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用來對付文官那套手段,在裕妃張薔身上,完全用不上,上次發動禦史彈劾她結交外臣,結果反而讓她的新式作物,被傳得滿天下都知道了,好多外地撫督居然找到他這裏來,要新作物的種子,令他哭笑不得。
而那個徐光啟,至今沒找到人,他相信是裕妃派人接走了,但他沒有證據,隻好暗中派人四處查找。
他不是沒想過,派高手刺殺張薔母子。
甚至,他幹女兒任貴妃的皇四子夭折後,他身邊的謀士還給他出主意,幹脆,殺死張薔,把三皇子奪過來,交給任貴妃撫養。
以後,如果任妃再生下兒子,三皇子隻是一步閑棋,如果任妃再無所出,有三皇子在手中,他老魏還不是一樣掌控朝堂?
加上客氏也支持這一做法,說得魏忠賢也起了這心思,他在錦衣衛、內操軍、東廠三個部門裏遍尋高手,卻發現,內操軍裏最能打的方正化,早就被張氏要過去,做了三皇子的護衛。
他掂量來掂量去,派的人多了,惹眼,派的人少了,又打不過方正化,萬一失敗,他老魏就算是朱由校的親爹,也保不住項上這顆腦袋。
從兩年前枕頭上那封信,到前幾日明目張膽的警告,這張氏,他是越來越不敢惹了。
鬥又鬥不過,拍又拍不死,魏忠賢市井出身之人,慣會見風使舵,見萬歲爺也支持張氏,他便打定主意,看在三皇子的麵上,交好張氏。
他相信,他總會找到張氏的錯處,到時候一巴掌拍死她,敢跟他老魏作對的人,遲早會死得很難看。
於是他放下其他事務,親自到戶部,查看戶部名下的房產。
這些房產,大都是抄沒貪官的家產,歸戶部管理,有的變賣,為國庫增加收入,有的,被天子用來賞賜給有功之臣。
這些被賞賜的宅子,臣子們隻有居住權,沒有所有權,離任的時候,宅子要交還給戶部。
魏忠賢打壓東林黨,許多東林係的高官離職,戶部存留著大量的優質房源。
以張薔的授意下,張泉帶著劉鳴謙和胡定海,選定了南熏坊一處寬大的院子,據說它的前一界主人,是次輔韓爌。
這處五進的院子,在大爆炸中沒遭到什麽損害,隻是戶部沒來得及派人清理,房頂和院子裏,落滿了雜物,窗子上糊的紗窗脫落,房間裏、家具上,落滿了灰塵。
一副破敗的樣子,讓人不敢相信,這裏曾經住過大明的次輔。
劉鳴謙卻不嫌棄,他搓著手說:“地方夠大,找人打掃打掃,修整修整,就能使用。”
戶部書辦當即領著張泉和劉鳴謙,去大興縣衙,把地契過戶在了三皇子朱慈煌名下。
朱由校親自題寫的“大明城市建設投資集團”的匾額,取代了原來的“韓府”二字,掛在了門頭上。
有了辦公的地方,城投集團也很快在官府登記完成,災後重建的項目,正式啟動。
胡定海找來工程隊,把前麵的兩進打掃出來後,劉鳴謙和他的團隊,就搬進去開始辦公。
張泉也適時地送來了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城投集團四處張貼告示,讓規劃區內的居民,拿著地契到城投集團登記,一個月之內未到的,視為自動放棄宅基地所有權,土地收歸戶部。
三天後,城投集團貼出了第二張告示,針對臨街商輔鋪。
上麵畫的大、中、小三種房型,與官府建的“廊房”完全不一樣,臨街商輔皆為兩層,大、中型商輔,配有大小不同的院子,小型商輔無院子。
商家可以提前認購,持有原來地契的商家,優待選購。
此告示一出,不止原來的商家,就是其他區域的商人,也紛紛跑到南熏坊來看熱鬧。
告示規定,前三日,隻接待持有地契的客戶,這些人,有的是原來的商家,有的是出租商輔的人家,隻要持有地契和官府開的證明,就可以挑選原來位置的商輔。
英國公張維賢,因為在擁立朱由校登基時,立下大功,被皇帝賞賜了三間廊房,所謂廊房,就是官府修建的臨街商輔,租給商人經營,官府收取租金。
後來,天子也用廊房來賞賜有功之臣,英國公得到賞賜後,張家嫌輔子的位置不好,就把輔子租出去收租。
這次重修,張夫人派世子張之極來處理,最好選三間好地段的輔子,既便租出去,租金也要高許多嘛。
張之極帶著四名小廝,騎馬來到南熏坊,見車馬已經堵到東江米巷,而城投集團還在前麵一條巷子口,他隻好留下兩人看著馬,自己帶著另兩名小廝,從車馬的縫隙間擠進去。
正行走間,就聽有人騎在馬上同他打招唿:“喲謔!這不是張大世子麽?您也來啦?”
