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銘露出了微笑,他沒有上前去打招唿,因為不合適。他不想因為自己的出現打破了陳輝揚與朋友的和諧場麵,設身處地想自己也許會介意,也許陳輝揚和他朋友不會介意。林銘默默的往前走,慢慢的他就與遊船相錯而過,歡樂和諧的聲音漸漸的遠去。
走累了林銘找了個茶攤點了一壺茶就著夕陽的餘暉獨飲,太陽即將下山了,晚風微微的涼,遊人正在散去,忙碌了一天的茶攤老板也難得的閑了下來。剩下還在喝茶的人已經不多了,等這幾個客人喝好,他就可以收攤迴家了。
這時老板拿著一些剩下的茶點分給正在喝茶的客人,當最後一碟小點心放在林銘麵前的時候,林銘再次抬起頭認真打量起這個中年人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龐。長期的日曬,臉龐黝黑,兩隻眼睛炯炯有神是對生活的希望,笑起來露出一口大白牙。
“客官,這是賣剩下的茶點,您嚐嚐!”中年老板麵帶笑容道,他很細心,給的都是客人沒有點的茶點,多少不一,有的一大碟滿滿的,有的就少數幾塊,勉強蓋住了碟子的底部,確實是賣剩下的。
他一直有個習慣就是將剩下的分給最後的客人,獲得了很多的好評,也贏得很多的迴頭客。很少有為了等最後的饋贈而姍姍來遲的顧客,即便有,老板也會將最多的那一份留給他,前提是他沒有點過相同的。因為老板一直相信除了不得已的人才會這麽做,更何況這邊往來的多是在慶隆城有頭有臉的人。
“謝謝,生意還不錯吧!你這是要收攤啦!”林銘真誠的表示謝意,這一碟點心讓他感受到了春天裏的溫暖。
“不要誤會,剩下的,還是要麻煩大家幫忙吃了,趁新鮮。您慢慢來,我先忙去了!”老板不好意思道,他誤認為林銘以為他要趕人了,這個事情經常發生,每次都要解釋。有點尷尬,但他明天還是會做相同的事情,盡管妻子經常責怪他老好人,他隻是一笑了之。
也許是真的剩下了,但並不是真的吃多了不喜歡吃,家裏還有幾個半大的小子盼星星盼月亮呢,隻是他覺得這樣做才是對的,他也沒有想過為什麽。也許這就是人本真裏的善良吧,也是對衣食父母的隨機的感恩和迴饋。
林銘一邊喝著茶,一邊品嚐著點心,相對於忠義樓的精致,這裏的隻能說是一般,但又有著獨特的風味。就著夕陽和晚風又是另外一番滋味,其他桌的顧客也是一樣慢悠悠的喝著茶,聊著天。老板夫妻倆則是坐在一旁細數著一天的收入,嘴裏說點什麽,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融化在美麗的晚霞裏。
茶喝完了,點心沒有吃完,自己點的和老板送的都隻吃了一小半。林銘站起身走出來茶亭,他要去天青閣喝一杯,就著明月、大湖和藍天,這是他這一趟出行的主要目的。林銘邁著步不疾不徐的走向不遠處的天青閣,天已經黑了,天青閣也迎來一天最為忙碌和熱鬧的時候,來遊玩留下來吃飯的有不少,趕著來這裏隻為了吃飯的也有。
林銘走入大門很快就有夥計熱情的迎了上來,笑容滿麵應和著室內暖和的氣溫恰到好處,這就是所謂的賓至如歸吧,夥計熱情道:“貴客,一個人嗎?吃飯還是喝酒?”
