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溫禦使死了
三娘子今天躺平了嗎? 作者:一枝燈影明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到郭言的飛鴿傳書時,吳三娘與裴信已經離開京城足有七日。
馬車裏,吳三娘百思不得其解,撩開簾子問裴信:
“驗屍記錄倒是詳細,隻是我有一點不解,朱十一娘的胃裏,為何會有極少的碎紙屑?”
裴信的思緒轉得極快,有些不確定地答道:
“或許是在孟府赴宴時誤食了包點心的油紙?”
吳三娘想了想,又問:“阿佩的書信還沒到?”
“還沒。”裴信望向那雙透著疑惑的琥珀明眸,輕聲安慰道,“三娘子莫急,既然嶽,呃……吳尚書說無妨,想來京城還不算亂了套,事關朱府,朱相也不會輕輕揭過。”
吳三娘知道便是想深究也無法,隻能順著他的意思點點頭,折迴馬車裏閉目休養。
為了早日將物資送到,這七日是一刻不歇地前行。
正當吳三娘隨著馬車的搖晃昏昏欲睡時,郭言的密信到了。
吳三娘聽到那個郭字,立刻警覺地睜開雙眸,隔著簾子問道:
“是七爺出事了?”
裴信聽出她聲音中的急切,壓下憤怒,冷冷道:
“沒,是......金翼公主。”
“她?”吳三娘蹙眉,“她出了何事?”
裴信說不出口,便將信從窗口遞了進去。
信上不過寥寥幾句話,吳三娘飛快地看完,直氣得臉色鐵青:
“得寸進尺的賤人,野心不小。”
裴信如何不惱,見她氣成這樣,剛要安慰,就聽到她的聲音似是比外頭的天氣還要冷:
“她既然給臉不要臉,那咱們就揭了她的臉皮,叫她打的如意算盤落空!”
“三娘子預備如何?”
“傳令給胡大掌櫃,叫她想法子把金翼公主有孕的事兒透露給四皇子妃衛氏。”
衛氏的善妒,吳三娘利用起來毫不手軟,隨後又喊了一聲月圓。
“傳信給我母親,請她將這件事告訴長公主殿下,想來殿下應當有法子叫六爺知道。”
望著主子意有所指的眼神,月圓意會,縱身一躍跳下馬車後很快消失不見。
裴信聽她提起六皇子,湊上前低聲道:
“三娘子這是篤定了金......她腹中的孩子是老四的?”
裴信極不想提起金翼公主的大名,吳三娘當然明白。
“大概率是。”吳三娘的話沒說太滿,“七爺現在勢弱,借力打力,順便也看一看咱們這位六爺的手腕。”
“能毀了老四的名聲,老六一定樂意得很。”裴信想了想,旋即補充道,“我會跟阿佩知會一聲,讓她給姑祖母帶個話,這樣的熱鬧,想來曲家應該很願意插上一腳才是。”
吳三娘瞬間明白了他的意思,兩人相視一笑,默契非常。
此時的兩人還不知道,比他們晚幾日踏上同樣離京之途的溫禦史,在京郊密林中被人一箭釘在了樹上。
溫禦史之妻廖氏不顧年邁,連夜登上城樓敲響了登聞鼓,沉睡的京城驟然被驚醒,陷入一片嘩然。
月上中天,泰寧帝按著額角在禦書房裏走來走去,看起來憤怒又煩躁。
吳守忠一臉怔忪地跪著,正暗自消化著泰寧帝的話。
“吳守忠!你跟朕說句實話,溫實甫,到底是不是你派人劫殺的?”泰寧帝臉色難看至極,一根顫抖的手指恨不能點到吳守忠臉上。
吳守忠忙以頭觸地,急聲辯駁:
“微臣冤枉!陛下明鑒,微臣雖然與溫禦史不合,可微臣向來遵從律法,絕不敢......”
“絕不敢?!”泰寧帝咬牙切齒地打斷他,“溫實甫身上插著的,分明就是兵部專製僅供戍邊軍專用的箭矢!朕還聽說令妻最善弓箭,怎麽,這會兒在朕麵前,你倒是敢做不敢當了?”
“又或者,朕要遣人將令妻送進刑部才能聽到真話?!”
