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頁
滾出家後:初中學歷的她,發財了 作者:黃多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人嘛,有錢的時候就直接去醫院想著縫針了,現在沒錢……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分花,他覺得忍忍就得了,一點小傷擱家上點藥就得了,不值得花錢。
第530章 李奶奶的大孫女迴來了
第530章 李奶奶的大孫女迴來了
“不用喊我爸,讓他睡他的……”
可惜。
張彥平他爸聽到動靜,立馬起床。
拿著雲南白藥過屋裏來,那麽一看。傷口看著是有點嚇人,問題應該不大。
“怎麽弄的啊?”老頭兒心疼兒子。
就這麽一個兒子,一直跟在他跟老伴的身邊,說實話他覺得他們為人父母虧欠了兒子的,不欠女兒欠兒子。
兩個女兒畢竟有鐵飯碗,就這一個小子……這麽多年,彼此之間就連點小磕碰都沒有,側麵說明,兒子足夠孝順。
“起來趕緊跟我去醫院縫兩針。”老頭說。
“不用去了,就這點傷過兩天就好了。”張彥平挺皮實,傷口劃成這樣,也沒太當迴事。
過去誰家男人因為一點小病小痛就齜牙咧嘴的?
沒有!
“你就聽你爸的話,去趟醫院吧。”張奶奶急了。
“真不用!上點雲南白藥就行,這藥管用。”張彥平死強,不願意父母跟著操心,又道:“你們倆趕緊迴去睡吧,沒大事啊。”
張奶奶是左勸右勸奈何兒子根本不聽話,一生氣甩袖子扔下一句:“沒人管你,死強死強的!”
老頭兒等老太太迴了房間,挨著床邊扶著鐵床頭坐了下來,幽幽問道:“彥平啊,我跟你媽還有退休金呢,你跟慶香不願意出去工作咱就不出去,這些錢夠咱們四個人花的!”
兒子這半輩子也沒受過什麽委屈,他擔心張彥平承受不住這種心理落差。
老張家因為孩子少,過去在所有鄰居當中條件一直都是最好。
別人家最少五六個孩子打底,他們家才生三個,是飯夠吃,錢也夠花。
張彥平工作以後,也沒受過屈,老頭兒現在也很σw.zmbda;.鬧心,可沒辦法解決。
兒子的年紀卡在這裏,當不當正不正,四五十歲好像把生路都給你斷了一樣!
“我跟大強幹活挺好的,他手腳麻利人也好,爸你就甭擔心我了,我自己心裏有數。”張彥平誇了小舅子一句。
張爺爺見兒子依舊是這個態度,也隻能點頭作罷。
迴了房間,瞪著眼睛到天亮。
能睡得著嗎?
張奶奶一大早做飯伺候兒子離開,就囑咐張爺爺:“去給閨女發電報,叫他們過來鋼城一趟。”
家裏有大事,兩姐姐得迴來幫著參謀參謀,人多力量大。
主要是現在老太太自己也慌了,人上了年紀就再也沒有當年說幹就幹的風采了,社會也都跟以前不一樣了。
過去是隻要認幹,到處都是單位搶著要,現在形勢變了。
*
李妍一大早五點多開車迴了郊區,頭午有事要忙,就得來早一點。
就這時間,都來晚了。
李爺爺帶著李奶奶早就吃完早飯,上山幹活去了,老太太端著盆掐豆角呢,李妍沒在家裏看見她爺爺奶奶,尋著上了山。
“奶。”
“哎。”李奶奶看清來人,連忙應了一聲:“這麽早怎麽就過來了呀?”
叫孫女突然一出現,老太太心裏隱約還有點擔憂。
就怕家裏誰會出點什麽事,也不是說她不盼著家裏人好,純粹是事出反常必有妖。
“過來看看,頭午事情多隻能現在來。”
李奶奶抱著盆站在半山腰:“吃早飯了嗎?”
這農村沒有冰箱,都是做一頓吃一頓,基本不留剩菜。
早上吃完飯,飯菜吃得精光,她這不急叨叨抱著盆就打算迴家趕緊燒火做飯。
“吃過了。”李妍攔住她奶,道:“這麽熱的天就歇歇吧,別再中暑了。”
李奶奶點頭:“知道啦,不用你操心這個啊。”
幹完這一氣就迴去休息了,幹了一輩子的農活她有分寸。
“走,迴家去。”說著話帶著孫女往迴走,老太太腿腳非常利落,嘴上叨叨著:“你二大爺托人來信,說是這兩天要拉著西瓜過來賣。”
家裏要來親戚了。
李妍笑笑:“老家不好賣嗎?”
