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楚靈均被噎了一瞬。小時候,什麽都不懂的她,確實曾因為嫉妒楚載寧得了母親的喜愛而厭惡他……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至於再搬出來嗎……誰還沒個少不知事的時候了!
「那時是我不懂事,你不許再提這些。」
楚靈均堅決不再給熹寧帝說話的機會,一鼓作氣地迴道:「還有,你要對阿兄好一些,不然我以後就要幫著阿兄,再不和你好了。」
熹寧帝還欲再勸,又被楚靈均一句話給頂了迴來。
「我不會後悔的。若是真的有那一日,我楚靈均隻會怪自己的眼光不好。」
眉彎如新月、臉綻若芙蓉的少年人驀然挑眉,神采飛揚、意氣風發,臉上的笑意比冬日裏的暖陽還要明媚三分。
「況且,我不要別人送到我手上的皇位。我若有意登頂,自會堂堂正正地去爭取。」
「何可懼也?」
*
大年初七一過,朝廷規定的假期也就結束了。甭管是皇帝還是官員,都得告別忙裏偷閑的生活,開始投身於大大小小的政務。
但熹寧帝在處理政事之餘,卻總是忘不了昨日與女兒的談話。幾經思量之後,終於忍不住遣人去傳了景王楚載寧。
皎如玉樹的青年很快就應召而來,在內侍的指引下緩步入殿,而後躬身拱手,振袖行禮。
月白色的廣袖揚起又落下,在空中劃出一道好看的弧度,像極了振翅欲飛的白鶴。
「兒臣拜見父皇。」
「阿寧,莫要多禮了。」熹寧帝看著他愣了片刻,才招手示意他上前:「過來,我們父子倆說說話。」
青年便抬起了頭,溫順地走到他示意的位置坐下,端端正正地落了座,規規矩矩地道了謝。
也是到這時,熹寧帝才注意到景王的臉色依然蒼白得很,心底的愧疚無端又添兩分,斟酌著開口:「阿寧的身體還不見好嗎?」
話說著說著便嚴厲了幾分,隻是怒氣並不是對著眼前的青年。
「尚食局裏的司藥有沒有盡心?怎麽調養了這麽久,還是沒什麽起色?」
「多謝父皇關懷。」青年彎了彎眉,璀璨的鳳眼裏泄出一點悵惘的情思,垂眸迴道:「有您在,宮人們怎敢不盡心?不過是兒臣自己不爭氣罷了。」
「近來因病在身,未曾來向您請安,還望父皇勿要怪罪。」
他們兩人之間的談話向來如此,沒有父子相處的親密,卻處處充斥著君臣奏對的冰冷,疏離而官方。
熹寧帝望著眼前的溫潤青年,稍稍出了神。其實,當年他將阿寧帶進宮裏來時,這個孩子明明也是十分依賴自己的,甚至還纏著他說故事……
一眨眼,都已經十四年了啊。昔年那個還不到他腰際的孩子,今年已經十九歲了。
「父皇沒記錯,兒臣今年已然十九了。」
聽到楚載寧的附和之聲後,熹寧帝才意識到自己無意識地將這句話說了出來,自嘲地扯了扯嘴角,從過往的思緒裏迴過神來。
他再次抬了抬手,示意眼前的人再近前些。待楚載寧依言而行後,熹寧帝難得搬出了慈父心腸,含笑握起了青年的手腕。
他的手在微微地發著顫。即便很輕很輕,還是被熹寧帝察覺到了。
或許,他們兩人都不適應這樣過於親密的相處。
至高無上的皇帝微嘆著收迴了手,略有些不自然地改成了拍肩的動作,平平淡淡地說道:
「阿寧快及冠了,也是時候該出宮開府了,你的王府要建在何處,心中可有什麽想法?」
楚載寧正垂著頭,安安靜靜地整理著繡著流雲暗紋的衣袖,聽到這話時,他驚訝地抬起了頭,眼裏露出點真真切切的疑惑。
轉瞬間卻又像是反應了過來一樣,守著君臣父子的禮儀,拱手答話:「全聽父皇安排便是。」
「你呀你,就是太淡泊、太懂事了些,若是文殊奴在這兒,指不定要怎麽得寸進尺呢。」
熹寧帝說完這話後,自己也覺得不太妥當,剛要出言為自己找補,卻見心思一向細膩的景王,臉上竟帶著些怔愣的神情?
他正要出言詢問,楚載寧卻已然迴了神,歉意答道:「父皇見諒……」
熹寧帝善解人意地揮了揮手,「可是身子有何不適?早些迴去歇息吧,也是我疏忽了,不該擾你休養。」
「謹諾。」
楚載寧抬手一禮,便躬身告辭,言談舉止之間,俱是令人讚嘆不已的翩翩風儀。可若是熟悉他的楚靈均在此,便會發現他臉上還帶著些隱藏得很好的怔愣。
直到熹寧帝倏然開口。
「國子監那邊……你這些年做得很好,改日再到禦史檯曆練歷練吧。」
「是。」
楚載寧恭謹答了話,眼底已然是一片清明。
從國子監到禦史台,他確實離朝堂更近了些,可是禦史台掌諷刺諫議、監察百官,既易得罪人,又吃力不討好。這差事,哪就是那麽好做的呢?
父親終究還是不信他。
他勉力揚了揚唇角,可到底還是徒然,復又垂下了眸子,將眼中的一切神思都掩在鴉羽般的睫毛之下。
他神色自若地告了辭,預備迴到自己的含章殿,卻沒忍住在小徑旁的那片山茶前駐了足。
眼前的這片紅色山茶依舊熱烈而張揚,但瑩白的雪花上,已然鋪上了一層層的落紅——想是花期快要結束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至於再搬出來嗎……誰還沒個少不知事的時候了!
