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重生首輔黑化了,戰神甘願被誘惑 作者:吃蟹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眾文官看到皇帝如此發怒,正不知該說什麽,聽到許謙的話,齊聲跟隨鞠躬說道。
皇帝坐在朝堂上方,看著台階下一眾大臣,心裏有氣卻又看到文官首位許謙擔心的眼神,心裏很是窩心。
深唿吸了幾下,平復內心的怒氣。
衛己璞隻以為皇上生氣,氣的是他奏本裏彈劾的郭泰興,但是又覺得就算郭泰興以下犯上,皇上也不至於如此生氣。
心裏很是忐忑。
「吏部尚書。」
「臣在。」
「你說青州府守備郭泰興以下犯上,扣押青州知府,隻因青州知府江景淼夜不歸宿,留戀青樓?」
皇帝本是不想把這些醃臢事情在朝堂上說,卻不想這衛尚書倒打一耙。
皇上也不是有多信任郭泰興,他信任的是郭泰興奏摺裏的證據,幾個人簽字畫押的口供,還有郭泰興提起的許一諾。
「是,請陛下定奪。」
衛己璞聽出皇帝話裏有些不對勁,可是事已至此,他不得不硬著頭皮說下去。
「一州知府中飽私囊,私征徭役,貪汙到運河修建物資,簡直是喪盡天良,那可是修建河堤之物啊。
寡廉鮮恥,不僅狎妓宿娼,為了養外室,竟然逼死正室夫人還偽造自縊,公務不行,品行不端,作惡多端。
我記得這江景淼的繼室就是你吏部尚書衛大人的庶妹吧,這江景淼當初就是你極力推薦復任青州知府之職。
就這樣的人,郭泰興抓了他還有錯了?到你嘴裏怎麽就成了郭泰興以下犯上了?
既然如此,那就請在場的各位大人看看這兩份奏摺,一起分辨分辨,到底是誰冤枉了誰。」
昨日晚間,皇帝收到加急奏摺,正是青州府太守大人派快馬加急請奏,看完之後,皇帝氣得當場就要把人押來問罪。
早朝本就忍著怒氣,看衛尚書上書還以為他是請罪的。
不想這衛己璞硬是咬定郭泰興以下犯上,這才再次發怒,把兩人的奏摺一併甩在了台階上。
「不,皇上息怒,臣……」
衛己璞被皇上一頓說得不知該如何迴復,急忙跪下。
皇上說的江景淼任何一條都是死罪,而這人還是他舉薦,今日為了他還彈劾有功之臣。
他實在是被堵得啞口無言,心裏更是把江衛氏給罵了幾千幾萬遍。
今日早朝太師幾位老臣慣例聲稱身體不適,許謙站在文官第一例首位,聽完皇帝的話,自覺向前一步,撿起台階上的兩本奏摺。
先是看了郭泰興呈上來的,仔細看了裏麵關於許一諾的那一部分,又粗略拿起衛己璞的奏摺,草草翻了下,就遞給了後麵之人。
皇帝讓看,他們必須得看。
坐在台階上龍椅上的皇帝,自是也把許謙的舉動看得一清二楚,卻並沒有說什麽。
隻有看著他時,想到他剛剛擔心的眼神,皇帝又是暗暗深唿吸調整氣息。
許謙看完後,拿著笏板對著台階躬身。
衛己璞在地上跪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奏摺也傳閱了所有重臣,可沒人敢在這時候說話。
「許相,你來說說。」
皇帝看沒人說話,都在裝聾作啞,心裏也知道他們是怕說錯話,被一起問罪,隻能點名許謙。
「臣遵旨。」
許謙聽到皇帝喊他,拿著笏板出列,悄悄抬頭看了眼皇帝的麵色,又低頭躬身說道。
「郭太守私下調兵擾民確實有錯,以下犯上,關押高自己一級的上峰,實屬做事欠缺。
但山匪進城事情可大可小,調兵雖有擾民,但同樣也是為了保護更多民眾,情有可原。
關押自己上峰,但人贓並獲有憑有據,可予以嘉獎。」
許謙就事論事,對錯分析得不偏不倚。
「好啊,予以嘉獎,許相生了個好兒子,任職書剛下,就立刻趕去青州府,不到十天就任職,勤奮當以楷模。
任職一月,就發現如此錯處,更是一一仔細排查,不放過任何可疑,也不冤枉任何一人,做事慎密細緻。
好,好,好,年輕有為。」
皇上聽許謙一字不說許一諾的功勞,不搶功不占功,明明郭泰興奏摺裏都說明了此時許一諾應居首功。
不說郭太守,皇帝反而說起了許一諾,心裏對許一諾的表現很是開心,連說了幾個好。
「謝陛下誇獎,小兒隻是占其位謀其事恪盡職守,應當的。」
郭泰興的奏摺裏都寫明了許一諾的功勞,許謙自然明白說多了反而有搶功嫌疑,不說功勞也不會跑。
許一諾除了用司馬震霄的渠道傳了信,其實也是寫了一本奏摺,通過驛站傳給了許謙。
許一諾隻是個從七品的芝麻小官,是沒有直接上書,更是沒有上奏摺的資格。
許謙袖袋裏本是裝了那本奏摺的,如果今日衛己璞彈劾,郭太守的奏摺沒有到,或者到了沒有表明許一諾的功勞。
許謙自是準備拿出奏摺,為兒子許一諾爭取一二,但郭太守寫明白了,他也就沒有必要多說。
「許相說得好,恪盡職守,可要我朝所有文武百官都如此,便是我朝幸事。」
站在武官第一位的司馬震霄看著今日早朝的所有事情,隻是默默的看著,嘴角卻微微上揚。
他是武官,又在京城,許一諾的這件事情,他沒有任何可以插手的地方。
皇帝坐在朝堂上方,看著台階下一眾大臣,心裏有氣卻又看到文官首位許謙擔心的眼神,心裏很是窩心。
深唿吸了幾下,平復內心的怒氣。
衛己璞隻以為皇上生氣,氣的是他奏本裏彈劾的郭泰興,但是又覺得就算郭泰興以下犯上,皇上也不至於如此生氣。
心裏很是忐忑。
「吏部尚書。」
「臣在。」
「你說青州府守備郭泰興以下犯上,扣押青州知府,隻因青州知府江景淼夜不歸宿,留戀青樓?」
皇帝本是不想把這些醃臢事情在朝堂上說,卻不想這衛尚書倒打一耙。
皇上也不是有多信任郭泰興,他信任的是郭泰興奏摺裏的證據,幾個人簽字畫押的口供,還有郭泰興提起的許一諾。
「是,請陛下定奪。」
衛己璞聽出皇帝話裏有些不對勁,可是事已至此,他不得不硬著頭皮說下去。
「一州知府中飽私囊,私征徭役,貪汙到運河修建物資,簡直是喪盡天良,那可是修建河堤之物啊。
寡廉鮮恥,不僅狎妓宿娼,為了養外室,竟然逼死正室夫人還偽造自縊,公務不行,品行不端,作惡多端。
我記得這江景淼的繼室就是你吏部尚書衛大人的庶妹吧,這江景淼當初就是你極力推薦復任青州知府之職。
就這樣的人,郭泰興抓了他還有錯了?到你嘴裏怎麽就成了郭泰興以下犯上了?