張之極循著聲音望去,隻見定國公徐家的徐二公子,成國公朱純臣的世子朱仕銳,還有幾家勳貴子弟,都騎在馬上,衝著他笑呢。
朱仕銳在馬上拱手道:“張世兄,今兒怎麽走路啊,您的馬呢?”
張之極無語地指指身後擁堵的車馬說:“看看,騎得進來麽?馬在外麵呢。”
朱仕銳苦笑著說:“還是世兄有遠見,這不,我等被堵在此處,進退不得了。”
張之極看著幾個二貨,十分不屑地建議道:“不如把馬交給小廝,大家一起擠進去的好。”
眾勳貴子弟聞言,一哄下馬,把韁繩丟給各自的小廝,隨著張之極,嘻嘻哈哈地往裏走。
到了城投集團的院子,隻見大門外站了十幾個門房,在那裏維持秩序。
平日裏,一幫子勳貴子弟,哪裏把規矩放在眼裏?
此時,麵對十幾個一看就是練家子的門房,他們規規矩矩地跟在張之極這位帶頭大哥身後,驗看了地契和證明,排隊進院子。
一進的大廳裏,安置了一排排的官帽椅,椅子的中間,放著高高的小茶幾,小到隻放得下一碟點心,一隻小茶壺,兩隻茶杯。
張之極幾人來得晚,大廳裏的座位,差不多快坐滿了,幾人隻得在最後一排找位置坐下。等了半天,站在大廳四周的夥計無人上來摻茶。
幾個貴公子很不習慣,見其他人都是拎起茶壺自己倒茶,也隻好自己動手。
“好茶!”朱仕銳喝了一口茶,對著張之極豎起了大拇指,“蒙頂雪芽,這東家大氣!”
而那個徐光啟,至今沒找到人,他相信是裕妃派人接走了,但他沒有證據,隻好暗中派人四處查找。
他不是沒想過,派高手刺殺張薔母子。
甚至,他幹女兒任貴妃的皇四子夭折後,他身邊的謀士還給他出主意,幹脆,殺死張薔,把三皇子奪過來,交給任貴妃撫養。
以後,如果任妃再生下兒子,三皇子隻是一步閑棋,如果任妃再無所出,有三皇子在手中,他老魏還不是一樣掌控朝堂?
加上客氏也支持這一做法,說得魏忠賢也起了這心思,他在錦衣衛、內操軍、東廠三個部門裏遍尋高手,卻發現,內操軍裏最能打的方正化,早就被張氏要過去,做了三皇子的護衛。
他掂量來掂量去,派的人多了,惹眼,派的人少了,又打不過方正化,萬一失敗,他老魏就算是朱由校的親爹,也保不住項上這顆腦袋。
從兩年前枕頭上那封信,到前幾日明目張膽的警告,這張氏,他是越來越不敢惹了。
鬥又鬥不過,拍又拍不死,魏忠賢市井出身之人,慣會見風使舵,見萬歲爺也支持張氏,他便打定主意,看在三皇子的麵上,交好張氏。
他相信,他總會找到張氏的錯處,到時候一巴掌拍死她,敢跟他老魏作對的人,遲早會死得很難看。
於是他放下其他事務,親自到戶部,查看戶部名下的房產。
這些房產,大都是抄沒貪官的家產,歸戶部管理,有的變賣,為國庫增加收入,有的,被天子用來賞賜給有功之臣。
這些被賞賜的宅子,臣子們隻有居住權,沒有所有權,離任的時候,宅子要交還給戶部。
魏忠賢打壓東林黨,許多東林係的高官離職,戶部存留著大量的優質房源。
以張薔的授意下,張泉帶著劉鳴謙和胡定海,選定了南熏坊一處寬大的院子,據說它的前一界主人,是次輔韓爌。
這處五進的院子,在大爆炸中沒遭到什麽損害,隻是戶部沒來得及派人清理,房頂和院子裏,落滿了雜物,窗子上糊的紗窗脫落,房間裏、家具上,落滿了灰塵。
一副破敗的樣子,讓人不敢相信,這裏曾經住過大明的次輔。
劉鳴謙卻不嫌棄,他搓著手說:“地方夠大,找人打掃打掃,修整修整,就能使用。”
