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放在心口的位置,他從那下頭的衣裳口袋裏拿出一個白色的玉佩,不過已經碎了。這是一塊方形的、用料較為尋常的玉,和王皇後那價值連城的半月形錦鯉佩不一樣。
這塊雕萬年青的方玉是很多年前一次年節中,趙寶音送與他的賀禮。當時寶音並不愛他,他很委屈地覺著禮物太輕薄了。
寶音一共送過他兩個荷包,其中一個裏頭裝著這塊玉。他把這塊玉連荷包都小心地收在床頭櫃上,從前經常拿出來戴,那個竹葉荷包被當時的嫻嬪瞧見過,還差點惹禍。
王妙華過世後,寶音的東西被他收進庫房裏。他想戴著王妙華的那塊半月形玉佩,卻發現玉佩被皇後臨終嘔血時用力磕向石階,碎成兩半。他隻好把碎玉裝進暗格裏頭。
他不再喜歡趙寶音了,但那天寶音的牙掉了,再次見麵的時候,他突然心生悸動。他迴來後又把寶音的方玉和荷包翻出來,然而這塊玉也碎了,因為他把這些東西連同別的妃子送來的一大堆禮物混在一起,裝在一個很大的箱子裏。宮人們平時擦洗、搬東西,搬來搬去就給磕裂了。
很好,兩塊玉現在全碎了,他一塊都別想戴。
濟真和尚對太子的預言很快傳遍皇室,引起眾人恐慌。
幾日之後,敦親王上書請求廢太子,許多文臣附議。敦親王是個挺老實的人,對李純忠心,他是真不想看著李純去死。他認為,太子李修恐怕是自身不吉,如果他不是太子、不繼承皇位,或許能夠改變那個預言。
而且敦親王還建議,預言太恐怖幹脆就不要再立太子了。皇上可以把儲君的人選寫在聖旨上密封進一個匣子裏藏起來,等傳位那天指派親信去拿。這既可以避免皇子們因不確定誰會繼位,都覺得有希望,群起爭之;也能打破有關少年天子的預言。
那群附議的臣子裏,有跟敦親王一樣忠君的純臣,還有不少是擁立三皇子的。
李純對李修很滿意,並不想廢太子。他駁迴了臣子們的奏請,說:「如果命該如此,再怎樣改變也沒有用的。太子沒有犯下過錯,朕不會廢了他。」
皇帝雖這樣說,東宮風波還是難以平息。太子李修瞧這架勢,幹脆也上奏自請廢黜東宮,省得他當了皇帝,父親要是活得不夠長的話所有大臣就會把帽子扣他頭上,到時候再來個名正言順的謀反把他從皇位上趕下去。
還不如現在不當這個太子了,私底下積蓄著力量,直接去爭最後那個位子。
這麽一來,李佑和李修的太子之爭竟真擺到明麵上來了。
好在五皇子、六皇子幾個還是幼兒,貴妃賢妃她們也不想淌這趟渾水。倒把太子之母德妃整得焦頭爛額。都被逼到這個份上,德妃不殺出一條血路是不行的,難打她們母子說不爭了人家就能放過?
李佑那邊麵子上不好太過分,就平日努力經營朝中的勢力。李修和德妃畏懼濟真大師的預言,更不敢跳脫,在宮中和李佑見麵都守著兄弟禮數,看著一團和氣。這麽暗流洶湧地,日子到了陽朔十三年夏。這一年夏季尤其熱,皇帝下旨讓大家一塊兒去承德避暑山莊。
自李純登基來,去行宮避暑的次數少了,他更喜歡下江南,大熱天也毫不畏懼地跑到南邊去搞調研順便旅遊。
承德行宮那兒先皇去得多,修葺地也很奢華,大家到了之後都感到滿意。其實這地方最主要的用處還不是避暑,是跑馬的。這裏的木蘭圍場是皇家獵苑,皇室子弟們和一群貴族在這兒操練習武所用。
今年皇上來了,自然要舉行一場盛大的狩獵,是為了鍛煉貴族子弟。狩獵第一天舉辦了典禮,一堆年輕公子們比試射箭。這個過程有不少出彩的、武藝高的貴族博得了眾人眼球,皇帝一高興賞賜官職什麽的,撈不少便宜。也有好些糜爛懶散的公子們各種出狀況,箭射歪了也就算了,他還能從馬上摔下來,倒把宮廷禦醫好一番折騰。
「今日很熱鬧,不如請幾位殿下也一同比試吧?」有臣子提議。
李純神色淡泊,三皇子李佑卻率先拿起了他早已準備好的弓箭,站在皇帝身側望著他。李純看他一眼道:「那就試射幾箭吧。」
已經十五歲的三皇子跨上馬疾馳而去,在眾目睽睽之下射出三箭,都正中靶心。李佑為了這一天已經苦練了很久,他選擇這樣展示的方式,隻是因為他比李修年長四歲,力氣大得可以拉開強弓射出百步之外,而李修就射不到這麽遠的距離。
年齡是他唯一的優勢。他沒有更好的辦法。
李修和德妃選擇了沉默。李修知道,十一歲的自己縱然天分上比兄長高一籌,但他如今還射不中百米外的靶子。
李佑看著弟弟的臉色,覺得很得意。他索性利用這個機會,叫上幾位年紀相仿的郡王世子,幾人比試射銅錢、蘋果之類花樣百出的項目。李佑可是有備而來,縱然世子們中有佼佼者,李佑咬牙頂著,竟從未有一次失手,從細小的銅錢中穿過去的箭還能射中紅心。
場上眾人開始喝彩,這三殿下的武藝可是方才一眾貴族們都比不過的。