既然如此,那就請在場的各位大人看看這兩份奏摺,一起分辨分辨,到底是誰冤枉了誰。」
昨日晚間,皇帝收到加急奏摺,正是青州府太守大人派快馬加急請奏,看完之後,皇帝氣得當場就要把人押來問罪。
早朝本就忍著怒氣,看衛尚書上書還以為他是請罪的。
不想這衛己璞硬是咬定郭泰興以下犯上,這才再次發怒,把兩人的奏摺一併甩在了台階上。
「不,皇上息怒,臣……」
衛己璞被皇上一頓說得不知該如何迴復,急忙跪下。
皇上說的江景淼任何一條都是死罪,而這人還是他舉薦,今日為了他還彈劾有功之臣。
他實在是被堵得啞口無言,心裏更是把江衛氏給罵了幾千幾萬遍。
今日早朝太師幾位老臣慣例聲稱身體不適,許謙站在文官第一例首位,聽完皇帝的話,自覺向前一步,撿起台階上的兩本奏摺。
先是看了郭泰興呈上來的,仔細看了裏麵關於許一諾的那一部分,又粗略拿起衛己璞的奏摺,草草翻了下,就遞給了後麵之人。
皇帝讓看,他們必須得看。
坐在台階上龍椅上的皇帝,自是也把許謙的舉動看得一清二楚,卻並沒有說什麽。
隻有看著他時,想到他剛剛擔心的眼神,皇帝又是暗暗深唿吸調整氣息。
許謙看完後,拿著笏板對著台階躬身。
衛己璞在地上跪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奏摺也傳閱了所有重臣,可沒人敢在這時候說話。
「許相,你來說說。」
皇帝看沒人說話,都在裝聾作啞,心裏也知道他們是怕說錯話,被一起問罪,隻能點名許謙。
「臣遵旨。」
許謙聽到皇帝喊他,拿著笏板出列,悄悄抬頭看了眼皇帝的麵色,又低頭躬身說道。
「郭太守私下調兵擾民確實有錯,以下犯上,關押高自己一級的上峰,實屬做事欠缺。
但山匪進城事情可大可小,調兵雖有擾民,但同樣也是為了保護更多民眾,情有可原。
關押自己上峰,但人贓並獲有憑有據,可予以嘉獎。」
許謙就事論事,對錯分析得不偏不倚。
「好啊,予以嘉獎,許相生了個好兒子,任職書剛下,就立刻趕去青州府,不到十天就任職,勤奮當以楷模。
任職一月,就發現如此錯處,更是一一仔細排查,不放過任何可疑,也不冤枉任何一人,做事慎密細緻。
好,好,好,年輕有為。」
皇上聽許謙一字不說許一諾的功勞,不搶功不占功,明明郭泰興奏摺裏都說明了此時許一諾應居首功。
不說郭太守,皇帝反而說起了許一諾,心裏對許一諾的表現很是開心,連說了幾個好。
「謝陛下誇獎,小兒隻是占其位謀其事恪盡職守,應當的。」
郭泰興的奏摺裏都寫明了許一諾的功勞,許謙自然明白說多了反而有搶功嫌疑,不說功勞也不會跑。
許一諾除了用司馬震霄的渠道傳了信,其實也是寫了一本奏摺,通過驛站傳給了許謙。
許一諾隻是個從七品的芝麻小官,是沒有直接上書,更是沒有上奏摺的資格。
許謙袖袋裏本是裝了那本奏摺的,如果今日衛己璞彈劾,郭太守的奏摺沒有到,或者到了沒有表明許一諾的功勞。
許謙自是準備拿出奏摺,為兒子許一諾爭取一二,但郭太守寫明白了,他也就沒有必要多說。
「許相說得好,恪盡職守,可要我朝所有文武百官都如此,便是我朝幸事。」
站在武官第一位的司馬震霄看著今日早朝的所有事情,隻是默默的看著,嘴角卻微微上揚。
他是武官,又在京城,許一諾的這件事情,他沒有任何可以插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