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頁
夫人當家:都別躺,給我起來卷 作者:柿柿就試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旁邊的人笑笑。
「所以說啊,他們之後能否封侯拜相,其實這個時候已經可見端倪了,我倒是見到了沉穩大度、能控場,也讓所有人都展示了見解和優點的考生,一看日後就會是個好上峰。」
三位主考官大人坐在不遠處聽著下屬們的討論,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有了上午的經驗,下午的流程便過得更快一些,終於在日落的時候,為期兩天的殿試正式落下了帷幕。
與以往當堂宣布成績不同,這次考官們需要一些時間來整理手頭的打分成績單,並呈給殿下批示,要三日後才會正式公布結果。
考生們成群結隊地離開考場,一個個仿佛身體被掏空。
宮門外不明所以地百姓看他們都沒精打采地走出來,也不敢多問,隻能偷偷猜測,是不是現在的文狀元考試也開始比武了。
不然怎麽大家都腳步虛浮,眼下烏青呢????
相比起其他人,公孫良自我感覺還是不錯的,他一向人緣好,在小組討論的時候也沒有與任何人起衝突,還找到機會十分精彩地表達了自已的看法。
曹威的臉黑得像鍋底一樣,他知道自已表現得不好,倒不是說錯了什麽話,而是他在聽取同組人發言的時候表現得十分不耐煩。
他當下自已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直到旁邊的一位考生問他,是不是有什麽不同見解。
恍然間意識到自已失態的曹威悔不當初,他知道考官肯定會給他這一行為扣分的,畢竟沒有任何人願意看到自已發言的時候同僚露出這種表情。
範永源依舊心態平和,他比其他考生年長一些,之前也與同窗們時常討論學術,他作為一個老大哥,很是知道該如何控場和照顧每一個人的情緒。
範永源的表達有種溫和又堅定的氣場,會讓人不由自主地靜下心來聽他講話,言之有物又不帶攻擊性,是他一直以來的特點。
劉喜隻是強裝著鎮定,其實他已經快哭出來了。他就是考官口中的那個差點與別人打起來的考生。
怪就怪在他們這組抽到的題目,是如何看待人才和資源向經濟更發達的地區流動的情況。
這簡直是踩在了劉喜的雷點上,他本就憤世嫉俗,認為所有比他好的人都是占盡了家族和地理位置的便宜,若是都放到同一個競技場上,他一定不比任何人差。
討論當中,同組的一位考生口誤,說出了一句「窮山惡水多刁民」,一下子便引爆了劉喜的情緒,他的青筋都暴起來了,要不是鄰座的考生死死按著他的腿,主考官又不輕不重地咳了一下,他可能真的就動手了。
現在想起來還有些後怕,如果他真的敢在殿試的時候對同組考生動粗,那都不是本場考試失利的事了,怕是這輩子都與科舉無緣了。
與劉喜同一考場的便有肖雲卓,他發現事情不對之後,急忙開了個玩笑緩解了眼前劍拔弩張的氣氛。
作為鎮北侯府的人,他自已便是教育優勢的獲益者,但同時他也聽昱兒說過擎州種種,知道那裏通過發展教育也是人才濟濟,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他倒是比旁人更清醒一些。
在肖雲卓看來,首先我們要承認這些客觀事實,不同的地區,因其地勢、歷史、水文、耕種、交通等等主客觀條件的疊加效應,就是會出現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人才和資源的流動是一種趨利行為,再自然不過。
正視問題的同時,我們也要想辦法解決問題,要通過挖掘各地的本土優勢,找到促進他們經濟民生發展的關鍵動力。
同時朝廷也應給與對應的幫扶政策,幫助當地培養和留住人才,實現人才和資源的相因相生。
第392章 殿試放榜
其實考生們不知道,就在他們激烈討論的時候,太子殿下也親臨了這場考試。
借著屏風的掩飾,太子在每個考場都聽了一會兒,越發覺得夏書顏出得這個主意極好。
此刻所有的考官們匯聚禦書房,要一起為這次的殿試定一個結果了。
白尚書把手中整理出的考官意見和打分表呈給太子。
「殿下,所有入選殿試的九十九位考生的成績都在這裏了,請殿下過目。」
太子從樂公公手裏接過成績單。
「九十九?孤記得是百人入圍啊。」
白尚書的臉上閃過一絲無奈。
「是,隻是第一日麵試過後,有一位考生因為過於緊張而腹瀉不止,根本無法參加第二日的小組討論,所以……」
太子輕笑著搖搖頭。
「這種考試竟然讓大家如此有壓力嗎?」
夏翰林上前一步。
「迴殿下,考生們沒見過這種形式,緊張也是難免的。
不過從考試的結果來看,確實能發現考生身上的很多問題,優點顯著,缺點也不少。」
太子一張一張翻看著考核記錄。
「那……諸位愛卿,對於三甲之位可有何想法?」
站著的幾人對視了一眼,白尚書迴話。
「迴殿下,在這次表現不錯的考生當中,來自洛州的範永源尤為出眾,沉穩老練、遊刃有餘,既見解獨特,綜合能力也無明顯短板,臣等以為,可為狀元。
其次便是肖家子肖雲卓,眼界開闊,言之有物,顧全大局、器宇不凡。
衡州的學子石勘,雖然言辭表達上並不出眾,但心繫民生、言必有據,尤其是對於水利工程,很有自已的想法。聽說,他家祖上是治水官,可謂家學淵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所以說啊,他們之後能否封侯拜相,其實這個時候已經可見端倪了,我倒是見到了沉穩大度、能控場,也讓所有人都展示了見解和優點的考生,一看日後就會是個好上峰。」
三位主考官大人坐在不遠處聽著下屬們的討論,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有了上午的經驗,下午的流程便過得更快一些,終於在日落的時候,為期兩天的殿試正式落下了帷幕。
與以往當堂宣布成績不同,這次考官們需要一些時間來整理手頭的打分成績單,並呈給殿下批示,要三日後才會正式公布結果。
考生們成群結隊地離開考場,一個個仿佛身體被掏空。
宮門外不明所以地百姓看他們都沒精打采地走出來,也不敢多問,隻能偷偷猜測,是不是現在的文狀元考試也開始比武了。
不然怎麽大家都腳步虛浮,眼下烏青呢????
