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目光沉沉,不知在想什麽。
禦史大夫問道:「他可有說針對十四公主的緣由?公主常年待在宮內,如今才五歲,都未必與他見過麵。」
「這個,罪臣張昌淼說,一年多前,他曾與十四公主在宮裏見過一麵。十四公主要把他當做大馬騎,他深感憤怒,記恨在心。」
這話,大理寺卿是不信的,禦史大夫和其他幾個主理官員都不信。
最近十四公主往勤政殿跑得勤,性情那叫一個活潑,說話那叫一個好聽,比皇帝還關心他們的身體。他們都曾想過,要是自己的兒孫輩是公主這樣的,做夢都能笑醒。
如此天真活潑還乖巧體貼的公主殿下,又怎麽會將臣子當做大馬?
在場的都是人精,幾乎是瞬間看出張昌淼想掩蓋真正的主謀。
恰恰,根據供詞,大家都發現原刑部尚書留給日子的心腹有鬆口的跡象。
隻要再細查,他們肯定能找到真正的主謀。問題是……所有官員都偷偷打量皇帝的臉色。
良久,皇帝冷著臉道,「他既然承認了,那便以謀殺皇室公主的罪名處決他。他哪裏是記恨瑞康的稚子之言,分明是記恨朕!」
幾個官員心驚。
陛下為了三皇子居然連這種話都說得出來!有了皇帝的庇佑,太子的勝算還大嗎?
「既然如此不滿朕,那也別流放了,」建光帝此刻恨透了不死心的張家人,又忍不住懷疑淑妃表麵一套背後一套,「除了七歲以下六十以上的,張詠誌這一脈皆判死刑。至於張家其他脈,隻要入朝為官者,皆降兩品。」
芝蘭宮。
聽完兒子的話,淑妃腦子都是懵的。
「你、你說什麽?」
三皇子心亂如麻,他沒想到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殺人組織這麽無能,更沒想到他們還會供出二表哥。
人的確是張家人去聯繫的,可張家大房被抄家後,手裏餘錢不多,許多女眷的首飾也沒來得及變賣,那一萬兩黃金裏,有八千黃金是他提供的,而且上邊還有皇家的印戳了!
「母妃,您說二表哥會不會供出我啊?」
三皇子慌亂道:「我們平時關係是好,可這是死罪,沒準他覺得父皇喜歡我,供出我,父皇會輕拿輕放。我不想父皇厭惡我啊!」
他依舊覺得死個妹妹無傷大雅,可偏偏那個蠢妹妹居然將此事宣揚得整個京城都知道了。事情鬧得這麽大,事關皇家顏麵,父皇必須拿出態度。
「你也知道這是大事啊,知道陛下會震怒啊,」淑妃抬手就給他一巴掌,「這麽大的事為何不和我商量?為何被他們隨意拿捏?」
她連親生母親的麵都不見,被張家人說是吃裏扒外,為的是誰?不就是為了他們倆不被皇帝厭惡嗎?她這蠢兒子倒好,自己送上門!
淑妃氣得胸口劇烈起伏,腦袋也疼起來,抬手按了幾下,也就沒看到三皇子帶著怒意的眼神。
「母妃,您不僅不幫我,還打我?」
三皇子心有些涼,他想到舅舅表哥表姐們說的話。他們說淑妃為了富貴忘了根本,忘了張家,是白眼狼。他們母子倆能在宮裏這麽闊綽,少不了張家每年送進宮的大筆補貼。
他過個生辰,舅舅他們隨便一送就是幾萬兩白銀,或是莊子酒樓。平時張家無論誰出遠門,迴來必然會帶一些珍稀玩意送給他。他甚至可以說,他的私庫珍品比父皇的私庫珍品還多。
可他要是在宮裏鋪張一些,母妃就會說他,讓他裝裝樣子,學著太子那樣勤儉節約。
他都是皇帝最愛的兒子了,憑什麽勤儉節約?