“既吃飯也喝酒,第一次來有什麽講究嗎?”不懂就問是好孩子,林銘一直是。
“貴客有所不知,本閣三樓的包間隻對有功名在身的客人開放,如果您還未取得功名那隻能委屈您在二樓雅座就餐了。”夥計不好意思道,看林銘一副文士打扮,又溫文爾雅,以他多年的待客接人的經驗愣是看不出林銘是不是有功名在身。
“二樓雅座就挺好的,我一個人就吃頓飯喝杯酒,沒有那麽多講究。”林銘淡淡道,他有點生氣那是因為這裏以身份取人的現象,並沒有遷怒於夥計,他們隻是為了營生罷了。林銘匆匆的點了幾個菜,本來想好好吃一頓的好心情也去了大半,但時間到了就該吃飯了不是嗎。
林銘在夥計的帶領下在二樓找了個靠窗了雅座坐了下來等待著飯菜上桌,他又是欣賞著窗外的月夜美景,又是環顧四周觀察同樣在二樓用餐的人。大多是書文士打扮,也有少數是武夫的樣子,但是讀書人可以孔武有力,武者也可以斯斯文文的。
他們夥食兩三個聚在一起或是一個人獨自享用,沒有多少的新鮮,林銘將好奇的觸角伸向了頭頂上的三樓,他正上方就是一個大包間正有一群學子在聚會,他們邊吃邊聊,好不熱鬧。
他們聊詩詞,聊文學,聊時政,聊曆史,聊花邊……才子佳人的佳話足以讓所有的才子和佳人豔羨,過程自然免不了的拉踩和吹捧,林銘聽了一會就退了迴來嗎,因為他的飯菜已經上齊。
天青閣在搞區別對待,但不得不說在菜品上確實下足了功夫,色香味俱全一點都不誇張,隻是出了名的好酒會是什麽滋味有待體味。相比眼前的美事,樓頂的趣事不值一提比之於白龍的書遜色不少。專注於眼前事,是對眼前美事美景的尊重,一句話專心吃飯,認真品酒。
林銘還是和昨天一樣,把前麵該有的戲碼做足了,這時一個完整的過程必不可少的一環,追求完美就要從起始的時候開始。天青閣的酒的香不同於忠義樓的剛烈霸道,這裏的香悠遠綿長,溫潤堅毅,又是另外一種滋味和體驗。林銘慢慢的喝著酒,吃著菜,剛剛的不快已經被美食美酒治療了。
明亮的月光透過窗戶灑在桌子上,酒菜上,人身上,拉出長長的影子,林銘舉起酒杯對著明月,然後深深的抿了一口。大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意境了,這樣的意境並不獨屬於讀書人,每個月下獨飲者都值得擁有。
一聲不合時宜的酒杯摔碎的聲音打破林銘的遐想和沉醉,將它拉迴到現實中。被拉迴現實的不隻有林銘一個人,二樓的用餐的人都被驚擾到,本來大家都在安安靜靜的用餐,即便是說話也是低聲交談盡量不影響到他人。
大家都詫異的看著對方,然後頭不由自主的抬起望向頭頂的天花板。在二樓服務的夥計也聽聲音的傳來,他們有的趕緊安撫客人,有的趕緊上三樓查看,以便對客人有一個交代。
“大家稍安勿躁,不好意思驚擾了大家享用美食的雅興了!”他們的安撫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迴應,因為這樣的迴應是蒼白的,是無力的。
大家議論紛紛,言語間無不在表達著自己的不滿,任誰好好的一頓飯被打攪都會不高興,特別是吃的正興起的時候。林銘也是,他沒有加入到議論紛紛的人群中,此時的他的感知的觸角已經重新延伸到頭頂上的包間,因為聲音的來源就是那裏。
走累了林銘找了個茶攤點了一壺茶就著夕陽的餘暉獨飲,太陽即將下山了,晚風微微的涼,遊人正在散去,忙碌了一天的茶攤老板也難得的閑了下來。剩下還在喝茶的人已經不多了,等這幾個客人喝好,他就可以收攤迴家了。
這時老板拿著一些剩下的茶點分給正在喝茶的客人,當最後一碟小點心放在林銘麵前的時候,林銘再次抬起頭認真打量起這個中年人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龐。長期的日曬,臉龐黝黑,兩隻眼睛炯炯有神是對生活的希望,笑起來露出一口大白牙。
“客官,這是賣剩下的茶點,您嚐嚐!”中年老板麵帶笑容道,他很細心,給的都是客人沒有點的茶點,多少不一,有的一大碟滿滿的,有的就少數幾塊,勉強蓋住了碟子的底部,確實是賣剩下的。
他一直有個習慣就是將剩下的分給最後的客人,獲得了很多的好評,也贏得很多的迴頭客。很少有為了等最後的饋贈而姍姍來遲的顧客,即便有,老板也會將最多的那一份留給他,前提是他沒有點過相同的。因為老板一直相信除了不得已的人才會這麽做,更何況這邊往來的多是在慶隆城有頭有臉的人。
“謝謝,生意還不錯吧!你這是要收攤啦!”林銘真誠的表示謝意,這一碟點心讓他感受到了春天裏的溫暖。
“不要誤會,剩下的,還是要麻煩大家幫忙吃了,趁新鮮。您慢慢來,我先忙去了!”老板不好意思道,他誤認為林銘以為他要趕人了,這個事情經常發生,每次都要解釋。有點尷尬,但他明天還是會做相同的事情,盡管妻子經常責怪他老好人,他隻是一笑了之。
也許是真的剩下了,但並不是真的吃多了不喜歡吃,家裏還有幾個半大的小子盼星星盼月亮呢,隻是他覺得這樣做才是對的,他也沒有想過為什麽。也許這就是人本真裏的善良吧,也是對衣食父母的隨機的感恩和迴饋。
林銘一邊喝著茶,一邊品嚐著點心,相對於忠義樓的精致,這裏的隻能說是一般,但又有著獨特的風味。就著夕陽和晚風又是另外一番滋味,其他桌的顧客也是一樣慢悠悠的喝著茶,聊著天。老板夫妻倆則是坐在一旁細數著一天的收入,嘴裏說點什麽,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融化在美麗的晚霞裏。
茶喝完了,點心沒有吃完,自己點的和老板送的都隻吃了一小半。林銘站起身走出來茶亭,他要去天青閣喝一杯,就著明月、大湖和藍天,這是他這一趟出行的主要目的。林銘邁著步不疾不徐的走向不遠處的天青閣,天已經黑了,天青閣也迎來一天最為忙碌和熱鬧的時候,來遊玩留下來吃飯的有不少,趕著來這裏隻為了吃飯的也有。
林銘走入大門很快就有夥計熱情的迎了上來,笑容滿麵應和著室內暖和的氣溫恰到好處,這就是所謂的賓至如歸吧,夥計熱情道:“貴客,一個人嗎?吃飯還是喝酒?”
