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楚天晴,兒科醫生。男主王奇,內科醫生。兩個人,兩小無猜。女主幫助他人,男主在旁協助,故事兒科醫院接待病人、與病人及病人家屬交際為主線,主打一個治癒。
崔美青寫完大綱,立馬準備開文,寫了沒一千字,手就疼的不行。
她舉起右手仔細觀察一番,小黑手,皮膚很粗糙,但很小,手指軟,中指還沒有長期寫字留下的老繭。
她現在還是個小孩,到處都在發育,骨頭都沒長全,怪不得才寫了八百字,手就開始疼。
崔美青安慰自己:沒事,慢慢來。
崔美青沒學過醫,沒當過醫生,她甚至連一個當醫生的朋友都沒有。好不容易想寫一本書的她很快就折戟沉沙,寫了三千字之後,再也寫不下去了。
崔美青都看不起她自己,她怎麽這麽想當然,第一本就寫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領域。
她沉寂下來,每天有事沒事就抱著《新華字典》,加深自己對字詞的理解。
十月的風吹走了夏日的炎熱,秋日悄然而至。
十月末,茶廠發工資了。
茶廠發工資的第二天,茶廠是不上班的,拿到工資的茶農會在這天拖家帶口的到市裏採購東西,遊玩一整天。
崔美青和崔誌青上個月沒去成市區,這個月正好趕上了。
一大早,茶廠的人早早的起床,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前往乘坐班車的地方。
崔美青遊魂一樣跟在爸媽旁邊,她好睏啊,去市區原來要起這麽早啊,早知道她就不去了。
其他小孩興奮地尖叫、跑跳,崔美青隻覺得他們吵鬧。
到了乘車點,一堆人使勁往上擠,一直精神不振的崔美青都被擠精神了。
班車慢悠悠地往市區駛去。
崔美青又開始在心裏細數二十多年後這條路發生的變化了。
這裏,幾年後就建成了一座職校,旁邊建成了一座大學,這條路被改成了旅遊環線那裏有一個大超市,這片是一個小區。
時光就好像有神奇的魔法,把這座破敗的、灰撲撲的小城,變成了一個生態宜居、基礎設施齊全的宜居小城。
崔美青心中湧起了萬丈豪情,她重生了,她會和這座城市一起成長。
她一定能過得比上輩子好,煥然一新,就像這座城市一樣。
到了市區,李英婼拉著崔美青的手,崔誌青和崔林院走在後麵,一家子開始逛街。
崔家準備省錢,這個月兩個大人都不打算買什麽東西,但冬天要到了,得給孩子買大衣。
李英婼帶著姑娘走進商場。
崔美青眼神懷念,這個商場她好久沒來了,這裏衣服款式落後,買件衣服要和老闆鬥智鬥勇,講價五六個來迴才能保證自己虧的不多。
她實在沒有講價的天賦,自己買衣服的時候,對這個商場一向敬而遠之。
李英婼在這個商場就自如多了,她拽著姑娘,在貨架之間穿梭,時不時問她:「這件怎麽樣?」
沒等崔美青說話,她自己又否定了,「不行,太白了,你跟牛一樣,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滾泥裏了,不好洗。」
崔美青沒啥想選的,這裏的衣服太土了,什麽顏色,什麽款式,那都是一樣的。她一個小孩子,穿什麽樣的不是穿,白色的媽媽洗起來麻煩,那就不穿白色唄。
兩小孩跟在爸媽身後,對自己穿什麽大衣都不是很關心,眼睛隻盯著來來往往的人。
最後,李英婼看中了一件粉紅色的大衣。
這件衣服的款式是風衣的,但料子是棉的,毛茸茸的,顏色特別粉嫩,腰上還有一個仿風衣的腰帶。
崔美青本來就黑,試穿這件衣服,黑的發亮的臉和粉紅色大衣相映成趣,土味渾然天成。
老闆還在一邊誇:「看,這件衣服不錯吧,你女兒穿著多精神,多好看。」
崔美青看著鏡子裏的自己,老闆,你說這種話不覺得喪良心嗎?
