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你在北平幹得不錯。」
聽完了朱棣詳細的報告之後,微微頷首以示認可的朱元璋不知道兒子心裏複雜的心理活動,有些老懷欣慰的他舒了口氣。
察言觀色到朱元璋那藏在眼底的疲憊,朱棣謝過了父皇的誇獎,很自然地決定告退。
然後一道純白突然在兩人麵前撕開空氣,慢慢如水波蕩漾著抖出一副畫麵。
兩人正驚疑著這種不明所以的情況,就聽見這光幕開口便是一句:
「朱祁鈺,更為人所知的稱唿應該是景泰帝,比較正式的稱唿應該喊他明代宗景皇帝……」
朱棣:?等會,我沒記錯的話。高瞻祁見佑——這是我曾孫吧!
我曾孫是皇帝,那我?
想起不久之前去世安葬的大哥,以及父皇這幾個月來對繼承人的詭異沉默。盡管在此之前尚且還沒有生出什麽心思的燕王,聯想方才父子二人之間的對話和誇獎,都不由有幾分心緒浮動。
難道……難道太子大哥去了之後,父皇屬意立我為太子嗎!
他半是驚詫半是驚喜地微微轉過了頭,悄咪咪地瞥一眼親爹。
可朱元璋甚至比他還要茫然。
朱元璋:?什麽玩意,怎麽是老四家的?
朱·因為二兒子不幹人事不太想傳兒子·元·已經隱隱有想過讓太孫繼位·璋:……未來發生了什麽啊。
雖然對這光幕的來歷還不甚明晰,但是丈二摸不著頭腦的父子倆,在混亂之中還是準確的把握了重要的關鍵詞——這好像講的是他們大明未來發生的事情。
遲疑與不敢置信地將天幕周圍探索了一遍,確信了這確實是無中生有冒出來的東西,和什麽方士弄虛作假的東西迥然不同,父子倆這才半信半疑聽了下去。
——建文、永樂、宣德三朝的削藩?這剛好是三代誒!
朱棣:雖然不知道為什麽後來我選了建文這麽一個奇奇怪怪不符合我氣質的年號,但是既然我曾孫前麵有三朝,這不就是我了嘛!(自信)
然後就被自己另一個曾孫堡宗的神奇操作給氣到,如果不是人還在老爹麵前,恐怕已經痛罵出聲。
而朱元璋沒管兒子的小心思。雖然同樣被堡宗給氣得牙癢癢,但是到底他還是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從來沒想過把帝位交給四兒子的他,尚且還能用一種局外人的態度去看這不知真假的未來發展。
然後看著看著,他卻隱隱感覺到了這玄孫身上有一種熟悉,且親切的氣質。在聽到天幕那句「集果斷剛毅和寬厚仁愛於一體」之後,才恍然將對方的身影和已然離世的太子模糊地重合上身影。
朱祁鈺像朱標嗎?
客觀來講,當然是不像的。畢竟他們之間的血緣關係早就疏遠了,朱祁鈺連親爹朱瞻基都不是很像,怎麽會長得像伯曾祖父。
就連氣質,比起文武雙全的朱標,他也少了幾分太子殿下多年來為弟弟們遮風避雨養出的外向舒朗,和自小在精心關懷中長成的自信。
但是啊,朱元璋看見的是那種本質,那種隔著時代和血緣,卻巧合地出現了相像的施政風格。
——集果斷剛毅和寬厚仁愛於一體,難道朱標不也正是這樣嗎?難道他選定繼承人的時候,所考慮所欣慰的,不就是這一點嗎!
可是朱標就這樣先他一步的走了啊……想到這裏,他眼前又隱隱都帶上了閃爍的水光。
【在左順門事件之後,王振一黨遭到了政治清算,而圍繞在孫太後和皇太子身邊的政治力量此刻已然大大衰落,朱祁鈺已經逐漸能夠把持住朝政。
所以,在二十三日之後,朱祁鈺對待瓦剌的態度終於可以變得更為強硬,從而大力打擊也先利用堡宗誘占邊城,索要金銀的不利於國家社稷的行徑。
二十六日,他將邊將送來的堡宗所寫的黃紙文書斥為偽作,命令邊將以後復有文書,不論真偽,一律拒絕,不要墮入也先的奸計。否認了堡宗作為皇帝的敕令的有效性。
二十八日,廣寧伯劉安上奏,承認自己出城與堡宗相見。代堡宗表達了也先願意把妹妹嫁給他聯姻,送他迴歸京城「仍復正位」的意願,順帶還向孫太後要了不少的金銀財寶。
這封奏摺最後肯定都沒落到孫太後的手上,就被主政的朱祁鈺直接一封敕令罵了迴去,內容相當的精彩且顛覆固有認識,真實展現了一些景帝特色。
我大概概括並翻譯一下:】
朱瞻基:?等會,什麽景帝特色?
他突然想起來上一位景帝那不停被天幕調侃的「小暴脾氣」。
……哈哈哈哈,不會吧,應該不會吧。祁鈺這孩子看上去就很文靜乖巧啊?
然後天幕給他來了個開幕雷擊。
【你們是傻子嗎!(沒有這麽粗俗和狂野,我根據語氣補充一下)】
朱瞻基:(吸氣)(閉眼)不,天幕你可以不用補充的。
【賊子包圍著一人口稱是至尊,你們就不假思索出門相見,還把城內本就不多的金銀財寶賞賜給虜賊?
