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棋子要反抗(4)
快穿:最強工具人出征,寸草不生 作者:飛雪淩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城中百姓更是遭殃,房屋轟然倒塌,哭喊聲、求救聲交織一片。
老人小孩驚恐地蜷縮在角落,眼睜睜看著洪水漫過頭頂;婦女們緊緊抱住家人,卻無力抵擋這滅頂之災。
財物糧食皆被大水衝走,昔日熱鬧的街市淪為一片汪洋澤國,浮屍處處,慘不忍睹。
見敵城已亂成一鍋粥,敵方將兵無心戀戰,紛紛棄城而逃。
胡天磊見狀,立刻派出幾隊精銳人馬,迅速展開追擊。
騎兵在前衝鋒,馬蹄踏破泥水,濺起高高的水花;步兵緊隨其後,呐喊著衝向逃敵。
一時間,城外殺聲四起,雙方短兵相接,刀光劍影閃爍。
胡天磊的將士們士氣高昂,下手毫不留情。
敵軍本就驚魂未定,哪堪一擊,紛紛潰敗。
有的跪地求饒,有的拚死抵抗卻也無力迴天。
經過一番激烈廝殺,胡天磊的軍隊大獲全勝,趁勢奪得了天險之地。
大獲全勝之後,胡天磊當即修書一封,詳述此戰經過、敵我態勢以及最終戰果,派人快馬加鞭報與皇帝。
皇帝接獲軍報,覽罷,神色複雜,又喜又憂。
喜的是鐵城這一關鍵軍事要塞如今已被胡天磊拿下,北狄若再想南下侵擾邊境,必先掂量掂量。
畢竟鐵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於國防而言意義非凡,恰似為江山社稷築牢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北疆屏障。
憂的是胡天磊連年在外領兵打仗,屢立軍功,威名遠揚。
其麾下兵強馬壯,如此下去,官職升無可升,恐其位極人臣,功高震主。
皇帝一番深思熟慮、反複斟酌,終是傳下一道詔令。
彼時,眼見已是九月中旬,北境之地霜風漸起,草木凋零,即將邁入嚴冬。
冰天雪地之下,大軍行動艱難,補給線也易受阻,實非進攻北狄的良機。
詔令命胡天磊派人嚴密駐守鐵城,待一切安排妥帖之後,即刻迴京城受賞。
胡天磊接旨之時,鐵城內外已然寒風凜冽,江河開始結冰。
他召集心腹偏將,於帥帳中逐一部署,將守城之責細分到人,又反複叮囑注意事項,確保萬無一失。
安排妥當之後,他才帶著一隊親衛,策馬踏上歸京之路,華清作為護衛軍校尉,自是一路相隨。
迴到京城,消息不脛而走,百姓們奔走相告,夾道歡迎,傳頌著胡天磊的英勇事跡。
皇帝聞之不喜。
第二天上朝之後,皇帝表現上十分開心的樣子,當即下旨,胡天磊由鎮遠將軍榮升為鎮國公,賞賜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無數。
胡家府邸,上下一片歡騰。
朱紅大門敞開,張燈結彩,喜慶的紅燈籠高高懸掛。
仆人們進進出出,忙碌地籌備宴席。
達官貴人們聞風而動,紛紛攜厚禮前來祝賀,車水馬龍,門庭若市。
春節過後,正月十五元宵節,華燈初上,京城沉浸在一片燈火輝煌之中。
貴妃胡香菱身著華服,儀態萬千,帶著年僅七歲的九皇子蔣榮迴胡府省親。
胡府內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大擺宴席,珍饈佳肴如流水般擺滿桌案,酒香四溢飄散,眾人推杯換盞,笑語歡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宴席之上,蔣榮沒吃幾口飯便拍著圓滾滾的小肚子,嚷嚷著飽了。
這孩子生性好動,哪肯乖乖坐著,下了飯桌便在胡府裏撒歡亂跑。
兩個小太監和胡府的幾個仆人慌慌張張地跟在身後,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他磕著碰著。
蔣榮一路跑到胡府大門,他聽說今夜京城解除宵禁,街頭巷尾各色花燈爭奇鬥豔,熱鬧非凡,頓時心癢癢,扯著嗓子吵著要去看花燈。
這可把身後眾人嚇得臉色慘白,要知道街道上人頭攢動,蔣榮又調皮搗蛋,萬一不小心走失,他們項上腦袋可就都保不住了。
華清身為校尉,本不在值夜排班之列。
奈何今日貴妃省親,事關重大,他不敢有絲毫懈怠,親自帶隊負責胡府的安保工作。
蔣榮跑到大門時,華清正斜倚著牆,手中把玩一塊半月玉,玉質溫潤,在燈光映照下泛著柔和的光。
蔣榮眼睛尖,一眼瞅見那半月玉,不禁愣了一下,好奇心頓起。
他三兩步跑到華清身邊,小手一伸,將玉搶了過去,瞪大了眼睛驚訝道:
“咦,你這塊玉怎麽和娘親的那塊好像。”
華清見狀趕忙行禮,恭恭敬敬說道:
“殿下說笑了,微臣出身卑賤,這不過是塊粗製濫造的普通玉石罷了,哪能跟娘娘的稀世珍寶相提並論?”
