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玩意兒是從哪裏傳來的?美洲?】


    【可惡,就算不為了紅薯、土豆,就為了辣椒,叫政哥打下那塊地宣稱個自古以來沒毛病!】


    1、「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諫逐客書》


    2、「海外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唐·白居易《長恨歌》


    第24章


    第 24 章


    「美洲?」


    這是始皇帝於江辭的心聲裏,再度聽到這樣一個名詞。


    這似乎是一處地界,一處遠在海外的、尚且不為當世人所知的地界。在這樣的地界中,有可以解決糧食問題的紅薯,有土豆,還有叫這後輩所念叨著的辣椒。


    嗯,這或許是一種食材。


    極美味的食材。


    印第安,殷地安。諧音也好,玩梗又或者具有著那所謂的理論依據也罷。很容易便叫這帝王想到殷商,想到那個被周所滅掉的王朝。


    彼此之間,又會有什麽關聯?


    有疑惑在心頭生出,而後被埋下。六合一統的帝王在這帝國權力的中心垂下了眼,目光之所指,心中長劍所見,早已經跨越了忙忙的山河,落向那一望無垠的、未曾有過多人所探尋的大海。


    擁明月之珠,有隨和之寶。


    背靠強秦坐擁天下,將六國的寶物與珍藏盡皆收錄到這鹹陽城中。


    舉天下之力而供養的帝王自然是不缺少眼界與見識的。


    但受限於時代,受限於所接觸和了解到的那些東西,甚至是受限於當前的技術。大秦之外,六國的領土之外,原本的百越之地與匈奴之外,似乎俱皆隻是荒原,是荒漠,是世界的盡頭。


    什麽是天下?


    四海之內便是天下。


    至於那四海之外,則是神秘的、是莫測的,是仙人所居。


    是凡人所不能至和不能及。


    即便是立下了前所未有功業的帝王,在此之前亦未曾想過將那海域征服。隻是因齊人徐市的巧妙言語,致使其出海為自己尋找仙藥。


    這是為了帝王的私慾,是為了帝王想要尋求長生想要獲得更久的夢想。


    隻是當眼前的迷霧被撥開,當那海外所擁有的種種在始皇帝的眼前透露出冰山一角之時,這帝王的野心與占有同樣因此而被點燃。而想要將那所有的一切,收歸到自己手中。


    不管是江辭心聲裏所言的扶桑,還是美洲。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從秦孝公採用商君之法開始,大秦所有的一切,便是為了天下一統、為了將所有的一切納在秦國的掌控之中而生。


    奮六世之餘烈,由歷代刻薄寡恩、具有虎狼之相、虎狼之心的秦王駕馭著這輛戰車向前,直至始皇帝一統六合。


    原本這輛戰車已經麵臨著轉型。


    隻是這麽一輛高速行駛的、行駛了數百年、幾代國君的車輛,想要在短時間內轉變軌道將六國徹底的壓服在身下,又談何容易?


    周共主天下八百載,至諸國之間分裂與征伐,有多少年?


    數百年。


    列國之間語言不同文字不同習俗不同,度量衡、車馬的軌道等各不相同。


    同一個文字可以有多種寫法,而同樣的一件計量工具,則有不同的規格及標準。


    更不必說,還有心念故土叫囂著復國的遺老遺少們,在虎視眈眈。


    這是來自外部的阻礙。


    而在這輛戰車的內部,同樣存在著諸多種種問題。首當其衝的,便是帶領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走向富強、走向強秦的製度,似乎走到了頂端。


    同樣走到了末路。


    古典軍國主義於此發展到了巔峰,但是當始皇帝登高望遠,於鹹陽宮的最高處極目四望。


    試問天下誰敵手?


    六國?百越?匈奴?


    這輛早已經跑出了慣性的戰車並不可以、更不可能因此而輕易的停下,要不然所等待的便是分崩離析、車毀人亡。


    至此時刻,至秦始皇三十五年,距離大秦一統天下僅僅隻過去了九年。


    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度量衡。


    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裏。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移民、擴邊、鑿通靈渠、修建阿房宮、驪山皇陵......


    天下在這帝王的掌控下不斷向前,沒有任何的、過多的休養生息。


    是這帝王不想要將這輛戰車停止,不想要使治下的黔首們朝有食、暮有所,再不需要有過多的奔波和勞累嗎?


    這帝王是獨夫,卻又不僅僅是獨夫,當他的目光超脫這個時代並且想要將心中的構想和藍圖為之而實現之時,所為的並不僅僅是自身的統治。是個人的興衰榮辱,以及那家天下。


    要不然他大可以遵從古老的分封製度,將王子皇孫們分封出去,同六國的貴族相妥協。


    隻是一往無前的帝王恰如同那不斷向前的戰車一般,並不願意因此而妥協。於是最終,這輛戰車在始皇帝死去後不久分崩離析墜落深淵。


    這是原本的軌跡,亦是這帝王從那後輩到的心聲中所窺見和猜測到的未來。


    但當江辭出現的那一刻,一切卻又生出了改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歷史同人] 編造心聲,從秦皇漢武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故國有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故國有虞並收藏[綜歷史同人] 編造心聲,從秦皇漢武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