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茫然地望了一眼皇帝,又茫然地看向下首那個明艷的少女,怔怔地想了一會兒之後,倏而一拍手,欣然笑道:「我想起來了!」
幾乎滿殿的人,都在這一刻驚喜地提起了心,又在下一刻嘲笑自己是多麽的異想天開。
「悅郎,這是不是你曾經提過的……那個宗室的小姑娘啊?」
皇帝雖有些失望,但還想繼續出言引導——說不定阿慎就真的想起來了呢!
然而楚靈均已接了話頭,自嘲一笑,道:「皇後娘娘明鑑,小女確實出身宗室。奈何自幼為父母所厭棄,得師長照料方僥倖存活至今。」
「怎料師長身有皇命,今夜不能團聚。陛下憐我孤苦,特地相召,來此伴駕。」
殿內的侍者聞言大氣都不敢出,誠惶誠恐地觀察上首幾位貴人的臉色,暗忖今日這宴會實在不太平。
皇帝與景王都不由自主地沉寂了下來,而皇後聞言則訥訥,覺得自己揭了小姑娘的傷心事,幹巴巴地找補道:
「也是個可憐孩子……以後若是有空,可以多到我這兒來陪陪我。」
下首的少女仍然如鬆如柏地端坐著,聲音卻不復剛剛清朗。
「卑賤之軀,豈敢叨擾娘娘鳳駕?」
泠泠的雅樂仍舊流淌在長樂宮,隻是殿中的氣氛卻不知不覺地沉寂了下來。
定安公主仍是自斟自飲,明明身處繁華之中,卻遊離於熱鬧之外。
皇帝與景王體貼地照顧著身邊的皇後,眼底卻不約而同地露出些愧疚,偶爾還會失神。
但皇後並沒察覺到丈夫與兒子的心不在焉,因為她本人也在偷偷瞧著不遠處的那個少女。
不知為何,當她看到那個女孩子時,心裏竟泛起了悶悶的疼。
「文殊奴……文殊奴……」她憶起丈夫剛剛提起過的女孩名字,魔怔般地喃喃低語起來。
皇帝察覺到皇後許淑慎的異樣後,熟練地將人攬過來,耐心地出言安慰:「阿慎安心,安心……」
他懷裏的人渾身上下都開始顫抖起來,全然聽不見任何人的話,隻是一遍又一遍地念叨著那個名字。
在旁侍奉的宮人侍者見狀愈發緊張起來。皇後每次發病前,幾乎都會出現類似的徵兆!
皇帝自然也察覺到了這一點,匆忙令自己的一雙兒女退下,試圖將人帶迴內室中去。
然而抖如篩糠的女子已經一把推開了皇帝,怨毒地指著階下那個明麗的姑娘。
「不……不,你不是什麽宗室女。你是那賤人的女兒!那賤人害了我還不夠,還要害我的阿寧……阿寧,阿寧!你一定是來害我的阿寧的!」
剛剛還溫婉賢淑的皇後娘娘頃刻間變了個樣,不管不顧地扯亂了自己的髮髻,打翻了琳琅滿目的桌案,聲嘶力竭地咒罵著定安公主。
「賤人!你這賤人!你和德妃都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皇帝竭力安撫著她的情緒,景王也在努力喚起她的理智,卻都無濟於事。
富麗典雅的宴會廳充斥著婦人絕望而顫抖的唿喝聲。
楚靈均咬緊下唇,冷冷地睨著這場熟悉的鬧劇,而後不顧清瑤的阻攔,用力拔下頭上那支金絲點翠杏花釵,頭也不迴地拂袖而去。
景王給皇帝使了個眼色,便要起身去追自己的妹妹。孰料一陣陣眩暈陡然浮了上來,他捂住悶沉沉的胸口,被周圍的侍者慌亂扶在座椅上。
本就混亂的長樂宮越發亂糟糟的。有人在收拾杯盤狼藉的殘席,有人在驚慌失措地遣人請太醫,也有人慌慌張張地尋來了皇後慣常服的藥丸。
景王推了宮人端到麵前的溫水,悄聲支使身邊的人將楚靈均丟下的那支釵子送到麵前。
