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抱恩寺聽講經的貴人很多,寺門前的空地上停滿了各種車駕。
本就因路上生了事端,耽誤了些時間,結果聽說平陽王妃也來了抱恩寺,貴人們又爭相上來拜見,又耽誤了一些時間。
等季安瀾吃上齋飯時,都快午正了。
不過抱恩寺的齋飯還挺好吃,讓季安瀾的心情好了不少。
平陽王妃領著一眾貴夫人去聽講經,季安瀾不太感興趣,隻說在外頭轉轉。
和她一樣的貴女很多,願意陪著長輩出行,但不一定都對那枯燥的經文感興趣。寺內外便遊走著眾多年輕男女,或看山景賞秋色,或偷瞧俊男美女。
趙魁正要領季安瀾去賞秋景,潘夫人的女兒潘淑嬈湊了過來。
“不知兩位可是要去後寺賞景?我能否與你們同去?”
季安瀾笑笑沒有說話。
要往常她還能裝一裝,但路上之事皆因她而起,故爾連裝都懶。
趙魁正要拒絕,潘淑嬈卻對著季安瀾誇了起來。
說她的刮畫如何如何令人耳目一新,她在家學了又如何如何不得法,要向季安瀾請教。
“改日吧。我聽說抱恩寺的景色極好,難得來一趟,不想耽誤了。”
潘淑嬈委屈地看著趙魁,“我知道季姑娘有這樣的才藝,必是不願別人學了去的。是我唐突了。”
季安瀾也懶得解釋。舉步就往前走了。
趙魁看她一眼,也跟了上去。
潘淑嬈恨得直跺腳。
結果才走出不到十幾丈的距離,潘淑嬈又一臉驚恐地追了來,“趙公子,那村子的人見著我家下人,喊打喊殺,求你幫幫忙!”
趙魁有些猶豫,覺得潘家的侍衛簡直就是紙糊的。
“你去吧。我就隨意走走,一會你再來找我。”
季安瀾想著這潘姑娘不達目的,隻怕是不會走。一會沒得還傳出她見死不救的名聲。
趙魁也不想出了人命,跟季安瀾吩咐了兩聲,就跟她走了。
美瑩、美麗朝她的背影重重哼了聲:“這潘姑娘真是不識趣。那麽多人家都帶了侍衛,偏偏來找趙公子。”
“定是看上趙公子了。”
“看上也沒用。趙公子可是一心係著咱家姑娘。”
“別胡說。”季安瀾斥了句。
這裏人多眼雜,八字還沒一撇的事,胡亂說話給別人聽了去,不知如何傳她。
兩個丫頭也聽話,果然不再說了。跟著季安瀾在後山看景,賞秋。
直到腳底發麻,主仆三人才在半山腰找了塊陰涼處坐著歇腳。
才坐定,就聽見背陰處傳來小聲壓抑的哭泣聲。
美瑩、美麗好奇得緊,忙尋聲去看,結果竟是兩個半大孩子。
一個十歲出頭的姑娘牽著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目光怯怯又驚恐地看著她。
那小的男孩更是怕得緊,嚇得直往姐姐懷裏躲。
“別怕。”
季安瀾的出聲安撫沒起作用,倒是美瑩、美麗掏了一把糖把人哄好了。
“為什麽偷偷躲在這裏哭啊?”
季安瀾看了一眼兩個孩子提籃裏的香燭,“是東西賣不出去嗎?”
小些的男孩嘴裏塞著糖,止了哭,但眼睫毛上還掛著淚滴,大些的丫頭把一把糖果全塞給弟弟,被他緊緊護在胸前。
一邊往姐姐懷裏靠,一邊眨巴著大眼睛偷瞧季安瀾。
“放心,我們都不是壞人。”美瑩細聲哄著。
美麗卻覺得這倆孩子眼熟,“你們是不是攔路的那戶人家裏的?”
美瑩也湊過來細瞧,“姑娘,還真的是!”
不是一家也是一個村的。
她倆一路掀著車簾看熱鬧,瞧得比季安瀾清楚。
“你們和那個斷了腿的孩子是一家人嗎?”
兩個孩子更加驚懼了,緊緊抱在一起,害怕地發起顫來。
見兩姐弟仍未消去對貴人的驚懼,季安瀾歎口氣,“別怕,下山去吧。”
見季安瀾轉身欲走,那丫頭可能是覺得季安瀾不是那種不講理的貴人,忍著害怕,“貴人,你們要買香燭嗎?我可以便宜些賣你。”
季安瀾迴身,笑著看她,“怎麽賣的?”
兩個孩子眼睛亮了亮,忙提了兩個籃子過來,給季安瀾一一介紹……
“都是我們自家做的,做得可仔細了。你如果全部要了,咱們就便宜些賣你。也好早些迴家。”
那小男孩連連點頭,估計是想早早歸家的。
季安瀾起了興趣,“你家自己做的?”
想著他們一村子的人過來攔路,問道:“你們村子在這附近嗎?隻你一家會做香燭還是家家都會?”
