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綜歷史同人] 編造心聲,從秦皇漢武開始 作者:故國有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或者,讓朕想想,有沒有什麽簡單方便易操作,並且拿出來可以震驚世人的?】
【劇透是不可能劇透的,朕總不能高唿祖龍死而地分,又或者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啥的。所以實在不行,要不咱幹迴老本行?】
第19章
第 19 章
祖,始也;龍,人君像。
縱使再如何的自欺欺人,又或者想要再做出其他的解釋,但結合這後輩此前的心聲,江辭口中的祖龍,當應該是自己無疑。
至於祖龍死而地分,還有那秦失其鹿。
「鹿啊。」
鹿同祿,是功名利祿的祿,但更是天祿的祿,是指天下。
「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
早在薑太公的《六韜》中,便曾以鹿而指代天下。
以指尖摩挲過掌中的竹簡,雄韜偉略分明是立下了前無古人功業的帝王的聲音在這寂寂的宮室間迴響,並不曾帶有任何的波瀾。隻是始皇帝的目光與神情間,俱是一派冷漠和寒涼。
幾乎足以凍絕一切的冷漠和寒涼。
雙目之中似是蘊著冰,卻又似是淬著火。
恰似是那壓抑著的、一觸即發的火山與岩漿一般,帶著足以將一切摧毀的能量。
足以叫人心驚膽戰,諾諾不敢言。
即使那侍奉的宮人並不在殿內,但縱使是隔著門窗,侍奉與守候在外的趙高等,亦察覺到了這位皇帝陛下的不同尋常。
又或者說近身侍奉如趙高,本就是率先感到不對且心煩意亂之輩。
隻是那陰溝裏的老鼠,縱使再如何的陰險狡詐,擅長於隱忍。在皇帝陛下尚未曾露出任何虛弱,壓在頭頂的大山以及那拴在自己脖子上的繩索未曾有任何鬆懈之際,趙高所能夠做的,唯有順服與等待。
等待那不知何所起的不詳的預感落下,等待帝王的長劍舉起,對著自己做出宣判。
隻是——
雙眼微眯,看著這秦王宮中的夜色,繼而將目光似有還無的落在安置了諸公子們的偏殿之內。趙高迴憶過素日以來的種種,卻又是強行放下心來,將心中的那份不安壓下和驅逐。
這位皇帝陛下並不是一個不講道理與聽不下意見的,殘忍和嗜殺之輩。
即便這似乎同外界所傳言的並不相符。
更不必說皇帝陛下足夠惜才。
至於趙高,趙高若當真隻有阿諛媚上這麽一個優點,又何以能夠入得了始皇帝的眼?
這位中車府令並不僅僅隻是後世人所熟知的野心家和陰謀家,同時更是一個法學家,一個書法家。
同世人印象裏的奸逆小人,其實並不完全相同。
當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趙高覺得自己應該推動些什麽、做出些什麽,展現出自己的價值。
叫那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認識到,一個活著的、忠心於帝王的趙高,要遠遠較之以死去的趙高更有意義和價值。
隻有這一點,方才是趙高所能夠在這秦王宮中出頭,並且於君王麵前保持恩寵的不二法門。
然後自然而然的,趙高忽然便想到了那個此前全然沒有任何露麵苗頭的,引起了君王注意的、叫江辭的人。
不過是一個將要被活埋的騙子而已,又何以能夠引起皇帝陛下的注意,甚至是特意的做出安排?
莫名的、直覺的,趙高便覺得問題有可能出現在這叫江辭的人物身上。
然後趙高似乎遇到了同廷尉姚賈一樣的困境和難題。
那便是想破頭顱都想不清楚,在那黑冰台牢獄中的江辭,究竟是如何上達天聽,引起皇帝陛下的注意。
隻是姚賈選擇將那疑惑放下,依循著帝王的意而行,而趙高則將那疑惑埋藏在心裏,想要找出答案。
這很重要。
至少對趙高而言,似乎很重要,極重要。
即便趙高並不清楚,始皇帝為何會不是像赦免小吏程邈一般,大張旗鼓的將那叫江辭的赦免,並且授予官職。
還是說這叫江辭的所立下的功勞,又或者說所掌握的能力與技能,其實是不可以被公布?
在揣摩帝王的心意上顯得尤為積極,並且似乎是在同空氣鬥智鬥勇的中車府令倒吸一口涼氣。對那叫江辭的更加好奇之餘,隻覺得那本就偉岸的皇帝陛下的身影顯得愈發的偉岸。
淵深莫測,不可戰勝。
自是不知曉,始皇帝隻是單純的不想將底牌過早的揭曉,引起那後輩及其背後係統的警惕。
縱使那叫江辭的後輩,以及那所謂的係統,似乎都並不怎麽靠譜。
但就某些方麵而言,候生、盧生這樣的騙子、方士尚且可以取信那求仙訪道妄圖求長生的帝王。麵對著切切實實可以聽到的心聲以及係統那似乎是不靠譜的、卻又分明是帶著神異的入夢手段,始皇帝又怎會選擇輕易地將其放過?