「四殿下,五殿下,六殿下,七殿下……」最先提議的臣子上前來跪下,請求道:「幾位殿下不如都去比一比吧?皇上在此,隻當是娛親盡孝了。」
這塊雕萬年青的方玉是很多年前一次年節中,趙寶音送與他的賀禮。當時寶音並不愛他,他很委屈地覺著禮物太輕薄了。
寶音一共送過他兩個荷包,其中一個裏頭裝著這塊玉。他把這塊玉連荷包都小心地收在床頭櫃上,從前經常拿出來戴,那個竹葉荷包被當時的嫻嬪瞧見過,還差點惹禍。
王妙華過世後,寶音的東西被他收進庫房裏。他想戴著王妙華的那塊半月形玉佩,卻發現玉佩被皇後臨終嘔血時用力磕向石階,碎成兩半。他隻好把碎玉裝進暗格裏頭。
他不再喜歡趙寶音了,但那天寶音的牙掉了,再次見麵的時候,他突然心生悸動。他迴來後又把寶音的方玉和荷包翻出來,然而這塊玉也碎了,因為他把這些東西連同別的妃子送來的一大堆禮物混在一起,裝在一個很大的箱子裏。宮人們平時擦洗、搬東西,搬來搬去就給磕裂了。
很好,兩塊玉現在全碎了,他一塊都別想戴。
濟真和尚對太子的預言很快傳遍皇室,引起眾人恐慌。
幾日之後,敦親王上書請求廢太子,許多文臣附議。敦親王是個挺老實的人,對李純忠心,他是真不想看著李純去死。他認為,太子李修恐怕是自身不吉,如果他不是太子、不繼承皇位,或許能夠改變那個預言。
而且敦親王還建議,預言太恐怖幹脆就不要再立太子了。皇上可以把儲君的人選寫在聖旨上密封進一個匣子裏藏起來,等傳位那天指派親信去拿。這既可以避免皇子們因不確定誰會繼位,都覺得有希望,群起爭之;也能打破有關少年天子的預言。
那群附議的臣子裏,有跟敦親王一樣忠君的純臣,還有不少是擁立三皇子的。
李純對李修很滿意,並不想廢太子。他駁迴了臣子們的奏請,說:「如果命該如此,再怎樣改變也沒有用的。太子沒有犯下過錯,朕不會廢了他。」
皇帝雖這樣說,東宮風波還是難以平息。太子李修瞧這架勢,幹脆也上奏自請廢黜東宮,省得他當了皇帝,父親要是活得不夠長的話所有大臣就會把帽子扣他頭上,到時候再來個名正言順的謀反把他從皇位上趕下去。
還不如現在不當這個太子了,私底下積蓄著力量,直接去爭最後那個位子。
這麽一來,李佑和李修的太子之爭竟真擺到明麵上來了。
好在五皇子、六皇子幾個還是幼兒,貴妃賢妃她們也不想淌這趟渾水。倒把太子之母德妃整得焦頭爛額。都被逼到這個份上,德妃不殺出一條血路是不行的,難打她們母子說不爭了人家就能放過?
李佑那邊麵子上不好太過分,就平日努力經營朝中的勢力。李修和德妃畏懼濟真大師的預言,更不敢跳脫,在宮中和李佑見麵都守著兄弟禮數,看著一團和氣。這麽暗流洶湧地,日子到了陽朔十三年夏。這一年夏季尤其熱,皇帝下旨讓大家一塊兒去承德避暑山莊。
自李純登基來,去行宮避暑的次數少了,他更喜歡下江南,大熱天也毫不畏懼地跑到南邊去搞調研順便旅遊。
承德行宮那兒先皇去得多,修葺地也很奢華,大家到了之後都感到滿意。其實這地方最主要的用處還不是避暑,是跑馬的。這裏的木蘭圍場是皇家獵苑,皇室子弟們和一群貴族在這兒操練習武所用。
今年皇上來了,自然要舉行一場盛大的狩獵,是為了鍛煉貴族子弟。狩獵第一天舉辦了典禮,一堆年輕公子們比試射箭。這個過程有不少出彩的、武藝高的貴族博得了眾人眼球,皇帝一高興賞賜官職什麽的,撈不少便宜。也有好些糜爛懶散的公子們各種出狀況,箭射歪了也就算了,他還能從馬上摔下來,倒把宮廷禦醫好一番折騰。
「今日很熱鬧,不如請幾位殿下也一同比試吧?」有臣子提議。
李純神色淡泊,三皇子李佑卻率先拿起了他早已準備好的弓箭,站在皇帝身側望著他。李純看他一眼道:「那就試射幾箭吧。」
已經十五歲的三皇子跨上馬疾馳而去,在眾目睽睽之下射出三箭,都正中靶心。李佑為了這一天已經苦練了很久,他選擇這樣展示的方式,隻是因為他比李修年長四歲,力氣大得可以拉開強弓射出百步之外,而李修就射不到這麽遠的距離。
年齡是他唯一的優勢。他沒有更好的辦法。
李修和德妃選擇了沉默。李修知道,十一歲的自己縱然天分上比兄長高一籌,但他如今還射不中百米外的靶子。
李佑看著弟弟的臉色,覺得很得意。他索性利用這個機會,叫上幾位年紀相仿的郡王世子,幾人比試射銅錢、蘋果之類花樣百出的項目。李佑可是有備而來,縱然世子們中有佼佼者,李佑咬牙頂著,竟從未有一次失手,從細小的銅錢中穿過去的箭還能射中紅心。
場上眾人開始喝彩,這三殿下的武藝可是方才一眾貴族們都比不過的。
「四殿下,五殿下,六殿下,七殿下……」最先提議的臣子上前來跪下,請求道:「幾位殿下不如都去比一比吧?皇上在此,隻當是娛親盡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