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大明官場,終於傳來一個好消息:太後恩旨,要給官員們發獎金啦,按《明報》上的宣傳,這不叫獎金,叫“養廉銀”。


    京官們本來以為,年底前,完成了今年的總結,明年的預算,就可以安心等待過年了,誰知一份關係到錢包的“養廉銀”,又讓大家如打了雞血一樣,四下裏忙碌起來。


    各部堂官們首先行動起來,他們召集手下,反複研讀那份關於《養廉銀實施細則》,試圖從字裏行間揣摩出聖意所向,以便為自己的部門爭取到更多的份額。


    首先,養廉銀的來源,細則上說了,來自於戶部、工部下屬的中央企業的收入,如網絡遍布全國的官店、沿海各地的海產品加工廠、工部新開的礦場、鋼鐵廠,每月的利潤,要拿一部分出來,用作養廉銀。


    其次,養謙銀有高有低,可達官員奉銀的十到百倍不等。一品官職,其養廉銀可達一萬三千兩至二萬兩;二品,則為一萬兩至一萬五千兩;三品為五千兩至九千兩;四品為三千兩至八千四百四十四兩……


    五品六品為兩千兩到七千兩;七品以下官員,每月領雙俸,養廉銀為一千到三千兩。


    實在是因為,大明官員的工資太低,張薔這個魂穿而來的現代人,早就看不過眼了,借著經濟情況好轉,給官員們漲點工資。


    各部門的動作相當快,趕在臘月二十前,提交了京官裏,夠資格發放養廉銀的官員名單,外地的官員,將延遲到年後評選,然後再發放。


    張薔在臘月二十這天,召集顧問小組開會,當場敲定了這份名單,下旨要戶部,趕在臘月二十三放年假前,將京官們的養廉銀發下去。


    太上皇的國孝服完,讓大家開開心心過個好年。


    都察院的閻剛峰,上次因為沒有彈劾太後,開官店與民爭利,沒有得到陝西賑災的機會,見賑災迴來的同事,個個得到重用,還發了一大筆獎金,他後悔死了。


    於是去年和今年,他瞪著眼睛,專挑太後的錯處來彈劾,連太後對福王動手,他也彈劾太後不念親情……然並卵,他並沒有得到賑災的機會。


    陰差陽錯,他的任務完成得很好,超額完成了彈章數量,比都察院裏其他人都多,年終評比,他成了都察院的先進,有資格領取養廉銀。


    臘月二十三這天,都察院開會,都禦史畢自嚴,親自頒獎,每位獲獎者,除了一幅蓋著天子印璽的獎狀外,還有一個大紅錦緞做成的福袋,裏麵裝著養廉銀。


    閻剛峰和其他三位中獎者,在同僚們羨慕的目光中,將福袋放進懷裏,再衝著乾清宮方向,誠心誠意地磕頭謝恩,感謝太後的恩典。


    下值後,閻剛峰謝絕了同事們宴飲的邀請,以前他沒錢請人,所以從不參加同事間的宴飲,一下值,他就要趕迴家,操起讀書時候的舊業,為書店抄書,換銀子養活一大家人。


    冬天裏,朝廷開了粥廠,他又多了一個去處,每日裏下值後,先到粥廠領粥,吃飽後再迴家抄書。


    迴到公廳,趁著四下裏無人,他掏出福袋,從裏麵掏出幾張建設銀行的銀票,仔細一數,居然有六百兩之多!


    饒是他心性沉穩,也忍不住雙手顫抖起來,他活了三十幾歲,從沒有擁有過這麽多錢……


    他心情複雜地將銀票放迴福袋,再將福袋放進懷裏,用手按了按,覺得放穩了,才放下心來。


    臨出門,他習慣性地拿起,藏在桌子下麵的大陶碗,要去城外領粥,想了想,又放迴去,轉身要走,按按胸口的福袋,猶豫了一會兒,自嘲地一笑:“罷了,早點迴家,讓妻兒高興高興吧。”


    剛要走出公廳,見另一位同僚腋下夾著包袱皮,裏麵包著他的官服……一隻手拿著陶碗往外走。


    閻剛峰猛地退了迴來,想起從同事那裏聽來的話,這位每日裏,也到城外喝粥的同僚,老家的父親是大地主,家裏有上萬畝的土地,還開著買賣。


    人家這麽有錢,還到城外領粥,他才得了六百兩,就忘掉了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真真是不該啊。


    於是他轉身,拿起大陶碗,繼續去領粥。


    等他在城外喝完粥,慣例端著餘下的一半粥,往家裏走,他買不起房,在城東思誠坊租了座一進小院,三間正房,左右各一間廂房,住著一家大小七口人。


    進到院門,先將陶碗放進廚房,妻子正在洗涮,見他端著半碗粥進來,埋怨道:“不是讓你端迴來,咱們倆換一換麽?”


    家裏的飯食,也好不到哪裏去,煮粥的時候,也經常摻“魚粉”,有時候煮的粥,還沒有他端迴來的粥稠呢。


    隻是家裏的飯食,多少有點蘿卜白菜。


    閻剛峰放下碗,對妻子笑道:“今兒得太後恩典,發了養廉銀,趕明兒,你和阿娘商量著,辦點年貨,再給每人做一身新衣裳過年。”


    說著,從懷裏掏出那個福袋,捧到妻子麵前:“你猜,發了多少銀子?”


    閻妻見他高興,不忍心掃他的興,在圍裙上擦幹手,雙手接過福袋,小心翼翼地打開,邊猜道:“一百兩?”


    “少了,再猜……”


    閻妻來不及再猜,就打開了福袋,拿出裏麵的銀票,數了數,頓時驚呆了,也跟閻剛峰一樣,雙手抖得不成樣子。


    “小心,別弄壞了,”閻剛峰忙接過銀票,小心地放進福袋,拉著妻子的手,“走,迴阿娘去。”


    夫妻倆正要往外走,閻剛峰又轉身迴來,拿一隻鍋蓋,蓋住那碗粥,叮囑道:“蓋嚴實點,別讓鄰居那隻花貓來糟踐了。”


    ……………………………………


    “什麽,閻剛峰每日裏還去城外領粥?”張薔捏著手裏的匯報材料,哭笑不得。


    “是的,不止是閻禦史,還有好幾位領了養廉銀的京官,每日裏照常去領粥。”法容也搖頭,“不知道他們是如何想的。”


    看來,免費的東西,哪怕是坨狗屎,它也是香的。


    除了發放養廉銀,城投集團還出錢,購買了大批的米麵糧油,給家境貧困,又沒有評上先進的中下層京官,送了一次溫暖。


    有了城投集團帶頭,張泉的皇店,錢陞的蘇鬆商會,甚至來京送年禮的喻致和,也紛紛捐錢,從左右兩翼蒙古,買來大批的牛羊肉,贈送給七品以下的低層官員,和持有紅色糧票的貧困百姓。


    大年三十,京城無論官員,還是百姓家庭,都能吃上一頓帶肉餡的餃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