但凡有一線的可能,始皇帝都不會認命和放棄。
隻是江辭與係統的來歷若是真,那麽一個來自於兩千多年後的後輩人,但凡有那麽一點點多餘的、不一樣的心思,那麽很可能便會對現世的種種產生不一樣的英雄。
而這後輩人的來歷若是假,那麽便意味著有什麽不一樣的、為君王所不知曉的手段叫其所掌控。
不管是怎樣的答案與結果,顯然都非是始皇帝所想要。
【劇透是不可能劇透的,朕總不能高唿祖龍死而地分,又或者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啥的。所以實在不行,要不咱幹迴老本行?】
第19章
第 19 章
祖,始也;龍,人君像。
縱使再如何的自欺欺人,又或者想要再做出其他的解釋,但結合這後輩此前的心聲,江辭口中的祖龍,當應該是自己無疑。
至於祖龍死而地分,還有那秦失其鹿。
「鹿啊。」
鹿同祿,是功名利祿的祿,但更是天祿的祿,是指天下。
「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
早在薑太公的《六韜》中,便曾以鹿而指代天下。
以指尖摩挲過掌中的竹簡,雄韜偉略分明是立下了前無古人功業的帝王的聲音在這寂寂的宮室間迴響,並不曾帶有任何的波瀾。隻是始皇帝的目光與神情間,俱是一派冷漠和寒涼。
幾乎足以凍絕一切的冷漠和寒涼。
雙目之中似是蘊著冰,卻又似是淬著火。
恰似是那壓抑著的、一觸即發的火山與岩漿一般,帶著足以將一切摧毀的能量。
足以叫人心驚膽戰,諾諾不敢言。
即使那侍奉的宮人並不在殿內,但縱使是隔著門窗,侍奉與守候在外的趙高等,亦察覺到了這位皇帝陛下的不同尋常。
又或者說近身侍奉如趙高,本就是率先感到不對且心煩意亂之輩。
隻是那陰溝裏的老鼠,縱使再如何的陰險狡詐,擅長於隱忍。在皇帝陛下尚未曾露出任何虛弱,壓在頭頂的大山以及那拴在自己脖子上的繩索未曾有任何鬆懈之際,趙高所能夠做的,唯有順服與等待。
等待那不知何所起的不詳的預感落下,等待帝王的長劍舉起,對著自己做出宣判。
隻是——
雙眼微眯,看著這秦王宮中的夜色,繼而將目光似有還無的落在安置了諸公子們的偏殿之內。趙高迴憶過素日以來的種種,卻又是強行放下心來,將心中的那份不安壓下和驅逐。
這位皇帝陛下並不是一個不講道理與聽不下意見的,殘忍和嗜殺之輩。
即便這似乎同外界所傳言的並不相符。
更不必說皇帝陛下足夠惜才。
至於趙高,趙高若當真隻有阿諛媚上這麽一個優點,又何以能夠入得了始皇帝的眼?
這位中車府令並不僅僅隻是後世人所熟知的野心家和陰謀家,同時更是一個法學家,一個書法家。
同世人印象裏的奸逆小人,其實並不完全相同。
當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趙高覺得自己應該推動些什麽、做出些什麽,展現出自己的價值。
叫那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認識到,一個活著的、忠心於帝王的趙高,要遠遠較之以死去的趙高更有意義和價值。
隻有這一點,方才是趙高所能夠在這秦王宮中出頭,並且於君王麵前保持恩寵的不二法門。
然後自然而然的,趙高忽然便想到了那個此前全然沒有任何露麵苗頭的,引起了君王注意的、叫江辭的人。
不過是一個將要被活埋的騙子而已,又何以能夠引起皇帝陛下的注意,甚至是特意的做出安排?
莫名的、直覺的,趙高便覺得問題有可能出現在這叫江辭的人物身上。
然後趙高似乎遇到了同廷尉姚賈一樣的困境和難題。
那便是想破頭顱都想不清楚,在那黑冰台牢獄中的江辭,究竟是如何上達天聽,引起皇帝陛下的注意。
隻是姚賈選擇將那疑惑放下,依循著帝王的意而行,而趙高則將那疑惑埋藏在心裏,想要找出答案。
這很重要。
至少對趙高而言,似乎很重要,極重要。
即便趙高並不清楚,始皇帝為何會不是像赦免小吏程邈一般,大張旗鼓的將那叫江辭的赦免,並且授予官職。
還是說這叫江辭的所立下的功勞,又或者說所掌握的能力與技能,其實是不可以被公布?
在揣摩帝王的心意上顯得尤為積極,並且似乎是在同空氣鬥智鬥勇的中車府令倒吸一口涼氣。對那叫江辭的更加好奇之餘,隻覺得那本就偉岸的皇帝陛下的身影顯得愈發的偉岸。
淵深莫測,不可戰勝。
自是不知曉,始皇帝隻是單純的不想將底牌過早的揭曉,引起那後輩及其背後係統的警惕。
縱使那叫江辭的後輩,以及那所謂的係統,似乎都並不怎麽靠譜。
但就某些方麵而言,候生、盧生這樣的騙子、方士尚且可以取信那求仙訪道妄圖求長生的帝王。麵對著切切實實可以聽到的心聲以及係統那似乎是不靠譜的、卻又分明是帶著神異的入夢手段,始皇帝又怎會選擇輕易地將其放過?
但凡有一線的可能,始皇帝都不會認命和放棄。
隻是江辭與係統的來歷若是真,那麽一個來自於兩千多年後的後輩人,但凡有那麽一點點多餘的、不一樣的心思,那麽很可能便會對現世的種種產生不一樣的英雄。
而這後輩人的來歷若是假,那麽便意味著有什麽不一樣的、為君王所不知曉的手段叫其所掌控。
不管是怎樣的答案與結果,顯然都非是始皇帝所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