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星星之火[女A男O] 作者:橙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啊!」
「株?舟?」
「啊!啊!」
「計劃。」
方舟計劃。
「啊啊啊。」
「巨響是?」陳姝皺起眉頭。
果然那個巨響和停電是有問題的,難道就是因為皇帝的這個方舟計劃?
「啊啊!」皇後一邊說,一邊費力地向上抬下巴,示意陳姝向上理解。
陳姝大膽跟著猜想:「飛天?」
皇後激動地連連點頭:「啊啊!」
「移民。」
「啊!」
「去。」
「啊啊!」
「基地。」
方舟計劃的目的是飛天移民,想要阻攔皇帝的計劃就要深入基地。
她得被抓才行。
陳姝迅速用光腦將房間每一處以及文件全部都保留證據,對皇後說了句:「我知道了。」就匆匆離開,再次從外麵將房間上鎖。
要被抓,但不能現在被抓,現在還有很重要的一件事,老李頭既然活著,那麽老李頭在哪兒。
陳姝避開巡查的傭人,神不知鬼不覺溜迴自己的房間。
她迴憶老李頭留下的報紙,在腦袋裏抽絲剝繭,梳理頭緒。
那些報紙除了仁愛醫院以外都是蟲潮爆發地,雖然銀鑠還沒來得及調查出最後一張報紙的結果,但已經基本可以確認,它們分別對應一個實驗室。
也就是說,『蟲』其實都是這些年失敗的實驗體,有關的實驗室能力不足,關押不能,就導致了蟲潮的爆發。
而變異種的由來,也正是實驗的化學藥劑堆積成災,亂排、漏排的結果。
《萬物與虛無》中說,『物質與反物質的湮滅,產生了輻射,導致了大爆炸的熱量,而在數十億粒子的湮滅中,殘留下來的那一粒,創造了星係、恆星、行星和人類。所以我們隻是時間初始時,物質與反物質巨大毀滅下的殘骸,難以想像的爆炸殘留物。』
『無物無處不在,我們的地球隻是漂浮在太空中的一粒塵埃。穿過一片茫茫無際的寂靜,且荒涼的虛空。自然並不厭惡真空,真空是自然的默認狀態。現在看來仿佛量子世界,這個我們曾認為空洞虛無的地方,實際上塑造了我們周圍的一切。』
『人類是這粒沙子中幾乎看不見的小點,但就是這樣微不足道的人類,通過仰望星空,窺見了這整片沙灘!』
正如出生和死亡,生前和死後的一切都是虛無,但中間的這段生命組成了最璀璨的部分。
可是人類給腳下這塊土地帶來了什麽?
人類像一個真正的外星物種,寄生在地球身上的蟲子,吸血鬼。
是一次習以為常的地震,一次距離生活很遠的海嘯,一次隔壁地區的火山噴發,一次極端天氣的來臨,一次事不關己的冰山融化,一個物種滅絕,一場疫病來臨,罕見病的普及,身體素質斷崖式下降,可以使用的能源變少。
於是頻繁的停電,頻繁的停水,頻繁的山洪,頻繁的幹旱,頻繁的生病。
是通過海洋的大氣循環,變成雨進入地下水,是每一口食物,每一口水資源都成為生命的倒數。
是一次大遷徙。
一次更大的遷徙。
陸地被開採到極致,海洋被不可挽迴的汙染,動植物也全部異變,地球被糟蹋得滿目瘡痍。
人類其實從來沒有真正將地球當做家園,人類隻是將地球當做一個可以隨時搬遷的房子。
如果不是科技不到位,發展不到其他星係,很難尋找另一間備用房,人類永遠也不會想到要去保護它。
於是到了足夠高科技的今天。
帝國不僅沒有絲毫悔改,沒有想著懸崖勒馬,及時止損,去維護地球,反而準備拋棄被人類利用了數萬年的地球,去移民到新的星體。
陳姝忍不住地想,這樣的一個結果,究竟是用數萬年進展來的,還是一個新的輪迴。
人們敬畏歷史,卻輕視未來。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於是一個又一個悲劇以不同形式重蹈覆轍,歸其根本,在於人類的選擇。
地球可以沒有人類,但是人類不能沒有地球。
這不是地球的末日。
這是人類的末日。
星球絕不是次拋用品,如果人類不停止自我毀滅的選擇,依舊存短視的念頭抱希望於逃離而不是緩解,那麽人類隻會永遠地遷徙。
一次又一次背起行囊,航行在這片宇宙上。
像狗毛身上的虱子,跳到另一隻可以吸食的身上。
人類,不將養育自己的土地視作家園,就註定是沒有家的流浪物種。
永遠都不會停止漂泊。
人類將被宇宙永遠流放。
一個卑劣的小偷,卑劣的寄生蟲,得到的一切又終將覆滅。
就像托馬斯.莫頓說:如果我們不能跨越隔離人類和自己本性的深淵,航向月球又能得到什麽?在一切發現之旅中這是最重要的,沒有它,其餘的不僅變得無用還會帶來災禍。
薑勇迴家的路上,被皇帝派人緊急傳召。
當數十個穿著他所設計的機甲的軍人出現在他身邊,即便沒有架起炮塔,他也意識到這是一種震懾與威脅。
他沒有反抗和說不的權力。
心中「咯噔」一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株?舟?」
「啊!啊!」
「計劃。」
方舟計劃。
「啊啊啊。」
「巨響是?」陳姝皺起眉頭。
果然那個巨響和停電是有問題的,難道就是因為皇帝的這個方舟計劃?
