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坊長苦笑著說:“迴大人,這些人家裏早已經揭不開鍋,靠每日裏到粥廠領兩碗稀粥度日,他們在家裏待不住,這不,眼看過了午時,人都急起來了。”
李府尹迴頭瞪了兩位縣令一眼,嚇得兩人縮著脖子,努力降低存在感,要是他們早一點到府衙,工作組就能早一點出門,早點把糧票發下去,也不至於發生災民堵門的事件。
群情激奮,容不得多想,李府尹帶著工作組成員來到坊門口,兩位值勤的錦衣衛抬來一張官帽椅,李府尹直接站到了椅子上。
五十多歲的老頭,在椅子上站得穩穩的,提氣開聲道:“各位街坊,今日留大家在家裏,是紫禁城裏的皇帝陛下,要給大家發糧食了……”
在他站上椅子的時候,人群就靜了下來,現在,聽說要發糧食,人群嘩地一下子哄鬧起來,紛紛往工作組身後,幾旬衙役手上的箱子望過去,忍不住嘀咕道:就兩個箱子,能裝幾鬥糧食?
秦坊長和幾位裏老衝到人群麵前,高聲罵道:“閉嘴,聽大老爺訓話!”
李若璉遞上兩遝糧票,李府尹舉著紅票說:“京城居民上百萬,為了讓大家盡快領到糧食,官府發放的這種票,叫糧票,各位街坊,拿著這種紅票,可以到任意一家糧店,領取票麵上的糧食……”
還有這樣的好事兒?有人不相信地問:“真的?拿著這票,就能領到糧食?”
另有人問:“不要錢?”
李府尹搖頭,揚著紅票說:“這種紅票,是發給無法做活計的老弱病殘,家裏無人做活計掙錢的街坊,這種紅票,免費派發……”
嘩,人群又驚叫開了,許多人舉手:“我……大老爺!我家,我家無人幹活掙錢!”
秦坊長扯著嗓子,大喊閉嘴。
李府尹衝叫囂的那人道:“本官看你,四十多歲,有手有腳,中氣挺足的嘛,為何不去工地上掙錢?卻賴在家裏吃白食?”
那人羞得滿臉通紅,忙退入了人群中。
李府尹又揚起一本黑票:“這種黑票,表示你家裏有做工之人,拿著這張黑票,可以極低的價格,到各糧店去購糧。
你家是該發紅票還是黑票,甚至不發票,官府會派人做入戶調查,所以,請諸位現在迴家,等著官府上門,調查登記後,當場發放糧票。
各位街坊,拿到糧票,就能到糧店裏換糧買糧了。”
…………
李府尹講解了半個時辰,饑餓的人們總算弄明白了,官府改變了賑濟方式,不再施粥,改發糧食了。
在他們看來,糧票,可以到糧店換糧,這不就是糧食麽?
在秦坊長和眾位裏老的勸說下,人們陸陸續續地迴家了。
李府尹在椅子上講得口幹舌燥,精明的秦坊長,早備好了一壺茶水,待府尹大人一下來,忙奉上茶水道:“大人辛苦了,喝口茶水潤潤嗓子。”
李府尹接過杯子,一口喝幹,又伸出手,秦坊長忙提壺上前,恭敬地續上一杯茶水。
李府尹連喝了三杯,才問道:“通知讓你們把需要救濟的人家,篩選出來,你金台坊有沒有選出來?”
秦坊長忙迴道:“迴大人,各條胡同都選出來一些人家,至於夠不夠得上救濟標準,還要入戶去現場看看。”
“頭前帶路!”李府尹大手一揮,領著眾人走進坊市,一邊走,一邊問大興縣令:“黃冊帶來了麽?”
金台坊歸大興縣管轄,縣令聞言忙身後招手,一名師爺捧著一個箱子,走上來,縣令指著箱子說:“迴大人,下官帶來了。”
黃冊,相當於大明的戶口登記表。
“把金台坊的黃冊拿出來,按戶籍上的資料核對人數,免得有人冒名多領。”
秦坊長與幾位裏老對視了一眼,心裏想,按戶籍來的話,會有許多人領不到糧票……
果然,走進第一戶人家,就是一戶黑戶,家裏一個瞎眼的婆子,一個瘸腿的老翁,一個不停咳嗽的瘦弱女子,帶著一個明顯營養不良的三四歲孩子。
一家全都灰頭土臉,破衣爛衫,四口人擠在一間破木板搭建的小房子裏,房間裏擠著兩張小床,連個轉身的地方都沒有。
房間的外麵,用兩塊石頭壘起灶台,上麵放著一個陶罐,灶台上覆蓋著一層厚灰,顯然是很久沒有做飯了。
李若璉家境優越,是一個很少接觸底層的公子哥,他被眼前這家人的髒亂差驚得目瞪口呆,他沒想到,就在京兆府衙門的旁邊,居然有這樣的窮人存在。
大興縣令苦笑著對這位公子哥說:“李大人少見,這家人好歹有個存身的地方,街邊上,城牆根兒那些流民乞丐,連個躲雨的地方也沒有……”
李府尹問秦坊長:“這家人為何沒有到縣衙登記?他們原來的戶籍是哪裏的?”
