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破案,我們是認真的[快穿] 作者:錦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翁看起來年逾花甲,頭髮半白,此時正佝僂著腰。
陶景並未理會劉文邈,而是對老翁拱了拱手,「老人家,來,有話坐下說。」說著引著那老伯坐在了堂邊的凳子上。
待人謙和,彬彬有禮。駱崢看向陶景,目光柔和。
劉文邈在一旁看到,不由得翻了個白眼,怎麽哪都有你?
安頓好了之後,駱崢問道:「老伯是哪裏人?」
「老朽程甫,正是平沙村人。」
駱崢:「老伯識得這死者?」
「認識,認識」,程甫縷了縷鬍子,「這人在許多年前,也是我們村的人。」
「哦?」陶景挑了挑眉:「老伯可否將詳情告知一二?」
程甫咳了咳:「好,等我慢慢給你說」
「你們說的這人啊,名叫鄭二,原來祖祖輩輩都是村子裏的人。可是大概在七年前左右,鄭二突然舉家搬走了,誰也不知道搬去了哪裏。」
舉家搬走?
陶景心裏一動。
古代講究落地生根,尤其是農戶,有家有地,很少有像現代人這樣搬遷的。如非遇到什麽重大變故,更是不可能舉家搬走的。
可是等再追問為什麽搬家,老伯也搖了搖頭,表示並不了解其中緣由。
駱崢當即道:「劉大人,你派幾個人。調查一下這個鄭二為什麽搬家又搬去了哪兒?」
劉文邈:「遵令,下官這就去辦。」
陶景站在原地,垂在身側的手指有一搭沒一搭地虛點著,他總覺得這件事情還有什麽遺漏的地方。
究竟……是哪裏呢?
突然,心中仿佛有一道極細的光掠過。
陶景看向老翁:「當初鄭二搬走時,可還有別人一同離開嗎?」
駱崢同時看向老翁。
沒有想到會被問到這個問題,老翁愣了一會兒,眼睛忽地睜大,「對,對!當初和他一起搬走的還有其他兩戶人家。」
駱崢深看了陶景一眼,目光中有讚許。
陶景恍若未覺。
不出所料的話,這起兇案與七年前那次意外搬家,一定有著極大的關聯。隻要查清當年的真相,那離破案也就不遠了。
這時,駱崢道:「劉大人,把第一具屍體也抬上來。」
話音一落,陶景幾乎是瞬間領會了他的意思。
不出一炷香的功夫,之前的那具屍體也被抬至大堂。陶景轉向老翁:「老伯,麻煩您看一看,這個人您可否認得?」
老翁顫巍巍地走到屍體旁,一掀那白布,腥臭味撲麵而來。
由於時日較長,屍體已經腐爛嚴重,然而當老翁眯著眼睛仔細端詳了屍體一番後,竟然驚訝地「啊」了一聲,「這……這是趙鐵啊!」
陶景:「趙鐵?」
老漢:「就是當年與鄭二一家一同搬走的人啊!」
陶景和駱崢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隱約的光亮。
送走了老翁之後,三人迴到堂上商議。
剛才從眾人又從老翁口中了解到,當年搬走的三戶中,除了鄭二、趙鐵之外,還有一家,戶主叫曹金。
在七年前的一天,三家像是約好了似的,一同搬離了這個寧靜的村莊。
表麵的平靜之下,有暗流正在湧動。
**********
簡單商議過後,陶景和駱崢迴到客棧。
再次路過集市,隻見一個牆根底下,有一群人圍成一圈,不知在幹什麽。
二人走進了才看清,隻見人群中央是一個精瘦的小老頭,地上擺著一個葫蘆,手中捧著一個裝滿了油的小罐。
老頭傾斜手中瓦罐,油淌下來,然而令人稱奇的是,倒出來的油筆直如線,精準地流入了葫蘆的小口之中,一滴未灑。
圍觀群眾拍手叫好,一大罐油頃刻間賣出了大半。
這讓陶景瞬間想到了在原來世界念書時,曾經學到的一篇古文。
文中寫道,賣油翁「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這老頭兒倒是和那賣油翁,有異曲同工之妙。
駱崢:「想什麽呢?」
「沒什麽」,陶景笑了一下,「想起來了一些舊事。」
駱崢沒再繼續問下去。
兩人一同走進客棧上樓,身後集市的嘈雜之聲仍然充斥耳畔。
陶景腳步驀地一頓,心中仿佛有道極細的光閃過。他停了下來,指尖輕點額頭。然而當他仔細迴想時,那光亮已然消失不見。
陶景搖了搖頭,隻得暫且放下了這突如其來的念頭。
**********
傍晚,天黑的極快。
不久前還是艷陽高照,下一秒天色卻已變得昏暗。
又該睡覺了。
陶景和駱崢看著那床,一時間竟默契的誰都沒有動。
陶景是萬萬不好意思再讓駱崢坐一宿的,可又對原主這副身體極度沒有信心。
「要不……我們睡一張床?」
話一溜出嘴邊,就後悔了。自己一介草民,這是吃了雄心豹子膽了,竟敢邀請堂堂三品大員同床共枕?
