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府花園裏,季安瀾領著陸顯慢悠悠逛著。
幾個丫環不遠不近跟在身後。
“還沒恭喜你,聽說你的婚期已定?”
“是,定在來年九月。”
“恭喜。再有一年多,陸世子就能抱得美人歸了。”
陸顯不知如何迴應,最後隻道:“多謝。”
季安瀾卻笑著,“那位鄒姑娘前些天我還見過,跟在陸夫人身邊,乖巧文靜,擅書擅對,你有福氣。”
養在兵部尚書陸烺大人名下,卻像是文官家養出來的大家閨秀,溫婉貞靜。
陸顯瞥她一眼,目光又飛快移開。“季姑娘你將來會更有福氣。”
季安瀾笑著道謝,“借你吉言。”
兩人又沉默下來,往前走了一段。
陸顯才開口:“季姑娘,我不日就要去邊關從軍了……”
季安瀾有些錯愕,一個要襲爵的侯府世子,去邊關從軍?這要是有個萬一……
見她目光擔憂,陸顯心裏感激。
笑笑,“咱們這樣的勳貴,以武起家,不管如何,家中子弟總要有一二承繼祖上這條路,不然,不出幾代就要沒落了。”
武將轉文官,並非那麽容易。
季安瀾點頭表示明白。就像她們平涼侯府,若祖父榮退後,家中無人走武途,大門上的牌匾也不知能掛幾代。
“那我祝陸世子平安順遂,心願得享。”
陸顯見她大方祝福,並無介蒂的樣子,心裏一陣輕鬆,又有些說不上的滋味。
想起今日來意,站定,向著她,“季姑娘,我知你樣貌人品樣樣俱佳,千家萬家求,但我,但我還是希望你能考慮一下我的好友少晏。”
“顧少晏?曹國公府三公子?”季安瀾有些錯愕。
“是。他真的很好,潔身自好,心有成算,身有擔當,是個極好的婚配人選。並不是外人說的那樣。”
季安瀾笑笑,“外人說的那樣?哪樣?吃喝玩樂?喜歡逛花樓?”
“那都是別人瞎說的。我們幾個是喜歡去花樓,但並沒有叫姑娘伺候。我們就是去喝酒聊天,聽曲賞舞,僅此罷了。”
陸顯紅著臉解釋。
想到他們幾人中最有上進心的顧少晏如今還沒著落,又知他心意,陸顯自然想為他爭一爭。
臨走想著如何幫襯一把。
“是,我知道,外人不過是捕風捉影,道聽途說。我若打算與一人成秦晉之好,自然會多方打聽。”
陸顯聽她這麽一說,連連點頭,心裏帶點希翼。
“隻是……隻是我與顧三公子無緣。”
“怎會!”
陸顯心急出聲。“你與他既都未說定親事,彼此又門當戶對,為何不試著接觸一番?接觸後你自會知他的好。”
“是,他很好。隻是我們不合適。”
“怎會不合適!”
季安瀾後來已讓大壯查清,養在他私宅的那名花娘已搬了出去,或許是自己誤會他了。
但心裏不是沒有介蒂。而且如今自己有更好的選擇。
“婚姻之事,自是講求你情我願,顧三公子會有與之匹配的佳偶。”
話己至此,陸顯心知再說無益。心裏一陣失望。
他真的覺得她和少晏極般配。無論是門第家世,還是兩人品性,都極合適。二人都是大方爽利之人,過日子一定會如意順遂的。
暗暗歎氣,帶著無盡遺憾離開。
季安瀾目送他走遠,也感佩他們的友情。都快離京趕赴邊關了,還操心好友的婚事。
人生有幾個這樣的知交好友,足矣。
又過兩日,顧少晏送陸顯赴邊關從軍。再迴到崗位上,整個人變得沉穩堅毅。雖進侍衛中時間不長,但身上光芒已遮掩不住,於一眾侍衛中,已有領頭上位之勢。
傳到皇上耳朵裏,很是滿意。
沒再換他的崗,隻讓人暗中留意。
而季安瀾,沒等來平陽王妃上門說親,心裏倒也並不著急,因平陽王妃時不時仍請她過門敘話,趙魁來見她的次數也變得頻繁。
時不時還送各種小物件,哄她開心。
倒是劉氏和季明堂覺得這麽不清不楚的,不像迴事。便想著多相幾家,好逼一逼平陽王府。
平陽王妃聽說季侯府給季姑娘又相看起別家來,不是不著急。
想到讓沈嬤嬤打聽來的事,想到藍玉瑛還敢惦記她孫兒,很是不高興。
便召見了她的祖母和母親。
藍家老夫人是藍氏的母親,按道理論起來,還是平陽王妃的親家,隻不過藍氏改嫁到平涼侯府後,兩家就不怎麽來往了。
藍家想上門都沒機會。
這會得知平陽王妃召見,自是喜出望外,緊趕著就上了門。
藍家自藍氏祖父升禮部尚書不成,又遭子孫所累,無奈致仕後,藍家就沒什麽人在朝了。
這麽多年多虧有藍氏照應,不然在京城都呆不下去。
婆媳二人誠惶誠恐進了王府,給平陽王妃施了禮,都不敢抬頭,大聲喘氣。
平陽王妃目光略過她們,隻覺一陣快意。
也不知當初是如何鬼迷心竅,替兒子說了這樣一戶門第。
想到如今還用得著她們,便笑著說道:“你我兩家本是親家,雖然魁兒母親不在王府了,但魁兒還是你藍家的外孫,咱們兩家那是正經親戚。”
藍母惶恐感激地點頭,“是是,魁兒是民婦外孫,民婦也是時常惦記的。”
心裏又忍不住怪起女兒藍氏。
要是她肯好好在王府守寡,王府見她節烈,怎會不幫襯家中男子走仕途?
