早在天幕出現那日的朝堂之上,他就見到了王安石朝他投來的目光——一種震撼的,不解的,憤怒的,乃至於失望的眼神。
那是一個本以為惺惺相惜,君子神交情深,可以走在和而不同道路之上彼此尊重,卻發現對方最終背離了的眼神。
而司馬光對此甚至隻能啞口無言,接受下這個未來已然發生,過於殘酷的事實。
他以為他和王安石再不能好好互稱上一句表字了。
但對方今天還是來了。
新興走馬上任的宰輔,官家的心頭肉,仕途炙手可熱,本該春風得意的王相公,卻沒什麽意氣風發的興奮。
他同樣目光複雜地看著司馬光,半晌才低聲迴答。
「我想,我該來一趟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而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長兄如父,趙煦收拾收拾不著調的弟弟,哪怕是把棍棒教育都給搬出來,在他既是君父又是長兄的地位優勢下,也不會有什麽不知趣的人來批判他。
——趙佶本人說不定被打的眼淚汪汪抱著他哭,之後還要感慨他哥真關心他真愛他呢!
「至於其他的……」
趙煦深吸了一口氣。
他走迴自己原來的案幾l旁邊,一把抓起了被皇帝冷落許久的茶盞,仰頭一口飲盡。
涼透了的苦茶隨著食道下流,冰冷的感覺在趙煦的胸腑流遍。他因為這古怪的口感皺著眉,思維卻更清醒了幾l分。
他轉過身。
「想要改變靖康之恥,那可不是簡簡單單殺一個人那麽簡單。」
西夏、遼、金、宋,還有那更遠時候的蒙元……
新黨,舊黨,還有那往後更加畸變偏激的黨人政治……
趙煦在北宋滅亡的過程中,甚至都必須承認自己得擔上一部分責任。
他的眼睛在黑夜中明亮如身側火光。
「共勉啊,子厚。」!
第143章 【宋朝後日談】
風塵僕僕的官員,在高闊的城門外終於勒住了駿馬的韁繩,停下了自己披星戴月的腳步,仰頭看向城頭,露出了一雙明亮但疲憊的眼。
——邠州。
這是韓絳巡視陝西地方的第不知道多少個城,而幾個月來接近連軸轉的行程,已然足夠讓他精神幾近恍惚,不得不每每在新到達一處的時候,在腦海中反覆提醒起自己此行的目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韓絳是在替弟弟還債。
元佑棄邊整件事帶給趙頊的觸動和震撼實在太過巨大了,這個才剛剛登基,沒有被變法過程中註定要麵對的一係列風波磋磨到平靜無波,還帶著年輕人特有的愛憎黑白分明的皇帝,心裏還燃著一捧激烈的火。
舊黨所牽扯的人員數目,眼下確實不是一個可以讓皇帝本人輕舉妄動,悉數拔取的數字。所以在未來的一切尚未發生之際,今上也隻能「寬容」地選擇「諒解」。
但他不是沒有脾氣:舊黨最重要的幾個領袖,自然是他拿來開刀的重要選項。
司馬光「自請」辭官,被他勒命從此再不能邁入政壇。人生最大的價值,可能就是在趙頊的要求和指導下,編完那本他政治生涯的跳板。甚至還要聽著不明真相的人士,傳播著他曾經被公堂杖刑,疑似犯下了貪汙受賄這樣罪行的謠言。
謠言如果重複上太多次,它將會成為大眾記憶中的一種真實。
沒有多少人能比研究經史,甚至自己還在搜尋史料,編撰著一本史書的司馬光更清楚這個道理。
趙頊這手就是衝著搞他心態,奔著噁心他去的。
於是在一個算不上有多特殊的日子,司馬光終於收拾好了自己的全副家當,租了一輛牛車,預備告別京城,迴到他所熟悉的家鄉。
——離遠一點好啊,離開政治的中心,防止他有可能再度被捲入其中。
他到底沒有真正幹出來貪汙這樣的事情,於是當他離開和旁人再沒有過多的利益幹係後,那樣子虛烏有的罪名遲早會慢慢為人忘卻,不會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同,被政敵一遍遍地提起以抹黑,進而加重這個謠言在世人心目中的印象。
這應該也算是趙頊的一種後手,害怕他重演歷史的一種不算多高明的手腕。
在離開京城的那天,司馬光的腦海中卻罕見沒有想起多少繁複的思緒,隻漫無邊際地聯想著一些不算深沉嚴肅的事情。
嗯……這應該也算官家對他詭異的信任?這樣的手腕難道不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嗎?
他想到這裏甚至還有點詭異地想笑,到了最後,笑意卻摻雜上苦澀:
算了吧,未來甚至能幹出棄邊那樣事情的自己。怎麽也算不上是個真正的君子了。
王安石到來的時候,看見的就是一個苦笑著坐在牛車前,帶著不被政治束縛的輕鬆,也帶著對叵測前途的迷茫,兩眼望著天的司馬光。
他停住腳,站定在原地,沒發出什麽樣的動靜去打擾對方的出神。可是仿佛一種微妙的感應,司馬光還是在他到來的第一時間,就意識到了他的存在。
於是司馬牛和拗相公對上了視線。
「……我沒想到你還會來。」
神情複雜的司馬光,不乏錯愕地緩緩開口。
早在天幕出現那日的朝堂之上,他就見到了王安石朝他投來的目光——一種震撼的,不解的,憤怒的,乃至於失望的眼神。
那是一個本以為惺惺相惜,君子神交情深,可以走在和而不同道路之上彼此尊重,卻發現對方最終背離了的眼神。
而司馬光對此甚至隻能啞口無言,接受下這個未來已然發生,過於殘酷的事實。
他以為他和王安石再不能好好互稱上一句表字了。
但對方今天還是來了。
新興走馬上任的宰輔,官家的心頭肉,仕途炙手可熱,本該春風得意的王相公,卻沒什麽意氣風發的興奮。
他同樣目光複雜地看著司馬光,半晌才低聲迴答。
「我想,我該來一趟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