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p
“原來是刻章用的陰文陽文!”/p
這個沈見還是知道的,雕刻印章的時候有的刻字凸起,有的刻字凹下,分稱為陽文陰文。這些金符的變化便按此道,重新生成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篇文章。/p
沈見管它怎麽變,反正都不認識,祭出翻譯大法看去,新版這篇叫做《本經陽符七術》,和原版隻差一個字,連章節都一樣,也分盛神、養誌、實意、分威、散勢、轉圓、損悅七章,但內容完全不同。/p
《本經陰符七術》講的是語言交流、處事謀略的技巧,《本經陽符七術》講的卻是修身煉體、修神煉氣的法門。/p
陰符的經義雖然高深卻不難懂,陽符的經義可就真是天書了。/p
沈見沒有一點兒基礎,但他有逆天作弊神技在手,硬生生將經義化作意念刻入腦海。待翻譯到第五術鷙鳥散勢法,陽符經義的轉化已經非常吃力。/p
散勢法講求修煉自身的一種“勢”,對敵時將“勢”散出體外,攻守隨心,用來追蹤查探亦可見微知著,妙用無窮。/p
沈見心想這哪止是武林秘籍,這不神仙打架嗎?還真是天書啊!/p
到了第六術猛獸轉圓法,沈見已經翻譯不下去了,不是因為神技出了問題,而是陽符的經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修煉過程,每一章都是後一章的基礎,他能一口氣看到第五術,已是極為不易。/p
沈見也知道修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打算再粗略看看天書還有什麽好東西,就從陽符第一篇開始練。/p
心隨意動,這次陽符沒再變成陰符,隻是重新轉圜流動,組合成一篇新的文章,字變沒變沈見不知道,但心念神技還是好用的,翻譯過來前幾個字是“道可道,非常道”。/p
這一句沈見就太熟悉了,小時候老王頭教過他們中醫,順帶用拐杖說服他們學習《道德經》,孤兒院小夥伴們大多都會背。沈見腦袋不好使,隻會第一句,不過這天書上的《道德經》幾千字看下來,好像還有些印象,似乎和以前學過的一樣。/p
沈見沒覺得有什麽神奇之處,認為《道德經》和《本經陰符七術》一樣,都是正常普通的作文,便想接著往下翻。/p
這一次陽符不再那麽靈動,沈見費了半天勁,隻有幾個陽符凹凸變幻,生成陰文重新排列在文首處:“道為背,德為鋒……”/p
剩下的沈見怎麽也翻譯不出來,這幾個字瞬間就將他心力消耗一空,心髒猶如被大錘猛地砸個結實,“哇”的一聲噴出半口血來。/p
“我擦!”沈見抹了抹嘴角鮮血,琢磨著先得把陽符七術學成,才有辦法看道德經的另一麵。/p
陽符七術講求煉神淬體,煉體盛神,體神相宜,方成大道。他現在神念有金符加持,強大無比,而體質強度卻和普通人一樣,無法過度承載神念的消耗。/p
“看來現在這副小身板隻能學到這了。”/p
他現在算是初窺門徑,也不貪多,《本經陽符七術》學到了第五術,估計對付暴民是夠用了,安全感大大提升,不禁開心起來。/p
從冥想中睜開眼,天已放光,這一通內視不覺時間流逝,實則用了一夜。/p
沈見精神奕奕絲毫不覺疲累,想是修習了陽符七術,神念強大的緣故。看到小女孩還在發呆,竟也是一夜未眠。/p
沈見好奇問道:“你不困嗎?不用睡覺嗎?”/p
小女孩轉過頭,目光茫然沒有焦距,沈見似有所悟,小心翼翼問道:“你……是不是傻子?”/p
小女孩呆呆的看著他,像看一個傻子。/p
“那你叫什麽名字?”/p
小女孩依舊茫然不吱聲,沈見想到孤兒院也有智障的弟弟妹妹,不由得憐心大起,歎道:“再傻也不能沒名字啊,太可憐了……”/p
“我給你取一個吧?”/p
“黑乎乎的,叫小黑?不好聽。”/p
“金符,嗯,小金?也不太好。”/p
“小符?也不對。”/p
“金鶴,小鶴……”/p
“哎?小鶴還不錯噢,就叫小鶴吧?”/p
