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如練站在門口看了許久。
宋硯清起先以為她是在目送祝從濃,可直到馬車消失在路口盡頭,她還是像個木偶一言不發,眼神渙散落於虛空,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她紋絲不動,他一言不發,二人一時無話。
良久,辛如練才機械地轉過來向宋硯清施了一禮:「抱歉,方才在房裏多有得罪,宋三公子有傷在身,我就不打擾了。」
宋硯清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這是她對自己說的第三句抱歉。
每說一次,她眼中的情緒便淡上一分。
心底陣陣刺痛,不是被劍所傷的器官疼,而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疼。
宋硯清喃喃:「抱歉。」
風過,帶走了辛如練遠去的身影,也帶走了他這一句道歉。
*
辛如練為宋三公子沖喜當晚遇刺的事很快在京中傳開。
都說辛如練為救宋三公子身受重傷,在榻上躺了三天三夜後才轉醒。
宋三公子經此一遭,因禍得福重獲新生,可謂大喜。
人人都在談論這樁沖喜相當成功,茶餘飯後津津樂道。
事情很快傳進皇宮,謝景諳在得知辛如練受傷後發了好一通脾氣。
朝臣不明所以,一連幾天戰戰兢兢,夾著尾巴生怕觸黴頭。
辛如練以養傷為由,特意選了離宋硯清東側院最遠的西閣住下。
傍晚時辛如練獨自出去了一趟,迴來帶了一方錦盒。
沒人知道錦盒裏麵裝了什麽,也沒人敢去過問。
第二日,辛如練早早起來,不多時便接到謝景諳傳召她和宋硯清的消息。
第13章 夫人去哪我便去哪
雖是沖喜,但是聖旨賜婚,新人本應在第二日就去叩謝隆恩。
隻是新婚夜兩位新人遇刺,一個虛脫過度昏迷不醒,一個心頭中劍踏入鬼門關,這才不得已將此事推遲。
自昨日醒來,辛如練就料定謝景諳遲早會傳召她和謝景諳進宮,所以並不覺得驚訝。
有丫鬟來伺候她梳洗,呈了衣物供她挑選。
辛如練看也沒看那些個端莊大方的衣裙,直接拿了早已備好的喪服。
丫鬟見狀也沒說什麽,自去服侍辛如練穿戴,既沒有指出辛如練穿這身去麵聖不妥,也沒有多嘴饒舌讓她換一件。
辛如練沒有讓人服侍的習慣,自己套了衣服穿上,同時心底生出一絲怪異。
她雖然挺喜歡丫鬟這種多做事少說話的性子,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她總覺得宋府裏的人對她過於恭順了。
從她穿著喪服上花轎,把染血短劍帶給宋硯清看,到抱著文叢潤的靈牌進府,再到現在著孝服進宮,做的事哪一件不是驚世駭俗。
偏偏宋府的人,上至宋閣老和宋硯清,下至丫鬟婆子小廝,個個對她都是恭恭敬敬的,什麽都順著她的意思來。
不過一想到宋府以家風清正聞名,辛如練又覺得是自己多疑了。
這樣的鍾鼓之家,待人接物自是比尋常人家多幾分客氣。
丫鬟見辛如練穿好衣服,引著她坐到妝檯前,拿了頭麵首飾就要給她戴上。
辛如練婉拒了,用自己戴了多年的烏木簪隨意綰了一個髮髻。
她的動作隻是隨意一繞一轉,綰出來的髮髻卻出奇的秀氣精巧,簡單又不拖遝,看起來幹練十足。
青絲如雲,烏木沉香,交織在發間乍一看幾乎看不出來簪子所在。
辛如練簡單收拾了一下,捎上昨日帶迴來的錦盒就要出門。
丫鬟從頭到尾都沒能幫上什麽忙,有些不好意思,見她要出去,當即搶著去幫辛如練開門。
辛如練這次倒是沒攔著,帶著錦盒便要出去,卻見宋硯清不知何時已經等在了門口。
西風澄涼,秋意漸濃,那人衣白似水,立在廊下玉帶當風,長袖舒捲,瞬間給寂寥的秋色增添了幾分絕代風華。
看著頎身玉立的背影,辛如練又一次告誡自己他不是文叢潤。
人本是她親手殺的,後麵大火還燒了三天三夜,哪裏還有生還的可能。
是她瘋了。
明知道不可能還抱著自欺欺人的希望。
是她活該。
以至於後麵希冀破碎,她還沉溺其中無法自拔。
辛如練壓下心底翻湧的情緒,覺得自己很是可笑。
她一個殺人兇手有什麽資格在這裏緬懷死在她劍下的人。
她又有什麽立場把另一個無辜的人牽扯進來。
這對文叢潤不公平,對宋硯清也不公平。
聽見房門響動,宋硯清轉過身來,萬般情思悉數堆成了眼角那一顆淚痣,和軟的笑意裏帶了些慵散。
「夫人。」
他的唇色淺淡,臉色尤顯蒼白,聲音也低低的,簡單兩個字從他口中說出頗有些有氣無力。
不像是大病初癒,整個人的病情看上去似乎更嚴重了。
辛如練怔了怔。
昨日他的氣色雖也不大好,但也沒有差到這種地步,為何一夜過去會變得如此羸弱不堪?