“既吃飯也喝酒,第一次來有什麽講究嗎?”不懂就問是好孩子,林銘一直是。
“貴客有所不知,本閣三樓的包間隻對有功名在身的客人開放,如果您還未取得功名那隻能委屈您在二樓雅座就餐了。”夥計不好意思道,看林銘一副文士打扮,又溫文爾雅,以他多年的待客接人的經驗愣是看不出林銘是不是有功名在身。
“二樓雅座就挺好的,我一個人就吃頓飯喝杯酒,沒有那麽多講究。”林銘淡淡道,他有點生氣那是因為這裏以身份取人的現象,並沒有遷怒於夥計,他們隻是為了營生罷了。林銘匆匆的點了幾個菜,本來想好好吃一頓的好心情也去了大半,但時間到了就該吃飯了不是嗎。
林銘在夥計的帶領下在二樓找了個靠窗了雅座坐了下來等待著飯菜上桌,他又是欣賞著窗外的月夜美景,又是環顧四周觀察同樣在二樓用餐的人。大多是書文士打扮,也有少數是武夫的樣子,但是讀書人可以孔武有力,武者也可以斯斯文文的。
他們夥食兩三個聚在一起或是一個人獨自享用,沒有多少的新鮮,林銘將好奇的觸角伸向了頭頂上的三樓,他正上方就是一個大包間正有一群學子在聚會,他們邊吃邊聊,好不熱鬧。
他們聊詩詞,聊文學,聊時政,聊曆史,聊花邊……才子佳人的佳話足以讓所有的才子和佳人豔羨,過程自然免不了的拉踩和吹捧,林銘聽了一會就退了迴來嗎,因為他的飯菜已經上齊。
天青閣在搞區別對待,但不得不說在菜品上確實下足了功夫,色香味俱全一點都不誇張,隻是出了名的好酒會是什麽滋味有待體味。相比眼前的美事,樓頂的趣事不值一提比之於白龍的書遜色不少。專注於眼前事,是對眼前美事美景的尊重,一句話專心吃飯,認真品酒。
林銘還是和昨天一樣,把前麵該有的戲碼做足了,這時一個完整的過程必不可少的一環,追求完美就要從起始的時候開始。天青閣的酒的香不同於忠義樓的剛烈霸道,這裏的香悠遠綿長,溫潤堅毅,又是另外一種滋味和體驗。林銘慢慢的喝著酒,吃著菜,剛剛的不快已經被美食美酒治療了。
明亮的月光透過窗戶灑在桌子上,酒菜上,人身上,拉出長長的影子,林銘舉起酒杯對著明月,然後深深的抿了一口。大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意境了,這樣的意境並不獨屬於讀書人,每個月下獨飲者都值得擁有。
一聲不合時宜的酒杯摔碎的聲音打破林銘的遐想和沉醉,將它拉迴到現實中。被拉迴現實的不隻有林銘一個人,二樓的用餐的人都被驚擾到,本來大家都在安安靜靜的用餐,即便是說話也是低聲交談盡量不影響到他人。
大家都詫異的看著對方,然後頭不由自主的抬起望向頭頂的天花板。在二樓服務的夥計也聽聲音的傳來,他們有的趕緊安撫客人,有的趕緊上三樓查看,以便對客人有一個交代。
“大家稍安勿躁,不好意思驚擾了大家享用美食的雅興了!”他們的安撫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迴應,因為這樣的迴應是蒼白的,是無力的。
大家議論紛紛,言語間無不在表達著自己的不滿,任誰好好的一頓飯被打攪都會不高興,特別是吃的正興起的時候。林銘也是,他沒有加入到議論紛紛的人群中,此時的他的感知的觸角已經重新延伸到頭頂上的包間,因為聲音的來源就是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