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穿越後被迫基建養人魚 作者:燈火瞳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三天你不是在婚房裏樂不思蜀嗎
蘇侍郎把到嘴的話咽下去,訕訕:「不知王爺又何良策」
「必然是蘇大人想不到的妙計。」魏遊語氣隱隱得意。
皇帝也來了興趣。
遊兒還未議政,一問政事便像個鵪鶉縮起來或者臊紅臉答不上話,從學時便少不了少傅朽木不可雕也的牢騷,他偶爾也翻閱皇子的策論,遊兒的策論確實一言難盡。
今日怎麽一改常態,竟反駁蘇侍郎來了
皇帝興致盎然:「說來聽聽。」
魏遊不知道皇帝在想什麽,他欣賞一番蘇侍郎的黑臉,揚了揚下巴得意道:「京城這麽多有錢大官,隨便按個名頭抄兩個不就有錢了,父皇覺得如何?」
這確實不是蘇侍郎能想到的妙計。
皇帝:「……」
皇帝:「胡鬧!」
第4章
幸好今日百官早朝結束,隻剩下十幾位機要官員商討此事,否則不知道該是何場麵。
看笑話的人中,最無奈的是皇帝,第二是丞相,攤上這麽個女婿,上輩子捅了天了吧。
他嘆了一口氣,替魏遊解圍:「臣有話說。」
皇帝早就想轉移話題了,見丞相有話說,趕緊點點頭,允了。
「皇上憂國憂民之心天地可鑑,此次南災北患均需用錢,既然覃將軍與蘇侍郎意見相左,那便取中庸之道,東嶺賑災銀兩留一半給北境。」丞相不得不站出來,顧全大局。
蘇侍郎一聽,嗤笑道:「丞相大人水端平也不怕翻了車,兩邊討不到好。臣看還是再加一些稅在商賈上,再添些好處,簡單有效。」
「不可,」丞相無視他的冷嘲熱諷,繼續說,「加稅根本還是搜刮的百姓的銀兩,恐生暴.亂。」
「丞相這一分為二,不見得藥到病除,到時候東嶺若是知道播的款項少了一半,大人覺得他們會作何想?」
麵對滿朝質疑,丞相依舊不低頭:「東嶺地廣人稀,陛下給的賑災銀兩足夠東嶺度過兩次山洪颱風。」
皇帝原本覺得丞相的話頗有道理,聽見自己的私心被毫不留情戳穿,他瞬間變了臉。
丞相顯然無畏,又扔下一枚炸彈:「至於國庫空虛,北境糧草不足一事,臣建議五品以上及家中多店鋪的官員捐一月俸祿,既能解決撥給東嶺的缺口,又能湊足戰場所需。」
瘋子。
蘇侍郎沒想到丞相會搞這一出,這是被皇上下旨賜婚的事沖昏了頭,腦袋都不想要了。
大概還嫌不夠,丞相鏗鏘跪地:「臣願意做表率,出三月俸祿以充國庫。」
大殿上鴉雀無聲。
魏遊心裏嘖了一聲,有點佩服自己老丈人的膽識了,先打皇帝的臉,又動百官的利益,怪不得原身迎親時見到丞相府冷冷清清。
真不知道他怎麽成為萬人之上的,皇帝都得娶臣子安撫百官,他倒是敢提。
一個月俸祿在達官顯貴中算不得多,現代捐款活動不少,古代卻少有,國事用取於國庫,國庫不足,增加賦稅,羊毛出自羊身,最終苦的是百姓,對官紳毫無影響,依舊燈火通明,歌舞昇平。
因為饑荒到不了他們頭上,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怎麽剝削百姓無所謂,誰想動他們蛋糕,丞相位子坐太久該彈劾換人了。
