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我在六零靠養娃走上人生巔峰 作者:洛淺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午人多,主食就不好蒸米飯了,還做饅頭吧,她早上蒸的兩籠饅頭本來是夠中午的,現在剩沒兩個了,隻能重新蒸一鍋。
最常做的就是白麵和玉米麵的二合麵饅頭,雖然也吃的起白麵饅頭,但這樣不打眼,而且玉米麵二合麵饅頭的味道更香。
蒸了兩籠饅頭在鍋裏,就開始備菜。
饅頭出鍋,兩口鍋一個豬肉燉粉條,一個燒豆腐,這兩個菜時間長一點,起鍋再炒幾個菜就可以吃飯了。
中午的日頭高,曬得人汗水直流,眼睛都睜不開。
這時候就不能繼續幹了,午間最熱的這幾個小時幹活,很容易中暑暈厥,尤其這是高空作業,萬一出個好歹,就全完了。
公公雖說老當益壯,也是五十多近六十歲的人了,就怕個萬一。
所以飯一做好,李清韻馬上讓顧庭舟叫他們下來吃飯。
一番洗漱,坐下來吃飯。
一家人也不拘什麽,圍著一張大飯桌一起吃。
早先李清韻本想叫顧大嫂和大妮二妮一起來這邊吃飯,畢竟一家人除了他們,都在這邊。
後來聽顧母說,顧大嫂一早帶著兩個孩子迴娘家了,不用管她們。
說話時顧母的神情不太對,一副不高興的樣子,李清韻也沒多問,心想難道是為了給自家幫忙的事情兩口子吵架了?不年不節的怎麽迴娘家了?
一頓飯大家吃的酣暢淋漓,個個都誇李清韻的手藝好。
隻有顧母心道這老二家怎麽隨時都買肉吃,日子這麽過可不行啊,但是她也知道這種時候不能掃興,隻是心裏暗自嘀咕。
反正她說了,也是自討沒趣,老二媳婦才不會聽她的。
算了,隻要她好好跟老二過日子,養好孩子,花就花吧,大不了自已幫兩個孫子多存點老婆本。
吃完飯,日頭熱做不了事,顧母看到她院子裏榛子堆發酵好了,主動提出要幫她脫榛子。
於是,顧母,秋菊嫂子,李清韻和盼娣四人坐在堂屋裏,一邊聊天一邊處理榛子,分工合作,倒是速度飛快。
另一邊顧父帶著大兒子,去江邊挑了兩筐適合鋪地的石板迴來。
一方麵是聽老二說起過想整修一下廁所,另一方麵他也怕老兒子現在腿腳不好,萬一上廁所時摔倒再受傷,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的所有一切,當父母的都得考慮周全。
廁所空間並不大,裏麵大一部分是養家禽的空間,估計這房子以前的主人家裏養過雞或豬,現在空置了,裏麵放了一些農具,背簍,鋤頭之類的。
另外一小部分才是茅坑,他們挑來的兩筐石板,可以直接從門口鋪到茅坑邊上,尤其茅坑周圍,鋪的滿滿當當,平平整整。
這樣一番收拾,再也不怕地麵濕滑摔倒了,而且看起來幹淨整潔了許多。
李清韻看了十分滿意。
晚上加菜!