駱崢意味不明地挑了挑眉。
陶景頭皮發麻,「駱大人,不是……鴻瑜,你就當我沒說。」
駱崢:「可以。」
陶景暗自鬆了口氣。
駱崢:「可以,一起睡。」
陶景並未理會劉文邈,而是對老翁拱了拱手,「老人家,來,有話坐下說。」說著引著那老伯坐在了堂邊的凳子上。
待人謙和,彬彬有禮。駱崢看向陶景,目光柔和。
劉文邈在一旁看到,不由得翻了個白眼,怎麽哪都有你?
安頓好了之後,駱崢問道:「老伯是哪裏人?」
「老朽程甫,正是平沙村人。」
駱崢:「老伯識得這死者?」
「認識,認識」,程甫縷了縷鬍子,「這人在許多年前,也是我們村的人。」
「哦?」陶景挑了挑眉:「老伯可否將詳情告知一二?」
程甫咳了咳:「好,等我慢慢給你說」
「你們說的這人啊,名叫鄭二,原來祖祖輩輩都是村子裏的人。可是大概在七年前左右,鄭二突然舉家搬走了,誰也不知道搬去了哪裏。」
舉家搬走?
陶景心裏一動。
古代講究落地生根,尤其是農戶,有家有地,很少有像現代人這樣搬遷的。如非遇到什麽重大變故,更是不可能舉家搬走的。
可是等再追問為什麽搬家,老伯也搖了搖頭,表示並不了解其中緣由。
駱崢當即道:「劉大人,你派幾個人。調查一下這個鄭二為什麽搬家又搬去了哪兒?」
劉文邈:「遵令,下官這就去辦。」
陶景站在原地,垂在身側的手指有一搭沒一搭地虛點著,他總覺得這件事情還有什麽遺漏的地方。
究竟……是哪裏呢?
突然,心中仿佛有一道極細的光掠過。
陶景看向老翁:「當初鄭二搬走時,可還有別人一同離開嗎?」
駱崢同時看向老翁。
沒有想到會被問到這個問題,老翁愣了一會兒,眼睛忽地睜大,「對,對!當初和他一起搬走的還有其他兩戶人家。」
駱崢深看了陶景一眼,目光中有讚許。
陶景恍若未覺。
不出所料的話,這起兇案與七年前那次意外搬家,一定有著極大的關聯。隻要查清當年的真相,那離破案也就不遠了。
這時,駱崢道:「劉大人,把第一具屍體也抬上來。」
話音一落,陶景幾乎是瞬間領會了他的意思。
不出一炷香的功夫,之前的那具屍體也被抬至大堂。陶景轉向老翁:「老伯,麻煩您看一看,這個人您可否認得?」
老翁顫巍巍地走到屍體旁,一掀那白布,腥臭味撲麵而來。
由於時日較長,屍體已經腐爛嚴重,然而當老翁眯著眼睛仔細端詳了屍體一番後,竟然驚訝地「啊」了一聲,「這……這是趙鐵啊!」
陶景:「趙鐵?」
老漢:「就是當年與鄭二一家一同搬走的人啊!」
陶景和駱崢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隱約的光亮。
送走了老翁之後,三人迴到堂上商議。
剛才從眾人又從老翁口中了解到,當年搬走的三戶中,除了鄭二、趙鐵之外,還有一家,戶主叫曹金。
在七年前的一天,三家像是約好了似的,一同搬離了這個寧靜的村莊。
表麵的平靜之下,有暗流正在湧動。
**********
簡單商議過後,陶景和駱崢迴到客棧。
再次路過集市,隻見一個牆根底下,有一群人圍成一圈,不知在幹什麽。
二人走進了才看清,隻見人群中央是一個精瘦的小老頭,地上擺著一個葫蘆,手中捧著一個裝滿了油的小罐。
老頭傾斜手中瓦罐,油淌下來,然而令人稱奇的是,倒出來的油筆直如線,精準地流入了葫蘆的小口之中,一滴未灑。
圍觀群眾拍手叫好,一大罐油頃刻間賣出了大半。
這讓陶景瞬間想到了在原來世界念書時,曾經學到的一篇古文。
文中寫道,賣油翁「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這老頭兒倒是和那賣油翁,有異曲同工之妙。
駱崢:「想什麽呢?」
「沒什麽」,陶景笑了一下,「想起來了一些舊事。」
駱崢沒再繼續問下去。
兩人一同走進客棧上樓,身後集市的嘈雜之聲仍然充斥耳畔。
陶景腳步驀地一頓,心中仿佛有道極細的光閃過。他停了下來,指尖輕點額頭。然而當他仔細迴想時,那光亮已然消失不見。
陶景搖了搖頭,隻得暫且放下了這突如其來的念頭。
**********
傍晚,天黑的極快。
不久前還是艷陽高照,下一秒天色卻已變得昏暗。
又該睡覺了。
陶景和駱崢看著那床,一時間竟默契的誰都沒有動。
陶景是萬萬不好意思再讓駱崢坐一宿的,可又對原主這副身體極度沒有信心。
「要不……我們睡一張床?」
話一溜出嘴邊,就後悔了。自己一介草民,這是吃了雄心豹子膽了,竟敢邀請堂堂三品大員同床共枕?
駱崢意味不明地挑了挑眉。
陶景頭皮發麻,「駱大人,不是……鴻瑜,你就當我沒說。」
駱崢:「可以。」
陶景暗自鬆了口氣。
駱崢:「可以,一起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