所有人陷入丞相怎麽敢與滿朝文武作對的震驚中,唯有魏遊注意到皇帝盛怒的眼睛。
這迴真生氣了。
在一片暗諷前,大殿上突然響起魏遊不合時宜的求知聲:「丞相俸祿是多少銀子?」
蘇侍郎看了一眼丞相,幸災樂禍:「丞相正一品,俸錢三百兩,俸料三百石,加俸六百兩。」
「月俸?那倒不少,反正不過兩三頓宴會的錢。」魏遊隨意道。
什麽兩三頓宴會,誰家兩三頓宴會需要這麽多錢?設宴是可收禮抵過的,就像參加婚宴送紅包一樣,主家隻賺不賠。
一看就知道錦衣玉食不缺錢的,蘇侍郎被瑞安王說的心裏有點堵。
他忍著牙酸道:「是年俸。」
魏遊皺眉:「年俸這麽點?那你們捐一個月不夠,三個月也有點少,要不湊個整,一年吧,正好本王向父皇多討要的銀兩也不用分一半給北境了。」
「對了,五品以上強製捐,五品以下可以勸說勸說,捐一個月也不錯。既然是為國為民的好事,要是向京城百姓告知朝廷的行為,指不定他們也捐,也別說是援助北疆,說是為東嶺祈福,籠絡民心。」
末了還加一句:「這主意好,本王真是個天才。」
「……」丞相深深看了他一眼。
瑞安王怎麽迴事?
貪賑災款這麽理直氣壯的嗎?
他們同意捐了嗎?
官員集體無語,百姓是覺得好了,他們不好。
皇帝看了魏遊一眼,眼神探究,底下十幾位官員相互推搡,不吭一聲。
魏遊見沒人迴答,就近點了個人:「蘇侍郎覺得本王的建議如何?」
蘇侍郎要被氣笑了。
瑞安王可真敢獅子大開口!
無論心裏如何編排瑞安王,麵上還得笑嘻嘻:「王爺有所不知,以下官為例,府內親眷下人上百人,平日衣食住行、家中子弟讀書銀兩、月月下人月銀等,無一不是開銷,府內存銀其實並不多。」
「況且王爺所說的三月俸祿是沒法辦兩三場宴會……額,老臣意思是,府內拮據,恐怕……」
蘇侍郎把到嘴的話咽下去,訕訕:「不知王爺又何良策」
「必然是蘇大人想不到的妙計。」魏遊語氣隱隱得意。
皇帝也來了興趣。
遊兒還未議政,一問政事便像個鵪鶉縮起來或者臊紅臉答不上話,從學時便少不了少傅朽木不可雕也的牢騷,他偶爾也翻閱皇子的策論,遊兒的策論確實一言難盡。
今日怎麽一改常態,竟反駁蘇侍郎來了
皇帝興致盎然:「說來聽聽。」
魏遊不知道皇帝在想什麽,他欣賞一番蘇侍郎的黑臉,揚了揚下巴得意道:「京城這麽多有錢大官,隨便按個名頭抄兩個不就有錢了,父皇覺得如何?」
這確實不是蘇侍郎能想到的妙計。
皇帝:「……」
皇帝:「胡鬧!」
第4章
幸好今日百官早朝結束,隻剩下十幾位機要官員商討此事,否則不知道該是何場麵。
看笑話的人中,最無奈的是皇帝,第二是丞相,攤上這麽個女婿,上輩子捅了天了吧。
他嘆了一口氣,替魏遊解圍:「臣有話說。」
皇帝早就想轉移話題了,見丞相有話說,趕緊點點頭,允了。
「皇上憂國憂民之心天地可鑑,此次南災北患均需用錢,既然覃將軍與蘇侍郎意見相左,那便取中庸之道,東嶺賑災銀兩留一半給北境。」丞相不得不站出來,顧全大局。
蘇侍郎一聽,嗤笑道:「丞相大人水端平也不怕翻了車,兩邊討不到好。臣看還是再加一些稅在商賈上,再添些好處,簡單有效。」
「不可,」丞相無視他的冷嘲熱諷,繼續說,「加稅根本還是搜刮的百姓的銀兩,恐生暴.亂。」
「丞相這一分為二,不見得藥到病除,到時候東嶺若是知道播的款項少了一半,大人覺得他們會作何想?」
