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早就去世,皇帝遲遲沒再立新後。後宮女人不少,可隻有四妃。如今六宮之事是四妃一同負責。
其中貴妃最晚進宮最年輕,在淑妃成為皇帝的真愛前,和皇帝的感情很好,拉到的仇恨也最多。她也是唯一一個沒有自己孩子的人。
德妃進宮時間最早,卻是三個有孩子妃子中生下孩子最晚的人。三皇子如今十七歲,八皇子卻隻有十四歲。
因年老色衰不再受寵,德妃這人處處都喜歡標榜身份,仿佛這樣就可以證明皇帝還在意她。
溫知念很小的時候,她以為小孩什麽都不記得,曾經陰森森說過許多滲人的話。
在她的教育下,才十四歲的八皇子也整日裏陰惻惻的,就像一條毒蛇盯著宮裏其他人。
她有八個哥哥,最討厭的就是三皇子和八皇子,還有幾個一般討厭的,幾個關係普通的,最喜歡的就是太子哥哥。至於五個姐姐,沒有特別喜歡的,也沒有特別討厭的。這也是因皇帝專門將她和皇子皇女隔開,她與後邊的哥哥姐姐接觸得並不多。
也隻有她和太子是娘親早就去世的。
【但不管怎麽樣,】拍拍小臉蛋,溫知念挺直小腰板,【八皇子的外祖父這次算是做了好事。】
她努力迴憶了下原劇情,【不過原劇情裏,好像八皇子後來成了為數不多還活著的皇子皇女,還被封王。】
係統知曉得更加清楚。
【八皇子顯然有野心,隻是贏不了三皇子,便識相的站隊支持三皇子,才勉強善終。不過三皇子是個小心眼,給他的封地又小又貧瘠,顯然怕他有資本將自己趕下台。】
原劇情裏,三皇子得到了陳家以及陳家姻親的支持,勢力更大。可現在,吏部右侍郎這麽做後,淑妃和三皇子說什麽都不會和陳家合作了。
而在打壓張家後,八皇子算是提前入局奪嫡,局麵更加混亂了。
係統:【說不定咱們可以渾水摸魚。】
摸魚之前,一人一統數了數這次悲慘炮灰命運發生改變後帶來的能量點,不約而同的說,【發財了發財了!】
發財後,溫知念豪爽了一次,買了一袋薯片和一瓶可樂。
躲在寢殿裏吃完,又拜託係統銷毀證據,她才背著小手,悠哉的出門準備看好戲,結果差點被門檻絆倒。
「哎喲!」
她扶住門框,心有餘悸,【果然不能得意,差點摔倒了。】
係統:【你別抬著下巴走路,多看路,就不會摔了。】
心虛的摸摸鼻子,小公主在林姑姑的叫喊聲中飛快往外跑。
張家的事情引起了不小的動盪,不少人落井下石,還有的,則是盯上了刑部尚書這個位置。每日大小朝會,都是各方博弈的時候。
建光帝愁得腦仁疼,都沒心思管著小女兒了。
因太子不在京城,支持他的人有些迷茫,不知該不該爭取。畢竟他們也看到皇帝越來越厭惡太子,要是爭取了,加大了皇帝的厭惡怎麽辦?
各種信件跟雪花似的飛出京,又傳到太子手中。
這位年輕溫潤的太子差不多處理完賣官一事,正在返途中,因遭遇了幾次刺殺,又不得不改頭換麵,跟著商隊走。
他倒不怎麽糾結。他太清楚了,刑部尚書落在誰頭上,都不會落在支持他的人頭上。或者說,那些堅持嫡長製的官員頭上。
但給支持三皇子的官員,難免又培養出一個貪財的張家。給其他支持皇子皇女的人,又在為皇帝的好大兒三皇子培養對手。
這位性情頗好的太子甚至想看好戲。
若非皇帝有廢太子的打算,也不會造成百官各自站隊,做什麽都需要考慮平衡各方陣營。
這麽多信件,他隻在意兩封。
一封是妹妹托東宮的人寄來的,寫滿了她這段時間吃了什麽做了什麽。看信的時候,他耳邊仿佛都響起妹妹奶唿唿又得意歡喜的聲音。
另一封是留在京城的親信寄來的。對方提到,護送駱州藥商家屬進京的,有江湖中人,一番細查,是葉家寨的人。
「葉家寨……季將軍……」
原來這件事是季老將軍的手筆。他就說呢,吏部右侍郎有野心卻沒太大的能耐,不是行事謹慎的刑部尚書的對手。
「感覺錯過了許多,」太子嘆氣,「得早些迴京了。」
溫知念還不知自己即將見到太子。
她裝了一些玩具,準備出宮和新交的好朋友季無畏分享。
之前離開季府後,季老將軍說到做到,尋覓到一個對外出租的大園子。在其他才子才女去這園子裏吟詩作對時,她和季無畏便混進去,在園子某個小院裏玩耍。
不過後來吏部右侍郎彈劾刑部尚書,貴妃姨姨收到消息,讓她暫時別出宮,她便隻能遺憾告別好朋友。
現在,雨過天晴,是時候和好朋友一起玩了!