蔣榮小臉一皺,鼻子裏輕哼一聲:
“我說像就是像。”
“娘親平日裏把那塊玉奉為至寶,連我都不舍得給,現在找了塊一模一樣的,她一定非常喜歡。”
言罷,蔣榮攥著那塊半月玉,轉身興衝衝地往迴跑了。
華清並未阻攔,直起身來,望著蔣榮遠去的背影,嘴角緩緩掛上了一抹詭笑。
蔣榮一溜兒小跑,像隻歡快的小鹿般迴到正廳。
廳內燈火輝煌,眾人正笑語宴歡,他徑直來到胡香菱麵前,把半月玉在她眼前晃了晃,滿臉興奮地嚷道:
“娘親,您快看這塊玉,和您那塊像不像呀?”
胡香菱正與眾人交談,不經意間瞥見蔣榮手中的玉,頓時大驚失色,手中的酒杯險些滑落。
她急忙伸手,顫抖著取出自己懷中那塊半月玉,與蔣榮手中的玉小心翼翼地對在一起。
刹那間,兩塊玉嚴絲合縫,宛如天成。
胡香菱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又驚又喜,忙急切地問蔣榮:
“榮兒,你這塊玉究竟是從哪得來的?”
蔣榮眨著天真無邪的大眼睛,一臉不在意地說道:
“就是大門口一個看門的給我的呀,他見我喜歡,就送給我啦。”
胡香菱聽後,忙扭頭對身後一個小太監吩咐道:
“快,立刻把那個人給我叫來,一刻都不許耽擱!”
小太監嚇得一哆嗦,忙不迭地應聲,轉身匆匆跑了出去。
見胡香菱臉色異常,舉止慌亂,胡天磊心中一緊,忙起身,恭敬地說道:
“貴妃娘娘,不知這塊玉究竟有什麽問題?”
胡香菱深吸一口氣,努力壓抑著激動的情緒:
“持玉之人極有可能和我是血親。”
眾人聽後,皆是一驚,麵麵相覷,大廳內頓時安靜下來,隻餘燭火燃燒的劈啪聲。
老人小孩驚恐地蜷縮在角落,眼睜睜看著洪水漫過頭頂;婦女們緊緊抱住家人,卻無力抵擋這滅頂之災。
財物糧食皆被大水衝走,昔日熱鬧的街市淪為一片汪洋澤國,浮屍處處,慘不忍睹。
見敵城已亂成一鍋粥,敵方將兵無心戀戰,紛紛棄城而逃。
胡天磊見狀,立刻派出幾隊精銳人馬,迅速展開追擊。
騎兵在前衝鋒,馬蹄踏破泥水,濺起高高的水花;步兵緊隨其後,呐喊著衝向逃敵。
一時間,城外殺聲四起,雙方短兵相接,刀光劍影閃爍。
胡天磊的將士們士氣高昂,下手毫不留情。
敵軍本就驚魂未定,哪堪一擊,紛紛潰敗。
有的跪地求饒,有的拚死抵抗卻也無力迴天。
經過一番激烈廝殺,胡天磊的軍隊大獲全勝,趁勢奪得了天險之地。
大獲全勝之後,胡天磊當即修書一封,詳述此戰經過、敵我態勢以及最終戰果,派人快馬加鞭報與皇帝。
皇帝接獲軍報,覽罷,神色複雜,又喜又憂。
喜的是鐵城這一關鍵軍事要塞如今已被胡天磊拿下,北狄若再想南下侵擾邊境,必先掂量掂量。
畢竟鐵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於國防而言意義非凡,恰似為江山社稷築牢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北疆屏障。
憂的是胡天磊連年在外領兵打仗,屢立軍功,威名遠揚。
其麾下兵強馬壯,如此下去,官職升無可升,恐其位極人臣,功高震主。
皇帝一番深思熟慮、反複斟酌,終是傳下一道詔令。
彼時,眼見已是九月中旬,北境之地霜風漸起,草木凋零,即將邁入嚴冬。
冰天雪地之下,大軍行動艱難,補給線也易受阻,實非進攻北狄的良機。
詔令命胡天磊派人嚴密駐守鐵城,待一切安排妥帖之後,即刻迴京城受賞。
胡天磊接旨之時,鐵城內外已然寒風凜冽,江河開始結冰。
他召集心腹偏將,於帥帳中逐一部署,將守城之責細分到人,又反複叮囑注意事項,確保萬無一失。
安排妥當之後,他才帶著一隊親衛,策馬踏上歸京之路,華清作為護衛軍校尉,自是一路相隨。
迴到京城,消息不脛而走,百姓們奔走相告,夾道歡迎,傳頌著胡天磊的英勇事跡。
皇帝聞之不喜。