往日裏淑妃對太子的誇讚都迴蕩著耳邊。
一時之間,他都沒聽清楚淑妃在說什麽。
淑妃見兒子雙眼無神,以為他嚇壞了,也是心疼。
她知道自己這兒子有點蠢,別說和真正賢良有德的太子比,連溫知念那個五歲小孩都比不上。太子和十四公主可以憑藉品德收買人心,到他兒子這,隻能威逼利誘。
裝出的賢良溫潤始終是裝的,改變不了兒子的本性。
可為得到大臣們的支持,無論如何也得裝到登基啊!
當了皇帝,不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嗎?
淑妃深唿吸,拉著三皇子坐下。
「你被張家利用的事情之後再說,咱們先解決眼下的麻煩。你要記住,無論百官們怎麽說,最終做決定的始終是陛下。隻要陛下鬆口,一切就有迴轉的餘地。」
三皇子收起剛剛的憤怒,裝出虛心請教的樣子。
他自幼是看著淑妃如何一點點成為皇帝最喜歡的女人,認可淑妃的聰明才智。隻是母妃疏遠張家的舉動給他留下心理陰影,他怕有一日母妃也會為了富貴寵愛捨棄他。
「你現在就去找陛下,不過要避開其他官員,」淑妃教導道,「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甚至可以抱著陛下的腿哭,主動提出去封地為陛下效勞。」
「不行!」
三皇子一臉抗拒,「要是和大哥那樣去封地,就一輩子當不了儲君了!」
淑妃有時候很想打開兒子的腦子看看裏邊裝的是什麽。
「兒啊,這叫以退為進。」
她耐心道:「哪怕陛下喜愛我們,這次不發作我們,可心裏始終有根刺。不如讓他發作出出氣,這件事就過去了。更何況,他捨不得你去封地,你主動提出去封地,他心疼你,最多隻是封王讓你開府。出了宮你反而更好培養羽翼,還能養一些幕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禦史大夫問道:「他可有說針對十四公主的緣由?公主常年待在宮內,如今才五歲,都未必與他見過麵。」
「這個,罪臣張昌淼說,一年多前,他曾與十四公主在宮裏見過一麵。十四公主要把他當做大馬騎,他深感憤怒,記恨在心。」
這話,大理寺卿是不信的,禦史大夫和其他幾個主理官員都不信。
最近十四公主往勤政殿跑得勤,性情那叫一個活潑,說話那叫一個好聽,比皇帝還關心他們的身體。他們都曾想過,要是自己的兒孫輩是公主這樣的,做夢都能笑醒。
如此天真活潑還乖巧體貼的公主殿下,又怎麽會將臣子當做大馬?
在場的都是人精,幾乎是瞬間看出張昌淼想掩蓋真正的主謀。
恰恰,根據供詞,大家都發現原刑部尚書留給日子的心腹有鬆口的跡象。
隻要再細查,他們肯定能找到真正的主謀。問題是……所有官員都偷偷打量皇帝的臉色。
良久,皇帝冷著臉道,「他既然承認了,那便以謀殺皇室公主的罪名處決他。他哪裏是記恨瑞康的稚子之言,分明是記恨朕!」
幾個官員心驚。
陛下為了三皇子居然連這種話都說得出來!有了皇帝的庇佑,太子的勝算還大嗎?
「既然如此不滿朕,那也別流放了,」建光帝此刻恨透了不死心的張家人,又忍不住懷疑淑妃表麵一套背後一套,「除了七歲以下六十以上的,張詠誌這一脈皆判死刑。至於張家其他脈,隻要入朝為官者,皆降兩品。」
芝蘭宮。
聽完兒子的話,淑妃腦子都是懵的。
「你、你說什麽?」
三皇子心亂如麻,他沒想到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殺人組織這麽無能,更沒想到他們還會供出二表哥。
人的確是張家人去聯繫的,可張家大房被抄家後,手裏餘錢不多,許多女眷的首飾也沒來得及變賣,那一萬兩黃金裏,有八千黃金是他提供的,而且上邊還有皇家的印戳了!