這肯定是虜賊設計欺詐你們啊!(就算不是也不能承認,堡宗這玩意說的話太丟人了)】
朱元璋:(心情複雜)突然感覺這孩子更眼熟了,標兒也是這樣,平時和和氣氣的,真生氣起來……
【「爾等無知如此,朝廷用爾何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聽完了朱棣詳細的報告之後,微微頷首以示認可的朱元璋不知道兒子心裏複雜的心理活動,有些老懷欣慰的他舒了口氣。
察言觀色到朱元璋那藏在眼底的疲憊,朱棣謝過了父皇的誇獎,很自然地決定告退。
然後一道純白突然在兩人麵前撕開空氣,慢慢如水波蕩漾著抖出一副畫麵。
兩人正驚疑著這種不明所以的情況,就聽見這光幕開口便是一句:
「朱祁鈺,更為人所知的稱唿應該是景泰帝,比較正式的稱唿應該喊他明代宗景皇帝……」
朱棣:?等會,我沒記錯的話。高瞻祁見佑——這是我曾孫吧!
我曾孫是皇帝,那我?
想起不久之前去世安葬的大哥,以及父皇這幾個月來對繼承人的詭異沉默。盡管在此之前尚且還沒有生出什麽心思的燕王,聯想方才父子二人之間的對話和誇獎,都不由有幾分心緒浮動。
難道……難道太子大哥去了之後,父皇屬意立我為太子嗎!
他半是驚詫半是驚喜地微微轉過了頭,悄咪咪地瞥一眼親爹。
可朱元璋甚至比他還要茫然。
朱元璋:?什麽玩意,怎麽是老四家的?
朱·因為二兒子不幹人事不太想傳兒子·元·已經隱隱有想過讓太孫繼位·璋:……未來發生了什麽啊。
雖然對這光幕的來歷還不甚明晰,但是丈二摸不著頭腦的父子倆,在混亂之中還是準確的把握了重要的關鍵詞——這好像講的是他們大明未來發生的事情。
遲疑與不敢置信地將天幕周圍探索了一遍,確信了這確實是無中生有冒出來的東西,和什麽方士弄虛作假的東西迥然不同,父子倆這才半信半疑聽了下去。
——建文、永樂、宣德三朝的削藩?這剛好是三代誒!
朱棣:雖然不知道為什麽後來我選了建文這麽一個奇奇怪怪不符合我氣質的年號,但是既然我曾孫前麵有三朝,這不就是我了嘛!(自信)
然後就被自己另一個曾孫堡宗的神奇操作給氣到,如果不是人還在老爹麵前,恐怕已經痛罵出聲。
而朱元璋沒管兒子的小心思。雖然同樣被堡宗給氣得牙癢癢,但是到底他還是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從來沒想過把帝位交給四兒子的他,尚且還能用一種局外人的態度去看這不知真假的未來發展。
然後看著看著,他卻隱隱感覺到了這玄孫身上有一種熟悉,且親切的氣質。在聽到天幕那句「集果斷剛毅和寬厚仁愛於一體」之後,才恍然將對方的身影和已然離世的太子模糊地重合上身影。
朱祁鈺像朱標嗎?
客觀來講,當然是不像的。畢竟他們之間的血緣關係早就疏遠了,朱祁鈺連親爹朱瞻基都不是很像,怎麽會長得像伯曾祖父。
就連氣質,比起文武雙全的朱標,他也少了幾分太子殿下多年來為弟弟們遮風避雨養出的外向舒朗,和自小在精心關懷中長成的自信。
但是啊,朱元璋看見的是那種本質,那種隔著時代和血緣,卻巧合地出現了相像的施政風格。
——集果斷剛毅和寬厚仁愛於一體,難道朱標不也正是這樣嗎?難道他選定繼承人的時候,所考慮所欣慰的,不就是這一點嗎!
可是朱標就這樣先他一步的走了啊……想到這裏,他眼前又隱隱都帶上了閃爍的水光。
【在左順門事件之後,王振一黨遭到了政治清算,而圍繞在孫太後和皇太子身邊的政治力量此刻已然大大衰落,朱祁鈺已經逐漸能夠把持住朝政。
所以,在二十三日之後,朱祁鈺對待瓦剌的態度終於可以變得更為強硬,從而大力打擊也先利用堡宗誘占邊城,索要金銀的不利於國家社稷的行徑。
二十六日,他將邊將送來的堡宗所寫的黃紙文書斥為偽作,命令邊將以後復有文書,不論真偽,一律拒絕,不要墮入也先的奸計。否認了堡宗作為皇帝的敕令的有效性。
二十八日,廣寧伯劉安上奏,承認自己出城與堡宗相見。代堡宗表達了也先願意把妹妹嫁給他聯姻,送他迴歸京城「仍復正位」的意願,順帶還向孫太後要了不少的金銀財寶。
這封奏摺最後肯定都沒落到孫太後的手上,就被主政的朱祁鈺直接一封敕令罵了迴去,內容相當的精彩且顛覆固有認識,真實展現了一些景帝特色。
我大概概括並翻譯一下:】
朱瞻基:?等會,什麽景帝特色?
他突然想起來上一位景帝那不停被天幕調侃的「小暴脾氣」。
……哈哈哈哈,不會吧,應該不會吧。祁鈺這孩子看上去就很文靜乖巧啊?
然後天幕給他來了個開幕雷擊。
【你們是傻子嗎!(沒有這麽粗俗和狂野,我根據語氣補充一下)】
朱瞻基:(吸氣)(閉眼)不,天幕你可以不用補充的。
【賊子包圍著一人口稱是至尊,你們就不假思索出門相見,還把城內本就不多的金銀財寶賞賜給虜賊?
這肯定是虜賊設計欺詐你們啊!(就算不是也不能承認,堡宗這玩意說的話太丟人了)】
朱元璋:(心情複雜)突然感覺這孩子更眼熟了,標兒也是這樣,平時和和氣氣的,真生氣起來……
【「爾等無知如此,朝廷用爾何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