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我在六零靠養娃走上人生巔峰 作者:洛淺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乎大家都開始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好像親眼看見過兩個人偷情。
孫誌強和那名女老師直接被小學停課,如果查明事實的話,直接開除。
孫父在公社的工作估計也要完。
畢竟現在作風問題非同小可。
因為這件事情涉及的人員比較複雜,公社和學校那邊還專門派人來調查事情的真實性。
顧父說,一個叫田美雪的寡婦給做了證,說曾幾次見到孫誌強和那名女老師去學校後山。
這件事情是徹底被按死了。
孫誌強和那名女老師,被大家拖到公社掛上破鞋遊街示眾,打的不輕。
自然工作也丟了。
孫家也猜到這裏麵有顧家的事兒,但是他們也沒想到,顧庭華那麽愛麵子的一個人,竟然敢鬧到離婚這一步,還把他們一家搞得這樣狼狽。
隻能說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
他們小瞧了一個母親的決心。
為母則剛,顧庭華自已可以受委屈,卻不允許別人踐踏她的孩子。
哪怕是十惡不赦的惡人,他也有心裏的最後一片淨土。
事情發酵的差不多了,大家都在觀望顧家的態度時。
最後顧父帶著剛出月子的女兒和外孫女,還有公社的領導親自上門,處理了和孫誌強離婚的事情,帶走了顧庭華的嫁妝,並且拿到了兩百塊的離婚分手費。
病病歪歪的小孫女,孫家主動提出不要,由顧庭華帶走,這也正合她意。
皆大歡喜。
顧庭華拿著離婚分到的錢,買下了程傑夫婦留下的舊房子,和女兒搬了進去。
這次顧父來信,還把顧庭華給的買房錢一塊郵寄過來了。
顧父沒有因為是自已的女兒買房就有所偏私,而是公道的讓她給了一百塊。
程傑他們的舊房子,因為走的急,家具物品都還齊全,甚至還有幾床舊被褥,鍋碗瓢盆也不用重新置辦,直接可以拎包入住,院子裏還打了井,一百塊不便宜但也很公道了。
其實當時顧父給了她兩個房子選擇,一個是二哥的舊房子,一個是程傑家的舊房子。
顧庭華沒臉跟他們一塊住,最後選擇了程傑家的房子。
李清韻把這一百塊收起來,這錢以後要還給程傑和秋菊的。
倒是沒想到,顧庭華最終還是離了婚,而且這裏麵還有田美雪的幫忙。
她們兩個什麽時候這麽好了?
隨便吧,隻要她們不來煩她,怎麽都好說。
第175章 軍管,育紅班
六七年初,社會革命進入了奪權階段,全國處於打倒一切的全麵內亂狀態。
幾乎人人都會打語錄仗來保護自已,壓服對方。因為主席的話是「最高指示」,誰敢不服從,就是「抗旨」。
「語錄」已經滲透到生活的諸多細節中,孩子們都被耳濡目染,在挨家長打的時候,會無師自通地喊出「要文鬥不要武鬥」。
就連最缺少文化的農民,也學會了用「語錄」與人爭論。
地方黨政組織陷於癱瘓之中,公、檢、法機關失去作用,武鬥風氣嚴重,企業停產,交通癱瘓。
領導人決定,派人民解放軍執行「三支兩軍」任務,主要任務就是支左、支農、支工和軍訓、軍管等。
響應號召,全軍有二百八十多萬指戰員參加了三支兩軍任務。
顧庭舟所在的軍區,幾乎是傾巢而動,盡皆被安排出去三支兩軍。
平時號角陣陣的軍區,再也看不到一個訓練的兵。
家屬院這邊也是人人自危,除了平時的基本生活,大家基本不會聚在一起閑聊,畢竟隨便說一句話都可能成為利劍插向自已。
李清韻平時除了在家照顧二寶,收拾家裏,就是照看自留地。
家屬院裏她唯一的朋友就是白玉,兩家的孩子也經常來往,其他人她都不敢輕信。
不論在吃飯、訓練還是休息,接到上級命令後,立即集合徒手跑步趕到現場,這種情況是家常便飯。???