那咳嗽的女子,隻有二十來歲,卻是一臉愁苦,聞言也顧不得羞恥,轉身從懷裏掏出一家人的戶籍,雙手捧到李府尹麵前,抖抖縮縮地道:“迴……迴大人……咳咳咳……草民一家是從陽泉衛來京投親的軍戶……咳咳咳……
男人戰死,公婆年老殘疾……咳咳咳,隻好來投靠嫁到京城的大姑姐……咳咳咳……”
秦坊長見她咳得可憐,上前說道:“學生來說吧,這家的情況這是樣的,她的大姑子一家,住在財阜坊,全家在去年的爆炸中喪身……
還是她家姑爺的兄弟,看這家人可憐,在這裏給他們搭了一個棚子存身,這婦人沒病的時候,還去工地上做零工掙點糧食,後來生病了,全家就靠著粥廠度日……”
李儲尹直起身,對大興縣令吩咐道:“另用一個冊子登記,給這家人發紅票……”
戶部主事田豐有不同意見,他說:“李大人,這些沒在戶籍簿上的人也管的話,五萬石糧能撐幾天?”
秦坊長和大興縣令,聞言都停下手上的工作。
那婦人眼看著遞到麵前的經票,又收了迴去,急得不停地咳嗽,咳得眼淚鼻涕流了滿臉,她也顧不得擦,眼睜睜地望著秦坊長手中那幾張救命的糧票。
李府尹歎了口氣,攤手道:“本官何嚐不知?但本官不能看著他們活活餓死不是?”
他望望癱在床上的兩位老人,還有婦人懷中嗷嗷待哺的幼兒,一跺腳,大手一揮:“發吧,都是大明的百姓,也不能看著他們餓死啊,本官明日入宮,向陛下講明情況。”
李府尹迴頭瞪了兩位縣令一眼,嚇得兩人縮著脖子,努力降低存在感,要是他們早一點到府衙,工作組就能早一點出門,早點把糧票發下去,也不至於發生災民堵門的事件。
群情激奮,容不得多想,李府尹帶著工作組成員來到坊門口,兩位值勤的錦衣衛抬來一張官帽椅,李府尹直接站到了椅子上。
五十多歲的老頭,在椅子上站得穩穩的,提氣開聲道:“各位街坊,今日留大家在家裏,是紫禁城裏的皇帝陛下,要給大家發糧食了……”
在他站上椅子的時候,人群就靜了下來,現在,聽說要發糧食,人群嘩地一下子哄鬧起來,紛紛往工作組身後,幾旬衙役手上的箱子望過去,忍不住嘀咕道:就兩個箱子,能裝幾鬥糧食?
秦坊長和幾位裏老衝到人群麵前,高聲罵道:“閉嘴,聽大老爺訓話!”
李若璉遞上兩遝糧票,李府尹舉著紅票說:“京城居民上百萬,為了讓大家盡快領到糧食,官府發放的這種票,叫糧票,各位街坊,拿著這種紅票,可以到任意一家糧店,領取票麵上的糧食……”
還有這樣的好事兒?有人不相信地問:“真的?拿著這票,就能領到糧食?”
另有人問:“不要錢?”
李府尹搖頭,揚著紅票說:“這種紅票,是發給無法做活計的老弱病殘,家裏無人做活計掙錢的街坊,這種紅票,免費派發……”
嘩,人群又驚叫開了,許多人舉手:“我……大老爺!我家,我家無人幹活掙錢!”
秦坊長扯著嗓子,大喊閉嘴。
李府尹衝叫囂的那人道:“本官看你,四十多歲,有手有腳,中氣挺足的嘛,為何不去工地上掙錢?卻賴在家裏吃白食?”