第二天上朝之後,皇帝表現上十分開心的樣子,當即下旨,胡天磊由鎮遠將軍榮升為鎮國公,賞賜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無數。
胡家府邸,上下一片歡騰。
朱紅大門敞開,張燈結彩,喜慶的紅燈籠高高懸掛。
仆人們進進出出,忙碌地籌備宴席。
達官貴人們聞風而動,紛紛攜厚禮前來祝賀,車水馬龍,門庭若市。
春節過後,正月十五元宵節,華燈初上,京城沉浸在一片燈火輝煌之中。
貴妃胡香菱身著華服,儀態萬千,帶著年僅七歲的九皇子蔣榮迴胡府省親。
胡府內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大擺宴席,珍饈佳肴如流水般擺滿桌案,酒香四溢飄散,眾人推杯換盞,笑語歡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宴席之上,蔣榮沒吃幾口飯便拍著圓滾滾的小肚子,嚷嚷著飽了。
這孩子生性好動,哪肯乖乖坐著,下了飯桌便在胡府裏撒歡亂跑。
兩個小太監和胡府的幾個仆人慌慌張張地跟在身後,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他磕著碰著。
蔣榮一路跑到胡府大門,他聽說今夜京城解除宵禁,街頭巷尾各色花燈爭奇鬥豔,熱鬧非凡,頓時心癢癢,扯著嗓子吵著要去看花燈。
這可把身後眾人嚇得臉色慘白,要知道街道上人頭攢動,蔣榮又調皮搗蛋,萬一不小心走失,他們項上腦袋可就都保不住了。
華清身為校尉,本不在值夜排班之列。
奈何今日貴妃省親,事關重大,他不敢有絲毫懈怠,親自帶隊負責胡府的安保工作。
蔣榮跑到大門時,華清正斜倚著牆,手中把玩一塊半月玉,玉質溫潤,在燈光映照下泛著柔和的光。
蔣榮眼睛尖,一眼瞅見那半月玉,不禁愣了一下,好奇心頓起。
他三兩步跑到華清身邊,小手一伸,將玉搶了過去,瞪大了眼睛驚訝道:
“咦,你這塊玉怎麽和娘親的那塊好像。”
華清見狀趕忙行禮,恭恭敬敬說道:
“殿下說笑了,微臣出身卑賤,這不過是塊粗製濫造的普通玉石罷了,哪能跟娘娘的稀世珍寶相提並論?”
蔣榮小臉一皺,鼻子裏輕哼一聲:
“我說像就是像。”
“娘親平日裏把那塊玉奉為至寶,連我都不舍得給,現在找了塊一模一樣的,她一定非常喜歡。”
言罷,蔣榮攥著那塊半月玉,轉身興衝衝地往迴跑了。
華清並未阻攔,直起身來,望著蔣榮遠去的背影,嘴角緩緩掛上了一抹詭笑。
蔣榮一溜兒小跑,像隻歡快的小鹿般迴到正廳。
廳內燈火輝煌,眾人正笑語宴歡,他徑直來到胡香菱麵前,把半月玉在她眼前晃了晃,滿臉興奮地嚷道:
“娘親,您快看這塊玉,和您那塊像不像呀?”
胡香菱正與眾人交談,不經意間瞥見蔣榮手中的玉,頓時大驚失色,手中的酒杯險些滑落。
她急忙伸手,顫抖著取出自己懷中那塊半月玉,與蔣榮手中的玉小心翼翼地對在一起。
刹那間,兩塊玉嚴絲合縫,宛如天成。
胡香菱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又驚又喜,忙急切地問蔣榮:
“榮兒,你這塊玉究竟是從哪得來的?”
蔣榮眨著天真無邪的大眼睛,一臉不在意地說道:
“就是大門口一個看門的給我的呀,他見我喜歡,就送給我啦。”
胡香菱聽後,忙扭頭對身後一個小太監吩咐道:
“快,立刻把那個人給我叫來,一刻都不許耽擱!”
小太監嚇得一哆嗦,忙不迭地應聲,轉身匆匆跑了出去。
見胡香菱臉色異常,舉止慌亂,胡天磊心中一緊,忙起身,恭敬地說道:
“貴妃娘娘,不知這塊玉究竟有什麽問題?”
胡香菱深吸一口氣,努力壓抑著激動的情緒:
“持玉之人極有可能和我是血親。”
眾人聽後,皆是一驚,麵麵相覷,大廳內頓時安靜下來,隻餘燭火燃燒的劈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