“小鶴啊,你還渴不?”/p
“……”/p
天色大亮,沈見推門而出,發現茅草棚下大長老和灰杖中年早已靜候多時。/p
大長老還體貼的帶了兩套衣物,雖是粗布麻衣,但幹淨完好,令沈見好感倍增。/p
大長老語氣恭敬道:“貴客昨晚安歇得可好?”/p
沈見心說陽符七術都學完五術了,當然好得很。/p
他暗中用陽符觀察兩人,還真瞧不出一點兒惡意,於是徹底放心了,大咧咧地道:“進來說吧。”/p
雙方跪地而坐,大長老問道:“不知兩位如何稱唿?”/p
“我叫沈見,這我老妹兒,我倆從家鄉出來碰到點意外,就到這兒了。”沈見瞥了大長老一眼,“雖然記不住很多事情,不過……大長老的骨飾靈氣快要散盡,我也許幫得上忙。”/p
大長老昏黃的兩眼猛的爆出精光,毫不猶豫說道:“貴客若能相助,便是我驪山的大恩人,大貴人!”/p
灰杖中年聽他提到骨飾靈氣,也欣喜道:“貴客果然能知常人所不知!”/p
沈見裝模作樣沉吟一番,說道:“我得找找症結所在,你們仔細說說,越詳細越好。”/p
大長老摘下骨飾,正色道:“先師賜我靈器,逢大祭而禮,如今已過百年,早已不堪重用。近十年來我族災禍不斷,福澤大不如前……”倆人你一言我一語,就這麽被沈見套出了大概實情。/p
這裏確實是驪山,屬終南山的一部分。/p
這個部落號稱驪山族,自古被大周天子分封在此鎮守西南的陸渾戎人,陸渾戎武力強大驪山族抵禦不住,後來便舉族遷至深山,按大長老的記憶,從他懂事開始,就與世隔絕在此地封山而居。/p
沈見隱隱有不好的預感,卻沒敢出聲打斷。/p
大長老名叫肥利,是他師傅從北狄撿來的孤兒,從小撫養長大繼承衣缽。/p
灰杖中年是大長老的弟子,也是族中的太士。太士是一個記言的官職,負責記錄執行長老的各項命令,相當於大長老的助手。/p
驪山族人大部分都沒有名字,灰杖中年取大周子民的周字,又因使用木杖,便叫周木。/p
而大長老的名字是他師傅定下的,為什麽叫肥利隻有他過世的師傅才知道。/p
/p
</p>
/p
“原來是刻章用的陰文陽文!”/p
這個沈見還是知道的,雕刻印章的時候有的刻字凸起,有的刻字凹下,分稱為陽文陰文。這些金符的變化便按此道,重新生成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篇文章。/p
沈見管它怎麽變,反正都不認識,祭出翻譯大法看去,新版這篇叫做《本經陽符七術》,和原版隻差一個字,連章節都一樣,也分盛神、養誌、實意、分威、散勢、轉圓、損悅七章,但內容完全不同。/p
《本經陰符七術》講的是語言交流、處事謀略的技巧,《本經陽符七術》講的卻是修身煉體、修神煉氣的法門。/p
陰符的經義雖然高深卻不難懂,陽符的經義可就真是天書了。/p
沈見沒有一點兒基礎,但他有逆天作弊神技在手,硬生生將經義化作意念刻入腦海。待翻譯到第五術鷙鳥散勢法,陽符經義的轉化已經非常吃力。/p
散勢法講求修煉自身的一種“勢”,對敵時將“勢”散出體外,攻守隨心,用來追蹤查探亦可見微知著,妙用無窮。/p
沈見心想這哪止是武林秘籍,這不神仙打架嗎?還真是天書啊!/p
到了第六術猛獸轉圓法,沈見已經翻譯不下去了,不是因為神技出了問題,而是陽符的經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修煉過程,每一章都是後一章的基礎,他能一口氣看到第五術,已是極為不易。/p
沈見也知道修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打算再粗略看看天書還有什麽好東西,就從陽符第一篇開始練。/p
心隨意動,這次陽符沒再變成陰符,隻是重新轉圜流動,組合成一篇新的文章,字變沒變沈見不知道,但心念神技還是好用的,翻譯過來前幾個字是“道可道,非常道”。/p