這活幹的,漂亮,解決了她一大心病啊。
榛子進行過粗加工,和核桃一起晾曬在屋簷下。
幾人歇息了一會,三點鍾左右又戴上草帽,頂著烈日開始幹活。
九月的太陽倒是沒盛夏那麽毒辣。
李清韻照例是陪著幹到四點半,就開始做晚飯。
二寶三點喝奶後睡了還沒醒,盼娣也能給她幫忙。
幫著帶了幾天孩子,盼娣的心情明顯平穩,臉上帶著溫柔的笑意,小孩子真的很治癒。
昨天在江嬸子那裏買的肉中午已經全部做了,隻剩一塊豬肝,當然不夠,她已經從空間偷渡了幾塊豬大骨,一塊五花肉,還有一串肥腸。
晚上程傑送孩子迴來也得留他吃飯,秋菊嫂子可是幫了一天忙。
所以晚上家裏吃飯的就有八個大人,兩個小孩,菜少了可不行。
豬肝爆炒,豬大骨做一鍋大亂燉,五花肉配辣椒洋蔥炒迴鍋肉,肥腸用來燒豆腐。
肥腸燉魚也好吃,就是魚的來源不好解釋,於是就就改成了豆腐。
四個葷菜定好了,再炒幾個素菜,燒一鍋湯就得了。
唯一就是主食為難,一天兩頓都是饅頭,晚上不想再吃饅頭,可是光吃菜不頂飽啊。
想來想去,還是挺盼娣說,她做的卷餅很好吃,她才想起,可以做卷餅當主食,這餅還能卷著菜吃,味道更好。
主食就餅了,不過她這次沒做純白麵餅,太打眼,最後做的是雜糧麵餅。
男人人均八張餅,女人五張餅,小孩三張餅,至少得五十八張餅才剛夠吃。
最後她一共烙了七十張餅,都被吃的幹幹淨淨。
自從來到六十年代,她才知道什麽叫做光碟行動,每頓飯,做多少吃多少,從來沒有剩飯剩菜這一說,除了偶爾剩點饅頭餅子之類的。
吃頓飽飯不容易,沒有人會浪費糧食。
在大家的努力下,僅用了一天,房子就煥然一新,不用擔心外麵下大雨,屋裏下小雨了。
吃完飯,程傑帶著媳婦兒子先迴了。
他們的人情,李清韻後麵會用其他法子還,就是顧大哥這邊,還是給錢的好,白白浪費一天工,顧大嫂恐怕會不高興。
李清韻掏出兩塊五毛錢,給顧大哥一塊,顧父一塊,顧母五毛。
按照工分算,好年景時,一工分能抵一毛錢,一天的滿工分就是一塊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最常做的就是白麵和玉米麵的二合麵饅頭,雖然也吃的起白麵饅頭,但這樣不打眼,而且玉米麵二合麵饅頭的味道更香。
蒸了兩籠饅頭在鍋裏,就開始備菜。
饅頭出鍋,兩口鍋一個豬肉燉粉條,一個燒豆腐,這兩個菜時間長一點,起鍋再炒幾個菜就可以吃飯了。
中午的日頭高,曬得人汗水直流,眼睛都睜不開。
這時候就不能繼續幹了,午間最熱的這幾個小時幹活,很容易中暑暈厥,尤其這是高空作業,萬一出個好歹,就全完了。
公公雖說老當益壯,也是五十多近六十歲的人了,就怕個萬一。
所以飯一做好,李清韻馬上讓顧庭舟叫他們下來吃飯。
一番洗漱,坐下來吃飯。
一家人也不拘什麽,圍著一張大飯桌一起吃。
早先李清韻本想叫顧大嫂和大妮二妮一起來這邊吃飯,畢竟一家人除了他們,都在這邊。
後來聽顧母說,顧大嫂一早帶著兩個孩子迴娘家了,不用管她們。
說話時顧母的神情不太對,一副不高興的樣子,李清韻也沒多問,心想難道是為了給自家幫忙的事情兩口子吵架了?不年不節的怎麽迴娘家了?