麵對暴怒的泰寧帝又事關江氏,吳守忠的心思轉得極快,當機立斷選擇了先示弱:
“陛下見責,微臣不敢強辯,可微臣素來忠心耿耿,陛下至少聽微臣一言再做決斷。”
見泰寧帝冷冷地望著他並不作聲,吳守忠掛上滿臉的悲戚,哀聲道:
“微臣與溫禦史確有政見不合之時,可微臣從沒想過要害人性命,陛下!就算臣果真一時糊塗,又豈會蠢到指使自家夫人去射殺他人?再者。”
吳守忠急急喘了口氣後又道,“再者,溫禦史已然請旨致仕,殺了他對微臣有何好處?滿朝皆知臣與溫家不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不是臣的為人,懇請陛下三思!”
泰寧帝似是有些鬆動,卻依舊寒著臉道:
“溫實甫因何致仕,吳卿應該最清楚才是。”
吳守忠垂下眼簾,“不敢欺瞞陛下,微臣有錯,但溫禦史致仕,實則是為了保全其長子。”
“怎麽說?”泰寧帝收起氣勢,慢慢轉身坐迴了上首。
“溫從伯......呃。”吳守忠噎了一瞬,見泰寧帝的臉色又有降溫的趨勢,立刻撇開顧忌麻溜地說道:
“就是溫家大郎,他品行不端,常年欺壓弟媳肖氏,肖氏不得溫三的喜愛,被欺辱了也不敢聲張,隻能極力忍耐,臣偶然得知此事,不忿於溫大所為,便暗中提醒溫禦史教子當嚴,溫家三兄弟個個不成器,身為父親應負罪責,大約是......是溫禦史為臣的話所羞愧,這才自請致仕,借以自罰吧。”
泰寧帝:......
什麽叫舌燦蓮花,什麽叫顛倒黑白,朕今日算是見識到了。
“即便如此,吳卿也是最具嫌疑之人,先幽閉在府吧,果真清白,朕自會讓大理寺查清,然後以告天下。”
對此吳守忠也沒有二話,唯有領命。
另一邊,得知有人敲響登聞鼓,狀告吳守忠是殺害溫禦史的主謀,吳老夫人哪裏還坐得住,當下也顧不得宵禁,帶著三品淑人的頭冠,氣勢洶洶地帶著江氏一道出了門。
要問一行人要去哪兒,自是去尋那誣告之人!
她倒要好好問問,那廖氏憑什麽朝她們吳府潑這樣大的一盆髒水!
馬車裏,吳三娘百思不得其解,撩開簾子問裴信:
“驗屍記錄倒是詳細,隻是我有一點不解,朱十一娘的胃裏,為何會有極少的碎紙屑?”
裴信的思緒轉得極快,有些不確定地答道:
“或許是在孟府赴宴時誤食了包點心的油紙?”
吳三娘想了想,又問:“阿佩的書信還沒到?”
“還沒。”裴信望向那雙透著疑惑的琥珀明眸,輕聲安慰道,“三娘子莫急,既然嶽,呃……吳尚書說無妨,想來京城還不算亂了套,事關朱府,朱相也不會輕輕揭過。”
吳三娘知道便是想深究也無法,隻能順著他的意思點點頭,折迴馬車裏閉目休養。
為了早日將物資送到,這七日是一刻不歇地前行。
正當吳三娘隨著馬車的搖晃昏昏欲睡時,郭言的密信到了。
吳三娘聽到那個郭字,立刻警覺地睜開雙眸,隔著簾子問道:
“是七爺出事了?”
裴信聽出她聲音中的急切,壓下憤怒,冷冷道:
“沒,是......金翼公主。”
“她?”吳三娘蹙眉,“她出了何事?”
裴信說不出口,便將信從窗口遞了進去。
信上不過寥寥幾句話,吳三娘飛快地看完,直氣得臉色鐵青:
“得寸進尺的賤人,野心不小。”
裴信如何不惱,見她氣成這樣,剛要安慰,就聽到她的聲音似是比外頭的天氣還要冷:
“她既然給臉不要臉,那咱們就揭了她的臉皮,叫她打的如意算盤落空!”
“三娘子預備如何?”
“傳令給胡大掌櫃,叫她想法子把金翼公主有孕的事兒透露給四皇子妃衛氏。”
衛氏的善妒,吳三娘利用起來毫不手軟,隨後又喊了一聲月圓。
“傳信給我母親,請她將這件事告訴長公主殿下,想來殿下應當有法子叫六爺知道。”
望著主子意有所指的眼神,月圓意會,縱身一躍跳下馬車後很快消失不見。
裴信聽她提起六皇子,湊上前低聲道:
“三娘子這是篤定了金......她腹中的孩子是老四的?”
