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有些官員不贊同的神色,建光帝也不想將他們徹底推到太子身邊,便點了溫知念的名。
「瑞康雖年幼,卻也幾分才智, 便跟著賢勇一起查案。」
溫知念興高采烈的應了,還熱情的挽著七公主的手,「七姐也想一起查,父皇你就答應我們吧!」
七公主沒膽量直視建光帝, 隻能小聲哀求溫知念,「不, 十四妹,你別帶上我。」
他們在隊伍最末端, 建光帝可聽不到她的聲音。
他有意選了替宏王說話的四公主,安撫太子一派的十四公主,再選一個中立派的七公主,反而更顯公道。
「既然如此,老七,你也跟著一起查。你也十五歲了,可不要輸給瑞康。」
七公主欲哭無淚。
她後悔了,不該在溫知念上門表示可以一起上朝,有責任十四妹自己擔的時候就心動。
這陣仗,她以前是真沒見識過。
支持太子的人還是有些不滿。
就算聽聞十四公主與太子關係好,可一個五歲孩子,知道些什麽?能做些什麽?
被小瞧的溫知念能做到事情太多了。
毒醫萬老毒曾綁走不少百姓試毒,那些百姓死傷不少,一度人心惶惶。
便是一些還在通緝中的江洋大盜,犯下的命案都沒萬老毒多。
聽上去萬老毒是個枉顧人命的人,可他有一個軟肋——癡迷於研究新毒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在溫知念拿出他從未見過的毒藥時,萬老毒毫不猶豫將事情和盤托出。
「是個老內侍主動找到我,把我安排在太醫局的。」
萬老毒盯著那瓶毒藥看,沒給別人半個眼神,「是個高手咧,應該走火入魔過,所以兩鬢各有一縷白髮,眼眶經常發紅,走路時左腳輕右腳重,左手小拇指斷了一半。」
他一番描述。
四公主故意遲疑的看向新任刑部尚書事,沒吭聲。
新任刑部尚書裴書蘭則是狠狠的擰起眉頭。
萬老毒形容的老內侍,和宏王身邊的薛內侍極像。
薛內侍曾是皇帝身邊的人,武功不輸那些統領們,也是因此被安排到宏王身邊,後來跟著宏王一起出宮。
一直裝自己不存在的七公主好奇的看向這位新任尚書。
她之前迴宮,將紫宸殿內發生的事情告訴良嬪,良嬪讓她保持沉默,注意四公主、刑部尚書等人的反應,如果發現他們都要偏向宏王,就趕緊和宏王賣好,反之,保持沉默,誰也不要得罪。
四公主也很好奇這位尚書的反應。
據她所知,在原刑部尚書伏誅後,各派係為了這個位子那叫一個明爭暗鬥,據說還有官員居然偷偷賄賂皇帝,皇帝還有些心動。
四公主聽後隻覺得荒唐,等從太子那知道國庫的錢被皇帝偷偷花了後,便隻剩下沉默,和一絲絲想以下犯上的憤怒。
太多人盯著刑部尚書這個位置,而皇帝又需要考慮到各方勢力的平衡,遲遲決定不下來。後來就發生了宏王試圖派人刺殺十四公主的事,許是為給對方一個警告,又不想讓太子占便宜,皇帝選擇了一個中立派。
而其他明爭暗鬥的官員隻覺得是裴書蘭撿漏了。
隻因那之前,裴書蘭隻是一個知州,因為轄內有要務需要她親自赴京匯報,她才在任期內迴京,結果被點為刑部尚書,都不用再迴來原來的任地。
無數地方官員擠破腦袋都想迴京,她卻因出現的時機好被留下,不少人等著她栽跟頭。
如今宏王與萬老毒的事,除了三位公主主理,還有刑部參與。
兩位公主一位刑部尚書沉默,氣氛本該有些凝滯,結果幾人聽到一道歡快的小奶音。
三人循聲看去,就見溫知念跟逗貓似的,手裏拿著瓷瓶,故意靠近被架起來的萬老毒。
在萬老毒努力掙紮想伸手去搶瓷瓶時,又猛地縮迴手。
「嘿嘿,」溫知念笑得欠欠的,「搶不到吧?你也太沒用啦。」
三人:「……」
裴書蘭並未猶豫多久,吩咐下去,「來人,派人去宏王府,請薛內侍過來。」
四公主提醒她,「薛內侍曾是父皇身邊的人,三皇兄也許會顧忌一二,不允我等帶走薛內侍。」
這話可以往多方麵解讀,眉心有很深印記的裴書蘭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才說,「陛下聖明,宏王身正便不怕影子斜。下官親自去趟王府。」
她大步出了審訊房。
七公主這才怯生生道:「四姐,你覺得她能把薛內侍帶過來嗎?」
四公主笑而不語。
七公主又問:「四姐,你說三皇兄為何藏匿這等惡徒?」
四公主反問:「七妹,遇事多思考才能成長,凡事問我可不行。」
七公主抿唇,又眼睜睜看著四公主走到逗弄萬老毒的溫知念身邊,掏出一包糕點遞過去。
她眼底泛起嫉妒。娘說得沒錯,四姐去了鎮西軍後,城府便深了。明明站在宏王那邊,卻故意對最小的十四這麽好。不管是想同時和宏王太子示好,還是演出姐友妹恭,都太有心機了。
才五歲的十四公主有拉攏示好的價值,卻不願意和她多說一句話,她就這麽沒用嗎?