戶部書辦當即領著張泉和劉鳴謙,去大興縣衙,把地契過戶在了三皇子朱慈煌名下。
朱由校親自題寫的“大明城市建設投資集團”的匾額,取代了原來的“韓府”二字,掛在了門頭上。
有了辦公的地方,城投集團也很快在官府登記完成,災後重建的項目,正式啟動。
胡定海找來工程隊,把前麵的兩進打掃出來後,劉鳴謙和他的團隊,就搬進去開始辦公。
張泉也適時地送來了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城投集團四處張貼告示,讓規劃區內的居民,拿著地契到城投集團登記,一個月之內未到的,視為自動放棄宅基地所有權,土地收歸戶部。
三天後,城投集團貼出了第二張告示,針對臨街商輔鋪。
上麵畫的大、中、小三種房型,與官府建的“廊房”完全不一樣,臨街商輔皆為兩層,大、中型商輔,配有大小不同的院子,小型商輔無院子。
商家可以提前認購,持有原來地契的商家,優待選購。
此告示一出,不止原來的商家,就是其他區域的商人,也紛紛跑到南熏坊來看熱鬧。
告示規定,前三日,隻接待持有地契的客戶,這些人,有的是原來的商家,有的是出租商輔的人家,隻要持有地契和官府開的證明,就可以挑選原來位置的商輔。
英國公張維賢,因為在擁立朱由校登基時,立下大功,被皇帝賞賜了三間廊房,所謂廊房,就是官府修建的臨街商輔,租給商人經營,官府收取租金。
後來,天子也用廊房來賞賜有功之臣,英國公得到賞賜後,張家嫌輔子的位置不好,就把輔子租出去收租。
這次重修,張夫人派世子張之極來處理,最好選三間好地段的輔子,既便租出去,租金也要高許多嘛。
張之極帶著四名小廝,騎馬來到南熏坊,見車馬已經堵到東江米巷,而城投集團還在前麵一條巷子口,他隻好留下兩人看著馬,自己帶著另兩名小廝,從車馬的縫隙間擠進去。
正行走間,就聽有人騎在馬上同他打招唿:“喲謔!這不是張大世子麽?您也來啦?”
張之極循著聲音望去,隻見定國公徐家的徐二公子,成國公朱純臣的世子朱仕銳,還有幾家勳貴子弟,都騎在馬上,衝著他笑呢。
朱仕銳在馬上拱手道:“張世兄,今兒怎麽走路啊,您的馬呢?”
張之極無語地指指身後擁堵的車馬說:“看看,騎得進來麽?馬在外麵呢。”
朱仕銳苦笑著說:“還是世兄有遠見,這不,我等被堵在此處,進退不得了。”
張之極看著幾個二貨,十分不屑地建議道:“不如把馬交給小廝,大家一起擠進去的好。”
眾勳貴子弟聞言,一哄下馬,把韁繩丟給各自的小廝,隨著張之極,嘻嘻哈哈地往裏走。
到了城投集團的院子,隻見大門外站了十幾個門房,在那裏維持秩序。
平日裏,一幫子勳貴子弟,哪裏把規矩放在眼裏?
此時,麵對十幾個一看就是練家子的門房,他們規規矩矩地跟在張之極這位帶頭大哥身後,驗看了地契和證明,排隊進院子。
一進的大廳裏,安置了一排排的官帽椅,椅子的中間,放著高高的小茶幾,小到隻放得下一碟點心,一隻小茶壺,兩隻茶杯。
張之極幾人來得晚,大廳裏的座位,差不多快坐滿了,幾人隻得在最後一排找位置坐下。等了半天,站在大廳四周的夥計無人上來摻茶。
幾個貴公子很不習慣,見其他人都是拎起茶壺自己倒茶,也隻好自己動手。
“好茶!”朱仕銳喝了一口茶,對著張之極豎起了大拇指,“蒙頂雪芽,這東家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