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從他薄唇之中冷冷吐出幾個詞來,「去尋個人牙來。」
雲枝正被阿爺叫去了書房,「你膽子不小。」
阿爺上來這一句話,她便知道自己送信去武都王府的事已然敗露。
「女兒若是再不有所表示,阿娘要叫那賢妃擠兌死了,哪裏有送禮送的鼻孔朝天的道理,寺人們瞧不起學士府,我還看不上五王那個紈絝呢。」
她自然氣咻咻,心難平靜,現在想來那賢妃母子一唱一和的,仍舊覺得好笑。
「說完了?」
「完了。」
戚如敏瞧著自己的寶貝丫頭,心裏不住嘆氣,這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性子,倒是同年輕的自己一模一樣。
「阿爺要教訓女兒麽?」
戚如敏下筆一個「放」字,「你二人本就不合適,教訓你做什麽,做錯的又不是你。」
他雖不想宜都與皇親之間再有牽扯,可也不能不辨內情,將孩子養得束手束腳,若是遇事全沒個主見,那可不行。
想到日後宜都出嫁,娘家若是鞭長莫及,沒主見的小娘子可要被夫家磋磨死了。
宜都並不知道阿爺心中打算,已經將她未來十幾年都考慮進去了,這會兒還有心情品評阿爺新寫得字,「這個『放』字怎的收筆這樣重……」
「怎麽?不好看?」
「像長腿要跑了似的。」
幹朝上下也隻有宜都敢對戚如敏的字挑挑揀揀。
「嘁,這是阿爺新琢磨的字體,你小孩子家家哪裏會懂。」
戚如敏擠兌她一句,卻又想得一句女兒的肯定,「這個字呢?」
「這也是新體?像畫畫兒似的。」
「這是自在風流——」
戚如敏瞥他一眼,裝作並不在意的模樣,接著筆走龍蛇,「你何時認得了二王,竟引得他到賢妃那邊施壓?」
「嗯?」
宜都圓瞪一雙清澈的雙眼,「女兒不認得,阿爺特特囑咐過,女兒近來可是連府門都不曾出過。」
戚如敏自然知道她好生待在府上,不然這會兒便不是這般心平氣和同她問話了,「是執白幫了你?」
「阿爺不要把不相幹的人扯進來!這是咱們家的事。」
宜都立刻不喜,執白阿兄不過幫忙送信,是自己拜託了他,他何錯之有?
「好好好,你叫他送信我還不能過問了,這又是什麽道理?」
「這就是我的道理!戚雲枝做事便是這樣的,我可以做,旁人不能過問!」
這一句氣吞山河,簡直把戚大學士完全鎮住。
好得很,小娘子不講理起來,阿爺的麵子也是可以不給的,「執白阿兄不過剛剛進京,那些個天潢貴胄們自視甚高,哪裏會注意他這麽個微不足道的舉子。」
戚如敏心中嘆息,卻不同意雲枝這番言論,「執白,府試之時便露鋒芒,這樣的人才,二王和三王怎麽可能錯過。」
宜都叫阿爺這話說服,也琢磨了起來,「那……」
「你小孩子一個,哪裏知道武都王府,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送信進去的……」
「且,執白進京當日受五王中軍盤查,那可是耽誤了半日才到了咱們府上,你可還記得?」
這事發生並不算太久,宜都自然記得。
宜都湊到阿爺身邊,撐著下巴玩起一旁的鎮紙,「阿爺會生氣麽,執白阿兄同『他們』有來往。」
這「他們」,可就不單單指五王與二王二人了,相比政敵天然的對立,自己最為器重的弟子背叛師門,似乎才是叫戚如敏恨之不可原諒的根本原因。
「宜都,你須知道,天下沒有兩全事。」
那答案不言而喻。
阿爺眼中可容不得沙子,安執白在某些事情上同阿爺其實有些相似。兩人都如出一轍的較真和認死理,一是一,二便是二,沒有糊弄過去的道理,官家來了也需照章辦事。
宜都並不意外阿爺這般答覆,不過仍舊失落。執白阿兄這樣好的人,日後若是歸到那邊的陣營,如獨孤及信一般同戚府再無可能往來,那可著實叫人難過。
「我曉得了。」
深秋一過,初冬如約,甘將軍先行迴了駐地,剩下娘子和妃令繼續留在戚府上。大娘子姊妹兩個,在京中有個親近的表姐妹,她家的小女兒要出嫁,二人便跟著一起忙前忙後。
這日得了空,兩家的女眷一道去高台山上的觀中祈福,也是為即將出嫁的小娘子求個平安,望她平安順遂夫妻和睦。
妃令瞧著山上到處冰淩,新奇的左右張望,「這樹上掛著的東西是什麽,瓊枝似的,在山下可不曾見過。」
「是霧凇。」
兩人擠在馬車窗口一起朝外看,「山前山後的溫差有些大,靠江那麵溫暖濕潤,背江那麵有西旗來得寒流,一冷一熱便成了這樣。」
妃令在心中驚嘆,宜都阿姊知道的東西可真不少,「西旗是什麽地方,又緣何會這般寒冷?」
「西旗有這世上最好的馬匹,是個神秘又野性之地。至於為何寒冷,似乎是太陽冬日裏向南偏移,西旗最西北處那片低窪地便越發寒冷,冬天裏嗬氣成冰,最神奇的是那裏居然也有人生存著,並非想像之中的寸草不生……」
「姨夫博文廣知,給阿姊說了這麽些有趣的事,真好真好。」
妃令正拍手稱讚,宜都卻調皮地眨眨眼,「並非是我阿爺教給我的,是四哥偷偷隨著舅舅到那邊去看過,迴來告訴我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雲枝正被阿爺叫去了書房,「你膽子不小。」
