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停下腳步,磨磨蹭蹭的靠近建光帝。
「父皇晚上好。」
建光帝看出她的不情願,心裏的火氣不斷上漲。
「就這麽不樂意見到朕?」
分明之前還樂顛顛帶著奇奇怪怪的食物去找他,這會怎麽又變了個性子?
掃了眼她身後宮人的托盤,建光帝擰著眉,「這是什麽?」
「全鴿宴。」
溫知念:「念兒準備和太子哥哥一起吃。」
言外t之意,沒你的份。
擔心建光帝發火禁她的足,溫知念又補充了句,「念兒知道淑妃娘娘每日會給父皇送好吃的,就沒準備父皇那一份。」
這件事還是聽太子說的。
太子十分坦然,表明陳尚書倒台是宏王迴京的最佳時機。
不止是莊星然有所動作,周相以及在周相的周旋下依舊支持宏王的官員也有所動作,更別提宏王的生母淑妃了。
近來淑妃跑得那叫一個勤快。
為阻止宏王迴京,在太子的安排下,近來彈劾宏王的人那叫一個多,彈劾內容都與宏王在嶽州所作所為有關。
之前嶽州官員朝京城遞摺子,多數被宏王攔下來,少數官員在太子的幫助下將摺子遞到政事堂,部分又被周相攔下來,沒被攔下來的部分到了皇帝桌前。
可建光帝打開摺子,一看是說他寶貝兒子壞話的,根本不細看,直接扔到一邊。
麵對這種情況就連太子都沒法。身為皇帝偏心到眼盲耳聾,那也是絕了。
還是之前戶部那事給了太子靈感。
皇帝偏心三兒子不假,可他最愛的是自己。
於是,官員們不斷彈劾宏王,說他在嶽州貪了多少銀子,拿了多少好處,樁樁件件列出來。
皇帝再怎麽忽視,也會把那些數字記在心裏。
這時,隻需要一個內侍在皇帝跟前不經意提及,皇帝身在京城,惦記著遠在嶽州的宏王,給對方賜下不少好東西。皇帝便會不由自主的埋怨宏王得了那麽多好處,卻不曾給他送禮。
事實上最初宏王會送禮,可禮物被劫了幾次後,就捨不得了。他習慣從皇帝那拿好處,見多了淑妃以幾頓膳食換來巨額賞賜,實在不願意在皇帝身上花費太多。
原本皇帝動了將兒子叫迴來的心思,不僅是想繼續扶持宏王與太子對抗,也是真心想念這個兒子,見不得心愛的女人傷心。可貪了利卻不記得他這個當父皇的,建光帝心裏埋怨,便暫緩了此事。
淑妃之前跑得勤,是想吹枕頭風,這幾日跑得勤,是想明白皇帝為何改變主意。
建光帝並不意外溫知念知曉此事。
兩人送膳食的隊伍時常在寢殿或勤政殿外撞上。
他理所當然的想,剛剛女兒想避開自己,是因吃味了,覺得他偏愛淑妃母子。這是太在意自己的表現。
他笑了笑:「朕倒覺你這全鴿宴頗為不錯。」
既然女兒這麽期盼,他也不介意讓對方如願。
宏王貪了錢不樂意分他點,女兒得了鴿子還記得請他吃。
【啊啊啊,】實則小公主在心裏尖叫,【大豬蹄子要搶我的鴿子吃!】
係統:【……】
溫知念心裏是一百個不願意。
待建光帝說一起去東宮時,她又在心裏給太子道歉。
【嗚嗚嗚,太子哥哥對不起,壞蛋要來看你了。】
東宮。
隔著院牆,太子就聽到妹妹的哀嚎聲。
仔細分辨,這分明是心聲。
既知皇帝要來,太子並不介意裝模作樣。
以前覺得委屈,處事並不周到,反被批評小家子氣。
如今不再眷念父子情,禮儀處處得體,還能得到建光帝幾句吝嗇的誇讚。
「許久未來,你這兒倒是沒什麽變化。」
建光帝打量一圈,評點道。
溫知念悶悶不樂的啃著蜜烤鴿。
【你個大豬蹄子記性還真好,幾年沒來還記得這兒的擺設,】她以最大的惡意揣度皇帝,【怕不是留了細作在這。】
聽到這心聲,太子無奈笑笑。
皇帝還真的安排了細作,還是幾個美貌宮女。他卻不至於糊塗到明知自身處境危險,珍視之人極可能命不久矣,還貪戀美色。
他這位父皇好華宅美人,便以為別人也愛。
難道一國之君心裏隻裝得下華宅美人與勾心鬥角?
兄妹倆都隻在心裏吐槽,麵上則是虛與委蛇。
於是建光帝數年來第一次覺得和太子一起用膳是如此愉快。
對方像是改了性子,說話變得中聽許多,姿態也放得很低。
他以前最惱太子的直諫,知曉對方說得有理,便襯得太子有明君之相,而他是昏君。也怕太子羽翼漸豐,危及到自己的地位。
在兒女的伺候下美美吃了一頓,建光帝心情不錯。
想到最近先後扶持四公主與七公主和太子對抗,朝堂上太子的勢力一再縮小,不少官員紛紛倒戈,他又有幾分心虛。
「聽說你最近時常與工部官員探討船隻一事?」
太子恭敬道:「迴稟父皇,兒臣聽聞海上有仙山,隻是如今大周船隻多在江河中航行,便想著改進一二。若是他日船隻可下海遠行,兒臣願為父皇尋仙山。」
建光帝來了興致。
以前這個兒子總是阻止他寵信道人,到處尋找仙藥,沒想到現在太子也相信這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父皇晚上好。」
建光帝看出她的不情願,心裏的火氣不斷上漲。
「就這麽不樂意見到朕?」
分明之前還樂顛顛帶著奇奇怪怪的食物去找他,這會怎麽又變了個性子?