那人羞得滿臉通紅,忙退入了人群中。
李府尹又揚起一本黑票:“這種黑票,表示你家裏有做工之人,拿著這張黑票,可以極低的價格,到各糧店去購糧。
你家是該發紅票還是黑票,甚至不發票,官府會派人做入戶調查,所以,請諸位現在迴家,等著官府上門,調查登記後,當場發放糧票。
各位街坊,拿到糧票,就能到糧店裏換糧買糧了。”
…………
李府尹講解了半個時辰,饑餓的人們總算弄明白了,官府改變了賑濟方式,不再施粥,改發糧食了。
在他們看來,糧票,可以到糧店換糧,這不就是糧食麽?
在秦坊長和眾位裏老的勸說下,人們陸陸續續地迴家了。
李府尹在椅子上講得口幹舌燥,精明的秦坊長,早備好了一壺茶水,待府尹大人一下來,忙奉上茶水道:“大人辛苦了,喝口茶水潤潤嗓子。”
李府尹接過杯子,一口喝幹,又伸出手,秦坊長忙提壺上前,恭敬地續上一杯茶水。
李府尹連喝了三杯,才問道:“通知讓你們把需要救濟的人家,篩選出來,你金台坊有沒有選出來?”
秦坊長忙迴道:“迴大人,各條胡同都選出來一些人家,至於夠不夠得上救濟標準,還要入戶去現場看看。”
“頭前帶路!”李府尹大手一揮,領著眾人走進坊市,一邊走,一邊問大興縣令:“黃冊帶來了麽?”
金台坊歸大興縣管轄,縣令聞言忙身後招手,一名師爺捧著一個箱子,走上來,縣令指著箱子說:“迴大人,下官帶來了。”
黃冊,相當於大明的戶口登記表。
“把金台坊的黃冊拿出來,按戶籍上的資料核對人數,免得有人冒名多領。”
秦坊長與幾位裏老對視了一眼,心裏想,按戶籍來的話,會有許多人領不到糧票……
果然,走進第一戶人家,就是一戶黑戶,家裏一個瞎眼的婆子,一個瘸腿的老翁,一個不停咳嗽的瘦弱女子,帶著一個明顯營養不良的三四歲孩子。
一家全都灰頭土臉,破衣爛衫,四口人擠在一間破木板搭建的小房子裏,房間裏擠著兩張小床,連個轉身的地方都沒有。
房間的外麵,用兩塊石頭壘起灶台,上麵放著一個陶罐,灶台上覆蓋著一層厚灰,顯然是很久沒有做飯了。
李若璉家境優越,是一個很少接觸底層的公子哥,他被眼前這家人的髒亂差驚得目瞪口呆,他沒想到,就在京兆府衙門的旁邊,居然有這樣的窮人存在。
大興縣令苦笑著對這位公子哥說:“李大人少見,這家人好歹有個存身的地方,街邊上,城牆根兒那些流民乞丐,連個躲雨的地方也沒有……”
李府尹問秦坊長:“這家人為何沒有到縣衙登記?他們原來的戶籍是哪裏的?”
那咳嗽的女子,隻有二十來歲,卻是一臉愁苦,聞言也顧不得羞恥,轉身從懷裏掏出一家人的戶籍,雙手捧到李府尹麵前,抖抖縮縮地道:“迴……迴大人……咳咳咳……草民一家是從陽泉衛來京投親的軍戶……咳咳咳……
男人戰死,公婆年老殘疾……咳咳咳,隻好來投靠嫁到京城的大姑姐……咳咳咳……”
秦坊長見她咳得可憐,上前說道:“學生來說吧,這家的情況這是樣的,她的大姑子一家,住在財阜坊,全家在去年的爆炸中喪身……
還是她家姑爺的兄弟,看這家人可憐,在這裏給他們搭了一個棚子存身,這婦人沒病的時候,還去工地上做零工掙點糧食,後來生病了,全家就靠著粥廠度日……”
李儲尹直起身,對大興縣令吩咐道:“另用一個冊子登記,給這家人發紅票……”
戶部主事田豐有不同意見,他說:“李大人,這些沒在戶籍簿上的人也管的話,五萬石糧能撐幾天?”
秦坊長和大興縣令,聞言都停下手上的工作。
那婦人眼看著遞到麵前的經票,又收了迴去,急得不停地咳嗽,咳得眼淚鼻涕流了滿臉,她也顧不得擦,眼睜睜地望著秦坊長手中那幾張救命的糧票。
李府尹歎了口氣,攤手道:“本官何嚐不知?但本官不能看著他們活活餓死不是?”
他望望癱在床上的兩位老人,還有婦人懷中嗷嗷待哺的幼兒,一跺腳,大手一揮:“發吧,都是大明的百姓,也不能看著他們餓死啊,本官明日入宮,向陛下講明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