裴信極不想提起金翼公主的大名,吳三娘當然明白。
“大概率是。”吳三娘的話沒說太滿,“七爺現在勢弱,借力打力,順便也看一看咱們這位六爺的手腕。”
“能毀了老四的名聲,老六一定樂意得很。”裴信想了想,旋即補充道,“我會跟阿佩知會一聲,讓她給姑祖母帶個話,這樣的熱鬧,想來曲家應該很願意插上一腳才是。”
吳三娘瞬間明白了他的意思,兩人相視一笑,默契非常。
此時的兩人還不知道,比他們晚幾日踏上同樣離京之途的溫禦史,在京郊密林中被人一箭釘在了樹上。
溫禦史之妻廖氏不顧年邁,連夜登上城樓敲響了登聞鼓,沉睡的京城驟然被驚醒,陷入一片嘩然。
月上中天,泰寧帝按著額角在禦書房裏走來走去,看起來憤怒又煩躁。
吳守忠一臉怔忪地跪著,正暗自消化著泰寧帝的話。
“吳守忠!你跟朕說句實話,溫實甫,到底是不是你派人劫殺的?”泰寧帝臉色難看至極,一根顫抖的手指恨不能點到吳守忠臉上。
吳守忠忙以頭觸地,急聲辯駁:
“微臣冤枉!陛下明鑒,微臣雖然與溫禦史不合,可微臣向來遵從律法,絕不敢......”
“絕不敢?!”泰寧帝咬牙切齒地打斷他,“溫實甫身上插著的,分明就是兵部專製僅供戍邊軍專用的箭矢!朕還聽說令妻最善弓箭,怎麽,這會兒在朕麵前,你倒是敢做不敢當了?”
“又或者,朕要遣人將令妻送進刑部才能聽到真話?!”
麵對暴怒的泰寧帝又事關江氏,吳守忠的心思轉得極快,當機立斷選擇了先示弱:
“陛下見責,微臣不敢強辯,可微臣素來忠心耿耿,陛下至少聽微臣一言再做決斷。”
見泰寧帝冷冷地望著他並不作聲,吳守忠掛上滿臉的悲戚,哀聲道:
“微臣與溫禦史確有政見不合之時,可微臣從沒想過要害人性命,陛下!就算臣果真一時糊塗,又豈會蠢到指使自家夫人去射殺他人?再者。”
吳守忠急急喘了口氣後又道,“再者,溫禦史已然請旨致仕,殺了他對微臣有何好處?滿朝皆知臣與溫家不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不是臣的為人,懇請陛下三思!”
泰寧帝似是有些鬆動,卻依舊寒著臉道:
“溫實甫因何致仕,吳卿應該最清楚才是。”
吳守忠垂下眼簾,“不敢欺瞞陛下,微臣有錯,但溫禦史致仕,實則是為了保全其長子。”
“怎麽說?”泰寧帝收起氣勢,慢慢轉身坐迴了上首。
“溫從伯......呃。”吳守忠噎了一瞬,見泰寧帝的臉色又有降溫的趨勢,立刻撇開顧忌麻溜地說道:
“就是溫家大郎,他品行不端,常年欺壓弟媳肖氏,肖氏不得溫三的喜愛,被欺辱了也不敢聲張,隻能極力忍耐,臣偶然得知此事,不忿於溫大所為,便暗中提醒溫禦史教子當嚴,溫家三兄弟個個不成器,身為父親應負罪責,大約是......是溫禦史為臣的話所羞愧,這才自請致仕,借以自罰吧。”
泰寧帝:......
什麽叫舌燦蓮花,什麽叫顛倒黑白,朕今日算是見識到了。
“即便如此,吳卿也是最具嫌疑之人,先幽閉在府吧,果真清白,朕自會讓大理寺查清,然後以告天下。”
對此吳守忠也沒有二話,唯有領命。
另一邊,得知有人敲響登聞鼓,狀告吳守忠是殺害溫禦史的主謀,吳老夫人哪裏還坐得住,當下也顧不得宵禁,帶著三品淑人的頭冠,氣勢洶洶地帶著江氏一道出了門。
要問一行人要去哪兒,自是去尋那誣告之人!
她倒要好好問問,那廖氏憑什麽朝她們吳府潑這樣大的一盆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