他攥著那支冰冷而尖銳的釵子時,模模糊糊地聽到了殿內歌女還未結束的曲子。
「……人間樂,逍遙態……卻縈得愁腸滿懷,紅塵苦海……紅塵苦海……」
也不知是哪個不知情不知趣的缺心眼兒,竟在皇家的除夕家宴上挑了這麽首曲子。
如此的不合時宜。
偏又如此地貼合情狀。
楚載寧聽得愈發胸悶氣短,抬手召來一個宮女,撐著口氣吩咐道:
「這歌舞……還是將她們打發了吧。」
第3章 少年遊(三)
若要理清皇家的這本爛帳,恐怕還得從當今皇帝熹寧帝說起。
熹寧帝名為楚悅,是先皇的嫡次子。
從楚悅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先皇並沒指望自己這個小兒子能繼承大統、匡扶社稷,隻希望他平平安安地做個富貴閑人。
在熹寧帝的前二十五年裏,他的生活也從來與國政民生扯不上半點關係。閑時吟花弄月,忙時詩酒談天……偶爾再寫寫詩、作作畫,拉三五個狐朋狗友侃大山,便最合適不過了。
可一夕風雲巨變,熹寧帝那位被先皇托以重任的太子兄長,竟忽然因一場風寒丟了性命。
先帝因此深受打擊,一夜之間便白了鬢髮。
失去同胞兄長庇護的熹寧帝隻能在倉促之間,從深陷喪子之痛的老父親手中,接過象徵太子權柄的印綬,跌跌撞撞地接觸那些陌生至極的奏疏奏表。
熹寧帝不算個愚笨的人,若多給他些時間,想必他也能在重壓之下,順利完成從閑散藩王到國之儲君的蛻變。
但先皇走得實在太快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幾乎滿殿的人,都在這一刻驚喜地提起了心,又在下一刻嘲笑自己是多麽的異想天開。
「悅郎,這是不是你曾經提過的……那個宗室的小姑娘啊?」
皇帝雖有些失望,但還想繼續出言引導——說不定阿慎就真的想起來了呢!
然而楚靈均已接了話頭,自嘲一笑,道:「皇後娘娘明鑑,小女確實出身宗室。奈何自幼為父母所厭棄,得師長照料方僥倖存活至今。」
「怎料師長身有皇命,今夜不能團聚。陛下憐我孤苦,特地相召,來此伴駕。」
殿內的侍者聞言大氣都不敢出,誠惶誠恐地觀察上首幾位貴人的臉色,暗忖今日這宴會實在不太平。
皇帝與景王都不由自主地沉寂了下來,而皇後聞言則訥訥,覺得自己揭了小姑娘的傷心事,幹巴巴地找補道:
「也是個可憐孩子……以後若是有空,可以多到我這兒來陪陪我。」
下首的少女仍然如鬆如柏地端坐著,聲音卻不復剛剛清朗。
「卑賤之軀,豈敢叨擾娘娘鳳駕?」
泠泠的雅樂仍舊流淌在長樂宮,隻是殿中的氣氛卻不知不覺地沉寂了下來。
定安公主仍是自斟自飲,明明身處繁華之中,卻遊離於熱鬧之外。
皇帝與景王體貼地照顧著身邊的皇後,眼底卻不約而同地露出些愧疚,偶爾還會失神。
但皇後並沒察覺到丈夫與兒子的心不在焉,因為她本人也在偷偷瞧著不遠處的那個少女。
不知為何,當她看到那個女孩子時,心裏竟泛起了悶悶的疼。
「文殊奴……文殊奴……」她憶起丈夫剛剛提起過的女孩名字,魔怔般地喃喃低語起來。
皇帝察覺到皇後許淑慎的異樣後,熟練地將人攬過來,耐心地出言安慰:「阿慎安心,安心……」
他懷裏的人渾身上下都開始顫抖起來,全然聽不見任何人的話,隻是一遍又一遍地念叨著那個名字。
在旁侍奉的宮人侍者見狀愈發緊張起來。皇後每次發病前,幾乎都會出現類似的徵兆!