後來幹脆住到市區,白天製止武鬥,晚上露宿街道屋簷下,隨著武鬥不斷升級,形勢嚴峻,隨時要到現場製止武鬥,經常不能按時吃飯和休息。
顧庭舟經常一身狼藉的迴來。
雖然有上一世的記憶,李清韻同樣為他捏一把汗。
支農支工就是耗費體力幹活,這還沒什麽,但是隨著各種武裝爭鬥頻發,他們常常被派去執行軍管任務,一去就是十好幾天都迴不來。
甚至最長的時候有一個月那麽久,迴來時人幾乎瘦的脫相,坐在餐桌上就睡著了。
雖然已經在書上了解過這段革命歷史,但是親身經歷又有不同的感受,如果要形容,那就是極度的壓抑。
他往往都是報喜不報憂。
她哪裏不知道其中的艱辛呢。
心疼的直流淚,但是也沒有辦法,因為他軍人的身份,一家人才得以過平靜的生活。
現在各地的百姓都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他們能安於一隅已經算極好的了。
連顧父寫信過來都說,現在公社也不太平,鬥爭頻出,村裏的人也是聽風就是雨,蠢蠢欲動。
心疼顧庭舟的辛苦和不易,也做不了別的,李清韻把空間裏的野豬肉拿出一頭,分批全部做成肉幹和肉脯,方便存放和攜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孫誌強和那名女老師直接被小學停課,如果查明事實的話,直接開除。
孫父在公社的工作估計也要完。
畢竟現在作風問題非同小可。
因為這件事情涉及的人員比較複雜,公社和學校那邊還專門派人來調查事情的真實性。
顧父說,一個叫田美雪的寡婦給做了證,說曾幾次見到孫誌強和那名女老師去學校後山。
這件事情是徹底被按死了。
孫誌強和那名女老師,被大家拖到公社掛上破鞋遊街示眾,打的不輕。
自然工作也丟了。
孫家也猜到這裏麵有顧家的事兒,但是他們也沒想到,顧庭華那麽愛麵子的一個人,竟然敢鬧到離婚這一步,還把他們一家搞得這樣狼狽。
隻能說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
他們小瞧了一個母親的決心。
為母則剛,顧庭華自已可以受委屈,卻不允許別人踐踏她的孩子。
哪怕是十惡不赦的惡人,他也有心裏的最後一片淨土。
事情發酵的差不多了,大家都在觀望顧家的態度時。
最後顧父帶著剛出月子的女兒和外孫女,還有公社的領導親自上門,處理了和孫誌強離婚的事情,帶走了顧庭華的嫁妝,並且拿到了兩百塊的離婚分手費。
病病歪歪的小孫女,孫家主動提出不要,由顧庭華帶走,這也正合她意。
皆大歡喜。
顧庭華拿著離婚分到的錢,買下了程傑夫婦留下的舊房子,和女兒搬了進去。
這次顧父來信,還把顧庭華給的買房錢一塊郵寄過來了。
顧父沒有因為是自已的女兒買房就有所偏私,而是公道的讓她給了一百塊。
程傑他們的舊房子,因為走的急,家具物品都還齊全,甚至還有幾床舊被褥,鍋碗瓢盆也不用重新置辦,直接可以拎包入住,院子裏還打了井,一百塊不便宜但也很公道了。
其實當時顧父給了她兩個房子選擇,一個是二哥的舊房子,一個是程傑家的舊房子。
顧庭華沒臉跟他們一塊住,最後選擇了程傑家的房子。
李清韻把這一百塊收起來,這錢以後要還給程傑和秋菊的。
倒是沒想到,顧庭華最終還是離了婚,而且這裏麵還有田美雪的幫忙。
她們兩個什麽時候這麽好了?
隨便吧,隻要她們不來煩她,怎麽都好說。
第175章 軍管,育紅班
六七年初,社會革命進入了奪權階段,全國處於打倒一切的全麵內亂狀態。
幾乎人人都會打語錄仗來保護自已,壓服對方。因為主席的話是「最高指示」,誰敢不服從,就是「抗旨」。
「語錄」已經滲透到生活的諸多細節中,孩子們都被耳濡目染,在挨家長打的時候,會無師自通地喊出「要文鬥不要武鬥」。
就連最缺少文化的農民,也學會了用「語錄」與人爭論。
地方黨政組織陷於癱瘓之中,公、檢、法機關失去作用,武鬥風氣嚴重,企業停產,交通癱瘓。
領導人決定,派人民解放軍執行「三支兩軍」任務,主要任務就是支左、支農、支工和軍訓、軍管等。
響應號召,全軍有二百八十多萬指戰員參加了三支兩軍任務。
顧庭舟所在的軍區,幾乎是傾巢而動,盡皆被安排出去三支兩軍。
平時號角陣陣的軍區,再也看不到一個訓練的兵。
家屬院這邊也是人人自危,除了平時的基本生活,大家基本不會聚在一起閑聊,畢竟隨便說一句話都可能成為利劍插向自已。
李清韻平時除了在家照顧二寶,收拾家裏,就是照看自留地。
家屬院裏她唯一的朋友就是白玉,兩家的孩子也經常來往,其他人她都不敢輕信。
不論在吃飯、訓練還是休息,接到上級命令後,立即集合徒手跑步趕到現場,這種情況是家常便飯。???
後來幹脆住到市區,白天製止武鬥,晚上露宿街道屋簷下,隨著武鬥不斷升級,形勢嚴峻,隨時要到現場製止武鬥,經常不能按時吃飯和休息。
顧庭舟經常一身狼藉的迴來。
雖然有上一世的記憶,李清韻同樣為他捏一把汗。
支農支工就是耗費體力幹活,這還沒什麽,但是隨著各種武裝爭鬥頻發,他們常常被派去執行軍管任務,一去就是十好幾天都迴不來。
甚至最長的時候有一個月那麽久,迴來時人幾乎瘦的脫相,坐在餐桌上就睡著了。
雖然已經在書上了解過這段革命歷史,但是親身經歷又有不同的感受,如果要形容,那就是極度的壓抑。
他往往都是報喜不報憂。
她哪裏不知道其中的艱辛呢。
心疼的直流淚,但是也沒有辦法,因為他軍人的身份,一家人才得以過平靜的生活。
現在各地的百姓都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他們能安於一隅已經算極好的了。
連顧父寫信過來都說,現在公社也不太平,鬥爭頻出,村裏的人也是聽風就是雨,蠢蠢欲動。
心疼顧庭舟的辛苦和不易,也做不了別的,李清韻把空間裏的野豬肉拿出一頭,分批全部做成肉幹和肉脯,方便存放和攜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