七公主想到良嬪說的話。
「娘出身不好,連累了你。他們越瞧不起咱們,咱們越要爭口氣。順嬪的出身沒比娘高到哪裏去,老四卻成了賢勇公主,你知道為什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瑞康雖年幼,卻也幾分才智, 便跟著賢勇一起查案。」
溫知念興高采烈的應了,還熱情的挽著七公主的手,「七姐也想一起查,父皇你就答應我們吧!」
七公主沒膽量直視建光帝, 隻能小聲哀求溫知念,「不, 十四妹,你別帶上我。」
他們在隊伍最末端, 建光帝可聽不到她的聲音。
他有意選了替宏王說話的四公主,安撫太子一派的十四公主,再選一個中立派的七公主,反而更顯公道。
「既然如此,老七,你也跟著一起查。你也十五歲了,可不要輸給瑞康。」
七公主欲哭無淚。
她後悔了,不該在溫知念上門表示可以一起上朝,有責任十四妹自己擔的時候就心動。
這陣仗,她以前是真沒見識過。
支持太子的人還是有些不滿。
就算聽聞十四公主與太子關係好,可一個五歲孩子,知道些什麽?能做些什麽?
被小瞧的溫知念能做到事情太多了。
毒醫萬老毒曾綁走不少百姓試毒,那些百姓死傷不少,一度人心惶惶。
便是一些還在通緝中的江洋大盜,犯下的命案都沒萬老毒多。
聽上去萬老毒是個枉顧人命的人,可他有一個軟肋——癡迷於研究新毒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在溫知念拿出他從未見過的毒藥時,萬老毒毫不猶豫將事情和盤托出。
「是個老內侍主動找到我,把我安排在太醫局的。」
萬老毒盯著那瓶毒藥看,沒給別人半個眼神,「是個高手咧,應該走火入魔過,所以兩鬢各有一縷白髮,眼眶經常發紅,走路時左腳輕右腳重,左手小拇指斷了一半。」
他一番描述。
四公主故意遲疑的看向新任刑部尚書事,沒吭聲。
新任刑部尚書裴書蘭則是狠狠的擰起眉頭。
萬老毒形容的老內侍,和宏王身邊的薛內侍極像。
薛內侍曾是皇帝身邊的人,武功不輸那些統領們,也是因此被安排到宏王身邊,後來跟著宏王一起出宮。
一直裝自己不存在的七公主好奇的看向這位新任尚書。
她之前迴宮,將紫宸殿內發生的事情告訴良嬪,良嬪讓她保持沉默,注意四公主、刑部尚書等人的反應,如果發現他們都要偏向宏王,就趕緊和宏王賣好,反之,保持沉默,誰也不要得罪。
四公主也很好奇這位尚書的反應。
據她所知,在原刑部尚書伏誅後,各派係為了這個位子那叫一個明爭暗鬥,據說還有官員居然偷偷賄賂皇帝,皇帝還有些心動。
四公主聽後隻覺得荒唐,等從太子那知道國庫的錢被皇帝偷偷花了後,便隻剩下沉默,和一絲絲想以下犯上的憤怒。
太多人盯著刑部尚書這個位置,而皇帝又需要考慮到各方勢力的平衡,遲遲決定不下來。後來就發生了宏王試圖派人刺殺十四公主的事,許是為給對方一個警告,又不想讓太子占便宜,皇帝選擇了一個中立派。
而其他明爭暗鬥的官員隻覺得是裴書蘭撿漏了。
隻因那之前,裴書蘭隻是一個知州,因為轄內有要務需要她親自赴京匯報,她才在任期內迴京,結果被點為刑部尚書,都不用再迴來原來的任地。
無數地方官員擠破腦袋都想迴京,她卻因出現的時機好被留下,不少人等著她栽跟頭。
如今宏王與萬老毒的事,除了三位公主主理,還有刑部參與。
兩位公主一位刑部尚書沉默,氣氛本該有些凝滯,結果幾人聽到一道歡快的小奶音。
三人循聲看去,就見溫知念跟逗貓似的,手裏拿著瓷瓶,故意靠近被架起來的萬老毒。
在萬老毒努力掙紮想伸手去搶瓷瓶時,又猛地縮迴手。
「嘿嘿,」溫知念笑得欠欠的,「搶不到吧?你也太沒用啦。」
三人:「……」
裴書蘭並未猶豫多久,吩咐下去,「來人,派人去宏王府,請薛內侍過來。」
四公主提醒她,「薛內侍曾是父皇身邊的人,三皇兄也許會顧忌一二,不允我等帶走薛內侍。」
這話可以往多方麵解讀,眉心有很深印記的裴書蘭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才說,「陛下聖明,宏王身正便不怕影子斜。下官親自去趟王府。」
她大步出了審訊房。
七公主這才怯生生道:「四姐,你覺得她能把薛內侍帶過來嗎?」
四公主笑而不語。
七公主又問:「四姐,你說三皇兄為何藏匿這等惡徒?」
四公主反問:「七妹,遇事多思考才能成長,凡事問我可不行。」
七公主抿唇,又眼睜睜看著四公主走到逗弄萬老毒的溫知念身邊,掏出一包糕點遞過去。
她眼底泛起嫉妒。娘說得沒錯,四姐去了鎮西軍後,城府便深了。明明站在宏王那邊,卻故意對最小的十四這麽好。不管是想同時和宏王太子示好,還是演出姐友妹恭,都太有心機了。
才五歲的十四公主有拉攏示好的價值,卻不願意和她多說一句話,她就這麽沒用嗎?
七公主想到良嬪說的話。
「娘出身不好,連累了你。他們越瞧不起咱們,咱們越要爭口氣。順嬪的出身沒比娘高到哪裏去,老四卻成了賢勇公主,你知道為什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