「啊啊!」皇後一邊說,一邊費力地向上抬下巴,示意陳姝向上理解。
陳姝大膽跟著猜想:「飛天?」
皇後激動地連連點頭:「啊啊!」
「移民。」
「啊!」
「去。」
「啊啊!」
「基地。」
方舟計劃的目的是飛天移民,想要阻攔皇帝的計劃就要深入基地。
她得被抓才行。
陳姝迅速用光腦將房間每一處以及文件全部都保留證據,對皇後說了句:「我知道了。」就匆匆離開,再次從外麵將房間上鎖。
要被抓,但不能現在被抓,現在還有很重要的一件事,老李頭既然活著,那麽老李頭在哪兒。
陳姝避開巡查的傭人,神不知鬼不覺溜迴自己的房間。
她迴憶老李頭留下的報紙,在腦袋裏抽絲剝繭,梳理頭緒。
那些報紙除了仁愛醫院以外都是蟲潮爆發地,雖然銀鑠還沒來得及調查出最後一張報紙的結果,但已經基本可以確認,它們分別對應一個實驗室。
也就是說,『蟲』其實都是這些年失敗的實驗體,有關的實驗室能力不足,關押不能,就導致了蟲潮的爆發。
而變異種的由來,也正是實驗的化學藥劑堆積成災,亂排、漏排的結果。
《萬物與虛無》中說,『物質與反物質的湮滅,產生了輻射,導致了大爆炸的熱量,而在數十億粒子的湮滅中,殘留下來的那一粒,創造了星係、恆星、行星和人類。所以我們隻是時間初始時,物質與反物質巨大毀滅下的殘骸,難以想像的爆炸殘留物。』
『無物無處不在,我們的地球隻是漂浮在太空中的一粒塵埃。穿過一片茫茫無際的寂靜,且荒涼的虛空。自然並不厭惡真空,真空是自然的默認狀態。現在看來仿佛量子世界,這個我們曾認為空洞虛無的地方,實際上塑造了我們周圍的一切。』
『人類是這粒沙子中幾乎看不見的小點,但就是這樣微不足道的人類,通過仰望星空,窺見了這整片沙灘!』
正如出生和死亡,生前和死後的一切都是虛無,但中間的這段生命組成了最璀璨的部分。
可是人類給腳下這塊土地帶來了什麽?
人類像一個真正的外星物種,寄生在地球身上的蟲子,吸血鬼。
是一次習以為常的地震,一次距離生活很遠的海嘯,一次隔壁地區的火山噴發,一次極端天氣的來臨,一次事不關己的冰山融化,一個物種滅絕,一場疫病來臨,罕見病的普及,身體素質斷崖式下降,可以使用的能源變少。
於是頻繁的停電,頻繁的停水,頻繁的山洪,頻繁的幹旱,頻繁的生病。
是通過海洋的大氣循環,變成雨進入地下水,是每一口食物,每一口水資源都成為生命的倒數。
是一次大遷徙。
一次更大的遷徙。
陸地被開採到極致,海洋被不可挽迴的汙染,動植物也全部異變,地球被糟蹋得滿目瘡痍。
人類其實從來沒有真正將地球當做家園,人類隻是將地球當做一個可以隨時搬遷的房子。
如果不是科技不到位,發展不到其他星係,很難尋找另一間備用房,人類永遠也不會想到要去保護它。
於是到了足夠高科技的今天。
帝國不僅沒有絲毫悔改,沒有想著懸崖勒馬,及時止損,去維護地球,反而準備拋棄被人類利用了數萬年的地球,去移民到新的星體。
陳姝忍不住地想,這樣的一個結果,究竟是用數萬年進展來的,還是一個新的輪迴。
人們敬畏歷史,卻輕視未來。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於是一個又一個悲劇以不同形式重蹈覆轍,歸其根本,在於人類的選擇。
地球可以沒有人類,但是人類不能沒有地球。
這不是地球的末日。
這是人類的末日。
星球絕不是次拋用品,如果人類不停止自我毀滅的選擇,依舊存短視的念頭抱希望於逃離而不是緩解,那麽人類隻會永遠地遷徙。
一次又一次背起行囊,航行在這片宇宙上。
像狗毛身上的虱子,跳到另一隻可以吸食的身上。
人類,不將養育自己的土地視作家園,就註定是沒有家的流浪物種。
永遠都不會停止漂泊。
人類將被宇宙永遠流放。
一個卑劣的小偷,卑劣的寄生蟲,得到的一切又終將覆滅。
就像托馬斯.莫頓說:如果我們不能跨越隔離人類和自己本性的深淵,航向月球又能得到什麽?在一切發現之旅中這是最重要的,沒有它,其餘的不僅變得無用還會帶來災禍。
薑勇迴家的路上,被皇帝派人緊急傳召。
當數十個穿著他所設計的機甲的軍人出現在他身邊,即便沒有架起炮塔,他也意識到這是一種震懾與威脅。
他沒有反抗和說不的權力。
心中「咯噔」一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