也許見季安瀾和善,那小姑娘便把她當普通客人,去了些怯,迴了幾句。
說他們村子是從別處逃荒而來,得抱恩寺收留,又借了寺裏的地蓋房子,寺裏也教他們製香燭的手藝,一村子的人便靠著這門手藝過活。
“我們還欠著寺裏的錢,不好便宜太多。”
小丫頭把她當買貨的客人,嘴皮子又利索起來,一邊賣慘一邊渴望地看著季安瀾。
季安瀾想著這倆孩子背著人躲在那裏偷偷哭,心生同情。
翻看這姐弟倆籃子裏的貨,瞧著確實做得仔細,滿意幾分,便讓美瑩給了錢都買了下來。
見這都秋末了,姐弟二人腳上還穿著草鞋,想了想,問道:“你們家會做別的蠟燭嗎?還是隻做寺裏用的蠟燭?”
“隻做寺裏用的蠟燭。”
那小丫頭小心謹慎地把銀錢收好,對季安瀾露出感激的笑。
“那我教你另外一種能賣錢的蠟燭好不好?等你們做好了,可以拿去賣給讀書人,賣給富貴人家。”
“貴人要教我們掙錢的手藝?”
小姑娘一臉的不敢置信。
見季安瀾點頭,扯著弟弟撲通就給她跪下了,重重地磕了好幾個頭,拉都拉不起來。
季安瀾便跟她說了香薰燭的做法……
“這香薰燭主要賣給讀書人和富貴人家,模具可以不用剝出,連著模具一起賣,還能賺個模具的錢。模具可以用瓷瓶、琉璃、木頭、竹筒裝,可以做成各種形狀,各種香味……”
那小丫頭聽得都不肯眨眼,生怕錯漏了一個字。
“可記下了?”
“記下了!”重重點頭。
“我可以說給我們村裏的讀書人聽,讓他記下來,讓族長帶著族人一起做!等賣了錢,我們分錢給你!”
季安瀾笑了笑,“那倒不用。我不缺這份錢。”
“要的要的。貴人能不能在這裏等一等?我去找村裏的大人來!”
“不用。你們若賺了錢,把抱恩寺的錢還了,再攢錢買宅地蓋房子。”
那小丫頭連連點頭,想讓弟弟留在這裏,又不放心,一邊叮囑季安瀾千萬要等著她,一邊拉著弟弟飛跑。
她要去找村裏的大人來跟這位貴人姐姐談!
等她把在寺裏的大人找來,季安瀾已經不在那裏。
“我都忘了問貴人姐姐叫什麽了。”一臉懊惱。
也沒跟貴人姐姐說她的名字。姐姐,我是草丫,我一定會記住你的!
你是好的貴人。
本就因路上生了事端,耽誤了些時間,結果聽說平陽王妃也來了抱恩寺,貴人們又爭相上來拜見,又耽誤了一些時間。
等季安瀾吃上齋飯時,都快午正了。
不過抱恩寺的齋飯還挺好吃,讓季安瀾的心情好了不少。
平陽王妃領著一眾貴夫人去聽講經,季安瀾不太感興趣,隻說在外頭轉轉。
和她一樣的貴女很多,願意陪著長輩出行,但不一定都對那枯燥的經文感興趣。寺內外便遊走著眾多年輕男女,或看山景賞秋色,或偷瞧俊男美女。
趙魁正要領季安瀾去賞秋景,潘夫人的女兒潘淑嬈湊了過來。
“不知兩位可是要去後寺賞景?我能否與你們同去?”
季安瀾笑笑沒有說話。
要往常她還能裝一裝,但路上之事皆因她而起,故爾連裝都懶。
趙魁正要拒絕,潘淑嬈卻對著季安瀾誇了起來。
說她的刮畫如何如何令人耳目一新,她在家學了又如何如何不得法,要向季安瀾請教。
“改日吧。我聽說抱恩寺的景色極好,難得來一趟,不想耽誤了。”
潘淑嬈委屈地看著趙魁,“我知道季姑娘有這樣的才藝,必是不願別人學了去的。是我唐突了。”
季安瀾也懶得解釋。舉步就往前走了。
趙魁看她一眼,也跟了上去。
潘淑嬈恨得直跺腳。
結果才走出不到十幾丈的距離,潘淑嬈又一臉驚恐地追了來,“趙公子,那村子的人見著我家下人,喊打喊殺,求你幫幫忙!”
趙魁有些猶豫,覺得潘家的侍衛簡直就是紙糊的。
“你去吧。我就隨意走走,一會你再來找我。”
季安瀾想著這潘姑娘不達目的,隻怕是不會走。一會沒得還傳出她見死不救的名聲。
趙魁也不想出了人命,跟季安瀾吩咐了兩聲,就跟她走了。
美瑩、美麗朝她的背影重重哼了聲:“這潘姑娘真是不識趣。那麽多人家都帶了侍衛,偏偏來找趙公子。”
“定是看上趙公子了。”
“看上也沒用。趙公子可是一心係著咱家姑娘。”
“別胡說。”季安瀾斥了句。
這裏人多眼雜,八字還沒一撇的事,胡亂說話給別人聽了去,不知如何傳她。
兩個丫頭也聽話,果然不再說了。跟著季安瀾在後山看景,賞秋。
直到腳底發麻,主仆三人才在半山腰找了塊陰涼處坐著歇腳。
才坐定,就聽見背陰處傳來小聲壓抑的哭泣聲。
美瑩、美麗好奇得緊,忙尋聲去看,結果竟是兩個半大孩子。
一個十歲出頭的姑娘牽著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目光怯怯又驚恐地看著她。
那小的男孩更是怕得緊,嚇得直往姐姐懷裏躲。
“別怕。”
季安瀾的出聲安撫沒起作用,倒是美瑩、美麗掏了一把糖把人哄好了。
“為什麽偷偷躲在這裏哭啊?”