原來她衣櫃裏粉紅色的大衣是怎麽來的啊。
李英婼也覺得很滿意,這衣服厚度不錯,毛茸茸的,尺碼還大,女兒可以穿好幾年。
但她沒有表現出來。
她把衣服從女兒身上脫下來,翻動衣服,找出了幾處線頭,有些不滿意:「你看,你這都有線頭,八十太貴了,50塊,我就買,你看怎麽樣?」
老闆:「哎呦,你這話說得,這衣服有線頭不是正常嘛,拿迴家剪掉就行。50塊,我進都進不來,你誠心要,65,你拿著,怎麽樣?」
「不行,不行,65太貴了,就50,不是50,我們不要了。」
「真的不行,你得讓我們賺點吧?」老闆無奈。
「算了算了,那我走了,去其他家看看。」說著,崔美青放下衣服,拉起女兒的手,喊上站在一旁站崗的老公兒子,似乎是真的要走。
崔家人都走出去幾米了,老闆站在店門口喊:「好好好,50就50,今天開個張。」
李英婼迴頭,裝衣服,付錢。
拿到衣服了,李英婼喜笑顏開。
崔美青:佩服,五體投地。
這極限拉扯的操作,讓她學一輩子,她都學不來。
感謝未來的電商時代,讓她買衣服不必演戲。
兩個孩子的衣服買好,太陽高高掛起,大家該吃中午飯了。
崔家吃得是米線,崔美青要了一樣一半,米線一半,米幹一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崔美青寫完大綱,立馬準備開文,寫了沒一千字,手就疼的不行。
她舉起右手仔細觀察一番,小黑手,皮膚很粗糙,但很小,手指軟,中指還沒有長期寫字留下的老繭。
她現在還是個小孩,到處都在發育,骨頭都沒長全,怪不得才寫了八百字,手就開始疼。
崔美青安慰自己:沒事,慢慢來。
崔美青沒學過醫,沒當過醫生,她甚至連一個當醫生的朋友都沒有。好不容易想寫一本書的她很快就折戟沉沙,寫了三千字之後,再也寫不下去了。
崔美青都看不起她自己,她怎麽這麽想當然,第一本就寫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領域。
她沉寂下來,每天有事沒事就抱著《新華字典》,加深自己對字詞的理解。
十月的風吹走了夏日的炎熱,秋日悄然而至。
十月末,茶廠發工資了。
茶廠發工資的第二天,茶廠是不上班的,拿到工資的茶農會在這天拖家帶口的到市裏採購東西,遊玩一整天。
崔美青和崔誌青上個月沒去成市區,這個月正好趕上了。
一大早,茶廠的人早早的起床,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前往乘坐班車的地方。
崔美青遊魂一樣跟在爸媽旁邊,她好睏啊,去市區原來要起這麽早啊,早知道她就不去了。
其他小孩興奮地尖叫、跑跳,崔美青隻覺得他們吵鬧。
到了乘車點,一堆人使勁往上擠,一直精神不振的崔美青都被擠精神了。
班車慢悠悠地往市區駛去。
崔美青又開始在心裏細數二十多年後這條路發生的變化了。
這裏,幾年後就建成了一座職校,旁邊建成了一座大學,這條路被改成了旅遊環線那裏有一個大超市,這片是一個小區。
時光就好像有神奇的魔法,把這座破敗的、灰撲撲的小城,變成了一個生態宜居、基礎設施齊全的宜居小城。
崔美青心中湧起了萬丈豪情,她重生了,她會和這座城市一起成長。
她一定能過得比上輩子好,煥然一新,就像這座城市一樣。
到了市區,李英婼拉著崔美青的手,崔誌青和崔林院走在後麵,一家子開始逛街。
崔家準備省錢,這個月兩個大人都不打算買什麽東西,但冬天要到了,得給孩子買大衣。
李英婼帶著姑娘走進商場。
崔美青眼神懷念,這個商場她好久沒來了,這裏衣服款式落後,買件衣服要和老闆鬥智鬥勇,講價五六個來迴才能保證自己虧的不多。
她實在沒有講價的天賦,自己買衣服的時候,對這個商場一向敬而遠之。
李英婼在這個商場就自如多了,她拽著姑娘,在貨架之間穿梭,時不時問她:「這件怎麽樣?」
沒等崔美青說話,她自己又否定了,「不行,太白了,你跟牛一樣,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滾泥裏了,不好洗。」
崔美青沒啥想選的,這裏的衣服太土了,什麽顏色,什麽款式,那都是一樣的。她一個小孩子,穿什麽樣的不是穿,白色的媽媽洗起來麻煩,那就不穿白色唄。
兩小孩跟在爸媽身後,對自己穿什麽大衣都不是很關心,眼睛隻盯著來來往往的人。
最後,李英婼看中了一件粉紅色的大衣。
這件衣服的款式是風衣的,但料子是棉的,毛茸茸的,顏色特別粉嫩,腰上還有一個仿風衣的腰帶。
崔美青本來就黑,試穿這件衣服,黑的發亮的臉和粉紅色大衣相映成趣,土味渾然天成。
老闆還在一邊誇:「看,這件衣服不錯吧,你女兒穿著多精神,多好看。」
崔美青看著鏡子裏的自己,老闆,你說這種話不覺得喪良心嗎?
原來她衣櫃裏粉紅色的大衣是怎麽來的啊。
李英婼也覺得很滿意,這衣服厚度不錯,毛茸茸的,尺碼還大,女兒可以穿好幾年。
但她沒有表現出來。
她把衣服從女兒身上脫下來,翻動衣服,找出了幾處線頭,有些不滿意:「你看,你這都有線頭,八十太貴了,50塊,我就買,你看怎麽樣?」
老闆:「哎呦,你這話說得,這衣服有線頭不是正常嘛,拿迴家剪掉就行。50塊,我進都進不來,你誠心要,65,你拿著,怎麽樣?」
「不行,不行,65太貴了,就50,不是50,我們不要了。」
「真的不行,你得讓我們賺點吧?」老闆無奈。
「算了算了,那我走了,去其他家看看。」說著,崔美青放下衣服,拉起女兒的手,喊上站在一旁站崗的老公兒子,似乎是真的要走。
崔家人都走出去幾米了,老闆站在店門口喊:「好好好,50就50,今天開個張。」
李英婼迴頭,裝衣服,付錢。
拿到衣服了,李英婼喜笑顏開。
崔美青:佩服,五體投地。
這極限拉扯的操作,讓她學一輩子,她都學不來。
感謝未來的電商時代,讓她買衣服不必演戲。
兩個孩子的衣服買好,太陽高高掛起,大家該吃中午飯了。
崔家吃得是米線,崔美青要了一樣一半,米線一半,米幹一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