她前腳出宮,後腳就有人對著她離去的背影發出冷笑聲。
「確定是季家軍的人護送那些人進京?」
三皇子低聲詢問身邊的護衛。
這護衛還是他的伯父精心挑選送到宮裏保護他的。
偶爾,這護衛還會幫他和伯父傳信,談論一些母妃都不知道的事情。
這次伯父出事,母妃大義滅親,甚至不見張家人。張家人便找到他頭上,他於心不忍,也實在氣不過,便沒聽母妃的話,繼續和張家人,特別是伯父這一房的人聯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其中貴妃最晚進宮最年輕,在淑妃成為皇帝的真愛前,和皇帝的感情很好,拉到的仇恨也最多。她也是唯一一個沒有自己孩子的人。
德妃進宮時間最早,卻是三個有孩子妃子中生下孩子最晚的人。三皇子如今十七歲,八皇子卻隻有十四歲。
因年老色衰不再受寵,德妃這人處處都喜歡標榜身份,仿佛這樣就可以證明皇帝還在意她。
溫知念很小的時候,她以為小孩什麽都不記得,曾經陰森森說過許多滲人的話。
在她的教育下,才十四歲的八皇子也整日裏陰惻惻的,就像一條毒蛇盯著宮裏其他人。
她有八個哥哥,最討厭的就是三皇子和八皇子,還有幾個一般討厭的,幾個關係普通的,最喜歡的就是太子哥哥。至於五個姐姐,沒有特別喜歡的,也沒有特別討厭的。這也是因皇帝專門將她和皇子皇女隔開,她與後邊的哥哥姐姐接觸得並不多。
也隻有她和太子是娘親早就去世的。
【但不管怎麽樣,】拍拍小臉蛋,溫知念挺直小腰板,【八皇子的外祖父這次算是做了好事。】
她努力迴憶了下原劇情,【不過原劇情裏,好像八皇子後來成了為數不多還活著的皇子皇女,還被封王。】
係統知曉得更加清楚。
【八皇子顯然有野心,隻是贏不了三皇子,便識相的站隊支持三皇子,才勉強善終。不過三皇子是個小心眼,給他的封地又小又貧瘠,顯然怕他有資本將自己趕下台。】
原劇情裏,三皇子得到了陳家以及陳家姻親的支持,勢力更大。可現在,吏部右侍郎這麽做後,淑妃和三皇子說什麽都不會和陳家合作了。
而在打壓張家後,八皇子算是提前入局奪嫡,局麵更加混亂了。
係統:【說不定咱們可以渾水摸魚。】
摸魚之前,一人一統數了數這次悲慘炮灰命運發生改變後帶來的能量點,不約而同的說,【發財了發財了!】
發財後,溫知念豪爽了一次,買了一袋薯片和一瓶可樂。
躲在寢殿裏吃完,又拜託係統銷毀證據,她才背著小手,悠哉的出門準備看好戲,結果差點被門檻絆倒。
「哎喲!」
她扶住門框,心有餘悸,【果然不能得意,差點摔倒了。】
係統:【你別抬著下巴走路,多看路,就不會摔了。】
心虛的摸摸鼻子,小公主在林姑姑的叫喊聲中飛快往外跑。
張家的事情引起了不小的動盪,不少人落井下石,還有的,則是盯上了刑部尚書這個位置。每日大小朝會,都是各方博弈的時候。
建光帝愁得腦仁疼,都沒心思管著小女兒了。
因太子不在京城,支持他的人有些迷茫,不知該不該爭取。畢竟他們也看到皇帝越來越厭惡太子,要是爭取了,加大了皇帝的厭惡怎麽辦?
各種信件跟雪花似的飛出京,又傳到太子手中。
這位年輕溫潤的太子差不多處理完賣官一事,正在返途中,因遭遇了幾次刺殺,又不得不改頭換麵,跟著商隊走。
他倒不怎麽糾結。他太清楚了,刑部尚書落在誰頭上,都不會落在支持他的人頭上。或者說,那些堅持嫡長製的官員頭上。
但給支持三皇子的官員,難免又培養出一個貪財的張家。給其他支持皇子皇女的人,又在為皇帝的好大兒三皇子培養對手。
這位性情頗好的太子甚至想看好戲。
若非皇帝有廢太子的打算,也不會造成百官各自站隊,做什麽都需要考慮平衡各方陣營。
這麽多信件,他隻在意兩封。
一封是妹妹托東宮的人寄來的,寫滿了她這段時間吃了什麽做了什麽。看信的時候,他耳邊仿佛都響起妹妹奶唿唿又得意歡喜的聲音。
另一封是留在京城的親信寄來的。對方提到,護送駱州藥商家屬進京的,有江湖中人,一番細查,是葉家寨的人。
「葉家寨……季將軍……」
原來這件事是季老將軍的手筆。他就說呢,吏部右侍郎有野心卻沒太大的能耐,不是行事謹慎的刑部尚書的對手。
「感覺錯過了許多,」太子嘆氣,「得早些迴京了。」
溫知念還不知自己即將見到太子。
她裝了一些玩具,準備出宮和新交的好朋友季無畏分享。
之前離開季府後,季老將軍說到做到,尋覓到一個對外出租的大園子。在其他才子才女去這園子裏吟詩作對時,她和季無畏便混進去,在園子某個小院裏玩耍。
不過後來吏部右侍郎彈劾刑部尚書,貴妃姨姨收到消息,讓她暫時別出宮,她便隻能遺憾告別好朋友。
現在,雨過天晴,是時候和好朋友一起玩了!
她前腳出宮,後腳就有人對著她離去的背影發出冷笑聲。
「確定是季家軍的人護送那些人進京?」
三皇子低聲詢問身邊的護衛。
這護衛還是他的伯父精心挑選送到宮裏保護他的。
偶爾,這護衛還會幫他和伯父傳信,談論一些母妃都不知道的事情。
這次伯父出事,母妃大義滅親,甚至不見張家人。張家人便找到他頭上,他於心不忍,也實在氣不過,便沒聽母妃的話,繼續和張家人,特別是伯父這一房的人聯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