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我居然沒光環了[快穿] 作者:王小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石斯鑒無法否認他的拚搏他的奮鬥甚至未來他的成功都少不了夏丹砂的刺激,這和愛情無關,但不影響他在又一次聽到夏丹砂和孔羽扯在一起的時候心情不好。
隨便什麽人都成,為什麽一定要是孔羽?為什麽夏丹砂的眼裏就不能裝下別人?
石斯鑒已經接受了夏丹砂眼中沒有他的事實,卻不能接受夏丹砂的眼中隻有一個孔羽。
這種感覺很奇怪,就好像一直關注著自己的情敵,結果到最後情人反而還沒有情敵重要了。
或許比起一種特定的人群,一個特定的人要更無法讓他接受?
明明情況該是相反的……正因為是一個特定的人,所以他才能更好地接受才對……不要想了。
不要想了。
石斯鑒看著夏丹砂的背影,夏丹砂的發質很好,陽光給她的頭髮披上一層光暈,好像漫畫中的人物,人見人愛的少女。
夏丹砂既不人見人愛,也不是漫畫中的人物,但她比漫畫中的人物要更加遙遠。
不要想了。
石斯鑒再次對自己說。
慢慢地翻開課本,石斯鑒低下頭,視線落到用馬克筆畫的重點上,在視線逐漸清晰的短暫時光裏,石斯鑒最後對自己說了一遍。
不要想了。
和真正情場失意,學海得意的兩個存在感不太強的人不同,夏丹砂和孔羽的重心都不在學習上,即使他們的身份是學生。這一點並不能歸咎於他們現在的重心——戀愛,很明顯,即使他們沒有喜歡上什麽人,或者被什麽人喜歡,他們也不是好好學學天天向上的類型。
夏丹砂這個混混度日的就不說了,即使是孔羽,之前也不過是扯了一張「勤奮學習」的大旗來增加自己來路人中的印象分和好感度罷了。
從「學生」這個角度而言,他們極其的不稱職,特別是在他們並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之後這種譴責就顯得更加尖銳不容情。
哦,這當然是針對孔羽個人而言的。
孔羽最近的日子實在不好過。
一方麵,好似山峰搖撼一棵橡樹,名為夏丹砂的愛情搖撼著他的心;另一方麵,沒有得到愛人的挫敗和恐慌在磨礪著他的心。
心髒真是一個辛苦的器官,不過這也證明了它的重要性。
夏丹砂對他的態度不冷不熱,叫他無能為力不知如何是好。
他對夏丹砂的好,夏丹砂全部收下,卻也沒有感動不感動的說法。他的試探夏丹砂總是四兩撥千斤地擋迴去,就算他直截了當地說出來,夏丹砂也能直截了當地堵他一句「決定權在我手上不在你手上」,叫他啞口無言。
真真是他命裏的禍星。
「愛」這種東西,與別的心事不同,別的心事可以說得出,醫得好,唯有這樁心事,叫做啞子愁、終身病,是說不出、醫不好的。
孔羽以前對此嗤之以鼻,就像孔子不言鬼神,他也不談情愛,不求甚解。現在他想求甚解了,結果人不配合了。
他可不想玩一場獨角戲,最後感動自己娛樂他人。
然而他還隻能叫這「啞子愁」套在身上,不能醫也醫不了,夏丹砂想看他的表現,那麽他就不能不耐煩然後放棄。
哪怕夏丹砂叫他站上一百個日夜,他也不能做出「哲理性」的維護自己自尊或者給夏丹砂台階下的行為,在第一百天放棄。他會站到夏丹砂同意的那一刻。
這不是逼迫。
孔羽的理解是,既然公主對士兵說了一個日期,那麽士兵就應該為自己的心上人站到最後。
願意說出一個模稜兩可,搖擺不定的具有可能性的要求,本身就是同意的一種暗示。
正如夏丹砂說「拭目以待」。夏丹砂沒有說什麽「你愛怎麽就怎麽,與我無關」之類的話,她說了「拭目以待」,就代表夏丹砂不打算置身事外,她確實在等待著什麽。
孔羽知道夏丹砂在等待什麽,但是他不知道該如何讓夏丹砂相信她壓根不需要等到,所以他也隻能等待夏丹砂相信的那一天到來。
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他不會等後三個字,卻會把前三個字做到最好。
孔羽不缺少耐心,從來不缺少,即使在這種事上也一樣。換個說法,正因為是這種事,所以無論孔羽的內心再怎麽不安急切焦躁,他都必須壓抑著自己的情緒,耐心地等待,把所有的決定權都交給夏丹砂。
這是孔羽所能想到的最能表現他的愛的方式。
我所能決定的,以及無法決定的一切,一切的一切,我都交給你,比生命還要廣博,比靈魂還要莫測。
我給與你否決我的一切的權力,我獻上我的自尊我的愛情,至於你願不願意收下,我絕對不幹涉你,我尊重你的一切。
這是孔羽所能想到的最能挽迴自己形象的方式,也是他下意識裏選擇的愛夏丹砂的方式。
公主和士兵的一百天這個梗大家都聽說過吧?有興趣的可以百度一下。
「啞子愁」那句話是李漁的《無聲戲》裏的,因為在寫到那兒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了所以以一種生吞活剝的方式加了進來qaq作者君控製不住自己,要是想到了卻不用的話作者君會難受死的qaq
一開始作者君還記錯成《十二樓》qaq畢竟是好多年前看的了,不過無論是《無聲戲》還是《十二樓》都是非常棒的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隨便什麽人都成,為什麽一定要是孔羽?為什麽夏丹砂的眼裏就不能裝下別人?