皇帝自然也察覺到了這一點,匆忙令自己的一雙兒女退下,試圖將人帶迴內室中去。
然而抖如篩糠的女子已經一把推開了皇帝,怨毒地指著階下那個明麗的姑娘。
「不……不,你不是什麽宗室女。你是那賤人的女兒!那賤人害了我還不夠,還要害我的阿寧……阿寧,阿寧!你一定是來害我的阿寧的!」
剛剛還溫婉賢淑的皇後娘娘頃刻間變了個樣,不管不顧地扯亂了自己的髮髻,打翻了琳琅滿目的桌案,聲嘶力竭地咒罵著定安公主。
「賤人!你這賤人!你和德妃都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皇帝竭力安撫著她的情緒,景王也在努力喚起她的理智,卻都無濟於事。
富麗典雅的宴會廳充斥著婦人絕望而顫抖的唿喝聲。
楚靈均咬緊下唇,冷冷地睨著這場熟悉的鬧劇,而後不顧清瑤的阻攔,用力拔下頭上那支金絲點翠杏花釵,頭也不迴地拂袖而去。
景王給皇帝使了個眼色,便要起身去追自己的妹妹。孰料一陣陣眩暈陡然浮了上來,他捂住悶沉沉的胸口,被周圍的侍者慌亂扶在座椅上。
本就混亂的長樂宮越發亂糟糟的。有人在收拾杯盤狼藉的殘席,有人在驚慌失措地遣人請太醫,也有人慌慌張張地尋來了皇後慣常服的藥丸。
景王推了宮人端到麵前的溫水,悄聲支使身邊的人將楚靈均丟下的那支釵子送到麵前。
他攥著那支冰冷而尖銳的釵子時,模模糊糊地聽到了殿內歌女還未結束的曲子。
「……人間樂,逍遙態……卻縈得愁腸滿懷,紅塵苦海……紅塵苦海……」
也不知是哪個不知情不知趣的缺心眼兒,竟在皇家的除夕家宴上挑了這麽首曲子。
如此的不合時宜。
偏又如此地貼合情狀。
楚載寧聽得愈發胸悶氣短,抬手召來一個宮女,撐著口氣吩咐道:
「這歌舞……還是將她們打發了吧。」
第3章 少年遊(三)
若要理清皇家的這本爛帳,恐怕還得從當今皇帝熹寧帝說起。
熹寧帝名為楚悅,是先皇的嫡次子。
從楚悅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先皇並沒指望自己這個小兒子能繼承大統、匡扶社稷,隻希望他平平安安地做個富貴閑人。
在熹寧帝的前二十五年裏,他的生活也從來與國政民生扯不上半點關係。閑時吟花弄月,忙時詩酒談天……偶爾再寫寫詩、作作畫,拉三五個狐朋狗友侃大山,便最合適不過了。
可一夕風雲巨變,熹寧帝那位被先皇托以重任的太子兄長,竟忽然因一場風寒丟了性命。
先帝因此深受打擊,一夜之間便白了鬢髮。
失去同胞兄長庇護的熹寧帝隻能在倉促之間,從深陷喪子之痛的老父親手中,接過象徵太子權柄的印綬,跌跌撞撞地接觸那些陌生至極的奏疏奏表。
熹寧帝不算個愚笨的人,若多給他些時間,想必他也能在重壓之下,順利完成從閑散藩王到國之儲君的蛻變。
但先皇走得實在太快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