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我在六零靠養娃走上人生巔峰 作者:洛淺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豆包做好了,隔天李清韻又把空間裏的幾頭野豬的板油,和大塊的肥豬肉,全部取出來煉製成豬油,四頭野豬的板油和肥肉,放糧食的大缸,足足煉製了一缸油,冷卻後,直接丟進空間存放起來。
冬天在家裏做什麽好吃的,外麵都聞不到味道。
有了這一大缸豬油,他們明年一整年都不用買板油了。
隨軍以後生活方麵就不敢像現在這麽肆意,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一些能現在處理好的事情,就先處理好,反正有空間。
煉油的油渣足足裝了兩大盆,她決定把它們全部包包子吃。
除了油渣,又切了不少的新鮮野豬肉加進去,保證味道可口,包一次餃子,就可以吃到開春去。
這項工程直接讓她忙活了一整天又半天,才全部包完,還是在大寶這個小長工幫忙的情況下。
主要是和麵和擀麵皮太費力氣,之前包一百來個餃子就很吃力了,現在這麽多的餡料,足足包了七八百個大餃子,光麵粉都用了兩大袋。
幸好空間裏白麵多的是。
讓村裏人看到這多的白麵和肉,估計要驚呆了,這是什麽地主生活。
李清韻包完餃子,凍外頭一部分,放空間一部分。
至此過年的準備也就差不多了。
顧母過來看二寶的時候,李清韻順便向她討教了剪窗花,顧母的手很巧,一把剪刀一疊紅紙,在她手裏變成了栩栩如生的各種樣式窗花。
把大寶看的目瞪口呆,顧母還用紅紙給他做了個小紅燈籠,用木頭棍子綁上,提在手裏別提多洋氣了。
李清韻也挺喜歡的。
二寶抓著顧母剪的小兔子傻樂,沒一會就啃濕。
李清韻提前拿著家裏的紅紙去找程傑,請了幾副對聯,給了程傑五毛錢的潤筆費。
等到大年三十那天再去的話,就要等了。
這也是顧母傳授的經驗,因為程傑是村裏的文化人,每當過年,大家都會去找他寫對聯,他比平時還忙,一個村的,也不好意思插隊,往往要等好久。
其實她自已毛筆字也不錯,但原身可是大字不識的,而且現在的字繁體居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大年三十這天,李清韻一大早就把大寶挖起來,母子倆用掃帚掃了掃並不存在的灰塵。
新房剛沒住多久,基本沒有什麽灰塵。
吃過早飯,就開始貼窗花和對聯了。
用麵粉或者雜糧粉熬成糊糊,刷在紅紙背麵,貼在門上和窗戶上,就可以了。
收拾一番,新房都感覺漂亮了許多呢。
隔壁的舊房子李清韻也給門上裝飾了一點紅色,顯得喜慶,這個舊房子顧父一直在幫他們留意村裏有沒有人需要,目前為止,沒有人買,所以一直空著。
倒是合了李清韻的意,她不喜歡和別人比鄰而居,雖然跟顧大嫂罵戰的時候,她也沒在怕的,但是她實際上本人的是有一點社恐的。
大年三十的午飯,她請了顧父顧母來家裏吃,晚飯是統一要迴老宅那邊吃的。
這也是大家的習俗,雖然分了家,大年三十這天都是要和父母一塊過年守歲的。
不算二寶,四個人的午餐,她也並不含糊,認真的準備了六道菜,寓意六六大順,菜的量都不多,做的精細。
之前分的裏脊肉,做了一道鍋包肉,一道魚香肉絲;』又拿出一條最小的凍魚,做了一道紅燒魚,一小盤白灼蝦;之前留的兔子肉做了一道香辣兔丁,有點類似後世的幹鍋,香辣入味;最後還有一大碗羊肉羊雜熬的蘿蔔湯。
五菜一湯齊活,李清韻又撈了一碟自已做的辣白菜,這簡直是解膩神器,這個冬天吃肉多,全靠它來解膩。
顧父首先幹了一碗羊肉湯,他有老寒腿,是年輕的時候當兵就落下的毛病,一到冬天就痛。
今年剛入冬,老婆子煮了羊肉湯給他喝,竟然疼的少了,感覺身上隨時暖暖和和的。
這當然也有李清韻給他們新做的棉襖,還有給的棉被的功勞。
但也絲毫不妨礙他對羊湯的熱情,這玩意喝了渾身都暖和了。
這頓午餐算是李清韻來到這裏以後做的最用心的一頓飯了,集齊了豬肉魚肉,羊肉兔肉,菜式也比較複雜,但是味道真的讓人慾罷不能,看桌上大家風捲殘雲的樣子就知道了。
大寶喜歡甜口的鍋包肉,顧父喜歡羊湯和紅燒魚,顧母最愛魚香肉絲和香辣兔丁。
李清韻則喜歡白灼蝦,好久沒吃蝦,太想這一口了。
一桌菜各有所愛,也算賓主盡歡,最後基本上都吃完了。
「辛苦你了,老二家的,做這麽好的一桌飯菜,我已經好多年沒有吃過這麽豐盛講究的飯菜了,還是年輕的時候,給人當書童,主人家賞我吃過這麽一頓飯,迴味無窮啊。」顧父略帶迴憶的說。
其實李清韻還挺喜歡顧父這種不掃興的大家長。
怕就怕那種,你辛苦做一桌菜,他給你來一句,真是鋪張浪費,那才叫一個煞風景呢。
這次的聚餐,李清韻也是滿意的,算是過年的提前預熱圓滿成功。
第151章 年夜飯