麵對滿朝質疑,丞相依舊不低頭:「東嶺地廣人稀,陛下給的賑災銀兩足夠東嶺度過兩次山洪颱風。」
皇帝原本覺得丞相的話頗有道理,聽見自己的私心被毫不留情戳穿,他瞬間變了臉。
丞相顯然無畏,又扔下一枚炸彈:「至於國庫空虛,北境糧草不足一事,臣建議五品以上及家中多店鋪的官員捐一月俸祿,既能解決撥給東嶺的缺口,又能湊足戰場所需。」
瘋子。
蘇侍郎沒想到丞相會搞這一出,這是被皇上下旨賜婚的事沖昏了頭,腦袋都不想要了。
大概還嫌不夠,丞相鏗鏘跪地:「臣願意做表率,出三月俸祿以充國庫。」
大殿上鴉雀無聲。
魏遊心裏嘖了一聲,有點佩服自己老丈人的膽識了,先打皇帝的臉,又動百官的利益,怪不得原身迎親時見到丞相府冷冷清清。
真不知道他怎麽成為萬人之上的,皇帝都得娶臣子安撫百官,他倒是敢提。
一個月俸祿在達官顯貴中算不得多,現代捐款活動不少,古代卻少有,國事用取於國庫,國庫不足,增加賦稅,羊毛出自羊身,最終苦的是百姓,對官紳毫無影響,依舊燈火通明,歌舞昇平。
因為饑荒到不了他們頭上,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怎麽剝削百姓無所謂,誰想動他們蛋糕,丞相位子坐太久該彈劾換人了。
所有人陷入丞相怎麽敢與滿朝文武作對的震驚中,唯有魏遊注意到皇帝盛怒的眼睛。
這迴真生氣了。
在一片暗諷前,大殿上突然響起魏遊不合時宜的求知聲:「丞相俸祿是多少銀子?」
蘇侍郎看了一眼丞相,幸災樂禍:「丞相正一品,俸錢三百兩,俸料三百石,加俸六百兩。」
「月俸?那倒不少,反正不過兩三頓宴會的錢。」魏遊隨意道。
什麽兩三頓宴會,誰家兩三頓宴會需要這麽多錢?設宴是可收禮抵過的,就像參加婚宴送紅包一樣,主家隻賺不賠。
一看就知道錦衣玉食不缺錢的,蘇侍郎被瑞安王說的心裏有點堵。
他忍著牙酸道:「是年俸。」
魏遊皺眉:「年俸這麽點?那你們捐一個月不夠,三個月也有點少,要不湊個整,一年吧,正好本王向父皇多討要的銀兩也不用分一半給北境了。」
「對了,五品以上強製捐,五品以下可以勸說勸說,捐一個月也不錯。既然是為國為民的好事,要是向京城百姓告知朝廷的行為,指不定他們也捐,也別說是援助北疆,說是為東嶺祈福,籠絡民心。」
末了還加一句:「這主意好,本王真是個天才。」
「……」丞相深深看了他一眼。
瑞安王怎麽迴事?
貪賑災款這麽理直氣壯的嗎?
他們同意捐了嗎?
官員集體無語,百姓是覺得好了,他們不好。
皇帝看了魏遊一眼,眼神探究,底下十幾位官員相互推搡,不吭一聲。
魏遊見沒人迴答,就近點了個人:「蘇侍郎覺得本王的建議如何?」
蘇侍郎要被氣笑了。
瑞安王可真敢獅子大開口!
無論心裏如何編排瑞安王,麵上還得笑嘻嘻:「王爺有所不知,以下官為例,府內親眷下人上百人,平日衣食住行、家中子弟讀書銀兩、月月下人月銀等,無一不是開銷,府內存銀其實並不多。」
「況且王爺所說的三月俸祿是沒法辦兩三場宴會……額,老臣意思是,府內拮據,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