一頓飯大家吃的酣暢淋漓,個個都誇李清韻的手藝好。
隻有顧母心道這老二家怎麽隨時都買肉吃,日子這麽過可不行啊,但是她也知道這種時候不能掃興,隻是心裏暗自嘀咕。
反正她說了,也是自討沒趣,老二媳婦才不會聽她的。
算了,隻要她好好跟老二過日子,養好孩子,花就花吧,大不了自已幫兩個孫子多存點老婆本。
吃完飯,日頭熱做不了事,顧母看到她院子裏榛子堆發酵好了,主動提出要幫她脫榛子。
於是,顧母,秋菊嫂子,李清韻和盼娣四人坐在堂屋裏,一邊聊天一邊處理榛子,分工合作,倒是速度飛快。
另一邊顧父帶著大兒子,去江邊挑了兩筐適合鋪地的石板迴來。
一方麵是聽老二說起過想整修一下廁所,另一方麵他也怕老兒子現在腿腳不好,萬一上廁所時摔倒再受傷,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的所有一切,當父母的都得考慮周全。
廁所空間並不大,裏麵大一部分是養家禽的空間,估計這房子以前的主人家裏養過雞或豬,現在空置了,裏麵放了一些農具,背簍,鋤頭之類的。
另外一小部分才是茅坑,他們挑來的兩筐石板,可以直接從門口鋪到茅坑邊上,尤其茅坑周圍,鋪的滿滿當當,平平整整。
這樣一番收拾,再也不怕地麵濕滑摔倒了,而且看起來幹淨整潔了許多。
李清韻看了十分滿意。
晚上加菜!
這活幹的,漂亮,解決了她一大心病啊。
榛子進行過粗加工,和核桃一起晾曬在屋簷下。
幾人歇息了一會,三點鍾左右又戴上草帽,頂著烈日開始幹活。
九月的太陽倒是沒盛夏那麽毒辣。
李清韻照例是陪著幹到四點半,就開始做晚飯。
二寶三點喝奶後睡了還沒醒,盼娣也能給她幫忙。
幫著帶了幾天孩子,盼娣的心情明顯平穩,臉上帶著溫柔的笑意,小孩子真的很治癒。
昨天在江嬸子那裏買的肉中午已經全部做了,隻剩一塊豬肝,當然不夠,她已經從空間偷渡了幾塊豬大骨,一塊五花肉,還有一串肥腸。
晚上程傑送孩子迴來也得留他吃飯,秋菊嫂子可是幫了一天忙。
所以晚上家裏吃飯的就有八個大人,兩個小孩,菜少了可不行。
豬肝爆炒,豬大骨做一鍋大亂燉,五花肉配辣椒洋蔥炒迴鍋肉,肥腸用來燒豆腐。
肥腸燉魚也好吃,就是魚的來源不好解釋,於是就就改成了豆腐。
四個葷菜定好了,再炒幾個素菜,燒一鍋湯就得了。
唯一就是主食為難,一天兩頓都是饅頭,晚上不想再吃饅頭,可是光吃菜不頂飽啊。
想來想去,還是挺盼娣說,她做的卷餅很好吃,她才想起,可以做卷餅當主食,這餅還能卷著菜吃,味道更好。
主食就餅了,不過她這次沒做純白麵餅,太打眼,最後做的是雜糧麵餅。
男人人均八張餅,女人五張餅,小孩三張餅,至少得五十八張餅才剛夠吃。
最後她一共烙了七十張餅,都被吃的幹幹淨淨。
自從來到六十年代,她才知道什麽叫做光碟行動,每頓飯,做多少吃多少,從來沒有剩飯剩菜這一說,除了偶爾剩點饅頭餅子之類的。
吃頓飽飯不容易,沒有人會浪費糧食。
在大家的努力下,僅用了一天,房子就煥然一新,不用擔心外麵下大雨,屋裏下小雨了。
吃完飯,程傑帶著媳婦兒子先迴了。
他們的人情,李清韻後麵會用其他法子還,就是顧大哥這邊,還是給錢的好,白白浪費一天工,顧大嫂恐怕會不高興。
李清韻掏出兩塊五毛錢,給顧大哥一塊,顧父一塊,顧母五毛。
按照工分算,好年景時,一工分能抵一毛錢,一天的滿工分就是一塊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