掃了眼她身後宮人的托盤,建光帝擰著眉,「這是什麽?」
「全鴿宴。」
溫知念:「念兒準備和太子哥哥一起吃。」
言外t之意,沒你的份。
擔心建光帝發火禁她的足,溫知念又補充了句,「念兒知道淑妃娘娘每日會給父皇送好吃的,就沒準備父皇那一份。」
這件事還是聽太子說的。
太子十分坦然,表明陳尚書倒台是宏王迴京的最佳時機。
不止是莊星然有所動作,周相以及在周相的周旋下依舊支持宏王的官員也有所動作,更別提宏王的生母淑妃了。
近來淑妃跑得那叫一個勤快。
為阻止宏王迴京,在太子的安排下,近來彈劾宏王的人那叫一個多,彈劾內容都與宏王在嶽州所作所為有關。
之前嶽州官員朝京城遞摺子,多數被宏王攔下來,少數官員在太子的幫助下將摺子遞到政事堂,部分又被周相攔下來,沒被攔下來的部分到了皇帝桌前。
可建光帝打開摺子,一看是說他寶貝兒子壞話的,根本不細看,直接扔到一邊。
麵對這種情況就連太子都沒法。身為皇帝偏心到眼盲耳聾,那也是絕了。
還是之前戶部那事給了太子靈感。
皇帝偏心三兒子不假,可他最愛的是自己。
於是,官員們不斷彈劾宏王,說他在嶽州貪了多少銀子,拿了多少好處,樁樁件件列出來。
皇帝再怎麽忽視,也會把那些數字記在心裏。
這時,隻需要一個內侍在皇帝跟前不經意提及,皇帝身在京城,惦記著遠在嶽州的宏王,給對方賜下不少好東西。皇帝便會不由自主的埋怨宏王得了那麽多好處,卻不曾給他送禮。
事實上最初宏王會送禮,可禮物被劫了幾次後,就捨不得了。他習慣從皇帝那拿好處,見多了淑妃以幾頓膳食換來巨額賞賜,實在不願意在皇帝身上花費太多。
原本皇帝動了將兒子叫迴來的心思,不僅是想繼續扶持宏王與太子對抗,也是真心想念這個兒子,見不得心愛的女人傷心。可貪了利卻不記得他這個當父皇的,建光帝心裏埋怨,便暫緩了此事。
淑妃之前跑得勤,是想吹枕頭風,這幾日跑得勤,是想明白皇帝為何改變主意。
建光帝並不意外溫知念知曉此事。
兩人送膳食的隊伍時常在寢殿或勤政殿外撞上。
他理所當然的想,剛剛女兒想避開自己,是因吃味了,覺得他偏愛淑妃母子。這是太在意自己的表現。
他笑了笑:「朕倒覺你這全鴿宴頗為不錯。」
既然女兒這麽期盼,他也不介意讓對方如願。
宏王貪了錢不樂意分他點,女兒得了鴿子還記得請他吃。
【啊啊啊,】實則小公主在心裏尖叫,【大豬蹄子要搶我的鴿子吃!】
係統:【……】
溫知念心裏是一百個不願意。
待建光帝說一起去東宮時,她又在心裏給太子道歉。
【嗚嗚嗚,太子哥哥對不起,壞蛋要來看你了。】
東宮。
隔著院牆,太子就聽到妹妹的哀嚎聲。
仔細分辨,這分明是心聲。
既知皇帝要來,太子並不介意裝模作樣。
以前覺得委屈,處事並不周到,反被批評小家子氣。
如今不再眷念父子情,禮儀處處得體,還能得到建光帝幾句吝嗇的誇讚。
「許久未來,你這兒倒是沒什麽變化。」
建光帝打量一圈,評點道。
溫知念悶悶不樂的啃著蜜烤鴿。
【你個大豬蹄子記性還真好,幾年沒來還記得這兒的擺設,】她以最大的惡意揣度皇帝,【怕不是留了細作在這。】
聽到這心聲,太子無奈笑笑。
皇帝還真的安排了細作,還是幾個美貌宮女。他卻不至於糊塗到明知自身處境危險,珍視之人極可能命不久矣,還貪戀美色。
他這位父皇好華宅美人,便以為別人也愛。
難道一國之君心裏隻裝得下華宅美人與勾心鬥角?
兄妹倆都隻在心裏吐槽,麵上則是虛與委蛇。
於是建光帝數年來第一次覺得和太子一起用膳是如此愉快。
對方像是改了性子,說話變得中聽許多,姿態也放得很低。
他以前最惱太子的直諫,知曉對方說得有理,便襯得太子有明君之相,而他是昏君。也怕太子羽翼漸豐,危及到自己的地位。
在兒女的伺候下美美吃了一頓,建光帝心情不錯。
想到最近先後扶持四公主與七公主和太子對抗,朝堂上太子的勢力一再縮小,不少官員紛紛倒戈,他又有幾分心虛。
「聽說你最近時常與工部官員探討船隻一事?」
太子恭敬道:「迴稟父皇,兒臣聽聞海上有仙山,隻是如今大周船隻多在江河中航行,便想著改進一二。若是他日船隻可下海遠行,兒臣願為父皇尋仙山。」
建光帝來了興致。
以前這個兒子總是阻止他寵信道人,到處尋找仙藥,沒想到現在太子也相信這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