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有踏白城之戰這樣的敗績——但是人王韶當時被喊迴京城去了,手底下人冒進打出來的敗仗,最後還得靠他聞訊疾馳迴去調兵遣將,收攏殘軍,把敵軍重新打到投降為止,怎麽看鍋也不該他背。】
哪怕心裏還為著舊黨棄邊這事惱火著,在聽到寶貝愛將功績的那刻,趙頊的神色也是和緩下來的。
趙頊:下屬在他不在的時候冒進打的敗仗,當然不能算在子純頭上了!
他說的,沒人能反駁!
【然而後續的政權建設實在太花錢了,「自開建熙河,歲費四百萬緡」,舊黨黨人覺得接受不了這樣的國防費用,不如每年送送歲幣歲賜得了。
……
我就問,誰家王朝會因為家裏沒錢,就拋棄自己收復迴來的失地啊?!
——哦,元佑舊黨主政的大慫會啊。】
趙匡胤被這陰陽怪氣臊得臉紅,卻是第一次不覺得後世人罵得憋屈。
人高馬大的武人站起身來,抽出身旁的寶劍,忍不住心頭那團火氣,一腳踹翻了自己原本坐著的椅子,口中罵罵咧咧出了聲。
「可不是慫嗎!後世人罵你們可真罵到點子上了!」
他難道不窮嗎?!他也窮得要死啊!收復燕雲十六州還得攢錢攢著呢!
但他說過他不要燕雲了嗎!他攢的錢難道不就是為了燕雲要花出去的嗎!他這錢就算花了也是心甘情願的!
「——哪有因為錢不夠,就要把好不容易收復迴來的地再棄了的?!」
「那原來花費了的那麽多心思又算什麽?原來花出去的錢,不都相當於直接打了水漂了啊!」
他算算帳,感覺自己快瘋了。
都知道那地歲費四百萬緡了,你現在丟出去,那得是多少萬緡相當於直接白花啊!
【再加上和新黨各個方向上的恩怨情仇,司馬光打算和西夏議和的風聲一放出來,韓維就為首上書請棄地,認為「兵之不可不息者有二,地之不可不棄者有五」,並提出「盡以向者王師所得土地還賜夏國」。
這其中不僅包括了王韶熙河開邊拿下來的領土,還包含了元豐四年五路伐夏得到的寨、城、州。】
不用趙頊出聲,原先因為蔡確的事情就已經出了一身冷汗的韓維,此刻膝蓋直接一軟,砸在了地上。
多可笑啊,他原本是官家潛邸裏的舊臣,昔日淮陽郡王、穎王的王府記事參軍,今上登基之時被留以輔政的人選,妥妥的皇帝親信。
王安石之所以能夠進入今上的眼中,還是他韓維幫忙牽線搭橋,在皇帝麵前極力推崇他的為人和主張,最終促成的。
——最後怎麽會變成那樣呢?
韓維不敢去找兄長的目光,隻自己失魂落魄地想著。!
第129章
【既然講到韓維了,這裏給大家講個地獄笑話,宋人自己也是知道棄邊割地都是極盡恥辱的。
因為韓維雖然是舊黨黨人,但是他有個弟弟叫做韓縝——就是我們之前提到,被舊黨和蔡確、章惇並列新黨三奸的那位。
順帶一提,這個三奸是怎麽排出來的呢?
神宗最後一套中樞班子,司馬光貶謫新黨之前的中央執政體係:左相蔡確,右相韓縝,知樞密院事章惇。】
趙頊:……
感覺心頭千言萬語最後匯成一句話:
想罵朕是昏君養了一□□臣直接說!
這麽陰陽怪氣,以為自己多體貼啊?他隻會覺得更噁心!
上頭趙頊因為舊黨的小把戲心中忿怒,但他的心緒卻絕對沒有下麵某位大臣來的複雜翻騰。
韓絳感覺自己整個人好像不多不少被切割成了兩半,一半看著跪在地上麵色蒼白,未來會幹出提倡棄邊這樣大事的韓維,慌亂中又帶點痛心疾首,而另一半找尋著韓縝的身影,為他未來的風評和接下來將會敘述的生平惴惴不安。
他上輩子難道是欠了這些冤種弟弟什麽,這輩子才讓他們追過來討債的嗎!
一個舊黨「三賢」一個新黨「三奸」,聽起來還都給棄邊割地牽扯上幹係了??
韓絳一口老血直接堵在了喉口,感覺自己一陣頭暈目眩,忍不住虎目含淚、老淚縱橫:
爹,您當初何苦要生出這兩個逆子來啊——!
他七個兄弟不缺這兩行不行啊!
【這個韓縝呢,宋史給他的銳評是「雖出入將相而寂無功烈」——出入將相但是一輩子沒幹出來過什麽功績啊。】
韓縝:……
沒,沒必要告訴他的,真的。
——這一定是他作為新黨黨人,受到了來自舊黨的汙衊!(震聲)
【他平生最重要的一件工作,就是作為神宗親選的使臣,被派去參與了宋遼劃界的工作。
最後成功因為這件事,被舊黨,啊,對,依舊是舊黨金牌嘴炮選手蘇轍,扣上了「昔奉旨使定契丹地界,舉祖宗山河七百餘裏以資敵國」的帽子。說他「坐使中華之俗陷沒外方」,以至於遼國在地理上對北宋產生了戰略優勢,讓「朝廷雖有勁兵良卒,無所復施」。
媽呀,真是好大的一頂帽子,和未來發生的事情一對照,好荒謬的彈劾!