將來魁兒承了爵,藍家三代都能借到光。
平陽王妃細聲細語與她們寒暄幾句,讓藍老太太以為平陽王妃還拿她當親家,受寵若驚,麵上的怯意都去了幾分。
平陽王妃又看向一旁的藍大太太,“聽說你長女自小養在季侯府?跟著季家姑娘上學堂,也學了好些本事,不知可說了親?”
藍大太太沒想到平陽王妃竟是問到她頭上來。
又驚又喜,“承蒙王妃記得,她姑母憐她,自小把她接了去,和季府的姑娘養在一處,也學了幾分本事。如今她姑母正為她相看,隻是還未定下。”
心裏轉了幾個遍,不知王妃提她女兒做甚。
難道想為她女兒做媒?
想到平陽王府還有一個她們藍家的外孫在,莫不是要說給趙魁?方才王妃說兩家還是親家?
難道想兩家再次聯姻?
藍大太太眼睛亮了起來。
不不不,趙魁身份貴重,她不敢想。難道是說給平陽王府其他適齡的公子?
喜得直搓手。無論哪一位都可以。她不挑!
隻要兩家能聯姻,讓她做什麽都行!
幾個丫環不遠不近跟在身後。
“還沒恭喜你,聽說你的婚期已定?”
“是,定在來年九月。”
“恭喜。再有一年多,陸世子就能抱得美人歸了。”
陸顯不知如何迴應,最後隻道:“多謝。”
季安瀾卻笑著,“那位鄒姑娘前些天我還見過,跟在陸夫人身邊,乖巧文靜,擅書擅對,你有福氣。”
養在兵部尚書陸烺大人名下,卻像是文官家養出來的大家閨秀,溫婉貞靜。
陸顯瞥她一眼,目光又飛快移開。“季姑娘你將來會更有福氣。”
季安瀾笑著道謝,“借你吉言。”
兩人又沉默下來,往前走了一段。
陸顯才開口:“季姑娘,我不日就要去邊關從軍了……”
季安瀾有些錯愕,一個要襲爵的侯府世子,去邊關從軍?這要是有個萬一……
見她目光擔憂,陸顯心裏感激。
笑笑,“咱們這樣的勳貴,以武起家,不管如何,家中子弟總要有一二承繼祖上這條路,不然,不出幾代就要沒落了。”
武將轉文官,並非那麽容易。
季安瀾點頭表示明白。就像她們平涼侯府,若祖父榮退後,家中無人走武途,大門上的牌匾也不知能掛幾代。
“那我祝陸世子平安順遂,心願得享。”
陸顯見她大方祝福,並無介蒂的樣子,心裏一陣輕鬆,又有些說不上的滋味。
想起今日來意,站定,向著她,“季姑娘,我知你樣貌人品樣樣俱佳,千家萬家求,但我,但我還是希望你能考慮一下我的好友少晏。”
“顧少晏?曹國公府三公子?”季安瀾有些錯愕。
“是。他真的很好,潔身自好,心有成算,身有擔當,是個極好的婚配人選。並不是外人說的那樣。”
季安瀾笑笑,“外人說的那樣?哪樣?吃喝玩樂?喜歡逛花樓?”