相比起其他人,公孫良自我感覺還是不錯的,他一向人緣好,在小組討論的時候也沒有與任何人起衝突,還找到機會十分精彩地表達了自已的看法。
曹威的臉黑得像鍋底一樣,他知道自已表現得不好,倒不是說錯了什麽話,而是他在聽取同組人發言的時候表現得十分不耐煩。
他當下自已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直到旁邊的一位考生問他,是不是有什麽不同見解。
恍然間意識到自已失態的曹威悔不當初,他知道考官肯定會給他這一行為扣分的,畢竟沒有任何人願意看到自已發言的時候同僚露出這種表情。
範永源依舊心態平和,他比其他考生年長一些,之前也與同窗們時常討論學術,他作為一個老大哥,很是知道該如何控場和照顧每一個人的情緒。
範永源的表達有種溫和又堅定的氣場,會讓人不由自主地靜下心來聽他講話,言之有物又不帶攻擊性,是他一直以來的特點。
劉喜隻是強裝著鎮定,其實他已經快哭出來了。他就是考官口中的那個差點與別人打起來的考生。
怪就怪在他們這組抽到的題目,是如何看待人才和資源向經濟更發達的地區流動的情況。
這簡直是踩在了劉喜的雷點上,他本就憤世嫉俗,認為所有比他好的人都是占盡了家族和地理位置的便宜,若是都放到同一個競技場上,他一定不比任何人差。
討論當中,同組的一位考生口誤,說出了一句「窮山惡水多刁民」,一下子便引爆了劉喜的情緒,他的青筋都暴起來了,要不是鄰座的考生死死按著他的腿,主考官又不輕不重地咳了一下,他可能真的就動手了。
現在想起來還有些後怕,如果他真的敢在殿試的時候對同組考生動粗,那都不是本場考試失利的事了,怕是這輩子都與科舉無緣了。
與劉喜同一考場的便有肖雲卓,他發現事情不對之後,急忙開了個玩笑緩解了眼前劍拔弩張的氣氛。
作為鎮北侯府的人,他自已便是教育優勢的獲益者,但同時他也聽昱兒說過擎州種種,知道那裏通過發展教育也是人才濟濟,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他倒是比旁人更清醒一些。
在肖雲卓看來,首先我們要承認這些客觀事實,不同的地區,因其地勢、歷史、水文、耕種、交通等等主客觀條件的疊加效應,就是會出現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人才和資源的流動是一種趨利行為,再自然不過。
正視問題的同時,我們也要想辦法解決問題,要通過挖掘各地的本土優勢,找到促進他們經濟民生發展的關鍵動力。
同時朝廷也應給與對應的幫扶政策,幫助當地培養和留住人才,實現人才和資源的相因相生。
第392章 殿試放榜
其實考生們不知道,就在他們激烈討論的時候,太子殿下也親臨了這場考試。
借著屏風的掩飾,太子在每個考場都聽了一會兒,越發覺得夏書顏出得這個主意極好。
此刻所有的考官們匯聚禦書房,要一起為這次的殿試定一個結果了。
白尚書把手中整理出的考官意見和打分表呈給太子。
「殿下,所有入選殿試的九十九位考生的成績都在這裏了,請殿下過目。」
太子從樂公公手裏接過成績單。
「九十九?孤記得是百人入圍啊。」
白尚書的臉上閃過一絲無奈。
「是,隻是第一日麵試過後,有一位考生因為過於緊張而腹瀉不止,根本無法參加第二日的小組討論,所以……」
太子輕笑著搖搖頭。
「這種考試竟然讓大家如此有壓力嗎?」
夏翰林上前一步。
「迴殿下,考生們沒見過這種形式,緊張也是難免的。
不過從考試的結果來看,確實能發現考生身上的很多問題,優點顯著,缺點也不少。」
太子一張一張翻看著考核記錄。
「那……諸位愛卿,對於三甲之位可有何想法?」
站著的幾人對視了一眼,白尚書迴話。
「迴殿下,在這次表現不錯的考生當中,來自洛州的範永源尤為出眾,沉穩老練、遊刃有餘,既見解獨特,綜合能力也無明顯短板,臣等以為,可為狀元。
其次便是肖家子肖雲卓,眼界開闊,言之有物,顧全大局、器宇不凡。
衡州的學子石勘,雖然言辭表達上並不出眾,但心繫民生、言必有據,尤其是對於水利工程,很有自已的想法。聽說,他家祖上是治水官,可謂家學淵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