這一句沈見就太熟悉了,小時候老王頭教過他們中醫,順帶用拐杖說服他們學習《道德經》,孤兒院小夥伴們大多都會背。沈見腦袋不好使,隻會第一句,不過這天書上的《道德經》幾千字看下來,好像還有些印象,似乎和以前學過的一樣。/p
沈見沒覺得有什麽神奇之處,認為《道德經》和《本經陰符七術》一樣,都是正常普通的作文,便想接著往下翻。/p
這一次陽符不再那麽靈動,沈見費了半天勁,隻有幾個陽符凹凸變幻,生成陰文重新排列在文首處:“道為背,德為鋒……”/p
剩下的沈見怎麽也翻譯不出來,這幾個字瞬間就將他心力消耗一空,心髒猶如被大錘猛地砸個結實,“哇”的一聲噴出半口血來。/p
“我擦!”沈見抹了抹嘴角鮮血,琢磨著先得把陽符七術學成,才有辦法看道德經的另一麵。/p
陽符七術講求煉神淬體,煉體盛神,體神相宜,方成大道。他現在神念有金符加持,強大無比,而體質強度卻和普通人一樣,無法過度承載神念的消耗。/p
“看來現在這副小身板隻能學到這了。”/p
他現在算是初窺門徑,也不貪多,《本經陽符七術》學到了第五術,估計對付暴民是夠用了,安全感大大提升,不禁開心起來。/p
從冥想中睜開眼,天已放光,這一通內視不覺時間流逝,實則用了一夜。/p
沈見精神奕奕絲毫不覺疲累,想是修習了陽符七術,神念強大的緣故。看到小女孩還在發呆,竟也是一夜未眠。/p
沈見好奇問道:“你不困嗎?不用睡覺嗎?”/p
小女孩轉過頭,目光茫然沒有焦距,沈見似有所悟,小心翼翼問道:“你……是不是傻子?”/p
小女孩呆呆的看著他,像看一個傻子。/p
“那你叫什麽名字?”/p
小女孩依舊茫然不吱聲,沈見想到孤兒院也有智障的弟弟妹妹,不由得憐心大起,歎道:“再傻也不能沒名字啊,太可憐了……”/p
“我給你取一個吧?”/p
“黑乎乎的,叫小黑?不好聽。”/p
“金符,嗯,小金?也不太好。”/p
“小符?也不對。”/p
“金鶴,小鶴……”/p
“哎?小鶴還不錯噢,就叫小鶴吧?”/p
“小鶴啊,你還渴不?”/p
“……”/p
天色大亮,沈見推門而出,發現茅草棚下大長老和灰杖中年早已靜候多時。/p
大長老還體貼的帶了兩套衣物,雖是粗布麻衣,但幹淨完好,令沈見好感倍增。/p
大長老語氣恭敬道:“貴客昨晚安歇得可好?”/p
沈見心說陽符七術都學完五術了,當然好得很。/p
他暗中用陽符觀察兩人,還真瞧不出一點兒惡意,於是徹底放心了,大咧咧地道:“進來說吧。”/p
雙方跪地而坐,大長老問道:“不知兩位如何稱唿?”/p
“我叫沈見,這我老妹兒,我倆從家鄉出來碰到點意外,就到這兒了。”沈見瞥了大長老一眼,“雖然記不住很多事情,不過……大長老的骨飾靈氣快要散盡,我也許幫得上忙。”/p
大長老昏黃的兩眼猛的爆出精光,毫不猶豫說道:“貴客若能相助,便是我驪山的大恩人,大貴人!”/p
灰杖中年聽他提到骨飾靈氣,也欣喜道:“貴客果然能知常人所不知!”/p
沈見裝模作樣沉吟一番,說道:“我得找找症結所在,你們仔細說說,越詳細越好。”/p
大長老摘下骨飾,正色道:“先師賜我靈器,逢大祭而禮,如今已過百年,早已不堪重用。近十年來我族災禍不斷,福澤大不如前……”倆人你一言我一語,就這麽被沈見套出了大概實情。/p
這裏確實是驪山,屬終南山的一部分。/p
這個部落號稱驪山族,自古被大周天子分封在此鎮守西南的陸渾戎人,陸渾戎武力強大驪山族抵禦不住,後來便舉族遷至深山,按大長老的記憶,從他懂事開始,就與世隔絕在此地封山而居。/p
沈見隱隱有不好的預感,卻沒敢出聲打斷。/p
大長老名叫肥利,是他師傅從北狄撿來的孤兒,從小撫養長大繼承衣缽。/p
灰杖中年是大長老的弟子,也是族中的太士。太士是一個記言的官職,負責記錄執行長老的各項命令,相當於大長老的助手。/p
驪山族人大部分都沒有名字,灰杖中年取大周子民的周字,又因使用木杖,便叫周木。/p
而大長老的名字是他師傅定下的,為什麽叫肥利隻有他過世的師傅才知道。/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