宋遼劃界最大的一塊爭議地,南北相差也不過三十裏,怎麽就新黨割地七百裏了?怎麽基本按照宋遼雙方實際控製線劃定的國界,到頭來全成了北宋不能收復失地的萬惡之源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哪怕心裏還為著舊黨棄邊這事惱火著,在聽到寶貝愛將功績的那刻,趙頊的神色也是和緩下來的。
趙頊:下屬在他不在的時候冒進打的敗仗,當然不能算在子純頭上了!
他說的,沒人能反駁!
【然而後續的政權建設實在太花錢了,「自開建熙河,歲費四百萬緡」,舊黨黨人覺得接受不了這樣的國防費用,不如每年送送歲幣歲賜得了。
……
我就問,誰家王朝會因為家裏沒錢,就拋棄自己收復迴來的失地啊?!
——哦,元佑舊黨主政的大慫會啊。】
趙匡胤被這陰陽怪氣臊得臉紅,卻是第一次不覺得後世人罵得憋屈。
人高馬大的武人站起身來,抽出身旁的寶劍,忍不住心頭那團火氣,一腳踹翻了自己原本坐著的椅子,口中罵罵咧咧出了聲。
「可不是慫嗎!後世人罵你們可真罵到點子上了!」
他難道不窮嗎?!他也窮得要死啊!收復燕雲十六州還得攢錢攢著呢!
但他說過他不要燕雲了嗎!他攢的錢難道不就是為了燕雲要花出去的嗎!他這錢就算花了也是心甘情願的!
「——哪有因為錢不夠,就要把好不容易收復迴來的地再棄了的?!」
「那原來花費了的那麽多心思又算什麽?原來花出去的錢,不都相當於直接打了水漂了啊!」
他算算帳,感覺自己快瘋了。
都知道那地歲費四百萬緡了,你現在丟出去,那得是多少萬緡相當於直接白花啊!
【再加上和新黨各個方向上的恩怨情仇,司馬光打算和西夏議和的風聲一放出來,韓維就為首上書請棄地,認為「兵之不可不息者有二,地之不可不棄者有五」,並提出「盡以向者王師所得土地還賜夏國」。
這其中不僅包括了王韶熙河開邊拿下來的領土,還包含了元豐四年五路伐夏得到的寨、城、州。】
不用趙頊出聲,原先因為蔡確的事情就已經出了一身冷汗的韓維,此刻膝蓋直接一軟,砸在了地上。
多可笑啊,他原本是官家潛邸裏的舊臣,昔日淮陽郡王、穎王的王府記事參軍,今上登基之時被留以輔政的人選,妥妥的皇帝親信。
王安石之所以能夠進入今上的眼中,還是他韓維幫忙牽線搭橋,在皇帝麵前極力推崇他的為人和主張,最終促成的。
——最後怎麽會變成那樣呢?
韓維不敢去找兄長的目光,隻自己失魂落魄地想著。!
第129章
【既然講到韓維了,這裏給大家講個地獄笑話,宋人自己也是知道棄邊割地都是極盡恥辱的。
因為韓維雖然是舊黨黨人,但是他有個弟弟叫做韓縝——就是我們之前提到,被舊黨和蔡確、章惇並列新黨三奸的那位。
順帶一提,這個三奸是怎麽排出來的呢?
神宗最後一套中樞班子,司馬光貶謫新黨之前的中央執政體係:左相蔡確,右相韓縝,知樞密院事章惇。】
趙頊:……
感覺心頭千言萬語最後匯成一句話:
想罵朕是昏君養了一□□臣直接說!
這麽陰陽怪氣,以為自己多體貼啊?他隻會覺得更噁心!
上頭趙頊因為舊黨的小把戲心中忿怒,但他的心緒卻絕對沒有下麵某位大臣來的複雜翻騰。
韓絳感覺自己整個人好像不多不少被切割成了兩半,一半看著跪在地上麵色蒼白,未來會幹出提倡棄邊這樣大事的韓維,慌亂中又帶點痛心疾首,而另一半找尋著韓縝的身影,為他未來的風評和接下來將會敘述的生平惴惴不安。
他上輩子難道是欠了這些冤種弟弟什麽,這輩子才讓他們追過來討債的嗎!
一個舊黨「三賢」一個新黨「三奸」,聽起來還都給棄邊割地牽扯上幹係了??
韓絳一口老血直接堵在了喉口,感覺自己一陣頭暈目眩,忍不住虎目含淚、老淚縱橫:
爹,您當初何苦要生出這兩個逆子來啊——!
他七個兄弟不缺這兩行不行啊!
【這個韓縝呢,宋史給他的銳評是「雖出入將相而寂無功烈」——出入將相但是一輩子沒幹出來過什麽功績啊。】
韓縝:……
沒,沒必要告訴他的,真的。
——這一定是他作為新黨黨人,受到了來自舊黨的汙衊!(震聲)
【他平生最重要的一件工作,就是作為神宗親選的使臣,被派去參與了宋遼劃界的工作。
最後成功因為這件事,被舊黨,啊,對,依舊是舊黨金牌嘴炮選手蘇轍,扣上了「昔奉旨使定契丹地界,舉祖宗山河七百餘裏以資敵國」的帽子。說他「坐使中華之俗陷沒外方」,以至於遼國在地理上對北宋產生了戰略優勢,讓「朝廷雖有勁兵良卒,無所復施」。
媽呀,真是好大的一頂帽子,和未來發生的事情一對照,好荒謬的彈劾!
宋遼劃界最大的一塊爭議地,南北相差也不過三十裏,怎麽就新黨割地七百裏了?怎麽基本按照宋遼雙方實際控製線劃定的國界,到頭來全成了北宋不能收復失地的萬惡之源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