「那時是我不懂事,你不許再提這些。」
楚靈均堅決不再給熹寧帝說話的機會,一鼓作氣地迴道:「還有,你要對阿兄好一些,不然我以後就要幫著阿兄,再不和你好了。」
熹寧帝還欲再勸,又被楚靈均一句話給頂了迴來。
「我不會後悔的。若是真的有那一日,我楚靈均隻會怪自己的眼光不好。」
眉彎如新月、臉綻若芙蓉的少年人驀然挑眉,神采飛揚、意氣風發,臉上的笑意比冬日裏的暖陽還要明媚三分。
「況且,我不要別人送到我手上的皇位。我若有意登頂,自會堂堂正正地去爭取。」
「何可懼也?」
*
大年初七一過,朝廷規定的假期也就結束了。甭管是皇帝還是官員,都得告別忙裏偷閑的生活,開始投身於大大小小的政務。
但熹寧帝在處理政事之餘,卻總是忘不了昨日與女兒的談話。幾經思量之後,終於忍不住遣人去傳了景王楚載寧。
皎如玉樹的青年很快就應召而來,在內侍的指引下緩步入殿,而後躬身拱手,振袖行禮。
月白色的廣袖揚起又落下,在空中劃出一道好看的弧度,像極了振翅欲飛的白鶴。
「兒臣拜見父皇。」
「阿寧,莫要多禮了。」熹寧帝看著他愣了片刻,才招手示意他上前:「過來,我們父子倆說說話。」
青年便抬起了頭,溫順地走到他示意的位置坐下,端端正正地落了座,規規矩矩地道了謝。
也是到這時,熹寧帝才注意到景王的臉色依然蒼白得很,心底的愧疚無端又添兩分,斟酌著開口:「阿寧的身體還不見好嗎?」
話說著說著便嚴厲了幾分,隻是怒氣並不是對著眼前的青年。
「尚食局裏的司藥有沒有盡心?怎麽調養了這麽久,還是沒什麽起色?」
「多謝父皇關懷。」青年彎了彎眉,璀璨的鳳眼裏泄出一點悵惘的情思,垂眸迴道:「有您在,宮人們怎敢不盡心?不過是兒臣自己不爭氣罷了。」
「近來因病在身,未曾來向您請安,還望父皇勿要怪罪。」
他們兩人之間的談話向來如此,沒有父子相處的親密,卻處處充斥著君臣奏對的冰冷,疏離而官方。
熹寧帝望著眼前的溫潤青年,稍稍出了神。其實,當年他將阿寧帶進宮裏來時,這個孩子明明也是十分依賴自己的,甚至還纏著他說故事……
一眨眼,都已經十四年了啊。昔年那個還不到他腰際的孩子,今年已經十九歲了。
「父皇沒記錯,兒臣今年已然十九了。」
聽到楚載寧的附和之聲後,熹寧帝才意識到自己無意識地將這句話說了出來,自嘲地扯了扯嘴角,從過往的思緒裏迴過神來。
他再次抬了抬手,示意眼前的人再近前些。待楚載寧依言而行後,熹寧帝難得搬出了慈父心腸,含笑握起了青年的手腕。
他的手在微微地發著顫。即便很輕很輕,還是被熹寧帝察覺到了。
或許,他們兩人都不適應這樣過於親密的相處。
至高無上的皇帝微嘆著收迴了手,略有些不自然地改成了拍肩的動作,平平淡淡地說道:
「阿寧快及冠了,也是時候該出宮開府了,你的王府要建在何處,心中可有什麽想法?」
楚載寧正垂著頭,安安靜靜地整理著繡著流雲暗紋的衣袖,聽到這話時,他驚訝地抬起了頭,眼裏露出點真真切切的疑惑。
轉瞬間卻又像是反應了過來一樣,守著君臣父子的禮儀,拱手答話:「全聽父皇安排便是。」
「你呀你,就是太淡泊、太懂事了些,若是文殊奴在這兒,指不定要怎麽得寸進尺呢。」
熹寧帝說完這話後,自己也覺得不太妥當,剛要出言為自己找補,卻見心思一向細膩的景王,臉上竟帶著些怔愣的神情?
他正要出言詢問,楚載寧卻已然迴了神,歉意答道:「父皇見諒……」
熹寧帝善解人意地揮了揮手,「可是身子有何不適?早些迴去歇息吧,也是我疏忽了,不該擾你休養。」
「謹諾。」
楚載寧抬手一禮,便躬身告辭,言談舉止之間,俱是令人讚嘆不已的翩翩風儀。可若是熟悉他的楚靈均在此,便會發現他臉上還帶著些隱藏得很好的怔愣。
直到熹寧帝倏然開口。
「國子監那邊……你這些年做得很好,改日再到禦史檯曆練歷練吧。」
「是。」
楚載寧恭謹答了話,眼底已然是一片清明。
從國子監到禦史台,他確實離朝堂更近了些,可是禦史台掌諷刺諫議、監察百官,既易得罪人,又吃力不討好。這差事,哪就是那麽好做的呢?
父親終究還是不信他。
他勉力揚了揚唇角,可到底還是徒然,復又垂下了眸子,將眼中的一切神思都掩在鴉羽般的睫毛之下。
他神色自若地告了辭,預備迴到自己的含章殿,卻沒忍住在小徑旁的那片山茶前駐了足。
眼前的這片紅色山茶依舊熱烈而張揚,但瑩白的雪花上,已然鋪上了一層層的落紅——想是花期快要結束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