飯後顧母就要告辭迴去準備晚上的飯菜了,這是家裏兩個孩子分家後的第一次聚餐,她作為母親,也想盡善盡美,讓大家吃的開心,過個熱鬧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冬天在家裏做什麽好吃的,外麵都聞不到味道。
有了這一大缸豬油,他們明年一整年都不用買板油了。
隨軍以後生活方麵就不敢像現在這麽肆意,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一些能現在處理好的事情,就先處理好,反正有空間。
煉油的油渣足足裝了兩大盆,她決定把它們全部包包子吃。
除了油渣,又切了不少的新鮮野豬肉加進去,保證味道可口,包一次餃子,就可以吃到開春去。
這項工程直接讓她忙活了一整天又半天,才全部包完,還是在大寶這個小長工幫忙的情況下。
主要是和麵和擀麵皮太費力氣,之前包一百來個餃子就很吃力了,現在這麽多的餡料,足足包了七八百個大餃子,光麵粉都用了兩大袋。
幸好空間裏白麵多的是。
讓村裏人看到這多的白麵和肉,估計要驚呆了,這是什麽地主生活。
李清韻包完餃子,凍外頭一部分,放空間一部分。
至此過年的準備也就差不多了。
顧母過來看二寶的時候,李清韻順便向她討教了剪窗花,顧母的手很巧,一把剪刀一疊紅紙,在她手裏變成了栩栩如生的各種樣式窗花。
把大寶看的目瞪口呆,顧母還用紅紙給他做了個小紅燈籠,用木頭棍子綁上,提在手裏別提多洋氣了。
李清韻也挺喜歡的。
二寶抓著顧母剪的小兔子傻樂,沒一會就啃濕。
李清韻提前拿著家裏的紅紙去找程傑,請了幾副對聯,給了程傑五毛錢的潤筆費。
等到大年三十那天再去的話,就要等了。
這也是顧母傳授的經驗,因為程傑是村裏的文化人,每當過年,大家都會去找他寫對聯,他比平時還忙,一個村的,也不好意思插隊,往往要等好久。
其實她自已毛筆字也不錯,但原身可是大字不識的,而且現在的字繁體居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大年三十這天,李清韻一大早就把大寶挖起來,母子倆用掃帚掃了掃並不存在的灰塵。
新房剛沒住多久,基本沒有什麽灰塵。
吃過早飯,就開始貼窗花和對聯了。
用麵粉或者雜糧粉熬成糊糊,刷在紅紙背麵,貼在門上和窗戶上,就可以了。
收拾一番,新房都感覺漂亮了許多呢。
隔壁的舊房子李清韻也給門上裝飾了一點紅色,顯得喜慶,這個舊房子顧父一直在幫他們留意村裏有沒有人需要,目前為止,沒有人買,所以一直空著。
倒是合了李清韻的意,她不喜歡和別人比鄰而居,雖然跟顧大嫂罵戰的時候,她也沒在怕的,但是她實際上本人的是有一點社恐的。
大年三十的午飯,她請了顧父顧母來家裏吃,晚飯是統一要迴老宅那邊吃的。
這也是大家的習俗,雖然分了家,大年三十這天都是要和父母一塊過年守歲的。
不算二寶,四個人的午餐,她也並不含糊,認真的準備了六道菜,寓意六六大順,菜的量都不多,做的精細。
之前分的裏脊肉,做了一道鍋包肉,一道魚香肉絲;』又拿出一條最小的凍魚,做了一道紅燒魚,一小盤白灼蝦;之前留的兔子肉做了一道香辣兔丁,有點類似後世的幹鍋,香辣入味;最後還有一大碗羊肉羊雜熬的蘿蔔湯。
五菜一湯齊活,李清韻又撈了一碟自已做的辣白菜,這簡直是解膩神器,這個冬天吃肉多,全靠它來解膩。
顧父首先幹了一碗羊肉湯,他有老寒腿,是年輕的時候當兵就落下的毛病,一到冬天就痛。
今年剛入冬,老婆子煮了羊肉湯給他喝,竟然疼的少了,感覺身上隨時暖暖和和的。
這當然也有李清韻給他們新做的棉襖,還有給的棉被的功勞。
但也絲毫不妨礙他對羊湯的熱情,這玩意喝了渾身都暖和了。
這頓午餐算是李清韻來到這裏以後做的最用心的一頓飯了,集齊了豬肉魚肉,羊肉兔肉,菜式也比較複雜,但是味道真的讓人慾罷不能,看桌上大家風捲殘雲的樣子就知道了。
大寶喜歡甜口的鍋包肉,顧父喜歡羊湯和紅燒魚,顧母最愛魚香肉絲和香辣兔丁。
李清韻則喜歡白灼蝦,好久沒吃蝦,太想這一口了。
一桌菜各有所愛,也算賓主盡歡,最後基本上都吃完了。
「辛苦你了,老二家的,做這麽好的一桌飯菜,我已經好多年沒有吃過這麽豐盛講究的飯菜了,還是年輕的時候,給人當書童,主人家賞我吃過這麽一頓飯,迴味無窮啊。」顧父略帶迴憶的說。
其實李清韻還挺喜歡顧父這種不掃興的大家長。
怕就怕那種,你辛苦做一桌菜,他給你來一句,真是鋪張浪費,那才叫一個煞風景呢。
這次的聚餐,李清韻也是滿意的,算是過年的提前預熱圓滿成功。
第151章 年夜飯
飯後顧母就要告辭迴去準備晚上的飯菜了,這是家裏兩個孩子分家後的第一次聚餐,她作為母親,也想盡善盡美,讓大家吃的開心,過個熱鬧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