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聽,有門兒,當下便集體進言,請求天元帝下令,命農研所加緊研究。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農研所上下既食君祿,就該為君解憂,如今全?國渴神器如盼甘霖,諸君怎好躲懶?」


    高程和農研所眾人就看秦放鶴:這是他們求我們的!


    七月,農研所進大型蒸汽翻地機。


    因體積龐大且沉重,尋常手段無法?運輸,故而還是從?北直隸出發,沿直甘鐵路運往北方,由距離最近的定北省率先試用?,成效驚人。


    原本以當今人畜合力,一日最多翻地七、八分?,而以蒸汽耕地機,在北方遼闊無阻礙的大地上,一日就可翻地三十餘畝!且又深又好!一切積年的草根、雜物、蟲卵俱都翻個底朝天,竟有十二分?徹底。


    據同行的農研所成員表示,「這也?不算什麽?,若時間足夠,稍加改進,後麵安置木匣,內置種子?,以螺旋把控數目,便可邊翻邊種,隻要人跟在後麵埋土即可,豈不美哉?」


    第241章 節點(一)


    阿嫖好奇,六月初便董娘一起前往定北省,七月順利抵達,親眼見證了大祿朝,或者說人?類歷史上第?一台蒸汽翻地機的初運作。


    兩個姑娘被深深震撼,董娘現場作畫,將這一刻永久保存。


    而在此之前,她親筆所做《遊歷見聞錄》五卷已經刊刻售賣了幾次,銷路極佳,為世人?所追捧。


    僅此一項,倘或她餘生精打細算,便已不愁生計。


    事後,二人?再次奔赴遼寧,見到了一別數年的北星等人?。


    彼時辰州知?州已不再是王增,但經過他們的努力,當地人?已經不像三年前那樣排斥北星等人?。


    女人?們在林中建起更適合居住的木屋,她們用野獸皮肉與當地百姓交換了布匹、鐵器,也在部?落內種植作物?,還收養了幾名被遺棄的女嬰,飼養母羊哺乳。


    「以前日子艱難,許多百姓都會溺死、丟棄女嬰,」北星的漢話已經說得很流暢,臉上也長了點肉,眼神更堅定,「不過現在,好像有點不同了,我?們已經有將近半年沒撿到女嬰了。」


    國?家鼓勵繁育人?口,男人?們想?成?親,就?必須有對應的女人?,聽說如今朝廷還弄了什麽蒸汽機的,農活兒幹起來更輕鬆,女人?也能應付。


    「挺好的。」她說,眼底泛起淺淡卻?真實的歡喜。


    如今的北星,儼然已經是成?熟的部?落首領了。


    這個?部?落的所有女人?都蒙受過來自男人?的傷害,終其一生都不會成?親、生育,這麽下?去,人?口得不到補充,終將滅亡。


    收養女嬰,確實是個?保存火種的好法子。


    七月末,年滿十二歲的阿姚南下?,返迴祖籍所在的清河府章縣預備縣試。


    彼時十七歲的孔植已是秀才,正在跟鄉試較勁,奈何一戰不利。


    其實按照父輩官職,他二人?日後完全可以憑藉祖上蔭庇而謀取官職,但秦放鶴和孔姿清的想?法非常一致:


    別人?給的和自己掙的,終究不同。


    真正下?場考試之後才會明白,莫說連中六元,就?是小三元,也萬分?艱難。


    科舉本為官場,一旦身處其中,需要較量的就?不僅僅是學問,天賦、出身、家世、見聞,政局動盪、黨派之爭,甚至是天氣、運氣,缺一不可。


    為官者,從來就?不是誰書讀得好,就?一定能做得好的。


    小樹苗不去外麵摔摔打打,永遠也經不起風雨。


    兩個?小夥子碰頭後,一併前往養育了秦放鶴的白雲村,在那裏,他們見到了大祿很少見的女村長。


    那是一位非常強壯能幹的長輩,聽說因兒時跟秦放鶴念過書,遠比尋常百姓眼界開闊、有膽識,前些年第?一個?響應號召帶領村民種玉米、修水渠,如今的白雲村儼然是十裏八鄉有名的富裕之地。


    八月,孔老爺子去世,臨終前留有遺言,希望兒孫以國?事為重,效仿昔年盧閣老雲雲。


    孔姿清之父聞訊後悲痛不已,堅持丁憂,返鄉守孝。


    一來父親去世,當兒子的無故不守孝,於禮不合;二來,他的職位遠不如兒子來得要緊,他等一等無妨,可孔姿清卻?不行。


    如今他先把姿態擺起來,能做的都做了,孔姿清那邊就?能有個?緩衝。


    奈何孔姿清自小與祖父一起長大,感情?頗深,雖遠在定字五省,又身負重任,仍決定迴鄉奔喪。


    但畢竟正值用人?之際,朝廷各處缺口甚大,天元帝對他與盧實一視同仁,也隻給了六個?月假期。


    孔植乃三代?之後,按例隻需守孝一年即可,倒是不耽擱科舉。


    接到消息後,秦放鶴也是一聲長嘆。


    終究敵不過歲月,這些長輩也要陸續離去了。


    天元四十八年秋末冬初,八十歲的董春病了一場,愈後大感精力不濟,遂於十一月初八上書,求乞骸骨,滿朝皆驚,天元帝不允。


    臘月,董春再乞,天元帝親自來見,不覺淚下?,「如今北方五省百廢待舉,倭國?、交趾仍在,東南諸島國?蠢蠢欲動,蘊生徒留朕一人?乎?」


    做出這個?決定,董春何嚐不痛心,「陛下?知?遇之恩,雖萬死難報,然臣畢竟老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小鮮[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地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地瓜並收藏大國小鮮[科舉]最新章節