過去在農村,她二大爺也都是等西瓜熟了架著驢車拉出去賣,不過……也賣不出來多少錢。
西瓜長得挺大瞧著也挺紅,味道方麵……差了點。
“說是不好賣,我說那就拉過來賣吧,行不行的試試唄。”
李爺爺李奶奶幾個兒子,條件都很一般,或者說一個比一個差。
總體來說,兒子們的生活反倒是不如老兩口好,老兩口把子女都養大了,反倒是成了家裏條件最好的那個。
祖孫倆沿著小路迴家,李奶奶到了門口推了推遠門,門口的大黃才要跳起來叫,一看來人,蔫巴巴又迴了狗窩。
李奶奶那小腳也沒閑著,進門給狗倒點井水,又餵了雞鴨鵝。
“你姑廠子黃了,之前來家裏哭了一場,我說不行就讓她跟你姑父迴農村來,一起養牛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第530章 李奶奶的大孫女迴來了
第530章 李奶奶的大孫女迴來了
“不用喊我爸,讓他睡他的……”
可惜。
張彥平他爸聽到動靜,立馬起床。
拿著雲南白藥過屋裏來,那麽一看。傷口看著是有點嚇人,問題應該不大。
“怎麽弄的啊?”老頭兒心疼兒子。
就這麽一個兒子,一直跟在他跟老伴的身邊,說實話他覺得他們為人父母虧欠了兒子的,不欠女兒欠兒子。
兩個女兒畢竟有鐵飯碗,就這一個小子……這麽多年,彼此之間就連點小磕碰都沒有,側麵說明,兒子足夠孝順。
“起來趕緊跟我去醫院縫兩針。”老頭說。
“不用去了,就這點傷過兩天就好了。”張彥平挺皮實,傷口劃成這樣,也沒太當迴事。
過去誰家男人因為一點小病小痛就齜牙咧嘴的?
沒有!
“你就聽你爸的話,去趟醫院吧。”張奶奶急了。
“真不用!上點雲南白藥就行,這藥管用。”張彥平死強,不願意父母跟著操心,又道:“你們倆趕緊迴去睡吧,沒大事啊。”
張奶奶是左勸右勸奈何兒子根本不聽話,一生氣甩袖子扔下一句:“沒人管你,死強死強的!”
老頭兒等老太太迴了房間,挨著床邊扶著鐵床頭坐了下來,幽幽問道:“彥平啊,我跟你媽還有退休金呢,你跟慶香不願意出去工作咱就不出去,這些錢夠咱們四個人花的!”
兒子這半輩子也沒受過什麽委屈,他擔心張彥平承受不住這種心理落差。
老張家因為孩子少,過去在所有鄰居當中條件一直都是最好。
別人家最少五六個孩子打底,他們家才生三個,是飯夠吃,錢也夠花。
張彥平工作以後,也沒受過屈,老頭兒現在也很σw.zmbda;.鬧心,可沒辦法解決。
兒子的年紀卡在這裏,當不當正不正,四五十歲好像把生路都給你斷了一樣!
“我跟大強幹活挺好的,他手腳麻利人也好,爸你就甭擔心我了,我自己心裏有數。”張彥平誇了小舅子一句。
張爺爺見兒子依舊是這個態度,也隻能點頭作罷。
迴了房間,瞪著眼睛到天亮。
能睡得著嗎?
張奶奶一大早做飯伺候兒子離開,就囑咐張爺爺:“去給閨女發電報,叫他們過來鋼城一趟。”
家裏有大事,兩姐姐得迴來幫著參謀參謀,人多力量大。
主要是現在老太太自己也慌了,人上了年紀就再也沒有當年說幹就幹的風采了,社會也都跟以前不一樣了。
過去是隻要認幹,到處都是單位搶著要,現在形勢變了。
*
李妍一大早五點多開車迴了郊區,頭午有事要忙,就得來早一點。
就這時間,都來晚了。
李爺爺帶著李奶奶早就吃完早飯,上山幹活去了,老太太端著盆掐豆角呢,李妍沒在家裏看見她爺爺奶奶,尋著上了山。
“奶。”
“哎。”李奶奶看清來人,連忙應了一聲:“這麽早怎麽就過來了呀?”
叫孫女突然一出現,老太太心裏隱約還有點擔憂。
就怕家裏誰會出點什麽事,也不是說她不盼著家裏人好,純粹是事出反常必有妖。
“過來看看,頭午事情多隻能現在來。”
李奶奶抱著盆站在半山腰:“吃早飯了嗎?”
這農村沒有冰箱,都是做一頓吃一頓,基本不留剩菜。
早上吃完飯,飯菜吃得精光,她這不急叨叨抱著盆就打算迴家趕緊燒火做飯。
“吃過了。”李妍攔住她奶,道:“這麽熱的天就歇歇吧,別再中暑了。”
李奶奶點頭:“知道啦,不用你操心這個啊。”
幹完這一氣就迴去休息了,幹了一輩子的農活她有分寸。
“走,迴家去。”說著話帶著孫女往迴走,老太太腿腳非常利落,嘴上叨叨著:“你二大爺托人來信,說是這兩天要拉著西瓜過來賣。”
家裏要來親戚了。
李妍笑笑:“老家不好賣嗎?”
過去在農村,她二大爺也都是等西瓜熟了架著驢車拉出去賣,不過……也賣不出來多少錢。
西瓜長得挺大瞧著也挺紅,味道方麵……差了點。
“說是不好賣,我說那就拉過來賣吧,行不行的試試唄。”
李爺爺李奶奶幾個兒子,條件都很一般,或者說一個比一個差。
總體來說,兒子們的生活反倒是不如老兩口好,老兩口把子女都養大了,反倒是成了家裏條件最好的那個。
祖孫倆沿著小路迴家,李奶奶到了門口推了推遠門,門口的大黃才要跳起來叫,一看來人,蔫巴巴又迴了狗窩。
李奶奶那小腳也沒閑著,進門給狗倒點井水,又餵了雞鴨鵝。
“你姑廠子黃了,之前來家裏哭了一場,我說不行就讓她跟你姑父迴農村來,一起養牛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