「母妃,您說二表哥會不會供出我啊?」
三皇子慌亂道:「我們平時關係是好,可這是死罪,沒準他覺得父皇喜歡我,供出我,父皇會輕拿輕放。我不想父皇厭惡我啊!」
他依舊覺得死個妹妹無傷大雅,可偏偏那個蠢妹妹居然將此事宣揚得整個京城都知道了。事情鬧得這麽大,事關皇家顏麵,父皇必須拿出態度。
「你也知道這是大事啊,知道陛下會震怒啊,」淑妃抬手就給他一巴掌,「這麽大的事為何不和我商量?為何被他們隨意拿捏?」
她連親生母親的麵都不見,被張家人說是吃裏扒外,為的是誰?不就是為了他們倆不被皇帝厭惡嗎?她這蠢兒子倒好,自己送上門!
淑妃氣得胸口劇烈起伏,腦袋也疼起來,抬手按了幾下,也就沒看到三皇子帶著怒意的眼神。
「母妃,您不僅不幫我,還打我?」
三皇子心有些涼,他想到舅舅表哥表姐們說的話。他們說淑妃為了富貴忘了根本,忘了張家,是白眼狼。他們母子倆能在宮裏這麽闊綽,少不了張家每年送進宮的大筆補貼。
他過個生辰,舅舅他們隨便一送就是幾萬兩白銀,或是莊子酒樓。平時張家無論誰出遠門,迴來必然會帶一些珍稀玩意送給他。他甚至可以說,他的私庫珍品比父皇的私庫珍品還多。
可他要是在宮裏鋪張一些,母妃就會說他,讓他裝裝樣子,學著太子那樣勤儉節約。
他都是皇帝最愛的兒子了,憑什麽勤儉節約?
往日裏淑妃對太子的誇讚都迴蕩著耳邊。
一時之間,他都沒聽清楚淑妃在說什麽。
淑妃見兒子雙眼無神,以為他嚇壞了,也是心疼。
她知道自己這兒子有點蠢,別說和真正賢良有德的太子比,連溫知念那個五歲小孩都比不上。太子和十四公主可以憑藉品德收買人心,到他兒子這,隻能威逼利誘。
裝出的賢良溫潤始終是裝的,改變不了兒子的本性。
可為得到大臣們的支持,無論如何也得裝到登基啊!
當了皇帝,不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嗎?
淑妃深唿吸,拉著三皇子坐下。
「你被張家利用的事情之後再說,咱們先解決眼下的麻煩。你要記住,無論百官們怎麽說,最終做決定的始終是陛下。隻要陛下鬆口,一切就有迴轉的餘地。」
三皇子收起剛剛的憤怒,裝出虛心請教的樣子。
他自幼是看著淑妃如何一點點成為皇帝最喜歡的女人,認可淑妃的聰明才智。隻是母妃疏遠張家的舉動給他留下心理陰影,他怕有一日母妃也會為了富貴寵愛捨棄他。
「你現在就去找陛下,不過要避開其他官員,」淑妃教導道,「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甚至可以抱著陛下的腿哭,主動提出去封地為陛下效勞。」
「不行!」
三皇子一臉抗拒,「要是和大哥那樣去封地,就一輩子當不了儲君了!」
淑妃有時候很想打開兒子的腦子看看裏邊裝的是什麽。
「兒啊,這叫以退為進。」
她耐心道:「哪怕陛下喜愛我們,這次不發作我們,可心裏始終有根刺。不如讓他發作出出氣,這件事就過去了。更何況,他捨不得你去封地,你主動提出去封地,他心疼你,最多隻是封王讓你開府。出了宮你反而更好培養羽翼,還能養一些幕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