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上午,朱由校坐在乾清宮的禦案上,與魏忠賢討論自己對幾份緊急折子的處理意見。


    “魏伴伴,薛尚書關於檢修三大殿的折子,為何沒有列明損毀明細?要用到多少磚石木料,也沒個數據,內閣的批紅,朕不同意。


    你拿迴去,讓工部把這幾項數據補齊,再呈上來。”


    魏忠賢聽說要讓內官監參與評估,不解地道:“萬歲爺,怎麽還讓內官監參與評估?”


    朱由校招手,讓他進前來說。


    魏忠賢走上前,躬下身子,隻聽朱由校用極低的聲音說道:“伴伴,朕覺得,工部在獅子大開口,朕信不過他們。


    內官監跟伴伴一樣,是朕信得過的身邊人,有他們參與,朕更放心。”


    魏忠賢心裏咯噔一下,他後悔讓薛鳳翔要多了,惹得朱由校心痛,加了個內官監來監視工部。


    但朱由校說的話,他無法辯解,隻得點頭附和道:“還是萬歲爺考慮的周到,老奴沒想到這一點,是老奴疏忽了。”


    朱由校揮揮手,毫不在意地說:“伴伴太忙,想不到也是正常的。”


    魏忠賢:……他隻是謙虛一下好不好?


    朱由校又拿起一本折子:“兵部遞上來的這份折子,要求在王恭廠重建火藥生產作坊,朕不同意。”


    魏忠賢:又不同意?萬歲爺這是長進了?居然開始參與朝堂大事了?


    他想不出朱由校反對的理由,不知道如何附和他,隻好含含糊糊地迴道:“老奴與萬歲爺想的一樣……”


    隻聽朱由校說:“雖然你們報上來的災害原因各種各樣,但朕覺得,王恭廠倉庫裏的火藥爆炸,是造成此次災害的主要原因。


    城裏各坊,居民太多,工部應當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訓,不要把火藥這種生產危險物品的廠子,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區。


    應當在城外,或是山裏,劃一片軍事禁區,把火藥廠建到遠離城鎮的地方。”


    魏忠賢急了:“萬歲爺,萬一韃子打進長城……城外不安全啊,珍貴的火藥,要是被韃子搶去,用來打咱們……”


    其實,朱由校也有這種擔心,此時隻能用張薔的話來迴複:“如果害怕韃子,把什麽東西都搬到城裏來,大明如此廣闊,防得過來麽?


    所謂軍事禁區,當然是要重兵把守,別說韃子沒來,咱們自己嚇自己,就算韃子真來了,不會用火藥炸他麽?怕什麽?”


    魏忠賢忙附和道:“萬歲爺說的是,老奴這就讓他們去城外選地方,重新上折子。”


    又聊了半個時辰,朱由校昨日帶迴去的折子,或允許,或有修改,或打迴去補充材料,全部有了迴複。


    魏忠賢很不適應,萬歲爺親自處理政務,他就隻是一個負責蓋章的掌印太監,哪裏還能左右朝堂,做他的九千歲?


    這日,他沒迴宮外的家,而是與客氏宿在乾清宮的側殿裏,找下值的魏如意來打探消息。


    魏如意原本姓李,隻因很早就認了魏忠賢做幹爹,才得以從尚膳監調到禦書房伺候,朱由校的一舉一動,他都會事無巨細地向魏忠賢匯報。


    “萬歲爺每日裏拿迴去的那些折子,真是他自己批的麽?”魏忠賢問他。


    規規矩矩地跪在地上的魏如意,在幹爹麵前,比在萬歲爺麵前還緊張:“迴……迴幹爹,萬歲爺每日傍晚,隻是和三皇子玩耍,皇後娘娘和裕妃娘娘也在旁邊,孩兒並沒有見到萬歲歲看折子……


    許是萬歲爺晚上批閱的,孩兒下值了……”


    客氏在旁邊不耐煩地道:“萬歲爺雖然小時候沒受名師指點,登基以來,也開了幾年的經筵,批閱幾份折子,還不會了?”


    魏忠賢搖頭:“萬歲爺不是不會,而是太會,變得太快,咱家這心裏沒底。”


    客氏:“京城發生這麽大的事故,就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也該長大了,何況一國之君?


    再說了,就憑張嫣一個小舉人之女,張薔一個小宮女,兩人怎麽懂得治國之道?


    你甭胡思亂想了,萬歲爺這是,懂事啦。”


    魏中賢問不出結果,隻得囑咐魏如意:“小心留意著,看看折子的事,到底是怎麽迴事!”


    魏如意喏喏地答應著,退出東側殿時,一頭的冷汗,幹爹對他的迴複,顯然不滿意。


    但他有什麽辦法?萬歲爺與兒子玩耍的時候,把他們都趕得遠遠地,他什麽也看不到啊。


    京城大爆炸,對朱由校和京城百姓來說,是災難,對新上任的工部尚書薛鳳翔來說,卻是天大的機遇。


    紫禁城受損的,可不止三大殿,他準備用三大殿維修工程,試探一下朱由校的底線,看看能從這項工程中撈到多少錢?


    之後,還有六部衙門、武英殿、文化殿、社稷壇、太廟……


    在他的任期之內,計劃通通都修它一遍,再用賺到的錢,抱緊魏公公的大腿,他這個墊底的工部尚書,未必就沒有入閣的機會!


    他在公廳裏越想越開心,書吏進來,還看到他臉上的迷醉的笑容。


    書吏把一份折子放在書案上,提醒他道:“大人,你昨兒遞上去的折子,陛下批下來了。”


    “這麽快?”薛鳳翔立即從發財大夢中清醒過來,看到朱由校的批示,他頓時跌坐迴官帽椅上,“怎麽會這樣?”


    朱由校的指示,就差把“不相信”三個字,寫在折子上了。


    薛鳳翔覺得陛下看穿了他的心思,他心裏十分不安,拿著折子,去司禮監找魏公公商量對策。


    到了司禮監,正碰上兵部尚書王永光在找魏忠賢討主意,施鳳來已經入閣,兵部尚書的位置,讓給了閹黨另一重臣王永光。


    原來,兵部要求重建王恭廠火藥庫的折子,也被朱由校駁迴,要求到城外選址。


    薛鳳翔在公廳裏對著朱由校批的折子,還敢在心裏埋怨一通,此時對著魏忠賢,卻是乖巧得很,連大氣也不敢喘。


    隻聽魏忠賢對著王永光,嚴厲地說:“萬歲爺要你們去城外找地方,你們就去找啊,這麽重要的地方,豈是三五個月能找好的?不把京畿周邊的地方跑遍,如何能找到合適的地方?”


    隻見王永光低頭一想,隨即行禮道:“下官明白了,謝謝九千歲指點迷津!”


    薛鳳翔聽出來了,魏公公這是教王尚書,用“拖”字訣來應付陛下啊。


    薛鳳翔卻不想拖,能名正言順撈錢的機會,就擺在眼前,他怎麽舍得拖得太久?


    “九千歲,”他上前行禮道,“陛下這是什麽意思?不相信下官麽?”


    因為朱由校批折子的事,魏忠賢這幾日的心情都不好,他感到了許多的掣肘,做起事來,沒原來那麽得心應手了。


    他望向薛鳳翔:“什麽意思?字麵上的意思!萬歲爺金口玉言,你照做就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