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可以套皮婦好人設,成為一代文武雙全的大將軍大祭司女中豪傑。「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好一個能讓金絲雀帝辛依偎的寬大肩膀!】


    施耐庵一口薄酒直接噴了出來。


    《水滸傳》原文作者麵色蒼白地朝著天幕,顫抖著舉起了自己的手指:「這,這,這句話是可以這樣胡亂運用的嗎!」


    那是他用來寫武鬆的啊,他好好一個打虎英雄的描述,怎麽怎麽——!


    施耐庵深吸了一口氣。


    文學家出色的文字聯想力,此刻在作者本人並不想使用的時刻被不自覺的調用:武鬆魁梧身形的妖艷美人妲己……金絲雀……被前者寬大肩膀攬著的一臉柔情的紂王帝辛……


    「……嘔,嘔——yue!!」


    他低下頭,雙手緊緊抱住自己多事的大腦,情不自禁幹嘔起來。


    快,快住腦啊啊啊啊!


    【而實際上,隨著考古證據的增多,商王朝的神秘麵紗終於被揭開了一個小角。


    誠然,假如讓一位戰國時代的思想家——比如孟子或者荀子,親身訪問商朝的話,他的所見所聞將會徹底顛覆他從史書上得來的認知。


    但是也絕不會像某些癖好奇怪的人所構想的那樣,晚商反倒成了最美好的時刻。


    它留下了眾多的遺址、文物,留下了後世人顛覆性的認識,更留下了累累白骨。】


    被特意點到的兩位大家,同樣放下了手頭所有的事情,饒有興致的看向了天幕。


    商……後世人覺得的,商的真麵目,到底是什麽呢?


    —


    光幕緩緩開口。


    【我們來舉個最直觀明顯的案例。


    很多人在高中的時候,都有學過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其中有一段,介甫是這樣說的:


    「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王安石愣了一下。


    當初因為後世人那番話,他的改革推行得倒還算順利。最起碼司馬光是沒那個顏麵和他公開辯駁了。他很早就辭去了官職,一個人悶在家裏不問世事專搞學術。


    甚至連他原本寫得好好的《資治通鑑》,都因為後來唐朝篇後世人的破口大罵,批判他寫史寡德,摻雜了過多的個人私情和虛假描寫,而不得不狼狽地開始重新修改。


    唔,反正王安石私下揣度了一番,覺得他是不敢再幹出比如「將武則天殺女寫得繪聲繪色,好像自己就在床下聽牆角見證了全過程似的」這樣的事情了。


    畢竟雖然王安石不會跟他計較些什麽,但對他未來的割地行為十分不滿的趙頊,以及向來小心眼將黨爭貶謫之仇記得死死的章惇,若是發現他還是「死性不改」的話……


    嗯,後世人那樣犀利的評價,恐怕就要通過他們之口流傳史冊了吧。


    在這種情況之下,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什麽《答司馬諫議書》,這種一看就是司馬光原本未來上和他就變法問題爭吵的書信了。


    不過盤庚遷殷這樣的典故,隻要是讀過《尚書》的文人,當然是都知曉的,因為其中就有專門的《盤庚》篇。而不少史家也誇耀過這位「聖王」:


    「行湯之政,然後百姓由寧,殷道復興。」


    王安石緩緩將自從天幕出現後,他又重新看了一遍的《史記》中的評價道出。


    在儒家學者看來,這是一位合乎「三代聖德」的賢王明君。


    而後世人似乎也贊成這一點。


    【——聽起來就是特別果斷、英明,給人第一印象就是個中興之主模板的明君是吧?


    《尚書·盤庚》中對他的遷都講話是這樣記錄的:】


    「古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共政……」


    從前我們的先王,也隻是謀求任用舊臣共同管理政事……


    有記性好,熟讀《尚書》的文人已然下意識開始背誦起來——盤庚篇的行文,哪怕是在《尚書》中也顯得古奧艱澀。最先想起來的當然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幾句。


    【是商的歷代先王奠定了今天的王朝,如今商朝不幸遭遇大災,他們卻沒有出手相救,就是想要我們離開此地。】「哦哦,是這一段!」


    背錯段落的文人咳嗽了幾聲,略帶尷尬地想要挽迴一下自己的顏麵:「我還以為是上篇,沒想到後世人出乎意料從中篇開始講起……」


    【如果你們心懷不滿,不服從我的搬遷命令。我家先王會從天上給你們降下懲罰,說:「為什麽敢不服從朕的幼孫!」


    一旦先王們不高興,從天上懲罰你們,你們就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


    那背錯書的文人沉默了。


    《尚書》原文是這個意思嗎?好像是這麽個大意吧。但是,但是……


    他心裏支支吾吾了半天,還是沒敢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為什麽,後世人翻譯了一下,變得特別……


    流氓且霸道呢……?


    【在商人的宗教觀念裏麵,歷代商王死後會升到天上去陪伴上帝——不是基督那個耶和華,是商人的一種自然神崇拜,對泛指型天神的稱唿——從而監護和保佑著自己的後代,繼而對人間降下災禍或者賜福。


    但貴族們的先祖也常會如此。所以他要強調天界上下的權威秩序:表示就算是你們的先祖,也得服從於我的祖上,倘若你們違背我的意誌,就連你們的先祖也隻會選擇「大義滅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觀影從景帝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笙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笙閑並收藏歷史觀影從景帝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