石斯鑒已經接受了夏丹砂眼中沒有他的事實,卻不能接受夏丹砂的眼中隻有一個孔羽。
這種感覺很奇怪,就好像一直關注著自己的情敵,結果到最後情人反而還沒有情敵重要了。
或許比起一種特定的人群,一個特定的人要更無法讓他接受?
明明情況該是相反的……正因為是一個特定的人,所以他才能更好地接受才對……不要想了。
不要想了。
石斯鑒看著夏丹砂的背影,夏丹砂的發質很好,陽光給她的頭髮披上一層光暈,好像漫畫中的人物,人見人愛的少女。
夏丹砂既不人見人愛,也不是漫畫中的人物,但她比漫畫中的人物要更加遙遠。
不要想了。
石斯鑒再次對自己說。
慢慢地翻開課本,石斯鑒低下頭,視線落到用馬克筆畫的重點上,在視線逐漸清晰的短暫時光裏,石斯鑒最後對自己說了一遍。
不要想了。
和真正情場失意,學海得意的兩個存在感不太強的人不同,夏丹砂和孔羽的重心都不在學習上,即使他們的身份是學生。這一點並不能歸咎於他們現在的重心——戀愛,很明顯,即使他們沒有喜歡上什麽人,或者被什麽人喜歡,他們也不是好好學學天天向上的類型。
夏丹砂這個混混度日的就不說了,即使是孔羽,之前也不過是扯了一張「勤奮學習」的大旗來增加自己來路人中的印象分和好感度罷了。
從「學生」這個角度而言,他們極其的不稱職,特別是在他們並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之後這種譴責就顯得更加尖銳不容情。
哦,這當然是針對孔羽個人而言的。
孔羽最近的日子實在不好過。
一方麵,好似山峰搖撼一棵橡樹,名為夏丹砂的愛情搖撼著他的心;另一方麵,沒有得到愛人的挫敗和恐慌在磨礪著他的心。
心髒真是一個辛苦的器官,不過這也證明了它的重要性。
夏丹砂對他的態度不冷不熱,叫他無能為力不知如何是好。
他對夏丹砂的好,夏丹砂全部收下,卻也沒有感動不感動的說法。他的試探夏丹砂總是四兩撥千斤地擋迴去,就算他直截了當地說出來,夏丹砂也能直截了當地堵他一句「決定權在我手上不在你手上」,叫他啞口無言。
真真是他命裏的禍星。
「愛」這種東西,與別的心事不同,別的心事可以說得出,醫得好,唯有這樁心事,叫做啞子愁、終身病,是說不出、醫不好的。
孔羽以前對此嗤之以鼻,就像孔子不言鬼神,他也不談情愛,不求甚解。現在他想求甚解了,結果人不配合了。
他可不想玩一場獨角戲,最後感動自己娛樂他人。
然而他還隻能叫這「啞子愁」套在身上,不能醫也醫不了,夏丹砂想看他的表現,那麽他就不能不耐煩然後放棄。
哪怕夏丹砂叫他站上一百個日夜,他也不能做出「哲理性」的維護自己自尊或者給夏丹砂台階下的行為,在第一百天放棄。他會站到夏丹砂同意的那一刻。
這不是逼迫。
孔羽的理解是,既然公主對士兵說了一個日期,那麽士兵就應該為自己的心上人站到最後。
願意說出一個模稜兩可,搖擺不定的具有可能性的要求,本身就是同意的一種暗示。
正如夏丹砂說「拭目以待」。夏丹砂沒有說什麽「你愛怎麽就怎麽,與我無關」之類的話,她說了「拭目以待」,就代表夏丹砂不打算置身事外,她確實在等待著什麽。
孔羽知道夏丹砂在等待什麽,但是他不知道該如何讓夏丹砂相信她壓根不需要等到,所以他也隻能等待夏丹砂相信的那一天到來。
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他不會等後三個字,卻會把前三個字做到最好。
孔羽不缺少耐心,從來不缺少,即使在這種事上也一樣。換個說法,正因為是這種事,所以無論孔羽的內心再怎麽不安急切焦躁,他都必須壓抑著自己的情緒,耐心地等待,把所有的決定權都交給夏丹砂。
這是孔羽所能想到的最能表現他的愛的方式。
我所能決定的,以及無法決定的一切,一切的一切,我都交給你,比生命還要廣博,比靈魂還要莫測。
我給與你否決我的一切的權力,我獻上我的自尊我的愛情,至於你願不願意收下,我絕對不幹涉你,我尊重你的一切。
這是孔羽所能想到的最能挽迴自己形象的方式,也是他下意識裏選擇的愛夏丹砂的方式。
公主和士兵的一百天這個梗大家都聽說過吧?有興趣的可以百度一下。
「啞子愁」那句話是李漁的《無聲戲》裏的,因為在寫到那兒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了所以以一種生吞活剝的方式加了進來qaq作者君控製不住自己,要是想到了卻不用的話作者君會難受死的qaq
一開始作者君還記錯成《十二樓》qaq畢竟是好多年前看的了,不過無論是《無聲戲》還是《十二樓》都是非常棒的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