“那都是別人瞎說的。我們幾個是喜歡去花樓,但並沒有叫姑娘伺候。我們就是去喝酒聊天,聽曲賞舞,僅此罷了。”
陸顯紅著臉解釋。
想到他們幾人中最有上進心的顧少晏如今還沒著落,又知他心意,陸顯自然想為他爭一爭。
臨走想著如何幫襯一把。
“是,我知道,外人不過是捕風捉影,道聽途說。我若打算與一人成秦晉之好,自然會多方打聽。”
陸顯聽她這麽一說,連連點頭,心裏帶點希翼。
“隻是……隻是我與顧三公子無緣。”
“怎會!”
陸顯心急出聲。“你與他既都未說定親事,彼此又門當戶對,為何不試著接觸一番?接觸後你自會知他的好。”
“是,他很好。隻是我們不合適。”
“怎會不合適!”
季安瀾後來已讓大壯查清,養在他私宅的那名花娘已搬了出去,或許是自己誤會他了。
但心裏不是沒有介蒂。而且如今自己有更好的選擇。
“婚姻之事,自是講求你情我願,顧三公子會有與之匹配的佳偶。”
話己至此,陸顯心知再說無益。心裏一陣失望。
他真的覺得她和少晏極般配。無論是門第家世,還是兩人品性,都極合適。二人都是大方爽利之人,過日子一定會如意順遂的。
暗暗歎氣,帶著無盡遺憾離開。
季安瀾目送他走遠,也感佩他們的友情。都快離京趕赴邊關了,還操心好友的婚事。
人生有幾個這樣的知交好友,足矣。
又過兩日,顧少晏送陸顯赴邊關從軍。再迴到崗位上,整個人變得沉穩堅毅。雖進侍衛中時間不長,但身上光芒已遮掩不住,於一眾侍衛中,已有領頭上位之勢。
傳到皇上耳朵裏,很是滿意。
沒再換他的崗,隻讓人暗中留意。
而季安瀾,沒等來平陽王妃上門說親,心裏倒也並不著急,因平陽王妃時不時仍請她過門敘話,趙魁來見她的次數也變得頻繁。
時不時還送各種小物件,哄她開心。
倒是劉氏和季明堂覺得這麽不清不楚的,不像迴事。便想著多相幾家,好逼一逼平陽王府。
平陽王妃聽說季侯府給季姑娘又相看起別家來,不是不著急。
想到讓沈嬤嬤打聽來的事,想到藍玉瑛還敢惦記她孫兒,很是不高興。
便召見了她的祖母和母親。
藍家老夫人是藍氏的母親,按道理論起來,還是平陽王妃的親家,隻不過藍氏改嫁到平涼侯府後,兩家就不怎麽來往了。
藍家想上門都沒機會。
這會得知平陽王妃召見,自是喜出望外,緊趕著就上了門。
藍家自藍氏祖父升禮部尚書不成,又遭子孫所累,無奈致仕後,藍家就沒什麽人在朝了。
這麽多年多虧有藍氏照應,不然在京城都呆不下去。
婆媳二人誠惶誠恐進了王府,給平陽王妃施了禮,都不敢抬頭,大聲喘氣。
平陽王妃目光略過她們,隻覺一陣快意。
也不知當初是如何鬼迷心竅,替兒子說了這樣一戶門第。
想到如今還用得著她們,便笑著說道:“你我兩家本是親家,雖然魁兒母親不在王府了,但魁兒還是你藍家的外孫,咱們兩家那是正經親戚。”
藍母惶恐感激地點頭,“是是,魁兒是民婦外孫,民婦也是時常惦記的。”
心裏又忍不住怪起女兒藍氏。
要是她肯好好在王府守寡,王府見她節烈,怎會不幫襯家中男子走仕途?
將來魁兒承了爵,藍家三代都能借到光。
平陽王妃細聲細語與她們寒暄幾句,讓藍老太太以為平陽王妃還拿她當親家,受寵若驚,麵上的怯意都去了幾分。
平陽王妃又看向一旁的藍大太太,“聽說你長女自小養在季侯府?跟著季家姑娘上學堂,也學了好些本事,不知可說了親?”
藍大太太沒想到平陽王妃竟是問到她頭上來。
又驚又喜,“承蒙王妃記得,她姑母憐她,自小把她接了去,和季府的姑娘養在一處,也學了幾分本事。如今她姑母正為她相看,隻是還未定下。”
心裏轉了幾個遍,不知王妃提她女兒做甚。
難道想為她女兒做媒?
想到平陽王府還有一個她們藍家的外孫在,莫不是要說給趙魁?方才王妃說兩家還是親家?
難道想兩家再次聯姻?
藍大太太眼睛亮了起來。
不不不,趙魁身份貴重,她不敢想。難道是說給平陽王府其他適齡的公子?
喜得直搓手。無論哪一位都可以。她不挑!
隻要兩家能聯姻,讓她做什麽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