她現在甚至都有些分不清這人到底是真病弱還是假病弱。
昨兒個她親眼看了他心口的劍傷,位置致命,傷勢嚴重,後麵單獨和江書改談話時,江書改也曾表示宋硯清的身體確實一直都不好。
她當時其實是不大認可江書改這句話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宋硯清起先以為她是在目送祝從濃,可直到馬車消失在路口盡頭,她還是像個木偶一言不發,眼神渙散落於虛空,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她紋絲不動,他一言不發,二人一時無話。
良久,辛如練才機械地轉過來向宋硯清施了一禮:「抱歉,方才在房裏多有得罪,宋三公子有傷在身,我就不打擾了。」
宋硯清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這是她對自己說的第三句抱歉。
每說一次,她眼中的情緒便淡上一分。
心底陣陣刺痛,不是被劍所傷的器官疼,而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疼。
宋硯清喃喃:「抱歉。」
風過,帶走了辛如練遠去的身影,也帶走了他這一句道歉。
*
辛如練為宋三公子沖喜當晚遇刺的事很快在京中傳開。
都說辛如練為救宋三公子身受重傷,在榻上躺了三天三夜後才轉醒。
宋三公子經此一遭,因禍得福重獲新生,可謂大喜。
人人都在談論這樁沖喜相當成功,茶餘飯後津津樂道。
事情很快傳進皇宮,謝景諳在得知辛如練受傷後發了好一通脾氣。
朝臣不明所以,一連幾天戰戰兢兢,夾著尾巴生怕觸黴頭。
辛如練以養傷為由,特意選了離宋硯清東側院最遠的西閣住下。
傍晚時辛如練獨自出去了一趟,迴來帶了一方錦盒。
沒人知道錦盒裏麵裝了什麽,也沒人敢去過問。
第二日,辛如練早早起來,不多時便接到謝景諳傳召她和宋硯清的消息。
第13章 夫人去哪我便去哪
雖是沖喜,但是聖旨賜婚,新人本應在第二日就去叩謝隆恩。
隻是新婚夜兩位新人遇刺,一個虛脫過度昏迷不醒,一個心頭中劍踏入鬼門關,這才不得已將此事推遲。
自昨日醒來,辛如練就料定謝景諳遲早會傳召她和謝景諳進宮,所以並不覺得驚訝。
有丫鬟來伺候她梳洗,呈了衣物供她挑選。
辛如練看也沒看那些個端莊大方的衣裙,直接拿了早已備好的喪服。
丫鬟見狀也沒說什麽,自去服侍辛如練穿戴,既沒有指出辛如練穿這身去麵聖不妥,也沒有多嘴饒舌讓她換一件。
辛如練沒有讓人服侍的習慣,自己套了衣服穿上,同時心底生出一絲怪異。
她雖然挺喜歡丫鬟這種多做事少說話的性子,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她總覺得宋府裏的人對她過於恭順了。
從她穿著喪服上花轎,把染血短劍帶給宋硯清看,到抱著文叢潤的靈牌進府,再到現在著孝服進宮,做的事哪一件不是驚世駭俗。
偏偏宋府的人,上至宋閣老和宋硯清,下至丫鬟婆子小廝,個個對她都是恭恭敬敬的,什麽都順著她的意思來。
不過一想到宋府以家風清正聞名,辛如練又覺得是自己多疑了。
這樣的鍾鼓之家,待人接物自是比尋常人家多幾分客氣。
丫鬟見辛如練穿好衣服,引著她坐到妝檯前,拿了頭麵首飾就要給她戴上。
辛如練婉拒了,用自己戴了多年的烏木簪隨意綰了一個髮髻。
她的動作隻是隨意一繞一轉,綰出來的髮髻卻出奇的秀氣精巧,簡單又不拖遝,看起來幹練十足。
青絲如雲,烏木沉香,交織在發間乍一看幾乎看不出來簪子所在。
辛如練簡單收拾了一下,捎上昨日帶迴來的錦盒就要出門。
丫鬟從頭到尾都沒能幫上什麽忙,有些不好意思,見她要出去,當即搶著去幫辛如練開門。
辛如練這次倒是沒攔著,帶著錦盒便要出去,卻見宋硯清不知何時已經等在了門口。
西風澄涼,秋意漸濃,那人衣白似水,立在廊下玉帶當風,長袖舒捲,瞬間給寂寥的秋色增添了幾分絕代風華。
看著頎身玉立的背影,辛如練又一次告誡自己他不是文叢潤。
人本是她親手殺的,後麵大火還燒了三天三夜,哪裏還有生還的可能。
是她瘋了。
明知道不可能還抱著自欺欺人的希望。
是她活該。
以至於後麵希冀破碎,她還沉溺其中無法自拔。
辛如練壓下心底翻湧的情緒,覺得自己很是可笑。
她一個殺人兇手有什麽資格在這裏緬懷死在她劍下的人。
她又有什麽立場把另一個無辜的人牽扯進來。
這對文叢潤不公平,對宋硯清也不公平。
聽見房門響動,宋硯清轉過身來,萬般情思悉數堆成了眼角那一顆淚痣,和軟的笑意裏帶了些慵散。
「夫人。」
他的唇色淺淡,臉色尤顯蒼白,聲音也低低的,簡單兩個字從他口中說出頗有些有氣無力。
不像是大病初癒,整個人的病情看上去似乎更嚴重了。
辛如練怔了怔。
昨日他的氣色雖也不大好,但也沒有差到這種地步,為何一夜過去會變得如此羸弱不堪?
她現在甚至都有些分不清這人到底是真病弱還是假病弱。
昨兒個她親眼看了他心口的劍傷,位置致命,傷勢嚴重,後麵單獨和江書改談話時,江書改也曾表示宋硯清的身體確實一直都不好。
她當時其實是不大認可江書改這句話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