阿爺上來這一句話,她便知道自己送信去武都王府的事已然敗露。
「女兒若是再不有所表示,阿娘要叫那賢妃擠兌死了,哪裏有送禮送的鼻孔朝天的道理,寺人們瞧不起學士府,我還看不上五王那個紈絝呢。」
她自然氣咻咻,心難平靜,現在想來那賢妃母子一唱一和的,仍舊覺得好笑。
「說完了?」
「完了。」
戚如敏瞧著自己的寶貝丫頭,心裏不住嘆氣,這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性子,倒是同年輕的自己一模一樣。
「阿爺要教訓女兒麽?」
戚如敏下筆一個「放」字,「你二人本就不合適,教訓你做什麽,做錯的又不是你。」
他雖不想宜都與皇親之間再有牽扯,可也不能不辨內情,將孩子養得束手束腳,若是遇事全沒個主見,那可不行。
想到日後宜都出嫁,娘家若是鞭長莫及,沒主見的小娘子可要被夫家磋磨死了。
宜都並不知道阿爺心中打算,已經將她未來十幾年都考慮進去了,這會兒還有心情品評阿爺新寫得字,「這個『放』字怎的收筆這樣重……」
「怎麽?不好看?」
「像長腿要跑了似的。」
幹朝上下也隻有宜都敢對戚如敏的字挑挑揀揀。
「嘁,這是阿爺新琢磨的字體,你小孩子家家哪裏會懂。」
戚如敏擠兌她一句,卻又想得一句女兒的肯定,「這個字呢?」
「這也是新體?像畫畫兒似的。」
「這是自在風流——」
戚如敏瞥他一眼,裝作並不在意的模樣,接著筆走龍蛇,「你何時認得了二王,竟引得他到賢妃那邊施壓?」
「嗯?」
宜都圓瞪一雙清澈的雙眼,「女兒不認得,阿爺特特囑咐過,女兒近來可是連府門都不曾出過。」
戚如敏自然知道她好生待在府上,不然這會兒便不是這般心平氣和同她問話了,「是執白幫了你?」
「阿爺不要把不相幹的人扯進來!這是咱們家的事。」
宜都立刻不喜,執白阿兄不過幫忙送信,是自己拜託了他,他何錯之有?
「好好好,你叫他送信我還不能過問了,這又是什麽道理?」
「這就是我的道理!戚雲枝做事便是這樣的,我可以做,旁人不能過問!」
這一句氣吞山河,簡直把戚大學士完全鎮住。
好得很,小娘子不講理起來,阿爺的麵子也是可以不給的,「執白阿兄不過剛剛進京,那些個天潢貴胄們自視甚高,哪裏會注意他這麽個微不足道的舉子。」
戚如敏心中嘆息,卻不同意雲枝這番言論,「執白,府試之時便露鋒芒,這樣的人才,二王和三王怎麽可能錯過。」
宜都叫阿爺這話說服,也琢磨了起來,「那……」
「你小孩子一個,哪裏知道武都王府,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送信進去的……」
「且,執白進京當日受五王中軍盤查,那可是耽誤了半日才到了咱們府上,你可還記得?」
這事發生並不算太久,宜都自然記得。
宜都湊到阿爺身邊,撐著下巴玩起一旁的鎮紙,「阿爺會生氣麽,執白阿兄同『他們』有來往。」
這「他們」,可就不單單指五王與二王二人了,相比政敵天然的對立,自己最為器重的弟子背叛師門,似乎才是叫戚如敏恨之不可原諒的根本原因。
「宜都,你須知道,天下沒有兩全事。」
那答案不言而喻。
阿爺眼中可容不得沙子,安執白在某些事情上同阿爺其實有些相似。兩人都如出一轍的較真和認死理,一是一,二便是二,沒有糊弄過去的道理,官家來了也需照章辦事。
宜都並不意外阿爺這般答覆,不過仍舊失落。執白阿兄這樣好的人,日後若是歸到那邊的陣營,如獨孤及信一般同戚府再無可能往來,那可著實叫人難過。
「我曉得了。」
深秋一過,初冬如約,甘將軍先行迴了駐地,剩下娘子和妃令繼續留在戚府上。大娘子姊妹兩個,在京中有個親近的表姐妹,她家的小女兒要出嫁,二人便跟著一起忙前忙後。
這日得了空,兩家的女眷一道去高台山上的觀中祈福,也是為即將出嫁的小娘子求個平安,望她平安順遂夫妻和睦。
妃令瞧著山上到處冰淩,新奇的左右張望,「這樹上掛著的東西是什麽,瓊枝似的,在山下可不曾見過。」
「是霧凇。」
兩人擠在馬車窗口一起朝外看,「山前山後的溫差有些大,靠江那麵溫暖濕潤,背江那麵有西旗來得寒流,一冷一熱便成了這樣。」
妃令在心中驚嘆,宜都阿姊知道的東西可真不少,「西旗是什麽地方,又緣何會這般寒冷?」
「西旗有這世上最好的馬匹,是個神秘又野性之地。至於為何寒冷,似乎是太陽冬日裏向南偏移,西旗最西北處那片低窪地便越發寒冷,冬天裏嗬氣成冰,最神奇的是那裏居然也有人生存著,並非想像之中的寸草不生……」
「姨夫博文廣知,給阿姊說了這麽些有趣的事,真好真好。」
妃令正拍手稱讚,宜都卻調皮地眨眨眼,「並非是我阿爺教給我的,是四哥偷偷隨著舅舅到那邊去看過,迴來告訴我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