季安瀾看了一眼兩個孩子提籃裏的香燭,“是東西賣不出去嗎?”
小些的男孩嘴裏塞著糖,止了哭,但眼睫毛上還掛著淚滴,大些的丫頭把一把糖果全塞給弟弟,被他緊緊護在胸前。
一邊往姐姐懷裏靠,一邊眨巴著大眼睛偷瞧季安瀾。
“放心,我們都不是壞人。”美瑩細聲哄著。
美麗卻覺得這倆孩子眼熟,“你們是不是攔路的那戶人家裏的?”
美瑩也湊過來細瞧,“姑娘,還真的是!”
不是一家也是一個村的。
她倆一路掀著車簾看熱鬧,瞧得比季安瀾清楚。
“你們和那個斷了腿的孩子是一家人嗎?”
兩個孩子更加驚懼了,緊緊抱在一起,害怕地發起顫來。
見兩姐弟仍未消去對貴人的驚懼,季安瀾歎口氣,“別怕,下山去吧。”
見季安瀾轉身欲走,那丫頭可能是覺得季安瀾不是那種不講理的貴人,忍著害怕,“貴人,你們要買香燭嗎?我可以便宜些賣你。”
季安瀾迴身,笑著看她,“怎麽賣的?”
兩個孩子眼睛亮了亮,忙提了兩個籃子過來,給季安瀾一一介紹……
“都是我們自家做的,做得可仔細了。你如果全部要了,咱們就便宜些賣你。也好早些迴家。”
那小男孩連連點頭,估計是想早早歸家的。
季安瀾起了興趣,“你家自己做的?”
想著他們一村子的人過來攔路,問道:“你們村子在這附近嗎?隻你一家會做香燭還是家家都會?”
也許見季安瀾和善,那小姑娘便把她當普通客人,去了些怯,迴了幾句。
說他們村子是從別處逃荒而來,得抱恩寺收留,又借了寺裏的地蓋房子,寺裏也教他們製香燭的手藝,一村子的人便靠著這門手藝過活。
“我們還欠著寺裏的錢,不好便宜太多。”
小丫頭把她當買貨的客人,嘴皮子又利索起來,一邊賣慘一邊渴望地看著季安瀾。
季安瀾想著這倆孩子背著人躲在那裏偷偷哭,心生同情。
翻看這姐弟倆籃子裏的貨,瞧著確實做得仔細,滿意幾分,便讓美瑩給了錢都買了下來。
見這都秋末了,姐弟二人腳上還穿著草鞋,想了想,問道:“你們家會做別的蠟燭嗎?還是隻做寺裏用的蠟燭?”
“隻做寺裏用的蠟燭。”
那小丫頭小心謹慎地把銀錢收好,對季安瀾露出感激的笑。
“那我教你另外一種能賣錢的蠟燭好不好?等你們做好了,可以拿去賣給讀書人,賣給富貴人家。”
“貴人要教我們掙錢的手藝?”
小姑娘一臉的不敢置信。
見季安瀾點頭,扯著弟弟撲通就給她跪下了,重重地磕了好幾個頭,拉都拉不起來。
季安瀾便跟她說了香薰燭的做法……
“這香薰燭主要賣給讀書人和富貴人家,模具可以不用剝出,連著模具一起賣,還能賺個模具的錢。模具可以用瓷瓶、琉璃、木頭、竹筒裝,可以做成各種形狀,各種香味……”
那小丫頭聽得都不肯眨眼,生怕錯漏了一個字。
“可記下了?”
“記下了!”重重點頭。
“我可以說給我們村裏的讀書人聽,讓他記下來,讓族長帶著族人一起做!等賣了錢,我們分錢給你!”
季安瀾笑了笑,“那倒不用。我不缺這份錢。”
“要的要的。貴人能不能在這裏等一等?我去找村裏的大人來!”
“不用。你們若賺了錢,把抱恩寺的錢還了,再攢錢買宅地蓋房子。”
那小丫頭連連點頭,想讓弟弟留在這裏,又不放心,一邊叮囑季安瀾千萬要等著她,一邊拉著弟弟飛跑。
她要去找村裏的大人來跟這位貴人姐姐談!
等她把在寺裏的大人找來,季安瀾已經不在那裏。
“我都忘了問貴人姐姐叫什麽了。”一臉懊惱。
也沒跟貴人姐姐說她的名字。姐姐,我是草丫,我一定會記住你的!
你是好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